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14):黑色幽默的缺席(花生米系列四) « 锋言风雨: 蓝志锋 ...
  • candicehaha on
    lumchihfeng on
    candicehaha on
    thunderkajang on
    on
    lumchihfeng on
    Hew on
    on
    • 357,003 hits


这是《群英会-14》,也是《花生米系列-4》

我们都是榴梿,不是花生米。人民不要当花生,政治人物不是榴梿,他们并非与生俱来就当{lx},职位也不能传承。

尽管大马步入现代化,2020年高收入先进国距离我们只差10年,但是在高度物资化时期,我们的政治依然是“精英型”。

大马的政治圈和政治生态充满着“家族”和“贵族”色彩。从巫统的三只天鹅,两个家庭生产3位首相,到国阵和民联政党的第二代奋勇而出,以接班人姿态亮相。

政治参与仿佛被私有化,空间日渐萎缩,除非你与贵族攀关系,否则难有出头天。

政治是治理众人之事,理应平民化和世俗化。政治人物身上“高高在上”和“贵族”色彩必须被淡化,融入平民百姓中,毕竟权力来自人民,{lx}与民众密不可分。

人民并非小配角的花生米,也不是“B咖”,不愿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人民要当“A咖”老板。

一些政治{lx}的榴梿心态,凡是我{zd0},超强的自我防备意识,容不下批判和黑色幽默。

纳吉的“亲善之行”(Walk About)尝试突破人民对{lx}的刻板印象,走访茨厂街、华人新村、马来甘榜、喝茶吃糕及下中国棋等,都取得正面效果。当然一些批评者认为,这只不过是公关式的亲民宣传,实际效应不大。

掌握权力的{lx}也会犯错,也是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过度把{lx}神秘化和偶像化,其实是文化和政治心态不成熟的表现。既然{lx}也是人,就应该以平常心对待之。

成熟的政治环境和开放的社会,容许人民调侃讽刺,甚至取笑{lx}。冷战期间的经典比喻是,美国人讥讽苏联人丧失言论自由。

美国人说:“我们可以在白宫前面臭骂我们的总统,你们行吗?”

苏联人耸耸肩说:“我们也可以在克林姆林宫前骂总统。不过,是骂你们的总统。”

英国有一个专门反讽政治人物的电视短剧,曾播放这个画面,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走入美容院,对着理发师说:“找个英国人民认为最适合我的发型吧。”

理发师二话不说,拿起大剪刀对准她的脖子“卡嚓”一声把她的头剪了,扔到一旁的垃圾桶内,像朵烂掉的花菜。

英国人看了哄堂大笑,尔后用户她的依然支持她,反对她的继续反对,大家对首相的敬重还是一样。

同样的,美国和台湾也有其他性质的模仿政治人物秀,好笑之余,不乏程度和反思空间。

美国BRAVO频道的“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节目的厉害之处是,被模仿者如老布什总统和{dy}夫人还会上节目一起演出。制作单位将娱乐和政治熔于一炉,展现批判,幽默与包容的民主精神,成为民主生活的一部分。

包容和幽默正是大马政治环境和媒体所缺乏的元素。我们牵强地以不同的宗教、种族、文化和价值观说服自己,民众对{lx}的认知心态有差异,不应该开{lx}的玩笑。

最根究底,这是一种回归“人民是老板”的思维,人民要当国家的主人。{lx}不是从天而降,而是从民众一步一票被送上去的。

政治{lx}绝非天生即是榴梿,人民也非花生米,没有必要为{lx}“造神”,化妆成神圣不可侵犯之。

人民期待成熟和包容的政治风气,就算未能亲身参与政治决策,也应享有观赏“黑色政治幽默”的空间,它超越政治娱乐化的范畴,这是全民参与讨论的平台。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开首相和不是{dy}夫人的夫人玩笑呢?哈哈哈,耐心点等待,总有这{yt}的。

留下评论

郑重声明:资讯 【群英会(14):黑色幽默的缺席(花生米系列四) « 锋言风雨: 蓝志锋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