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连载】汽车改装技术(二)

    

       国内车市的发展带动了国内的改装车活动日益兴盛,然而在目前国内改装市场上存在着混乱的局面,街边大大小小的改装店不计其数。相信每一位渴望速度与激情的车主都希望能够得到最xxxxx的改装,这次我们就请来了大众御用改装公司ABT的专家来为您介绍一下什么是地道的改装。今天我们先来聊聊动力系统的初级改装。
  1.进气系统
要产生动力,除了汽油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空气。然而,直接暴露在外的吸气口会让灰尘脏物进入燃烧室而损伤引擎,所以要有中间的介质,那就是滤芯。
  进气系统改装的入门工作就是换用高效率、高流量的空气滤清器。高流量空气滤芯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进气阻力,提高发动机单位时间的进气量,而由供油系统 中的空气流量计测出进气量的增加,将讯号送至行车电脑,行车电脑便会控制喷油嘴喷出较多的汽油与之配合,让较多的油气(并不是较浓)进入汽缸,增大马力输出。香菇头(俗称冬菇)是滤芯的变种,通常与原厂进气管路连接,这是为了应付引擎高转速所需要的更大的吸气量如果是引擎没有重度改装或是自动挡车型,为保持低速扭矩,还是使用原厂形式的高流量空气滤芯更合适。
  2.点火系统包括火花塞,火线(直接点火的除外),高压线圈。初级改装应xx火花塞刮火线两个方面。
  常见的原厂火花塞局限于造价的因素,材质有限,点火效率不佳,导致混和气燃烧不充分,发动机功率发挥不畅,同时容易产生积炭。现在常见的改装形式,是使用铱合金火花塞替代原厂火花塞,常见品牌有DENSO、NGK、HKS等。铱金火花塞的优势在于:采用高依赖性的电阻器,性能稳定;接地电极前端采用尖细锥形的熄火装置,提高点性能,而且,近似流线型的锥形形状引导混和气运行流畅,点火更稳定。在接地电极内侧,设有U字形的沟,确保形成火焰核时所需的大量空间,使点火更加集中,体现出优越的点火特性;用铱金的高熔点材料,使中心电极细化,增加点火中心温度和火焰集中度。换装铱金火花塞,会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加快油门响应速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装途径。
  火线是一个传导高压电的介质,越好的火线,对电流的损耗越小,能够让电流尽可能多地传递到火花塞。不好的火线材质较差,价格便宜,对电流损耗大。
  3.供油系统的组成包括油泵、进回油管路,油轨,喷油嘴,回油压力阀等。
  因为车辆的空燃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进气量增大而没有增大燃油供应,会导致混和气过稀(在急加速节气门全开时最明显),不利于混和气爆燃,严重时可能会产生爆震等现象。燃油系统的初级改装在于更换回油压力阀,适当的增大燃油系统内的油压,从而起到增大单位时间内喷油量的目的。这种改装部品可以以0.1BAR为单位进行燃油的微调。如果发动机没有经过大幅度改装,一般不宜将压力调整过高,否则会导致混合气过浓,效果反而相反了。适当调整一定的压力不会导致油耗增加很多,基本上能够控制在每百公里一升以内。
  4.排气系统是发动机周边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主要包括芭蕉头(排气头段)、前喉管、触媒(三元催化转化器)、排气中段、尾排(消音器)等四个部分。
  四行程发动机在工作时包含四个往复动作,依次为吸、压、爆、排,表明了吸气和排气这两个行程是相连在一起,假如排气管无法将燃烧后的废气迅速排干净,则紧接着的吸气行程也不能快速并xx地吸入新鲜空气,而且此刻残留在燃烧室内的废排气,还会影响到下一次的燃烧效益,如此一来发动机马力输出自然会减弱。但是现在原厂车首先考虑到降低噪音、节省空间、整体搭配与生产成本,所配置的排气管纯粹是消音及冷却排废气的作用,所以肯定会有排气不够顺畅的问题存在,进而影响到发动机原有性能的发挥。因此进行排气管改造的真正目的,应该说是为了找回发动机应有的马力更为合适。
  排气系统的改装看似简单,其实是非常严谨的,不但对芭蕉头、前喉管、触媒、排气中段、尾排各个部位的改装都能收到各自不同的效果,而且对于改造的  车型,排量,发动机型式、改装目的、使用情况都有着分门别类的基准,可以说是为每一个车款量身订做!
