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喜讯:葛藤是西部戈壁草原沙化沙漠化的克星

前言:
    自从《号外:xxx领军团队进军沙漠种旱稻》的博文发表之后,创下了本人开博以来的博文关注、评论、转载、收藏的{zg}峰,这大大超乎俺的预期。全赖于博友们的满腔家国责任,对环境灾难的忧患意识,对优化子孙生存环境的热切期待。
    上文本人动用了“xxx先生种旱稻”这个抓眼球的标题,实际上,xxx先生并不知道这回事情。俺打xxx这张无可匹敌的{wp},并非标题党的为非作歹伎俩蒙骗博友,而是俺借助xxx先生的人格高度呼唤为民族奉献青春奉献聪明才智的精神:
    一是目前的治沙队伍中没有涌现治沙版的xxx,日本的远山正瑛和大龙隆司虽然具备xxx的全身心投入的坚持不懈,但是,毕竟不是自己的国土,他们无法发挥百折不挠的科研折腾。
    二是希望中国的治沙专家更加务实求精。沙漠的面积越来越广大,研究治沙机构越来越庞大,专家们的学问越来越高深,距离沙漠却越来越高远。
    需要再次申明的是:先父萧仑先生是教师xxx的校长、专家xxx的朋友,真实无误。
    先父萧仑先生逝世20周年了,他几乎是一针见血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问题,明确而准确地解决了葛藤西移的技术问题:整株移植培育西部{dy}代母本葛藤,是为技术关键。  

           葛藤治理西部土地沙化沙漠化的可行性论证

一) 认识葛藤
    按植物学分类,葛藤属豆科葛属,是一种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
    全株被黄褐色硬毛,有块根。它长有巨大的叶子,三出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腋生,花多数;蝶形花冠,紫红色。荚果条形,密生硬毛。花期6-8月,果期8-9月。北京山区常见,生于山坡、沟谷、灌丛或林缘等。中国除新疆和西藏外都有分布。
    葛藤半木质的蔓藤可以长达10至30米,匍匐地面甚至可达百米。且有不断分蘖的功能,冬天落叶藤茎不会枯死,第二年发叶继续分蘖成长。
    葛藤拥有强大根系,并有膨大块根,富含淀粉。茎粗长,蔓生,长5-10米,常匍匐地面或缠绕其他植物之上。小叶长6-20厘米,宽7-20厘米。复式总状花序,腋生,花大,紫红色。荚果带状,扁平,长5-12厘米,宽0.6-1厘米。茎和荚果密生茸毛。种子扁卵圆形,红褐色。千粒重13-18克。葛花——并不是葛藤开的紫红色花,而是老葛藤临近根部开的乳白色干花,十分罕见,救命良药。
    葛藤生于丘陵地区的坡地上或疏林中,分布海拔高度约300-1500米处。葛藤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喜生于阳光充足的阳坡。常生长在草坡灌丛、疏林地及林缘等处,攀附于灌木或树上的生长最为茂盛。对土壤适应性广,除排水不良的粘土外,山坡、荒谷、砾石地、石缝都可生长,而以湿润和排水通畅的土壤为宜。耐酸性强,土壤pH值4.5左右时仍能生长。耐旱,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的地区可以生长。耐寒,在寒冷地区,越冬时地上部分冻死,但地下部分仍可越冬,第二年春季再生。过冬冻死的葛藤并未枯脆,加之由于藤条纠结交织,所以仍有覆盖土地保温保土的作用。
    由于葛藤有人工培植粉葛(制造葛粉的葛藤)与野生的野葛(恣意生长的藤条)之分,本文所指葛藤均指绿化植被性能优良的野葛。
二)葛藤的经济价值
     葛藤属于资源型植物,全身都是宝。
    (1)饲料:对多数牲畜的适口性中等,以马较为喜吃;苜蓿是牧草{zw},而葛藤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主要成分含量都很高,营养成分与苜蓿相比有过之无不及。(葛藤蛋白质平均含量为5.5%,苜蓿是4.5%;钙的含量葛藤是0.96%,苜蓿是0.35%)
