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全教育理念(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_莺歌_新浪博客



 
”提出了“0岁起步”、“激发兴趣”、“积极暗示”、“化难为易”、“生活课堂”、“家园并重”等六大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实践证明,这些原则既体现了教育的一般规律,又突出了早期教育的特殊性。

     经过40年的不断研究和反复实践,“冯式早教”还总结出了“生活课堂法”“ 环境濡染法”“激发兴趣法”“活动游戏法”“积极暗示法”“对牛弹琴法”“化难为易法”等七大独特的早教方法,提倡不露痕迹的潜教育,要求父母和老师都要做到“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环境濡染、榜样诱导”,“对牛弹琴,只管耕耘”,“积极暗示、赏识鼓励”等,要让孩子在有说有笑、有商有量、有动有静、有问有答中边玩边学,同步提高智力和非智力品质。这样的方法把我国xx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发挥到了{jz},不仅符合婴幼儿的身心特点和生活实际,实践证明也是科学而高效的。

下面只叙述我在实际中总结出的普遍适用的带规律性的8大基本方法。 

 一、成功的早教,教育者定要让孩子喜欢你,又让孩子听你的话,这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基础。 

       教育者怎样才能做到既受孩子喜欢,而又有极高威信呢? 

        1.教育者要有爱心。

        2.善用表情教育。 

        3.处处做孩子榜样。

        4.教育者群体高度一致。

        5.建立商量办事的常规。

        6.要建设一个“好宝宝表扬栏”。

  二.成功的早教,定要让孩子玩得快乐,学得有趣,这是孩子积极发展的前提,也是发展的基础。 

   兴趣是孩子{wy}的老师,教育者怎样做才能使孩子热爱生活,兴致勃勃地玩中学呢? 

               1.满足孩子的感观享受。

               2.满足孩子的认知需求。

               3.满足孩子口语的快感。

               4.满足孩子爱美的欲望。

               5.满足孩子体育运动和游戏活动的快乐。            

               6.满足孩子“视语”(识字阅读)的快感。        

               7.满足孩子动手创造的快乐。

  三.成功的早教定要给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这是孩子快乐进取的物质基础。

环境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那么怎样建设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呢?

        1.民主、平等、亲爱、和睦、欢快而恬静的人际环境。

        2.丰富、整洁、优美,爱阅读、提问,爱操作的智慧环境。

        3.按时起居,规律生活,自我控制的意志环境。

  四.成功的早教要引导孩子做游戏,在游戏中成长。婴幼儿的活动缺乏目的性和意志力,“人之初,性本玩”,游戏就是他们的学习和工作。        3. 3~6岁幼儿的游戏活动举例。

      扮演角色的创造性游戏,如“过家家”,“当医生”、“当老师”、“开商店”、“当xx”、“办图书室”、“打仗”、“抓特务”等。要为孩子提供游戏场地、道具,成人尽可能参加扮演角色并指导活动,然后逐步放手鼓励小朋友们自己玩。

      利用结构玩具进行造型的结构游戏,例如用积木、塑料插片、橡皮泥、面团、油石灰、沙石、大桥、风景沙盘,各种小动物等)。在孩子游戏过程中,成人要给他们一些指导,提供一些材料,教他们量尺寸、完善结构、进行美化,还要鼓励孩子与困难作斗争,帮助孩子克服困难,{zh1}一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发展智力的各种小游戏,例如触摸各种不同质地的小布块,如棉布、麻布、丝绸、绒布、毛巾布、缎子等,让孩子闭上眼睛能摸准。让孩子看一分钟商业橱窗,然后背对橱窗说出里面有哪些商品。做拼图、摆火柴棒游戏(如6根火柴棒要摆出4个三角形,怎么摆)等。

      发展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各种谜语、字谜及简单的“脑筋急转弯”等游戏。

      发展语言(包括识字阅读)的各种游戏,如比赛说反义词、说量词、说绕口令,续编和改编故事(如改编《龟兔赛跑》的故事),还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聊天,(打电话时孩子注意力很集中,也很高兴)。

      在挑选婴幼儿游戏的时候,同时必须考虑玩具。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是游戏的伙伴,但并非玩具越多越好。从孩子发展最需要的角度看,每个孩子都应有点感知玩具(多用于1岁半前)、运动玩具、智力玩具、科学玩具、娃娃玩具和动物玩具。有的可以去买,但一次不可买多,不然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心猿意马,也不珍惜玩具。更重要的要利用自然玩具和帮助孩子自制玩具,例如用沙、石、水、土、树叶就可搞“建筑”游戏,树叶还能贴画;利用废旧物品如塑料瓶、牙膏皮、冰淇淋杯、破乒乓球、破皮球等,就可做各种玩具。旧绒布、棉花就可以做花篮、娃娃,利用古铜币就可做陀螺,用鸭蛋壳做不倒翁……引导孩子做玩具,对发展创造性、培养操作能力太重要了,又能使孩子更快乐地去游戏。