  说到排气管的改装,首先我们要来认识回压。什么是回压?你可将它想象成排气管内部的阻力,这个阻力越大,废气便越无法被顺畅地排出;越小,废气排除得就越快越顺畅。改装排气管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减少回压,以便让进排气交替更为顺畅,这也等于是变相地延长气门重叠时间,进一步提升高转速的反应和马力。这里必须要注意的是,降低回压并不是越低越好,当排出的废气过度的无阻碍时,发动机中低转速时由于进排气门运动频率较慢,混合气尚未燃烧xx就被排出,中低转速的扭矩就会牺牲掉,感觉就是中低转速时发动机无力。更严重时,当回油时排气管内压力转低,还有废气逆流回燃烧室的可能性,所以一定的回压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基于基础改装项目,我们首先要xx的就是尾排,因为尾排担负了主要的消音工作,所以也是产生{zd0}回压的地方。这也是基础改装的一个常规项目。尾排的构成大体上可分为两类,{dy}类是利用交叉隔板造成反射波的方式,原厂产品几乎都是采用此种型式,第二类则为改装用品常见的直线型吸音绵式。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分析,隔板式的排气阻力一定比较大,自然不如直线型更能够发挥马力。直线型尾排的声浪要比隔板式的大,但不是说大声音就等于大马力,欧系车的改装排气管都比较安静,日系车的就比较响,需要按照情况分门别类地对待。

接触K&N高流量空滤产品已经快2年了, 其间听到过并参与过无数关于KN过滤效率的讨论, 也写过几篇原创的文章:
比如: 1, 简单说说高性能原装位高流量空滤的情况
2, 答客户问: KN空滤是否适合中国不太好的空气质量啊....
3, 美国K&N高流量原装位空滤, 国外汽车改装动力提升最直接的一步
实际上KN的过滤效率是值得信赖的, 我们最明显的案例是一个客户是在北京的环境下使用KN风格的清理间隔超过了1万5千公里以上, 过滤效率依然非常优秀, 进气道非常干净, 节气门也非常干净…
然而, 2年过去了, 依然能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 来自于客户中, 依然有客户在反映一种普遍的怀疑: 怀疑KN的过滤效率…这种不同的声音再次证实了依然有客户在使用了”KN”后出现了问题, 这里我们将KN打上了引号, 目的在于将这种对KN的不良使用而导致对KN的偏见和正确使用KN没有问题来区分开来.
1, 使用尺寸大致相当的KN空滤来代替{bfb}匹配的KN空滤
这是最常见的对KN的错误使用: 同时这也是最隐讳的KN风格使用错误. 一般还不容易发现并察觉出来..我们知道在世界上这么多车中, 总有几款车的空滤的尺寸是大概接近的, 甚至外形是大概相当的. 随便就可以举出几个例子: 比如海马福美来1.6同千里马1.3的空滤, 比如ALFA145和捷达电喷的等等, 空滤尺寸就非常非常的类似. 外形也非常接近. 而也许有的卖家, 受限于条件的限制, 也许没有储备{bfb}专配的KN空滤, 到时候就直接使用尺寸大概匹配的其他KN风格, 而该KN风格并不是应该使用在该车的. 而实际上也许这种所谓非xx对应的KN空滤的使用就是带来过滤下降的主要原因, 就是带来客户在后来的使用中发现不好的原因. 如果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仔细看看: 其实不同的空滤实际上在边缘处, 在四周的结合凹凸处的设计是有区别的, 很少有雷同的边缘设计. 而正是这些边缘的结合处凹凸设计才是空滤密封的要害所在, 其实即使是边缘的凹凸相近, 而还有直角和圆角相分,….. 总而言之, 如果仅使用尺寸的是大概匹配相同的, 仅仅看见空滤能否放进去集气箱中显然不是一个最合格的做法. 同样也不符合KN的基本特性要求:
以捷达电喷的空滤和ALFA145的空滤为例:
捷达电喷的KN特性:
33-2851 Product Specifications
Product Style: Panel Air Filter
Height: 1.25 in (32 mm)
Outside Length: 12 in (305 mm)
Outside Width: 6.625 in (168 mm)
Filter Re-Oiling Amount: 1.11 oz (33 ml)
Weight: 0.9 lb (0.4 kg)
Product Box Length: 13.5 in (343 mm)
Product Box Width: 7.75 in (197 mm)
Product Box Height: 1.75 in (44 mm)
ALFA145的KN特性:
33-2096 Product Specifications
Product Style: Panel Air Filter
Height: 1 in (25 mm)
Outside Length: 11.75 in (298 mm)
Outside Width: 6.688 in (170 mm)
Top Style: Open
Weight: 1.1 lb (0.5 kg)
Product Box Length: 13.5 in (343 mm)
Product Box Width: 7.75 in (197 mm)
Product Box Height: 1.75 in (44 mm)
有的卖家就是用本来配给ALFA145的KN风格用在了捷达电喷上面:
当然过滤不好啦, 效果差也就在所难免啦…
其实最直接和最科学的方法: 是查KN空滤的CROSSREFERENCE:
比如应用在捷达电喷的空滤的原厂编号是: VW/1GD129620, CrossReference这个编号的KN才是正确的应用.