    舍饲时,用葛叶与其它粗料混合,有增进食欲之效。四川盆地山区,广泛采叶晒干,作为冬季饲料,猪很喜吃。福建曾推荐葛叶作为兔的饲料。葛藤含有很好的营养成分。植物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尤以蛋白质和粗纤维变化大,基本特点是,叶子含蛋白质高,粗纤维少,而藤则相反,在越冬期的老藤尤为显著。不同采集地也有不同。不同季节采集的葛叶,营养成分虽然有变化,但其成长后的蛋白质下降和粗纤维增多之势不显著。葛叶还含存较丰富的必需氨基酸。
    (2)药用:葛藤块根不但可以吃,还可以入药,在《神农本草经》、《伤寒论》中都有记载,到现在也一直在用。在野外,如果有人受伤了,可以把葛藤的叶子敷在伤口上作救急用。同时葛藤还是很好的饲料,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牲畜很爱吃。可以说葛藤浑身是宝。
葛花清凉xx、xx去肿,可入药。葛根粉是传统的保健食品。含有13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钙、锗、硒、锌等微量元素,特别含有葛根素、黄豆甙等异黄酮类物质。有生津止渴、清热除燥、解酒醒酒、治脾胃虚弱之功效。生饮对风火牙痛、咽喉肿痛有特殊效果。
    (3)食用:每年2-5月采嫩茎、嫩叶炒食或做汤吃。葛藤的块根——储藏根是一种很好的食品,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等地,有一种十分普遍的小吃——葛根粉。它洁白、细嫩、入口凉滑,除含丰富的淀粉外,还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制成各种保健食品。它就是由当地的葛藤提炼出来的。而且这种富含淀粉的食品也是一种很好的酿酒原料。晚秋到早春期间采挖块根,洗去泥土,舂碎,在冷水中揉洗,除去渣滓后可沉淀淀粉,煮吃或制作凉粉。根块用水浸泡后也可蒸食。葛粉是{zh0}的营养型淀粉,价值高于藕粉。
    (4)纤维开发:葛藤是人类最早的纤维来源。葛藤的外皮含有非常韧道的纤维,人类最初就是用葛编织衣物的。当代可以开发葛藤纤维作为生物化的容器和运输包装材料——如编织袋等,取代化纤的包装。
    (5)用于生产xx墙纸。自然纤维墙纸具有xx无味、吸音防潮、保暖透气,不易老化等优点,99%的产品远销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而且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在,乡村的葛藤在绞杀林木(宜昌就有20万亩林木被葛藤网住),但是,我们的农民朋友却依然要往拥挤的都市去打廉价艰苦的工,为什么就不能在自己的家门口从事葛藤技术加工赚取外汇呢?
   (6)造纸的原料。葛藤绵长的茎皮,是造纸的好材料。
    (7)剥去外皮的木质藤芯,无疑是工艺编织的{zh0}材料,因为它的足够的长度,起码可以编织藤条的遮阳帽和其他藤条的用品。
    (8)也许还有尚未被人们发现开发利用的其他用途。例如,制造葛粉的渣滓也是最上乘的牲畜饲料和造纸原料。
    因为葛藤生长延伸迅速,所以,可以适当地剪除部分新藤进行加工,创造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中国多年生草种栽培技术》、《牧草学各论》
    但愿葛藤比西部的甘草、虫草和发菜要幸运,可以逃脱被毁灭性采掘的厄运。
三)葛藤作为绿化植被的特性
    在漂洋过海落户美国的葛藤,给美国人的印象是
    跑步成长,牛羊追着吃,它就跑着生长。
    葛藤的生长速度到底有多快?据美国人介绍说,栽种葛藤的人,封土之后必须跑步离开,否则,葛藤的藤卷会缠绕园艺师的腿,迅速把园艺师变成它的藤架。