  五.成功的早教定要理想高远,充满信心和积极暗示,变教育者的理想和信念为孩子积极上进的动力。

       教育者(特别是父母)抱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对孩子充满信心和期待是孩子进步的一种强大的鼓舞力量,它细如清泉总在滋润孩子心田,不知不觉地流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变为孩子的理想、信心和动力,塑造起孩子美好的自我意象。教育者的这种信念不是建立在凭空的幻想上,而要真正认识到它是科学的、实在的,因而一定能实现的,这样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来的信心也不是虚假的。因为:

        1.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潜能的富矿,是人类的智慧库,他的性格和智慧潜能非常大,早期开发加上后续教育一定能比较充分地发掘出来;

        2.充分开发加顺其自然,孩子总可以快乐地发展个性特长,不求十全十美,但发展其长项总会在某些方面出类拔萃;

        3.以往的育儿史,让孩子自然长大,尚且出了许多{zy1}人物,今日我们有意识优生优育,科学早教,难道会差到哪里去吗?

        4.深沉的爱、理智的爱,能产生双向最快乐的情感,孩子有了这种情感的力量,能摧发他快乐上进,逐步爆发出意志的力量来。那么,父母怎样培养好孩子最珍贵的积极心态和十分优秀的自我意象呢?最重要的实行积极暗示,反对消极暗示。

      面一些方法举例,是提倡积极暗示,反对消极暗示的做法:

        1.一定要看到孩子各个方面的长处和闪光点。甚至沙里淘金,常常夸奖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要记录孩子的进步进入表扬栏。

        2.要常常鼓励孩子或暗中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使孩子做一些成功的事(但不要包办代替),然后把功劳归于孩子的努力,给予肯定和赞美,与孩子共享成功的欢乐。例如让孩子自己布置好房间,做成一件美丽的手工制品,或做一架飞得平稳的xxx,或口述一篇文章,创作一篇童话(教育者帮助做记录)……让这些成绩获得他自己的认可(他确实付出了努力)和大家的认可。

        3.当孩子有缺点,犯错误的时候,严肃批评中也有鼓励。{dy},教育者要适当批评,表示不满,严肃地谈话以后,又要认真地对他说:你是一个好孩子,我相信这个缺点和错误,你是改得很快的,我们会看你今后的行动。第二,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表示不满,表示冷漠,然后把注意力和话题转向别处,引导孩子其他好的表现。

        4.不要处处盯着孩子,管着孩子。要尽量给孩子一个自由活动、自主做事、自己找小朋友玩的宽松条件,发挥他的积极主动精神。教育者留神观察孩子也应尽量装得若无其事,不被孩子发现,让孩子能无拘无束地发挥创造精神,并增强自信。

        5.孩子有许多好的表现或稍好的表现,侧面肯定和赞美的效果更好。例如,客人来了,谈起孩子的情况,成人之间悄悄地表扬孩子的优点,哪些地方有出息啦、有前途啦等等,只要稍稍让孩子听到一点,感觉到一点就行了(但成人要假装孩子没听见)。这样,孩子所受的鼓励更大,自我意象更好。

        6.坚决反对消极暗示,务必杜绝唠唠叨叨、无可奈何地数落孩子。

六.成功的早教要像朋友一样常常与孩子谈话、观察、提问和讨论。

      任何人都希望平等,无拘无束地生活,常与孩子亲切谈话就是尊重孩子,使他感到安全又自由,十分舒展地成长。      观察、提问和讨论可以随时随地随处进行,看见什么,做着什么,听了什么,想到什么都是话题,这也是早期教育的“教科书”。        培养孩子观察提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要注意以下要点:

        一是处处留意贵在坚持,培养习惯最重要,真是“事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

        二是由教育者讲、看、逗、指点,逐步过渡到孩子爱看、爱问、爱想,以孩子为主。

        三是不求每一问题都弄通弄懂,只要引起孩子兴趣,半懂不懂都达到了目的。

        四是要引起孩子讨论和争论,有时要争执不下,有时要有意让孩子争赢,这更能激发孩子提问求知的兴趣。

        五是有时候要一家人都来参加讨论,各抒己见更好。

        六是遇到教育者答不上来的问题,要老老实实承认不懂,与孩子一同去请教别人,或一起查辞海资料。

        七是教育者要多思多想,多看《十万个为什么》等百科全书,也带动孩子博览群书。

        八是4岁以后的孩子要鼓励他每天必须从观察和生活中提出一两个问题,养成习惯,把最有价值的问题记下来。这样孩子的发现、发明、创造意识越来越强,性格品行也越来越好。

七、成功的早教,定要让孩子多动手操作,发展思维和创造能力。

      思维是动作(操作)的内化,婴幼儿最初的思维是从动作伴随语言发展起来的,所以说“手是脑的老师”。发展孩子思维要多让他看成人的操作,多带动孩子去操作,多玩多劳动,同时伴随词语的讲解,那么孩子的思维便启动起来了,词语也丰富起来了,还逐步学会了口头表达和动手创造——思维又外化了。那么怎样通过操作培养孩子思维和创造能力呢?