2, 使用了假冒的KN风格和KN护理油, 中国人的再制作工艺”{jd1}也是{yl}的”, 已经发现了KN的假冒产品和二次替代品, 最让人惊讶的是: 居然有用家用洗涤剂代替KN专用清洗液出售, 用红色的染色机油代理KN专用护理油出售的. 如此这般, 使用这种所谓的KN, 能不出问题, 那才怪了…
其实改装KN高流量风格, 出发点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发动机的效能. 当然如果能使用{bfb}匹配的KN风格的话, 方是正确之道…
当然很多的卖家销售的KN产品是符合KN的技术规范和产品特性的. 这也是推动KN产品销售的主源泉.
尾翼的主要作用是减低汽车高速行驶时因尾部空气湍流区和负压区而形成的阻力,对于空气这种雷诺数一定的流体,其{zj0}形状和位置因车型和速度而异,应当通过风洞试验来确定。如果没有风洞试验结果支持,加装尾翼多是盲目的,搞不好还适得其反。所以,在我眼中,除了出厂就有的原装尾翼,其他加装都是装饰。有哪个汽车改装店或者尾翼制造厂做过风洞试验吗?如果有风洞试验的数据结果支持,那倒可以考虑。不过,一个尾翼,就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特性而言,装在富康上合适,也不一定适合Golf。适合Golf的尾翼,不一定适合宝来。对同一辆车来讲,装在某一个位置对80km/h的速度来说是{zj0}的,但在110km/h的速度下就不是{zj0}的,所以,你需要告诉厂家你的车型、你最希望改善哪个速度下的尾流阻力,以选择形状合适的尾翼、确定{zj0}的安装位置。除此之外,你还要考虑加装以后的外观是不是好看。所以,原车设计的尾翼,是统合考虑了空气动力性能和外观的美感的xx统一的结果。当然了,如果你只是为了好看或者想在雨天挡挡泥点,那就另当别论了,想加什么,爱怎么了,全凭个人喜好。只要自己喜欢,别人看着再不顺眼,也不能上去给你拔下来不是?
