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镜台——老银收藏日记(四十六)

临镜台——老银收藏日记(四十六)

2010-06-27 16:55:53 阅读34 评论0 字号:

山水


 


我与外销银饰藏家陈小天可谓一见如故,从论坛相识至今,几乎已习惯了每天和她线上交流。相识既久,互相取笑也就成了常事,小天更是送了我不少外号,目前不xx统计有:八爪章鱼、Ivory Lady(象牙女士)、华丽狂……

八爪章鱼是说我对首饰太过贪心,不管南北,无论东西,只要做工精致、形制优美的物件就都想染指。翻看旧藏,不得不承认我的藏品确实庞杂,各种门类几乎都有上那么一两件,而不像许多藏家有既定方向,目标明确。不独如此,我还经常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时时刻刻打着小天藏品的主意,死缠烂打,软磨硬泡,引得小天连连表示我太“贪婪”。

象牙女的称号则来源于我喜欢收象牙雕刻的饰品。旧时外销的象牙镶银首饰,精雕细刻,细腻入微,确实对我有着不少的吸引力。所以这个称号倒也算是名符其实。

华丽狂则是形容我的审美品味,喜欢镶满累累宝石的饰品。这一点,似乎我尚有反驳的余地。诚然我对富丽堂皇之物缺乏抵抗力,不过素净质朴的首饰,我也是很欣赏的。作为证明,我翻出了这枚戒指。

这枚戒指是典型的明制。戒上未有任何镶嵌,不过是素银錾刻的人物与景致,可说是朴素的{jz}了。然这份古朴却着实让我心折。

明代首饰有时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可以精致繁复到{jz},也可以简单朴实到{jz}。这枚戒指可算是简洁一类的代表了。

戒上的錾刻有如简笔画,寥寥几笔,却刻画出了松柏、山石以及人物。这种錾刻与清代錾刻首饰的韵味大为不同。清代首饰喜欢将画面填得满满当当,且山水题材相对少见,錾刻的图案也更近于写实。明代首饰中却常有山水的图案,写意抽象,并且充分发挥留白的效果,总显得空荡荡的。初看时会觉得这类首饰过于简单,细看之下方能体会其{jj1}的意境以及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深意。如这枚戒指,青山隐隐,绿水迢迢,一人独立岸边松下。每次看这戒指,我也仿佛置身旷野,与画中人同看云卷云舒。

中国人对于灵秀的山水有着特别的钟爱,所以历代不乏名士归返林泉之人。而与这些文人雅客一起传世的还有山水的诗画。淡泊者,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洒脱者,可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狂放者,可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归隐林泉,可说是中国士人最理想,也是最终的退路。

可如今绝大多数的现代人都在为生活而奔波,偶尔出游也是匆匆忙忙,哪有戒指上负手独行山林的闲情逸致?连月来甚是忙碌,诸事需要操心,时觉疲惫,以致很长一段时间都无力提笔写任何文字。有时想来,也觉迷茫,不知这{yt}到晚奔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不由得让人想到那个xx的故事:渔夫躺在沙滩上睡觉晒太阳,一富翁看到,极为惊讶,问渔夫为何不去工作?渔夫问,为什么要工作?富翁说,为了赚钱。渔夫又问,赚钱做什么?富翁答,赚够了钱就可以来海滩渡假享受阳光。渔夫笑了,说那我现在在干什么?

富翁无言。

有时我们会发现人生兜兜转转,{zh1}发现我们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点。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临镜台——老银收藏日记(四十六)】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