      1.孩子生下来,多多训练双手的灵活(双手平衡训练):用鲜艳美丽的、悦耳动听的玩具,训练孩子拿、捏、摇、推、拉、拍、拽、捶、钩等等动作,要经常捏孩子双手的10个手指,教孩子玩套杯、套塔、积木、插塑等玩具。

      2.在孩子两岁左右时捏他的每一个手指时,以训练每一个手指的动作。如让孩子模仿握拳,大拇指伸直,大拇指弯曲;食指伸直,食指弯曲;中指伸直,中指弯曲……要训练到每一个手指都能单独活动。

      3.成人边做事吸引孩子边看、边听。例如:妈妈拿小刀削苹果,看苹果皮一圈一圈削下来了,苹果皮变成了长长的一条,苹果削好了。妈妈把苹果切好,切成一片一片的,宝宝吃一片,妈妈吃一片,爸爸吃一片……

      4.从孩子两三岁起早早训练孩子做他能学着做的事。不要强迫孩子做,而是成人津津有味地做着,吸引孩子来抢着做。当孩子抢着做事时,就应边教边说边示范,一定使孩子做成功,然后妈妈表扬或奖励他。要从简单的事做起,逐步增加做事的难度,但做的事一定要新鲜有趣,使孩子“玩”得快乐。例如:折纸、折手帕、叠小衣服、拿勺和筷子吃饭,摆小桌小餐具“过家家”。拿放大镜看小东西和看小字宝宝;开、关电视机、录音机;教孩子打鸡蛋,把蛋壳打破,让蛋白和蛋黄完整地落到碗里;教孩子剥笋,把一张一张的笋壳剥下来,{zh1}露出白白的笋肉;教孩子剥豆子给妈妈做菜大家吃;教孩子串针(针眼大的粗针),再用粗针串珠子,做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让孩子在水盆时捉鱼、捉泥鳅,捉到另一个盆子里;教孩子擦火柴,点蜡烛(要告诉孩子自己一个人不能玩火,危险,并把火柴放到孩子拿不着的地方);教孩子在木头上钉钉子,告诉他怎么用锤子:教孩子用面粉做饺子、馒头;还有教孩子钓鱼,自制肥皂水吹泡等等……让孩子沉浸在最有趣的认真操作的玩乐之中。到五六岁,孩子甚至可以独立做玩具,独立解剖一条鱼,独立种葡萄使它结果实,独立收拾房间,铺床叠被,洗晒衣服了,并还能把自己做的趣事叙述出来或写成日记和作文。

      在培养孩子操作和创造能力时,千万不可不做科学小实验,这是把培养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结合起来不可缺少的一环。3岁以后的婴幼儿必须做哪些方面的科学观察和小实验呢?

      1.生物观察和实验:种一些植物,从播种到开花结果;饲养昆虫,观察昆虫的xx变态;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多识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之名:观察某几种植物根、茎、叶、花的每一个部分,解剖几种小动物的尸体;观察人体骨骼内脏模型;搜集和制作部分动植物标本、树叶标本等。

      2.物理观察和实验:空气的存在和怎样捕捉空气;制作磁铁玩具,看吸铁的奇妙现象;看水的三态变化,物体沉浮原理;使用度量衡的基本工具;比较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的不同;会看钟表,会测量温度,会分解太阳光七色;会聚焦阳光点燃纸张,会用电池点亮小灯泡;看看怎样做热气球;观察和搜集部分矿物标本等。

      3.化学观察和实验:会使用最简单的化学量杯、烧杯和试管,做几种最简单而无危险的化学实验;看一看做氢气球、热气球的过程等。

      4.其他观察和实验:认识北斗星、北极星,认识地球仪,做一做地球为什么有白天和晚上的实验等。

      总之,早期教育务必要培养动手动脑,学会创造的人才幼苗。中国急需一大批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和各类高级技师,这批人才的成长必须在婴幼儿的心田里播种。

八.成功的早教十分讲究“引导”孩子的艺术和技巧。

       有哪些导引孩子行为的艺术技巧呢?这里罗列常用的一些教育技巧作为启示,以抛砖引玉。

      1.引诱法

      2.童话法

      3.想象法

      4.故作惊奇法

      5.鼓励法

      6.转移注意法

      7.相互表扬法

      8.言他法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冯德全教育理念(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_莺歌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