    葛藤这种半木本的藤蔓类植物,具有惊人的蔓延力和繁殖力,可以大面积地覆盖树木和地面。其根部重达数公斤并可深入地下一至五米深。
    葛藤是优良的覆盖植物,有“大地医生:的美称,其根深叶茂,覆盖面大,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可以说,葛藤就是沙尘暴的克星!
    它在我国的生长特性:我国是它的故乡之一,3-4月萌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生长,适宜的生长温度22-26摄氏度,27-28摄氏度生长最快。在高温多雨的季节,主要延伸长度日可达5厘米。 
    葛藤喜光,在充足阳光下茎叶粗壮,分枝极多,生长势强,而光照不足时则分枝减少叶小而稀,但可缠绕向上,挂满枝头。葛藤一般种植,可生长10年以上。 
    葛藤的根具有特别的能力: 
    它对土壤适应能力很强,不管是红土、黄土、泥沙土还是瘠薄的荒坡、石缝都能扎下根生长。而且生长速度极快,在气候条件好的情况下,{yt}可以长5厘米,一年就可以长15到30米长。葛藤之所以长这样快,得益于它有发达的根系。
    1)葛藤的根是须根,成水平分布,可以从土壤、空气中吸收大量的营养。
    2)它还有储藏根,像棒槌粗细,深扎土中,可聚集吸收根送来的营养,及时把营养输送给植物。
    3)在葛藤的茎节上还分布着许多小须根(类似气根),可以就近吸收营养,补充消耗,有利于扎根石缝攀爬,也有利于延伸时抗拒风力吸附地表。
    不可忽略的还有葛藤的生物特性:
    葛藤的藤形茎上有黄褐色的坚硬细毛,具有粘结吸附作用,粘结沙土吸附空气中的水分。
    葛藤的叶片肥大厚实,并生有绒毛。
    夏季高温时,有利于储藏水分遮盖地表隔离酷热,保持根部的阴凉。阻止地表水分的蒸发。
    冬天落叶,藤以及茎节上的须根都不会枯萎,第二年春天继续生长。葛藤最初引种到美国,就是作为凉棚植物。
    葛藤目前没有发现虫伤菌伤的天敌。全身被毛和碱性让它逃避了虫害的伤蚀。
    至今还没有发现葛藤被虫伤、被xx腐败的记录。葛藤虽然大多匍匐在地,却从来不会因为低洼而腐烂,甚至浸渍在浅水边的藤和叶,虽然变成了褐色,但是质地却依然没有糜烂,也许是与其生物碱含量高不无关系。
    葛藤神奇的生长覆盖效应成为大地神藤。一株葛藤可以分出60个分杈,它们可以呈放射状奔放发展。每一个分杈每{yt}都可以爬出5~10厘米以上,一个生长季节各爬出25~50米以上,总长度就是1500~3000米以上。
    这还远远没完。它们还伸出柔韧的触须向高处攀援,它们的枝蔓发出新的根须无数次重新扎向土地,然后,就是新一轮的伸展和攀援了。从一株老根出发,它的分分杈杈枝枝蔓蔓可以全方位出击,覆盖方圆几十英里之广。50万亩的葛藤,只需十年,就会翻个个儿,把一百万亩的面积遮盖得纹丝不漏,活像一个怪兽,很有耐心地吞下一切:森林,电缆,甚至火车铁轨。
    葛藤{zd0}的特点是不怕火烧。对于草原丘陵的成片种植,不能不预防人为或者自然界的火灾威胁。而葛根的生命来源于地下块根,即使地面上的藤蔓被焚烧,第二年春天依旧可以萌发新芽继续蔓延生长。
    葛藤作为西部治沙的植物,还有一大特异功能就是它是有爪子的植物。它有与墙上植物趴壁虎一样的爪子——叶节处生气根,可以迅速在任何可以扎进去的地方扎根或者抓住物体,同时,它还具备随地吸附的能力,因为它的藤上密布黄褐色的硬毛,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保持不被风卷的顽强吸附地面的能力。这对于风沙大、风沙期长的西部地区,就是{zh0}的对抗植物。扎根深而且伏地宽附地能力强。
四) 葛藤曾经创造的绿化覆盖的奇迹(来自《一支藤的故事》和其他搜索资料)
   (1)引进美国世博会上最初的惊奇
  国东海岸,逶迤连绵,从南到北,都是茂密苍郁的森林。在盛夏之际,假若你行驶在美国南方的话,除了林木之外,你还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绿色景观,那是一种巴掌大的绿叶,层层叠叠,密密匝匝地覆盖了一切,时而平铺直叙,时而起伏高耸,伸展出数十数百英里去。你能看到的只是密不透风的绿叶遮盖。
    可是,你一定不会想到,形成这个北美奇观的,竟是一种东方藤蔓。它来自日本,这里的人们根据日本的发音,叫它克株……这就是葛藤。
    那是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前来参展的日本人带来了他们家乡的葛藤。日本人带来葛藤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在博览会上日本馆的庭园凉亭之处,作一点小小的装饰。这个主意果然不错——晚夏的葛藤开着串串紫红色的花朵,使得空气弥漫着一种甜甜的葡萄般的香气。使得这个仲夏的日本馆具有独特的清凉与芬芳,因而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驻足惊叹。
