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话用户逼近8亿 数据业务成发展主流_12114_新浪博客

工信部{zx1}统计显示,截至今年5月,全国电话用户超过11亿,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减至3.0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增至7.96亿户。从今年4月开始,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开始恢复增长,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比超过68%,而固定通信业务进一步萎缩。整体来看,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替代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语音市场已趋于饱和,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50%,将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过渡,电信业的未来发展面临挑战。如何保证存量将成为未来发展重点,需要更多增长模式的创新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各类需求。

移动对固定通信替代持续加剧

从去年3月份我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10亿户算起,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累计增加了1.26亿户,总数达到了7.96亿户;而固定电话用户则累计减少了2900万户,降至3.0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是固定电话用户数的2.6倍。

数据显示,2010年1-5月,固定本地电话通话量比上年同期下降19.3%,而移动本地电话通话时长比上年同期增长20.2%。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246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65.04%上升到68.47%;固定通信收入累计完成1133.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上年同期的34.96%下降到31.53%。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东、中、西部地区固定电话用户均有所减少,其中东部地区下降幅度{zd0},2010年前五个月累计减少468万。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固话用户减少量最多,这也反映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需求在发生变化。

技术上的先天优势,加上终端价格与资费持续下降,移动对固定通信的替代进一步加剧。如今,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固话市场阵地在不断地减少,对运营商ARPU值(每用户每月收入)的贡献更是有限,因此,固话必须在新的市场态势中找到自身的定位。

市场面临饱和挑战

语音业务一直是电信业的支柱业务,对电信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语音业务收入增长步伐明显放慢,日渐呈现低值化的趋势,用户市场凸现饱和。目前,电信市场特别是传统语音市场逐渐饱和,运营商在传统语音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资费降低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

其实,电信运营业的增长当前主要来自低端市场的开发与固话用户的部分转移。财政补贴“下乡”,手机也在之列,农村市场的开发带来了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而固话用户的部分转移也是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

移动电话用户数量不会无限制的增长,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必然会停止增长。而作为各大运营商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这或将引起各大运营商业绩的暂停增长或减少,未来业务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进行业务转型,开拓非语音市场就成为电信业的主旋律。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曾表示,发展3G业务不得不面对语音业务日趋饱和的现实,下一步希望撬动非语音业务的发展。他认为,目前语音业务渗透率越来越高,消费量虽然仍在增长,消费收入和边际效益却在下降。如何在语音市场上刺激更多的消费,获得更多的收益,这对全世界运营商都是个难题。

数据业务将xx未来竞争

3G业务被看成是未来通信的优质解决方案,内容为王时代已经来临,数据业务将是未来电信业增长的主动力。随着本月三大运营商开始推xx元3G智能手机,可望促进3G业务的小高潮,而针对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的数据业务也将是未来竞争的关键所在。

鉴于移动用户数量几近饱和的趋势,各大运营商目前都以3G普及为发展目标,将重心转移到数据业务的增长上。国内三家运营商几乎同时宣布将力推千元3G智能手机。这主要基于:一方面,3G网络将使移动互联网获得速度上的可靠保障,用户体验明显好转,用户及业务量的增多又将直接刺激SP/CP加快内容和服务的发展;另一方面,今年以来芯片价格等生产成本的下降使手机终端厂商们加快了3G终端的研发和生产进度,xxxx的终端降低了用户使用和消费的门槛,使移动互联网获得发展的基础。

在3G终端价格不断降低的同时,3G的资费也在不断下调,2009年10月1日中国电信在三家运营商中曾首先打出单向收费牌。中国电信当时宣布,新加入“我的e家”、“商务领航”和天翼商旅套餐的客户,在全国31个省区市范围内接听免费,引来一波降价风潮,随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纷纷推出廉价的3G套餐服务。

此外,各大运营商也相继推出手机应用商城,但是这样的发展模式在我国能否取得成功,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但不可否认的是各大运营商逐鹿数据业务是必然趋势,数据业务或将xx未来竞争。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移动电话用户逼近8亿 数据业务成发展主流_12114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