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1、除夕,每年的{zh1}{yt}。除夕”在古时还有许多别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等。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 习俗:熬年守岁。
2、春节,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习俗:贴春联和门神。
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有吃元宵和观灯。
4、中和节,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 北方习俗: 1.引龙;引龙的方法大致有二:一是撒灰引龙。北方地区人们是日以灰(有草木灰、灶灰、糠、石灰等)从大门外一直撒到灶间,绕水缸一周,叫“引钱龙”,说是可引龙出世,百虫慑伏。二是汲水引龙。是指清晨汲水回家,谓之引钱龙回家。河北《怀来县志》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以近惊蛰也。各家晨起汲水,有祓禊之意。” 2.除虫、熏虫;二月初在惊蛰前后,是春回大地、农耕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蛰、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许多采取清扫、拍打、撒灰等手段以除虫的岁时活动,其中除了引龙伏虫外,还有咬虫、摔蝎、熏虫、击梁等活动。旧时熏虫方法是以油煎食物,用油烟熏虫蝎,并食此物,俗称此举可免虫蛀,流行于华北一带。 3.剃龙头;北方民间是日理发剃头称为“剃龙头”,俗以为有利于人生尊贵。 4.食俗;传说龙主雨水,又可镇伏百虫,能保佑丰收,故二月二的食物也多与“龙”联系在一起,把煎饼做成龙鳞状,叫龙鳞饼;水饺叫龙耳、龙角;米饭叫龙子;面条叫龙须面;吃猪头称食“龙头”,俗以为吃猪头肉是吉祥的象征。 5.嫁女住春;北方农家有在二月初二日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小住的风俗。
南方习俗: 1.祭土地神,颂赞神祗,祷祝祈福;社日的主要活动就是祭土地神,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在很多文献中都有记载。 2.分祭肉,聚众宴饮,奏乐欢娱。社祭作为民众欢聚节日的习俗,从春秋时期开始一直相沿至今。 3.饮社酒(治聋酒)。宋代传说社日酒可以治耳聋,因此人们称社日酒为治聋酒。 4.食社饭、糍粑。社饭起源宋代,食糍粑之俗多在广东、广西。广西贺州客家人在土地节做糍粑吃,并且要放棠梨叶,传说是吃了不怕雷公叫。 5.接社。即娘家在社日接新嫁的女儿归宁。早在宋代,妇女在社日一般不参加祭社活动,而出现妇女于是日“归宁”的习俗。 6.社戏。社日举行的演艺赛会,为酬神求福,要演“社戏”,又称“土地戏”。
6、上巳节(女儿节),农历三月上旬的{dy}个巳日,故称上巳。上巳节亦名元巳、三巳、除巳、上除等。又名三月三。 习俗: (一) 祭祀高禖,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 (二) 祓禊、修禊或沐浴。沐浴是为了去灾。 (三) 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在上述三种水上活动中,以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变来的。 (四) 会男女。青年男女们结伴对歌,互赠信物,在清新的水湄山阿私定终身。 (五) 蟠桃会。道教兴起后,认为三月三为西王母蟠桃会之日。拜西王母在全国普遍盛行。
7、清明节,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习俗:扫墓祭祖。 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yt}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8、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9、七夕又称乞巧节和少女节, 农历七月初七夜,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 习俗: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故称“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10、盂兰盆节又称中元节,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同时又称“孝子节”,因为佛家的目连救母,本来就是个孝子故事,巧的是道教的中元地官舜帝也是一个大孝子,加上我国儒家一向注重孝道,百德孝为先,所以使中元鬼节蒙上了浓浓的孝教色彩。 习俗:拜祭招魂,烧冥钱元宝,纸衣蜡烛,放河灯,做法事。
11、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 习俗:吃月饼,赏月。 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12、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13、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 习俗:焚“金银包”等祭拜祖先亡灵。祭禹。做糍粑。拜祭下元水官。扎彩船,在河中巡游。
14、冬至,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习俗:北方:宰羊,吃饺子、吃馄饨,南方: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各个地区在冬至这{yt}还有祭天祭祖的习惯。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xx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yt}比{yt}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15、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 习俗:吃冰,吃腊八粥 。 腊八前{yt},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
16、小年,阴历腊月二十三日,也叫祭灶日。 习俗:祭灶。 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17、元旦,一月一日。 习俗:辞旧迎新。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dy}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