    美国是一个植物爱好者特别多的国家,苗圃也不胜其数。因此,驻足在这个缭绕着美丽藤蔓的日本凉亭前的众多美国人中,出了那么一个好事之徒,偷偷地掐下一个芽头,回去喜滋滋地培育出一株小葛藤来,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葛藤就这样加入了移民美国的行列。 
    不过一两年功夫,葛藤的名字已经出现在南方苗圃的销售目录上。它被介绍为是一种凉棚植物,这和它当初出现在博览会上的用途几乎xx一样。美国南方的夏季是炎热的,在传统的南方建筑中,几乎家家的住宅都搭出一个凉棚,葛藤显然不仅能够起到美化作用,还能够遮阴。看上去确实是一个凉棚植物的好品种。 
 (2)科罗拉多流域的xx
    17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认识到葛藤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当时美国西部土壤流失严重,特别是科罗拉多河含沙量很大,流出的泥沙使河床剧烈上升,经常造成泛滥,将葛藤作为一种水土保持植物进行栽植试验,结果证明葛藤不苛求土壤,繁殖力很强,收到了极好的保持水土效果。
(3)珀利斯续写的xx
    美国的一名退休植物学家名叫珀利斯,买来3棵葛藤小苗,只是出于他终其一生的对植物新品种不可抑制的好奇心。买回来以后,他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种植,{zh1}还是接受了妻子的建议,种在家里的垃圾堆旁,以期葛藤能够帮助他们遮盖那堆不雅观的垃圾。 
    一年以后,不仅那堆垃圾不见了,还有邻居的篱笆等等,都消失在葛藤茫茫的绿叶之下。正因为这一次的葛藤是漫地铺开的,所以,它不仅显示了自己神奇的生长速度,还终于有机会道出其他优点。珀利斯发现,葛藤几乎是一种活的饲料储存。牛也吃,羊也吃,鸡也吃,猪也吃。由于葛藤生长迅速,怎么吃它也不在乎,几乎是边吃边长,边长边吃。仅仅8年之后,珀利斯那3棵小苗,已经覆盖了整整200多亩的牧场!
    葛藤可以在极其恶劣的土壤条件下生长,在生长季节无需施肥照料,适应性强,一英亩可以产生两吨饲料。1916年,美国的奥本大学还得出这样的研究结果:葛藤是有效的绿肥。在葛藤覆盖过的土地上,饲料和庄稼都有明显增产。
(4) 佐治亚州红土地的故事
    《一支藤的故事》的作者住在佐治亚州,他说:“佐治亚州夏天常常很干旱,干得住在农村的我们要担心井水是否要有问题,城里则经常宣布不得浇院子。这里土质也差(红土)。纬度相当于徐州(不够准确,应该更高一些)。而它照样长得满世界都是,这才是我们想到它在国内一些地区可能有所作为的原因。因为这里不是温暖潮湿。
    据说,一位工程师给自己的一栋别墅的空地上也栽种了几根葛藤搭了个凉棚,他希望的是来年夏天来度暑的时候能让别墅更加凉爽,可是,等他第二年暑假来入住的时候,葛藤把整个别墅包裹得严严实实,连门窗都打不开了。
    这植物刚刚进美国来的时候,也多年无声无息,美国农业部也是下了大力气推广,用奖金鼓励种植,办苗圃培育,才突然‘泛滥’的。”
(5)美丽的灾难
    于是,葛藤终于迅速推广。它再也不是什么庭园观赏植物和凉棚材料,它成了务实的南方庄稼汉的新宠。珀利斯本人,也因此将自己后半辈子的生命,都投入到旅行推广葛藤的事业中。到1930年,美国南方各州,已经种植了25万英亩的葛藤。 
    正在这个时候,又戏剧性地出现一系列的历史偶然,对美国葛藤种植的扩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首先是普遍出现的虫灾摧毁了大量美国南方的种植园,接着又是经济大萧条的打击,压低了农产品价格,以致农民无利可图。这些都导致了大片的农田撂荒。大自然流行的是无情铁律,前头一撂荒,后面跟着就是水土流失,眼看着南方连锁的自然灾害即将大祸临头。 
    于是,1935年美国成立了xx土壤保护委员会。这个保护土壤的专职机构成立后的{dy}个任务就是推广速生的土壤覆盖植物以保护水土。具体说,就是种葛藤了。
    葛藤就这样荣登美国国家发展的大雅之堂,正式成为美国xx政府的推广植物。其后的五年中,仅仅美国xx政府组织的苗圃,就培育了八千四百万棵葛藤幼苗。成千上万的专职人员被派赴南方,从事种植葛藤的工作。农民只要是在自己家的荒地上种葛藤,每种一英亩就可以获得八美元的补贴。几管齐下,果然成绩斐然。到1940年,仅仅是得克萨斯一州,就种植了不下50万英亩的葛藤。 