  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会{zx0}被亮丽的外观所吸引,进而观察一下内饰做工,了解发动机排量相关数据等等。近来,随着油价的持续上涨,油耗也进入人们的xx视野,成为仔细权衡的指标。但是讲到汽车的驱动系统,估计关心的人就很少了。这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的轿车都是两轮驱动,显得可比性不强。然而,所有选择购买越野车的人却一定不能忽视这项配置,因为它直接关乎汽车的越野性能和公路表现。
      所谓驱动形式,是指发动机的布置方式以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的形式。一般的乘用车都有前、后两排轮子,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轮子就是驱动轮。最基本的分类标准是按照驱动轮的数量,可分为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大类。
  先简单介绍一下两轮驱动:在两轮驱动形式中,可根据发动机在车辆的位置以及驱动轮的位置进而细分为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等形式。目前,两驱越野车和轿车最常用的是前置后驱形式。比如,国内xx的越野车品牌江铃陆风在2004年推出的04新款2.0排量的SUV就采取了这种驱动形式。
  前置后驱(FR)的全称叫做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驱动形式。其中前排车轮负责转向,由后排车轮来承担整个车辆的驱动工作。在这种驱动形式中,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全部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也就是说,实际的行进中是后轮“推动”前轮,带动车辆前进。
  与两轮驱动类的其它驱动形式相比,前置后驱有比较大的优越性。以陆风为例,当车辆在良好的路面上启动、加速或爬坡时,驱动轮的附着压力增大,牵引性明显优于前驱形式。同时,采用前置后驱的陆风SUV还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并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前置后驱的安排使陆风SUV的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等总成临近驾驶室,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置和转向机构的结构,这样更加便于车辆的保养和维修。
  基于以上的诸多优点,国产宝马325i、530i以及档次更高的进口宝马轿车,宾利、奔驰、捷豹等很多豪华轿车多采用前置后驱这种形式。
  不过,如果你买一辆越野车的动机是想要在真正的山野丛林中纵横驰骋的话,就一定别心疼差价,要再狠一狠心,把四轮驱动系统配置整齐。因为,两轮驱动的车辆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碰到雪地或易滑路面等情况也可能打滑,启动加速时也比较容易发生摆尾现象。四轮驱动就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同时,四轮驱动系统有比两轮驱动更优异的引擎驱动力应用效率,能达到更好的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有效发挥。就安全性来说,也可以形成更好的行车稳定性。
  所谓四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可按行驶路面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以提高汽车的行驶能力。一般用4X4或4WD来表示,如果你看见一辆车上标有上述字样,那就表示该车辆拥有四轮驱动的功能。在过去,四轮驱动可是越野车独有的,近年来,一些xx轿车和豪华跑车也逐渐添置了这项配置。
  四轮驱动的分类:分时四驱(Part-time4WD):这是一种驾驶者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手动选择的四轮驱动系统,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这也是一般越野车或四驱SUV最常见的驱动模式。最显著的优点是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驱动模式,比较经济。陆风2.8排量的四轮驱动SUV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它有3种驱动模式选择:在公路上行驶使用2H高速两轮驱动;当遇到雨雪路况时,选择4H高速驱动,增强了车辆的附着力和操控性:而面对恶劣路况的挑战时,陆风又可采用4L低速四轮驱动,使动力作用在全部四个车轮上,从而降低了对每个轮胎附着力的要求,减小了转弯时车轮空转的几率。发动机制动能力也得以增强,极大地提高了车辆在崎岖或光滑路面行驶时在油门突然关闭的情况下的可控性。在2003、2004年全国场地越野赛上,陆风2.8排量的柴油四驱车,无论遇到颠簸的大石路,还是角度很陡的V形沟、暴雨后异常泥泞的深沟、甚至有半人深的大水塘,都可以轻松应对、一骑绝尘,夺得无数个分站赛乃至全国总决赛的{gj},可谓是抒写了四轮驱动最英勇的表现。全时四驱(Full-time4WD):
  这种传动系统不需要驾驶人选择操作,前后车轮永远维持四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50:50设定在前后轮上,使前后排车轮保持等量的扭矩。全时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有了全时四驱系统,就可以在任何路面上顺利驾驶。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比较耗油,经济性不够好。而且,车辆没有任何装置来控制轮胎转速的差异,一旦一个轮胎离开地面,往往会使你停滞在那里,不能前进。适时驱动(Real-time4WD):
  采用适时驱动系统的车辆可以通过电脑来控制选择适合当下情况的驱动模式。在正常的路面,车辆一般会采用后轮驱动的方式。而一旦遇到路面不佳或驱动轮打滑的情况,电脑会自动检测并立即将发动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前排的两个车轮,自然切换到四轮驱动状态,免除了驾驶人的判断和手动操作,应用更加简单。不过,电脑与人脑相比,反应毕竟较慢,而且这样一来,也缺少了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征服感和驾驶乐趣。
  大家都知道,一辆真正的SUV所能带给你的动感和刺激是蜗居在城市里的那些轿车所绝不能体会的。但在面对汽车市场里形形色色的车辆、货比三家时,别忘了仔细地考虑一下自己的实际需求。在讨价还价的同时,认真地研究一下车辆的驱动系统和越野性能,一定会给你的“野性”生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郑重声明:资讯 【【转】【连载】汽车改装技术(二)】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