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淀粉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淀粉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原创 2010-07-12 03:24:08]   
 

淀粉

 

 

 

一、我国淀粉行业发展概况

 

淀粉一般是以玉米为原料制成,也有少部分以薯类为原料,淀粉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行业。国内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和市场形势从90年xx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3年淀粉生产量152万吨,1999年发展到470万吨,1993年到1999年的6年间,全国淀粉增加产量318万吨,年均递增20.7%,大大超过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其中玉米淀粉占淀粉总量的84%左右,其发展速度更快,1993年产125万吨,到1999年产量达422万吨,达到年均递增22.4%。全国淀粉厂1993年开工243家,生产淀粉152万吨,平均每个厂生产6255吨,到1999年全国淀粉厂只剩134家,生产淀粉则增加到470万吨,平均每个厂生产淀粉3.5万吨。 

  淀粉深加工产品是淀粉的主要消耗者,在我国以淀粉为原料的主要工业深加工产品按数量计,味精占xx,其次是淀粉糖,第三位是变性淀粉,第四位是其他发酵制品。

在总淀粉中由于玉米淀粉占绝大部分,玉米价格走势与玉米淀粉价格走势有直接关系,影响玉米价格变化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玉米淀粉价格因素,不少市场人士常常通过分析玉米价格趋势的方式,分析淀粉价格变化,当然具体的影响因素可能有别,一个作为原料,一个作为加工成品之一,某些因素对它们的影响有强弱之别,但是总体上两者的价格走势基本上是趋于一致的。

9899年,东北淀粉市场一直在一个高位区间里振荡运行,区间幅度在2000/吨到1500/吨之间。这个近500点的区间,淀粉市场走了约两年的时间,最终被打破是从99年底开始的,当然在那个振荡区间里,市场已经出现走低的迹象,即高点有逐步下调特征。向下走出近现两年的振荡区间,意味着下一个单边下跌趋势的形成。

汉鼎咨询认为,造成这种走势特征的原因有几条:

一是国家前几年粮食丰收,国有仓储负荷加重,粮食价格有所下跌,玉米情形也在其列;

二是国家进行政策性抛售陈粮计划,加剧了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

还有一条可能就是近年来我国玉米深加工业特别是玉米淀粉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从97年开始我国淀粉业几乎以每年递增100多万吨的规模发展,97年才生产284万吨,到2000年产量达到500多万吨左右,产量规模发展速度和需求速度需要协调,也成为淀粉市场价格下调的重要因素。

在这几个国内因素之外,另一个国际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我国玉米出口受阻,从而使国内供需矛盾有所恶化。进入2000年初淀粉市场下跌趋势终于趋缓,也在这个时间创下了一个历史新低,价格约为1200/吨。其后,经过短暂振荡筑底部之后,走出一轮单边上涨行情,至今年七月初止这轮上涨行情才告一段落。  

由于淀粉市场规模尚有待开发,淀粉市场价格的涨跌皆不会遭致国家政策的干预,然而作为粮食品种之一也作为淀粉主要原料来源的玉米情况就另当别论了,去年出于保护各方利益的需要,国家终于停止了陈粮抛售,玉米价格终于有了止跌回稳并走向上涨的政策性空间,加上我国去年旱情严重,玉米减产2200万吨,产量低于国内玉米消费总量,玉米库存总量从此开始大的转变,玉米价格终于走出一个“牛市”行情。这期间,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恢复及我国玉米出口能力的提升,出口也成为拉动国内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淀粉市场也因玉米市场形势好转而水涨船高,2000年底东北淀粉价格已从当年初的1200/吨左右上涨到1500/吨左右。2001年上半年,国内粮油各行业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需求量猛增,因粮企大量补库,价格上涨,玉米上涨速度尤为猛烈,从而也拉动了淀粉价格进一步上扬。今年上半年促使淀粉价格上涨到历史高位2000/吨附近〔吉林淀粉批发市场0108交货期七月三日{zg}价为1841/吨〕还有一个关于天气的炒作因素,就是我国北方面临近十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玉米及其它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受到影响,今年因天气因素而减产已成定局。但是玉米也包括淀粉行情因天气炒作而出现的涨势,也会因天气好转而回调。