    正当人们庆幸自己已经摆脱天灾的时候,“天”,却已经悄悄地安排了一个小报复。只一眨眼的功夫,人们大惊失色地发现:柔绿的藤蔓已经修炼成精,一夜之间成了怪物。自以为是的人们已经失去了对葛藤的控制力,它撒腿撂欢自由自在地逃跑了! 
    当初人们看中它是因为它长得快。它被誉为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植物,绿色的机器,可以无尽头攀援的神藤。今天,同样的溢美之词,却成了灾难的宣告。
    一棵葛藤可以分出60个分杈,它们可以呈放射状奔放……从一棵老根出发,它的分分杈杈枝枝蔓蔓可以全方位出击,覆盖方圆几十英里之广。50万亩的葛藤,只需十年,就会翻个个儿,把一百万亩的面积遮盖得纹丝不漏,活像一个怪兽,很有耐心地吞下一切:森林,电缆,甚至火车铁轨。 
    可想而知,当人们发现它“跑成怪兽”的时候,是多么惊恐万状。因为,他们知道,人类的脚步再快也赶不上这样一个妖怪了。 
    1954年,美国xx农业部已经把葛藤从推荐植物的名单上勾去。到六十年代,当年致力于研究如何培育葛藤的xx农业部门,已经180度大转弯,转向研究如何控制和xx葛藤了。经过长期的努力,花费了巨大的财力人力之后,在七十年代中期,据说葛藤已经被限制在8500英亩的面积上,这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成绩了。
    多么希望这种谈藤色变的“美丽的绿色灾难”在我们西部的广大地区——戈壁和沙漠里疯狂肆虐啊!
(6)在日本的合理利用
    在日本,葛藤从来就不是一个灾难。葛藤在日本不仅是最受喜爱的野生植物之一,还是上百万的产业。葛藤的花枝茎叶芽在日本据说样样有用,尤其是葛藤巨型的块根,可以做成芡粉,还可以做成类似豆腐的吃食。葛藤的块根一块可以重达三百磅,一英亩可产一万个块根。听说在美国葛藤成灾,日本人居然觉得不可思议。于是,有日本商人提出一磅一美元的价格,要向美国人买葛藤的块根,可是没有人接茬。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美国再也没人肯开一个葛藤农场了。无怪乎日本工艺品总是离不开藤的影子。日本人只差把葛藤命名为国宝了。
    美国当然也有科学家研究利用葛藤的,佐治亚州州立大学的一个退休的园艺教授就宣称,葛藤其实是{jj0}的遮阴材料,让它遮蔽住宅的话,人们的电费可以减半。他觉得人们利用葛藤,可省下大量的能源。他说得很有道理,要是一个植物疯长,又没有天敌的话,你只能走合理利用的路子。他的建议上了电视,也宣传了,可是无人采用。可见,美国人的形而下也是非常官僚无奈的
!  
五) 葛藤可以扎根西部的可行性
    虽然关注葛藤西移的贤达也有好几位,但是,都还在可行性的论证上,缺乏技术性很强的实施设想。先父萧仑先生独树一帜,他几乎是一针见血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问题,明晰而准确地解决了葛藤西移的技术问题:
   “自带面包和水壶去旅行”就是整株移植培育西部{dy}代母本葛藤,是为技术关键。
    本人从小是挖葛藤吃葛根长大的,对葛藤的特性了如指掌,28岁之前生活在乡村的农林经验延伸先父的技术构想:
    葛藤向西移植,必须先从土壤环境较好的西部草原边缘地区开始,逐步向沙化边缘推进,{zh1}培育出适应覆盖沙漠的葛藤来。
    可以预想,第五六代向西部沙漠奔腾的葛藤品种,它们的叶片会增厚变小,藤茎会变粗,藤叶上的绒毛会更加强化,地下块根会纤维化。
    葛藤西移的先决条件其实已经非常的成熟:
   1)地下块根支持它的地表成长,缓冲弱化了地xx候的不适应障碍;
   2)雨季迅速分蘖拔节的成长特性可以战胜气候劣性,赢得生存空间;
   3)充分的阳光需求吻合西部阳光充足的条件;
   4)年降水量不是否定的{jd1}值,因为年降水量低的地区往往是秋冬干旱,而集中降水的春夏时段能保障葛藤有充分的成长。降水稀少甚至干旱的时候,葛藤可以通过深根吸收地下滋养,通过毛茎、厚实的叶片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维持成长,还可以消化自身的地下块根储藏的营养成长——无非是生长相对缓慢些。
    或者,葛藤是嗜长性侵犯土地的生物,它一旦适应环境,必定会锻炼出更加不可思议的沙地生长的品质来。
    5)成年的葛藤不怕高温的炙烤。
    6)葛藤原产东南亚,它已经能够扎根在前苏联的土地上,说明它的适应性不可估量,就是因为“它是带着面包和水壶去旅行”(萧仑语),在适应之前它不会饿死不会渴死。
    7)必须先整株移植成活,成为第二代西部葛藤之后再大面积扩种。实际上,日本“克株”移民到美国,就是成年的整株葛藤带动的。
    (8)还可以采用半室内的移植方式。栽种葛藤主根的藤筐放置在遮风挡雨避寒避高温的棚子里,让枝条延伸棚外去适应异地气候。

