地根调控下的浙江新面孔:从“圈地”到“圈厂” - 北京金融- grievance ...
地根调控下的浙江新面孔:从“圈地”到“圈厂” [转贴 2010-01-15 21:53:14]   
地根调控下的浙江新面孔:从“圈地”到“圈厂”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180_150.html%20width%3D180%20height%3D1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陈钰卜为搬新厂房,已经忙碌了好几个月。

      陈是华东地区规模{zd0}之一的打印机墨水生产企业——嘉兴百川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这两年企业发展很快,急需新厂房,但一块早已看好的地皮,其价格从两年前的5万元一亩飙升到现在的10万元了。

      而且现在已经很难从政府批到地了。取而代之的是标准厂房。

      在本轮宏观调控开始后,除了温州以外,浙江的嘉兴、绍兴、宁波、湖州等许多城市,在逐渐缩紧土地放量的同时,都转向开始大规模修建标准厂房。

      但新问题接踵而至。

      土地闸门合上之后

      “少于3000万美元的投资,我们是不可能单独供地的。”7月14日,浙江省上虞市招商局一位项目主管告诉记者,“这是我们今年设定的底线。”

      而毗邻上虞的绍兴县,更是专门制定政策,规定了新建工业项目的每亩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益,投入强度不足的项目无地可供,而且项目投产后投入没有达到要求的,照样被核减用地面积,或者限期追加投资。

      这样的硬约束,仅仅在半年前,还有讨价还价的空间。温州市人大财经委委员周德文对这样的变化,体会更为深刻。

      “7月9日,我们刚抵达四川广元,我们的好几家企业就与当地签约了。”周德文说。周身兼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温州投资协会名誉会长,他每个月都要带队出去考察投资地。但他告诉记者,今年要求到外省投资的企业比以往更为迫切。

      “在外省许多地方,我们的企业可以拿到他们想要的地块。”周德文如是表示,“像温州这样地方,我看由政府建设标准厂房或许是{zh0}的出路。”

      周德文所说的政府建设标准厂房,是指6月底,温州市政府通过了酝酿已久的《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首次明确了政府向企业供地的门槛:凡是现有厂区容积率未达到要求的企业,今后一律不再新供土地。而更具杀伤力的一条规定是,“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原则上只供房,不供地。”

      周德文告诉记者,以圈地发展的模式在温州已经没有任何空间,一个中小企业圈占几十亩乃至上百亩,是严重的资源浪费。

      零成本、零租金的标准厂房

      在本轮宏观调控开始,除了温州以外,在浙江嘉兴、绍兴、宁波、湖州等许多城市,在逐渐缩紧土地放量的同时,都转向开始大规模修建标准厂房。

      比如今年上半年浙江嘉兴市政府出台了23号文件,提出了未来三年的目标是:“每年新建标准厂房面积不少于150万平方米。”而且还特别规定,每个标准厂房的集中区域的占地面积应在50亩以上。

      “我建议你们考虑我们的标准厂房,购买或者租用都可以。购买的话就是零成本;租用的话就是零租金。”浙江某市负责招商的官员这样告诉记者。为了让记者相信这不是虚妄之言,他马上把政府的相关文件出示给记者。

      这份名为《某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入驻标准厂房兴办企业的暂行办法》的文件,总共只有五条,但却是条条都充满了优惠条件。

      比如关于企业租用厂房,它规定,“对标准厂房竣工验收后一年内入驻的新办企业,从投产之日起,三年内,由销售收入和利润形成的对地方财政贡献部分,以实现入驻企业前三年租赁厂房‘零租金’为目标,实行全额奖励。”

      一位在山东济宁投资的企业主告诉记者,其实在几年前山东那边就采取这样的方式招揽企业,但其实许多企业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反正多的是新建厂房在招商。”

      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发生,文件还规定了“零成本”购买厂房的优惠,“对标准厂房竣工验收后一年内入驻的企业,市财政按购买厂房款的5%实行贴息奖励。”

      除了贴息外,在财政上地方政府也是不惜血本,文件规定,“企业从投产之日起,五年内,由销售收入和利润形成的对地方财政贡献部分,以实现入驻企业购买厂房‘零成本’为目标,前三年全额奖励,后两年减半奖励。”

      而在半个月前,审计署署长李金华的年度审计报告里,也特别指出了地方政府关于开发区的财政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各地违规直接返还税款的问题已大为减少,但依然存在以补贴、奖励等名义,通过财政支出变相向企业返还税款的现象。

      “市政府的文件刚刚通过,我们就收到了30多家企业的申请,希望取得{dy}批政府标准厂房。”周德文告诉记者,以前是“圈地发展”,现在要防止“圈厂发展”,“因为既然土地可以涨价,那么厂房也同样可以涨价”。

      “修建标准厂房,看起来集约了土地。但现在各地又蜂拥而上,就会出问题。”浙江省一位长期研究地方政府的专家告诉记者,“要么厂房闲置,造成另一个变相的土地利用浪费;要么成为扭曲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一个载体。”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地根调控下的浙江新面孔:从“圈地”到“圈厂” - 北京金融- grievance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