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6-24
地点:成都市新都卫星城工业开发区-公司本部生产基地
出席:刘革新 董事长;程志鹏 总经理(分管研发等);陈得光 营销副总;冯伟 财务总监;雄鹰 董秘;
调研人:国信证券医药小组 陈栋;
主要观点:
全国性布局初步完成,规模优势显现,成本控制能力强,可承受较大的降价幅度,降价将能促进高毛利的可立袋的销售;对渠道控制力强,通过经销体系转移风险。
在产品创新上国内{lx1},可立袋打头阵,控制玻瓶产能。直立式软袋、双腔袋、pp软袋等将打开更新换代之机遇。
中短期业绩公司有强大的信心(刘总称:业绩极其令人振奋)。透露下半年有经济效益很好的项目投产,2年内pp软袋(具一类包材注册证)获生产批文。刘总一再强调自己的投入产出比非常优秀,连国外同行都非常惊讶。10H1预增40-60%。
对药价管理办法的看法
公司认为研判国家政策非常重要,医药行业十几年来经历了26次降价,三任xxx局长出问题,科伦药业都在这些风浪中茁壮成长。公司认为有三类企业将会在新的行业大调整中得到发展机遇(科伦自称以下三个条件都满足):
重要的xxxx企业,细分市场有明显优势;
创新型企业,技术储备充分+前期通过资本市场募集大量资金;
在税收和就业上有较大贡献的企业。
国家这次政策的目的之一是平息民愤、稳定社会,但存在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公司认为三率管制执行困难,是典型的用计划经济的思路解决市场经济的问题。三率控制xx执行的前提是:医院补偿到位;招投标不是招价格,而是招品种。受三率控制影响较小的是原料药企(目前利润率不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具有垄断性资源优势的企业。
降价对xx药品的xx量会有影响,但输液属于临床刚性需求,不会对需求产生影响。政府降得是零售指导价,企业关心的是出厂价,该价受市场竞争影响大。
公司认为整合、提升集中度是国家制定产业政策时考虑的因素之一,也一定会考虑到大企业的生存发展。降药价有利于xxxx逆市扩张,使收购整合成本降低。
科伦的优势:管理成本、财务成本比同行低10个点左右,具有最完备的输液产品体系,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公司自己的压力测试表明,公司能够承受较大的调价空间,而保持毛利率基本稳定。
业务板块展望
输液板块:玻瓶现在13-14亿瓶,将控制在10亿瓶规模,逐步转向生产xx性、营养性产品,普通输液逐渐淡出。
软塑40亿瓶,是未来四年的主力。可立袋要和pp软袋主攻中xx市场(PP和可立袋互相价格掩护)。非PVC将全部过渡到软袋双阀,并将上市双室带、三室袋等。通过品种结构的调整,高毛利的品种逐步替代低毛利产品。
非输液板块:目标是成为国内基药和医保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形成三个大产品群:储备了较多的产品和技术资源,滴眼剂,小水针、粉针等,7个产品有望成为首仿;OTC有60多个品规,医保目录产品70多个。
成都本部工厂占地一百亩,年生产能力为8亿瓶,是全球输液生产能力{zd0}的单体工厂,将建物流立体仓库;已在9省设立了16个生产基地,下半年很多项目将能投入运营,能较大提升业绩。
相比竞争对手的优势
双鹤是典型国企,管理层更换导致战略变更频繁;双鹤可能拓展沈阳市场。
产品的零售价格比双鹤、石四药低,利润反而高(跟销售模式有关:科伦是总经销、总代理制,xx转移风险)。双鹤10年1-5月,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滑。
大输液的差异化在于:包装,路线,布局,运营等;科伦的经营管理体制更加灵活,在产品包装上也能体现差异化。
员工工资要在当地成为{zg}水平。96年在成都公司工人{zd1}收入是1万元。每年收入增速超过CPI。现在一线员工在年收入2万以上。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很多应用上的大成果都是一线工人发明来的。
原料是软板,希望通过合作和并购来完善产业链
公司的原料主要外购(包括原料药、玻瓶);
{zd0}的风险是质量风险,公司对质控非常重视,质量总监有权罢免总经理,希望通过并购原料企业来完善产业链、提升毛利率、确保源头质量。
经销体制:
采用总经销-总代理模式。对经销商考核较严厉,每月对片区考核。回款如果 2个月不到位,就会去市场调查,3个月不到位会有法务部门介入调查。
如果经销商能跟上科伦的步伐,科伦就会有相应资源倾斜,如果不能跟上,可能淘汰或保留市场。57个片区,业务有实时指导,有一个视频交流系统。实现与经销商双赢。
在上ERP的管理系统,能拿到{dy}手的信息。单品种不可能提价,价格都会往下走,会用新产品替换老产品保证毛利。
技术研发&新产品
公司拥有博士后工作站、{gjj}工程技术中心,负责承担国家层面的大型科研创新任务(重大项目不便披露)。
技术上采取拿来主义,引进新技术和设备,尽量减少独立开发,新工艺要利用后发优势。认为技术合作比市场合作更重要。
年内pp软袋(具一类包材注册证)将获生产批文。
可立袋存在潜在竞争对手(双鹤等也在研发类似产品),公司为此申请了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在内的18项专利予以保护(处于竞争策略的考虑,没有把相关的专利全部公布)。
跨区域扩张:
公司输液产能分布合理,有持续的创新,手上现金多,可能会兼并重组一些企业。历史上平均一年并购一家以上,有丰富的经验。一般看三个条件,一是资本资源,二 产品和市场能形成互补,三有成熟的确保收购成功的团队。公司员工80后占了50%以上,团队的可复制性强(类似生产企业)。已有3位80后子公司总经理。
在同样投入强度上,公司的投入产出达到1:5到1:3之间。科伦的设备有可升级换代的优势,输液设备的效率非常高(对手设备贵,效率低)。
区域竞争模式有两个,一个是网状,一个是辐射状。输液产业必须走矩阵式的扩张战略,辐射模式不适合大输液行业的竞争。
沿海地区尚未布局的地区,都在下一步扩张的考虑范围,一个省建一家大输液比较适宜。公司不会到竞争对手的优势市场上去争夺(双鹤-北京、石四药-河北)。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