    (9)甘肃天水试验记录:天水水土保持站曾观察测定,一株初栽葛藤{dy}年能匍匐地面两平方米,长达3米以上,第二年分枝5-7个,第三、四年的分枝可达到20-30个,茎叶郁闭度达100%,也就是说叶子能把地皮xx盖住,雨水就不能直接冲击地表。加上葛藤根系发达,“种在坡度40度的红沙砾斜坡上的四年生葛藤,地下主根两个,根幅4米,根深1.7米,根粗5厘米,根系密如蛛网,四面分散,紧固土壤。”
六) 葛藤进军西部的瓶颈
    葛藤在前苏联的地域都能引进生长,那么,在中国的西部毫无疑义可以成活生长。
尤其是甘肃宁夏那些黄土,如果引进葛藤,足以改变其水土流失,地表干旱的灾区状态。有朋友们说,那里没有水,但是正因为葛藤亦草亦木,适应性非常强,尤其是它的地下块根的营养聚合和收藏,就能支撑其在干旱地区的生长,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粉质的块根变成纤维的壮根。
    实际上,葛藤在中国的南部和中部,也已经泛滥成灾了,深圳去往盐田的盘山公路——周杰伦《图文字D》的拍摄地,葛藤已经把一座座的山都网罗起来了,那些浓郁绿色网络下的树木,可见不是委屈求存就是已然枯死。湖北宜昌更是有“20万亩的原生林地正在遭受葛藤的灾难性歼灭”。我们“成长110”车行93座城市,从北到南见到葛藤膨胀生长的“绿色网络城堡”比比皆是。
    遗憾的是,这样的好事却在亟待需要生长优良的植物治理西部沙化沙漠化的中国本土得到的是“断然的否定”!
    透过转载《一支藤的故事》的经过,北京的这位作者转载这个故事是为了改造中国的西部土地沙化的问题,再次提及《一支藤的故事》,强调的是葛藤可以治理沙化的这位热心人专门就这个问题不厌其烦地促成这件事情,然而得到的回答竟然仅仅是止于想当然的设想和否定,止于远山正瑛育种移栽没有成功的个案,甚至没有国内的科学家哪怕是“多方案试种一回”。
    “我一路打听到了中国农科院某某研究所,接电话的是个女同志,我问她听没听说过有人试种过葛藤?她当即道:“有,有人申报过。”我一听,马上来了情绪,当天下午就奔到圆明园附近的某某所。 
     某某某副研究员说:“接了你的电话后,我专门问了我们老所长某某某老师,他也认为葛藤生长的先决条件,就是降水至少在400毫米以上,像森林边缘那种潮湿的地方能长,但在低草草原不易生长,像内蒙古草原生长困难。” 
她指着一个书柜说:“这些档案,是从60年代到现在的,在内蒙古草原种葛,我们没有记录。” 
    “如果作为一种饲草从南方运到内蒙古,一是它现在都长在野地里,收集起来困难;另外青藤水分大,体积大,南方多阴雨天,不一定好晾晒。” 
   “去年,我们到江西去,江西农大院里有一块地儿种了葛藤。那葛藤长得非常好,正赶上下雨,显得特水灵,叶子又大又密。”她摊开手掌说:“叶子有这么大。” 
    专家们真是太伟大了,一番设想无须实践,就可以高效率地否定一个保卫草原复苏戈壁变沙漠为绿地的计划。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怎么可以那么去否定呢?任何事情,只有先设定可能才能变为现实。大概中国治沙的“白卷英雄”的症结也就不难发现瓶颈在什么位置了!连适应主义的“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原则都抛弃了,却可以对国家国土民生大事做是非判决,无怪乎易中天先生要高呼“杯具啊”了!   
    确实,中国利用自己的资源治沙什么条件都具备,仅仅就是缺少一个能够脚踏实地的xxx。人一旦脚踏实地了,什么困难都迎刃而解,什么奇迹都可以诞生。
七) 葛藤移植治理西部沙化沙漠化必须要有格尔木的精神
    以下是我们亲临格尔木所体会到戈壁绿洲的精神。
    从青海湖出发,经过无数个像西游记小说里描写的寸草不生的砂石山之后,就进入了戈壁。几十里无人区,然后就是一个小镇,又是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无人区。纵深两百里,戈壁滩上只有零星的极其矮小的植物。
    接近格尔木的时候,连那些沙地植物也见不到了,车窗两边可以同时出现三四个两三层楼高的小龙卷风——这在我们南方,就叫做“鬼打旋”,是恶鬼在兴风作怪。确实令鸡皮疙瘩竖起……
    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发现了极为特异的现象:周边都极其规范地开垦着井田,里面种上了小树苗。每隔三四公里,井田里的树苗就升级一格。最初的是蔫不拉几叶片黄萎的小棍子,十棵里大约只有三四棵是活的;第二梯队显然升级了,树叶虽然依然是黄不拉吉的,但是,存活率在80%左右,逐渐可以看到全活的,看到茁壮的……这里的树木之所以栽种在田里,显然就是必须定期放水浇树。
    进城之后,奇观再次出现,行道树每排至少是三棵树,有的是五棵一排,人在马路上根本就看不到街道的字号门牌,房屋都掩映在树林里。
    傍晚时分,我们在一饭店用餐,眼光落在绿化树带上,奇观再次发生,只见树下波光粼粼流水潺潺——原来白天忽略了,这些绿化树林带都被半米高的埂围起来了,用于灌溉,格尔木此刻宛如江南水乡。来自雪域昆仑的圣洁的水流,滋润着这些沙漠精灵。这时候是格尔木浇灌树木的时候。水放进来,就成了小溪。我们驾车浏览这个沙漠腹地的孤城,整座城市在灯光下成了仙境。街道上湿润的空气滋润着人们的五脏六腑。格尔木人每天都生活在两个情境里,白天是炎热的沙漠城堡,夜晚是滋润的江南水乡。
    原来,格尔木人就是这样创造沙漠绿洲奇迹的,每年往周边城外植树两三公里扩展绿洲的面积,这种扩展是多么的艰难?根据我们一路看来,要种活一棵树,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上月,甘肃兰州70年一遇的沙尘暴,俺在评论里批评甘肃开垦过度不植树,陇上都是黄土却鲜见树木,甘肃人士不满,说“是缺水不能种树“。俺顶住:”你们到格尔木去走一趟就会为‘缺水说’而羞愧。”
  