汉鼎咨询指出,2008年下半年,国内淀粉市场整体延续弱势,局部价格走低,市场交投氛围较为清淡。终端需求市场弱势及相关淀粉原料价格相对走低淀粉弱势的原因,截止目前黑龙江地区报价1650-1700元,吉林地区报价1800-1850元;山东周边地区贸易商拿货价格在1880--1930元左右;河南地区价格较高,其中部分企业厂家出货价1900—1950元,今日与昨日价格相比,则表现小幅下滑,市场由于需求欠佳,买家采货仍保持了一定的谨慎态度。产区与销区淀粉价格整体表现稳定,部分地区下滑50-100/吨左右,短期来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整个商品市场需求减弱,各地淀粉销售报价也将可能进一步走低。

 

二、我国淀粉行业发展趋势

 

入世后原料玉米价各有可能由此维持与国际接轨。我国玉米价格总体上是高于国际牌价,1995年{zg}价1550元/吨,19988月我国从大连港的玉米离岸价是1000元/吨,同期美国墨西哥湾玉米离岸价在88美元/吨(728元/吨)。目前20003月尽国家公布的玉米保护价是820元/吨,但由于近几年玉米丰收,产量增加的速度较大地超过了消费增长速度引起滞销库存增加,如玉米主产区吉林省滞销库存量达到500万吨,超过了正常储备的二倍。产品积压,价格大幅度下降,农民纷纷以低于保护价出售玉米,一般降到600元/吨以下,已经低于国际牌价,使农业经济和农民利益受到较大损失,这是不正常的。目前国家采取措施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种植结构,把过剩的这一部分玉米种植面积调整下去,使玉米在新的产销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玉米价格也将回弹,目前玉米价格已回到1000/吨以上。但由于加入WTO的影响,玉米价格的反弹将不可能回到1998年以前的水平,这对淀粉工业的生产和发展是有利的。加入WTO 开始,美国低价玉米进口配额为450万吨,税率1%,且私营比例要达总额的25%;到5年以后进口配额为720万吨,税率1%,私营比例要达总配额的40%;虽然进口量只占全国玉米量的4%或7%影响不会太大,但对玉米主产区的省份来说,正是冲击的对象,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对非玉米产区的沿海省份,由于他们的近海和口岸优势将得到美国低价配额玉米,提高加工行业的竞争能力。总的形势是由于加入WTO使国产玉米价格的总体水平将降低,因此对玉米深加工工业是有利的,特别是目前国家采取了限制糖精生产的措施,相当于让出300万吨蔗糖甜味剂的市场。对生产无原料,企业亏损严重的蔗糖和甜菜糖的147个厂实行关、停、并、转。可年减少100多万吨蔗糖产量。由于以上政策的实行,加上玉米价格下降这些都有利于淀粉及淀粉糖的生产和销售。过去由于玉米价高,生产的果葡糖价也高于蔗糖。所以在国外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都用果葡糖浆,而在中国生产的产品都改用蔗糖为甜味剂,今后由于原料玉米降价,果葡糖浆的生产将有可能得到发展。再从美国淀粉及淀粉深加工的传统经营模式看,淀粉厂副产品玉米油、玉米蛋白粉、纤维饲料出口量较大而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并不多,如1998年美国淀粉及其深加工产品出口量为749.45万吨,其中淀粉厂副产品出口量642.74万吨,占总出口量的85.76%,淀粉糖的出口量为52万吨,占出口总量的6.9%。因此只要我们在深加工产品的价格、质量上提高到相当国际水平,加入WTO也不会有太大的冲击。果葡糖是淀粉糖产品中的大宗产品,美国淀粉糖中1090万吨是果葡糖浆,占淀粉糖的72.7%,玉米价格下调后果葡糖会有较大的市场,将会促进淀粉工业的较大增长。
   从变性淀粉市场看,由于国内变性淀粉的品种、质量上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每年都要进口,进口产品大约是三部分:一是糊精及变性淀粉,二是以淀粉为基本成分的胶,三是以淀粉为基本成分的整理剂着色剂固定剂等。1995年进口总量2.3万吨,1997年进口5.9万吨,1999年进口7.7万吨,进口产品逐年上升,是国产产品的25%,因此国内产品如果不在品种、质量上尽快提高,加入世贸冲击难免。变性淀粉市场潜力很大。按造纸行业1998年我国纸及纸板产量2800万吨,20003400万吨,以平均用变性淀粉1%计,变性淀粉在造纸行业的潜在市场就是34万吨。