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里的“猫腻”

高考加分里的“猫腻”

2010-07-07 10:18:54 阅读4 评论0 字号:

  摘要:在国家统一的政策要求下,允许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高考加分办法。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在执行过程中却走样,而且越走越夸张……  我国高考加分政策以1978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前主要实行“优先录取”政策,1978年后则主要实行“加分录取”政策。1983年以后规定对获得地区以上表彰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等,可提上一个分数段投档;1986年国家教委又规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可降低20分投档;1987年国家教委发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详尽规定了可以享受加分政策优惠的项目和分值。

  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在现实的执行过程中却严重走样,毕竟高考牵涉千家万户子女的前途和命动,如果能走通“高考加分”这个后门,只要是平时成绩说得过去的考生就会平步青云。

  [样板一] 权力型,纯属巧合?

  案例一:6月15日有网友爆料,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示的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加分考生名单中,台州一中有4个考生获得20分加分,他们的家长都是当地的官员。4人获得加分理由是,曾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过奖。四名学生的家长分别是当地教育局的党委、校长、科技局局长等。

  案例二:去年5月1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的一则新闻,绍兴一中2009年参加航海模型加分测试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长分别是越城区副区长、市建行行长、市财政局副局长、市交警支队科长等,其余6名都是教师子女。

  两个案例中都涉及到高考加分者的父母为当地高官,如果说一个案例是纯属巧合,那么两个相近的事实还能说是巧合吗,难怪民间会传:“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样板二] 曲线救国型,荒唐的加分!

  还是绍兴一中,去年尝到了甜头,今年如法炮制,终于拿得了“史上xx高考体育加分中学!”您可能会问,去年是航模,今年是体育,怎么会是如法炮制呢?看一下数据您就明白了,为什么叫如法炮制。绍兴{dy}中学加分人数为90人,“真牛啊”,约占全省考生的10%,但90人中,其中“三模三电”项目加分人数64人,占加分比例的71%,而真正的体育优秀运动员仅有4人。“三模三电”是什么东东,为什么会归类到体育优秀生里?“三模三电”即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车辆模型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电子制作等。与田径、球类等身体素质运动类型项目比,“三模三电”根本不属于需要艰苦身体训练的项目,主要靠一些器材和短期培训即可达到。与田径、篮球、游泳等项目的体育加分的意义和作用xx不能相比。而在浙江省体育加分项目里,“三模三电”比赛获奖者可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并可在高考总分中加10分。曲线救国,如此荒唐的加分办法都可以想得出来,不过“群加”总比“权加”好一些,也算是有“福”同享吧。

  高考本是一种社会公平的体现,但高考加分政策不断泛滥,破坏了公平、公正这一平衡,成了“权贵”为子高考走后门的通道。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招生老师讲,今年起北京的高考加分不合理项目被砍,包括:航海模型、航空航天模型、汽车模型、无线电测向、业余电台(简称“三模两电”)和棋牌类项目的体育特长生认定资格被取消加分特权。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高考加分里的“猫腻”】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