八)葛藤移植治理西部沙化沙漠化必须要有xxx的精神
     如果用xxx的献身精神来治理沙漠,就没有治理不好的道理!高产稻是一代一代培育起来的,人们还记得几年都无进展,一次获得的收获是几十亩试验田里,仅仅只有一穗良种;葛藤西移也必须一代一代地培育,千百株试验株里面能有一株成活,就是西部葛藤“草原龙”{dy}代,就是希望所在。
    希望那些自己没有葛藤西移做过试验,甚至连葛藤的真身都没有见过的专家门,对此事的否定暂缓发言,否则,事实会给与您难堪的果实。
九)科罗拉多地区与鄂尔多斯市地xx候环境对比(资料来源:政府网站)
       对比内容          科罗拉多(美)                 鄂尔多斯市(中)
    1)地理位置:     纬度 37°N to 41°N          西起东经97°12′,东至东经126°04′
                     经度 102°W to 109°W         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
   2)海    拔:     高原                            高原
                    {zg} 4,399 米                   {zg}2150米
                    {zd1} 1,021 米                   {zd1}850米
   3)气    候:                                   
                    通常是晴朗而干燥的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平均温度则是13度。              寒暑变化剧烈
                   平原地区一月的 均温是零下2度,   平均气温为 5.3℃~8.7℃,
                   {zd1}气温                           {zd1}气温为–10℃-13℃
                   七月的均温室则有23度              日差平均为12℃~16℃。
   4)降     水:   平均仅406毫米                    东部为300毫米—400毫米,
                                                       西部为190毫米-350毫米,
     地xx候环境分析: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与美国的科罗拉多河流域在地球东西半球的位置接近,都是属于高原,有大片草原,同时也有沙漠。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气候环境、降水、温度、湿度都比美国的科罗拉多河流域更适合温带植物的生长。
     对照科罗拉多与鄂尔多斯的地xx候环境,很明显,鄂尔多斯市的周边环境比科罗拉多州的环境更加温润。更有利于葛藤的生长。
     值得借鉴的还有美国的佐治亚州,即《一支藤》的作者的居住地,那里的夏季十分干燥的环境,葛藤在那里也生长得郁郁葱葱。
十)移植栽培计划:整株移植与扦插相结合
    首先必须否定种子育苗移栽的办法。
针对气候环境的异常,葛藤西移应该采取生命力旺盛的整株移栽和扦插之后的成年株的移栽。扦插的葛藤种苗必须是西部第二代、第三代,采用扦插苗的移栽也要等到扦插苗长出了地下块根之后再整株移栽。坚持“自带面包和水壶去旅行”的原则。
    1)取种于安徽和鄂西地区(宜昌)。从地xx候环境处于南北交融之所的安徽鄂西取种。既回避了南部葛藤过于被充沛的雨水浇灌的水藤,又吻合了北方的干燥适应性。更北的北京周边地区取种难免破坏植被,造成新的垦殖破坏。这两处都属于葛藤过渡密集而需要疏间,不会造成顾此失彼的环境损伤。但是,在试种初期,应该不排斥在更靠近鄂尔多斯的内地取种,例如北京周边地区,陕北接壤地区。
    2)整株移植与扦插移植结合进行。整株移植是为了保障适应期间的成活率,扦插移植是为大面积种植做技术准备。
    3)种植时间:2011年3月
    4)种植程序
全株方式
    取株:全株从地里掘出,保留部分三年以上藤龄的成年老藤蔓。地下块根、主根和须根必须xx无伤口,无雪无水无稀泥等可能导致糜烂的因素,确保移植后的成活率。
    包扎:为避免长途运输的伤害,葛藤地下块根要进行细致包扎。将根须捋顺,用干净草纸连同根结通体包裹起来,用自身的藤蔓捆扎结实。
    母土:每株xxx灭虫害菌害的xx母土2公斤,用于异地种植中和土壤。
    包装:纸箱单株包装,为避免晃动损伤,在其底部加填母土。
    运输:在包装妥帖之后的三日内起运,抵达种植地不超过三天。
基地要求
    1)在能种植牧草的好地试种;
    2)南面向阳;
    3)周边掘出排水沟,避免雨水浸渍;
    4)在取种之前做好基地耕作。
种植方式
    土地:初期试种主要是气候的适应,避免沙化严重的土壤,应该种植在牧草能够生长的地方,且排水条件好(无浸渍)的地方。
    耕作:采用垄沟方式——挖掘0.8米—1米左右见方的坑。
    预备:采用烧土方式杀灭坑内xx,将坑内塞满干草,点火焚烧。
    基肥:当地使用的基肥,松软的草原土壤拌合牲畜干粪。
    培土:用从出土地带来的母土拌当地栽种树木的土壤,作为培土。
    当整株移植成活适应成生长规模后,采取扦插方式在当地进行扩展培育。(方法略) 

