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作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日渐普及,相对纸质病历而言,其优势明显。好处大致有六点:一是存储量大,信息完整,阅读起来比较方便;二是避免了手写“天书病历”的现象,易于患者辨认、掌握和理解;三是节约了就诊时间,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四是电子病历书写必须按流程进行,可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五是可以避免重复检查,有效减少患者的看病费用;六是对医疗文书的管理、考核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但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电子病历也给医患双方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电子病历的发展仍相对缓慢,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有三大顽疾阻碍了电子病历的发展:
一、电子病历难于得到法律承认,患者心理抵触。我国法规目前尚未对电子病历的规范性、有效性和法律作用做出具体统一的明文规定。也就是说目前的电子病历尚不具有法律效力,一旦遇上医疗纠纷,患者会认为电子病历可能被院方篡改,从而质疑它的真实性,而且公检法机关也难于对其认可。
二、信息难于共享,“信息孤岛”现象明显。主要表现在流程标准化难题。现在大多数医疗单位都有自己的一套流程标准,流程标准不统一,比如挂号、门(急)诊、手术、住院、健康体检、转诊等方面多多少少都有不一样之处,不利于信息整合、查找、共享;国家对于医院电子化后相关的流程、规章、制度等并没有相应的统一规范,我国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不平衡也是医疗信息化进程的绊脚石,各个地区、各个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如何统筹平衡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三、安全性困扰,隐私难保,影响着电子病历的推广普及。建立电子病历,需要有患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既往病史、有无遗传等情况。然而这些信息与隐秘资料,一旦电子化被存入电脑、连入网络,年复一年,就会自动积累成非常详细的个人健康档案,在方便医患双方调看和查询的同时,也使患者的个人隐私“一览无余”。电子病历的“软肋”就是信息分布高度集中,调看、查询手段快捷,这使得侵犯个人隐私变得“无迹可查”。更为令人担忧的是电子传输中的安全性仍难于xx保障。在网络环境中传播和存储,极易受到黑客攻击,造成资料失密、信息被盗、被删除或被改写等严重后果,因此对电子信息安全性的担忧,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电子病历的推广普及。
虽然电子病历在推广应用中遇到了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与挑战,,但其前景无疑是巨大的,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如何才能突破现有困境,走向成熟应用?北京国富安公司总经理李长军认为:只有保护了患者的合法权益,解决了电子病历的安全可靠性问题,才能使得这项技术不再是屠龙纲要。
专家指出,电子病历系统必须具备完善的监管体系来保证病历不被删改,其真实性、合法性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和社会的信赖。然而电子病历系统通常是在医疗机构的掌控之下,对于系统的设置,医院是有足够的权限更改。如何避免监守自盗则成为电子病历突破的一个关键。
“由xx、公正、技术成熟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来认证电子病历已是大势所趋,”李长军如是说:“第三方认证机构的监管将对电子病历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CA认证机构的xx性、公信力,以及使用技术的成熟度等问题,已成为电子病历是否能够获得医患双方认可的重要前提。” 据了解,国富安CA是国家部委xx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资质的CA认证机构,在业界享有盛誉。
其实CA认证服务就是提供一种信任服务,尤其是当医患双方发生纠纷的时候,第三方认证机构将承担关键的举证义务,为双方的利益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独立的xx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既保证了患者的个人隐私安全,又保障了医院的电子病历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正公平保密应该是对第三方认证机构的xx诠释,获得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合法认证将是今后电子病历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