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自从今年1月份英国硕士回国以来,她申请了好几十份工作,但还是没有搞定。她与国内普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一样,竞争是残酷的。对企业来说,合格求职者越来越多,拥有高学历的人也越来越多。
坦白地讲,为适应市场经济,有许多大学毕业生普遍对未来加了筹码,选择读研究生、或者出国留学。意味着学历越高,今后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殊不知,这是人类知识竞争与就业岗位递减的关系。
我们面临这样的一个事实,世界大范围的“无就业”复苏,目前,国际社会对54个国家实施的四个领域的32项就业措施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评估,“无就业增长”是与“替代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相提并存。
而中国的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生需求;政府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去农村、支社区和中小企业工作。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其实,人类欲望的实现要受三个基本约束条件的限制:一是资源约束;二是能力约束;三是制度约束。前两个约束条件决定了人的物理活动边界(生产力约束),{zh1}一个条件则决定人的社会活动边界(权利约束)。
大学生找好工作受到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一、世界范围内的就业岗位是一种稀缺资源,正在逐步减少
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产业调整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上进行。从长期看,由于科学进步,全世界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是减缓的。
近几个月,虽然美国经济已经开始缓慢地创造就业岗位,但专家说,新拿到硕士学位的人要竞争这些岗位常常并不具备优势。比如,他们角逐要求有高学历的岗位时,一起竞争的常常还有年纪较大、拥有更多工作经验的人。
美国劳工部 7月2日的数据显示,20到34岁的硕士学位持有人中,6月份的失业率为4.2%,虽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5%,但高于去年的3.9%和2007年6月份(衰退开始之前)的2.9%。
二、由于“干中学”成本和人力资本折旧,就业能力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就业能力是指一个实现不同生活方式的能力,它也必需的人力资本,意味着实质自由。经济发展的实质上是人类自由的扩展(阿马蒂亚·森)。是什么限制了人类自由的扩展或者予是什么导致了贫困?那就是人力资本折旧。
由于世界范围经济增长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人类创造的就业岗位与教育培养的人才不相吻合,虽然一些高等学历的需求仍然很旺盛,比如商业或金融类学历。这就要看实际水平和大学生要进入的领域;不能简单地认为拿到了学历,就比其他任何人{lx1}了一步。
三、由于“无就业”增长,“就业”成为各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先决条件
在6月份美国劳动人口中,20到34岁的硕士学位持有人比两年前多了12%。另外全美研究生院的初次入学人数,2008年增加4.5%,2009年增加了6%。
因此,美国奥巴马出台了一揽子促进就业政策,用以恢复美国经济。看到就业市场不景气,美国一些大学生也选择回炉深造,如今他们纷纷完成了学业,结果发现,就业前景比两三年前好不到哪里去。
美国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数据显示,2008年,25到29岁硕士学位持有者的年收入平均比本科学历人士高出7,954美元。但由于就业环境不好,越来越多的优秀求职者走上收入更低的岗位,这个差距也有可能缩小。
一般来说,学历越高,还是意味着以后挣钱的能力越强。但这个理念受到动摇,由于科学进步,就业资源正在演变成越来越稀缺的资源,选择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毕业以后找工作更难。
凯恩斯认为,“动物精神”构成“非理性的繁荣或崩溃”的社会心理学基础。那是因为:人类在潜意识里荒谬地假设自己总是会有好运气,或多或少地高估自己获利的机会而低估亏损的几率。而一旦形势逆转,立即又会过分悲观。
如果经济的方式没有改变,人们没有理由改变自己,还是顺其自然。
因为在基本物质和发展的需求还没有满足的时候,追求超前的价值,会使你牺牲许多现世的利益。这不是对大众所能普遍要求的。但如果迂回经济被直接经济取代,人的价值体系不随之改变,同样也将成为悲剧。
这是因为“精神性的本质是寻找对我们真实自我的认识。”“当我们发现了这种深层的自我感时,我们就从许多不必要地折磨我们的恐怖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