    向沙漠移栽的时候,每株葛藤必须带有长宽高1点5米的“营养基坯 ”,“营养基坯”用内地多余的秸秆油菜杆粉碎拌合本地基土砖压而成。能够支撑葛藤与沙漠干旱对抗的三年之内的营养供给。

    此外,葛藤爬杆比匍匐长势更好,可以考虑动用内地塑料垃圾再加工成一米见方的“弧形拱架”,让葛藤的藤条离开地面,伸展更多的枝叶。

    除三害(葛藤绞杀植物、秸秆多余、塑料垃圾成灾)而造九利(葛藤的价值)。
十一)远山正瑛种植葛藤为什么失败

    远山正瑛先生,也曾经在草原沙漠边缘种植葛藤,竟然无一成活,这不禁令人沮丧。远山先生号召日本的儿童收集可乐杯,为的是做种子发芽培育的营养钵。远山先生是把日本的葛藤种子带到中国育苗之后再去移栽。

    并不是葛藤无法适应草原,而是种子育苗的苗太幼稚,嫩稚的藤苗无法抵御异地气候的折腾。
    先父萧仑先生出生在乡村,懂得作物栽培的基本技术,他能看透本质,所以他设定用成年的葛藤的连根整体移栽(带着面包和水壶去旅行)。带母土带地下块根的整株移栽,葛藤的生命宫殿(块根)植根在地下半米以下的深处,可以回避低温冻高温烤罡风摧折以及多种自然灾害摧残之后,依然可以迅速蔓延成长。
    回到《一支藤的故事》里,就能发现,葛藤漂洋过海去美国参加博览会,就是整株移植过去的。“自带面包和水壶去旅行”的那些葛藤,当时肯定是整株地带土装在大的藤筐里,然后通过海洋轮船运输抵达美国。所以,到达美国之后,它在异地的夏天便能恣意展开生命的禅机,成为世博会上最为震撼的看点。
    关于远山先生种葛试验的事情,也找到了星点记载。

    葛藤花的求证记录
   又经过几番周折,我找到了西北师大植物所的王庆瑞,“他曾跟一个日本人专门搞过葛藤。”巧得很,这位退休的植物学教授眼下就在北京。 
     那还是80年代后期,在中国种了不少树的日本老人远山正瑛发起了个活动:“让黄河披绿装”,他选中绿化黄河两岸的植物就是葛藤。 
    “我去日本时看见,从北到南,海边长着很多葛藤,它有很好的固沙作用。远山正瑛在日本发动募捐,让小学生、中学生到山上采种子,然后拿到中国来种。当时中科院沙漠所、甘肃林业厅都参与了,我们干了三年多,但没成功。” 
    他们在不同地段试种,靠河边的还长长,再往山上就不长了。夏天,芽尖被太阳晒得枯萎了,“还是太干旱,蒸发量太大。应该说远山正瑛植物选对了,但地方选错了。像甘肃的天水、陇南葛藤长得满山遍野,多得很,但再往西就不行了,太干。” 
    “葛藤{zd0}特点就是生长快,我们也叫它垃圾植物,像城市垃圾很多靠填埋,露天堆放。在垃圾场里用葛藤{zh0}了,它能把垃圾覆盖了,不起尘,还能蓄水,垃圾易分解。以前,我也多次在会上提过,大家都说好,可就是没人办。” 
    “但光让农民自已种,可能不行。农民更愿种些马上见效的东西,像粮食、水果等。种葛藤多少有点环保公益性质,国家还是要有些扶持。” 
    “你看看我这窗外,就是一个建筑工地,一到刮风,尘土飞扬,脏得很。有统计说,北京的扬沙,30%来自建筑工地、居民拆迁、管线施工。假如能有10%的工地,种上葛藤这类覆盖植物的话,那情况就会改善。这事好弄,在靠山的地方,像延庆那边,扣个塑料大棚,上山采些野葛,剪成一段段,插地上很容易活,长得快得很,搞个种苗培育基地没问题。” 
    王庆瑞教授{zh1}还说:在葛藤这件事上,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话,我都愿意做。”

    结论是:应该说,远山正瑛绿化黄河两岸的植物选对了,地方也选对了,但是技术方法过于简单幼稚了!但是,他的试验依然非常有价值,至少让我们可以回避“采集种子育种移栽”这条错误的路线,直接地用耐寒耐旱耐高温的整株移植来完成这一伟大创举!
十二)关于引种的其他事项思考
    1)试验基地的确定;
    2)移植检疫;
    3)争取引种的国家补贴。
    在中国青年报记者李大同编写的《冰点故事》中的《一支藤的故事》,正好与先父的观点一致。
    肯定葛藤为治理西部沙化沙漠化理想植物的专家有:
    先父萧仑先生
   《一支藤的故事》作者丁林(两位美国作家的笔名)
    转载《一支藤的故事》并且多方奔走求证的作者getenghua(葛藤花)
    王庆瑞先生(西北农大植物所)
    <有争议的植物——葛藤>作者张鑫
    殷切期待转载收藏了《号外:xxx领军团队进军沙漠种旱稻》的“藤丝”们,以及新关注的“藤丝”们:
    继续转载传播本文。
   代表灾难深重的地球妈妈谢谢你们——
  “藤丝”——地球妈妈心爱的孩子们!

 

   真诚致歉:根据博主“不让浮云遮望眼”提供的xxx的求学经历显示,xxx未在安乡农校读书,所以,先父萧仑先生是“学生xxx的老师”一句信息有误,其他文字内关于“xxx的老师”之说均为错误信息。原因是父亲从解放初期即与家人分离,而俺从小被抛弃,以致别处成长,与家人长期分离,造成信息的谬误,给您理解带来不便,除及时更正之外,特向博友们诚挚致歉。但这些内容与葛藤治理沙漠的科学实践没有关系!

  

    转载宣传就是投入实践,请您轻轻一点转载键,就是为治理沙化沙漠化奉献了最初的力量!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喜讯:葛藤是西部戈壁草原沙化沙漠化的克星】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