肉制品用变性淀粉的市场潜力更大,1998年我国猪、牛、羊肉产量5360万吨,肉制品约200多万吨,为肉产量的3.7%,国外肉制品一般为肉产量的30-40%,我国按10%的肉制品计,则肉制品536万吨,按应用变性淀粉8%计,变性淀粉潜在市场43万吨。方便面是用变性淀粉的大户,目前年产150万吨左右,2000年预计可达170万吨,按应用变性淀粉8-10%计,则变性淀粉潜在市场为17万吨。以上三个领域的市场潜力就是94万吨。再加其他行业上的应用,所以说变性淀粉的市场潜力很大,谁能在产品质量、成本、适用性上满足市场的需求,谁就能占领市场,赢得市场。目前国外淀粉行业也看上这块市场,美国国民淀粉公司已在广州设立办事处,荷兰的阿维贝公司等变性淀粉生产的大公司,也早已切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会是激烈的。
   入世后,原先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北粉南用的淀粉工业格局将被打破,此举将对我国的淀粉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利用北方丰富的粮食资源,在北方建立了多家淀粉生产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多以生产原淀粉为主,而在南方一些省份则利用技术、市场优势,发展利用北方原淀粉进行深加工产业,这样就形成了北粉南用的淀粉工业格局。已经有迹象表明,这种多年形成的淀粉工业格局正在发生改变。首先是北方玉米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造成淀粉生产成本高出国际市场很多。致使南方企业利用靠近沿海和口岸的优势使用进口低价玉米,利用玉米和淀粉自给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次一些国外跨国公司将成为国内淀粉生产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利用企业规模大、实力强、技术水平高、有营销和市场经验的优势,打破了淀粉工业原有的格局。北粉南用格局的打破将会加重一些企业的困难,这些企业面临新的产业升级选择,必须尽快调整淀粉厂的产品结构,加大淀粉深加工力度,因为淀粉深加工产品不但可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并且抗御WTO的冲击能力也强。如目前生产玉米淀粉每吨玉米折算的经济效益只在50元左右,而生产味精折算的每吨玉米的经济效益在1000元以上,因此加大淀粉深加工的好处是明显的。此外农业在加快调整种植结构,淀粉工业也应根据市场需要,部分调整原料结构。蜡质玉米(糯玉米)、高直链玉米、高油玉米是国外称为高值玉米(VEC)的专用玉米,由于其特性可以加工制得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因此蜡质玉米收购价可提高35%,高直链玉米可提高75%,高油玉米可提高10%。如今普通玉米保护价为820元/吨,蜡质玉米售价可为1107元/吨,高直链玉米可达1435元/吨,高油玉米为902元/吨。蜡质玉米淀粉,高油玉米淀粉的国内外市场价在5000元/吨到6000元/吨之间,比普通玉米淀粉高3倍,其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更高。因此高值玉米的种植和加工不但使农民增加了收入,企业也提高了效益。

     汉鼎咨询指出:2008年下半年,国内淀粉市场整体弱势,局部延续小幅走低,其中河北、山东、吉林地区因为自身库存量大且终端需求不足,价格下滑,但目前淀粉价格下滑也并未激起买家拿货积极性,卖货仍较为困难,而河南地区因为有相对固定的供货渠道,价格相对偏高,走货相对较快。同时国内玉米价格也在随市场需求疲软进一步走低,部分深加工及淀粉企业停止玉米收购,急待压低价格以提高厂家出货量,消耗前期库存,进行下一步的生产计划。虽然国家出台了诸多种宣布取消玉米和大豆出口关税的优惠政策,就目前情况来看对改善淀粉市场的作用仍较小,因此在没有终端市场需求放量的情况下,淀粉市场仍将继续进行新一轮的行业洗牌,正是因为产业的优胜劣汰,经受考验的生存者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产品定价权,企业利润自然也才会有所上升,因此预计短期内淀粉后市行情仍以弱势基调为主,价格延续下行。

 

郑重声明:资讯 【汉鼎咨询细分市场数据库:淀粉行业细分市场发现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