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金融中心大PK_陽光不銹_新浪博客

成渝金融中心大PK2015年成都将初步建成西部金融中心

成都金融中心建设时间表

  1993年成都被国务院确认为“西南金融中心”;

  2007年省政府明确提出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标;

  2008年成都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

  2012年成都成为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

  2015年成都初步建成西部金融中心。

  8日,成都市举行第29次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布成都xx新兴产业规划中{zh1}一个规划——金融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将原计划到2012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和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提高了两个和一个百分点。成都市金融办副主任梁其洲表示,这个调整源于去年以来成都市金融业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尤其是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和电子支付等新兴金融业为成都的金融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空间。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和认真测算,成都市首次在规划中确定了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的时间——2015年。

  据介绍,成都市先后出台了《成都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规划》)和《市政府金融办关于我市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近期重点工作安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两个文件中提出,到2012年,成都成为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全市金融机构数量达到200家、金融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其中,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这两项指标,比2009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的指标分别提高两个和一个百分点,标志着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再次提速。

  那么,为什么此次出台的《规划》要将这两项指标分别调高两个和一个百分点?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再次提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梁其洲表示,成都发展金融业一直力度较大,尤其是2008年和2009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不过,以往金融业仅仅被作为经济发展的融资工具,自2009年以来,成都市首次提出将金融业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打造,这是成都金融业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加之统筹城乡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成都金融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此,金融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9年,成都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94.3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3.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1%。金融业初步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

  在此基础上,《规划》首次提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时间目标:到2015年,成都将初步建成西部金融中心。再用5-10年时间,建成具有国际辐射力和带动作用的金融中心城市。

  梁其洲表示,成都金融业发展的提速还有一个尤其要提的重要原因,就是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向劳动成本更低、聚集效应更强的地区转移,成都顺应了这一趋势,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吸引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巨头的到来,促使金融产业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空间更加广阔。

  为此,《规划》提出成都市金融产业发展重点是:巩固壮大传统金融业,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业,加快发展金融配套产业,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增强地方金融辐射能力,加强金融发展环境建设。记者获悉,我市近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第三方金融外包服务业、电子支付类金融业务等新兴金融业。第三方金融外包服务园区力争在2012年正式运营,引进金融外包或相关配套服务企业20家以上,初步形成金融外包服务企业集聚发展态势。

  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解密:三大功能区 三大中心 三大服务体系

  未来的西部金融中心是怎样一幅景象?《规划》中提出了在我市规划、构建的三大金融功能区:金融总部商务区、金融产业聚集区、金融服务中心集聚区;金融产业三大中心: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三大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创业投资服务体系和西部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建设三大功能区 规划第二金融服务中心

  《规划》提出,在成都市规划建设金融总部商务区、金融产业集聚区、金融服务中心集聚区:

  金融总部商务区。北起繁雄大道及石胜路,南至孵化园北干道及外环路500米绿化带边线,西连益州大道(站华路),东临成仁快速路,涉及成都高新区站南组团部分区域及锦江区柳江片区部分区域,主要吸引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法人机构及其全国性或区域性总部入驻。

  金融产业集聚区。东大街盐市口至东大街二环路口,全长3.8公里,主要吸引金融分支机构、营运前台入驻,重点发展金融市场,形成金融机构密集、要素市场完备、集散功能强大的金融机构和市场集聚区。

  金融服务中心集聚区。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城金融服务产业园内,主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各类数据中心、资金清算中心、xxx中心、研发中心、数据灾备中心、呼叫中心、单证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和金融外包服务机构,形成以金融后台服务、金融外包服务为主的金融服务中心集聚区。同时,规划设立第二金融服务中心集聚区。

  构建三大中心 建成全国{yl}金融服务中心

  《规划》提出,到2012年,成都将成为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

  构建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到2012年,新培育和引进境内外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50家以上,新增境内外知名的金融业配套中介服务机构20家以上,初步形成金融业集群发展态势。

  构建西部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争取成为西部地区金融组织、金融产品、金融交易、金融服务和金融管理创新的试验区;重点把成都打造成西部地区票据市场中心、银团xx中心、产权交易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中介服务中心和居民理财中心;已在成都开展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通过申请全国股份报价转让试点,促进地方企业产权和未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权有序流动;探索建立成都黄金交易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钢铁交割库和成都大宗商品交易所。

  构建西部金融服务中心。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中心集聚区建设,抓紧规划第二金融服务中心集聚区;全力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的各类数据中心、资金清算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大力拓展金融外包服务产业链,引进和培育服务现代金融业的相关企业,把成都建成全国{yl}的金融服务中心城市。

  建设三大服务体系 创投基金规模将达30亿元

  金融服务体系是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获悉,成都将重点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创业投资服务体系和西部金融中介服务三大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力度,到2012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科技创新融资金额累计达到1亿元;培育和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到2012年,年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金额超过45亿元,到2015年,超过55亿元;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资源整合与专业服务功能,今年合作设立2家创业投资基金公司,募集资金2亿元,重点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的成长性科技型企业。

  在创业投资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今年将出台鼓励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成立成都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设立天使投资基金,今年7月底前完成具体设立方案;依托已成立的成都银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境内外创业投资基金,力争到2012年,发起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不低于30亿元;全力推进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园区申报工作,力争成都高新区成为首批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园区之一,到2012年,争取10家以上企业挂牌交易。

  在西部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能够从事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力争到2012年,培育全国xxxx律师事务所和引进国际xxxx律师事务所总数达到20家。

  整合地方金融资源 实现金融同城化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市金融辐射能力。新出台的两份文件提出,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把成都投控集团发展成为全国{yl}的区域性金融控股集团,通过新设、兼并、重组、联营等方式,逐步完善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金融租赁、产业投资基金等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成都银行加快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分支机构网络布局,2012年在成都经济区所有合作城市设立分支机构,3年内新设5家跨省分支机构;成都农商银行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2012年达到公开上市条件,在成都经济区所有合作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实现跨省设立分支机构2家以上;支持地方证券、期货、信托公司以及金融配套企业通过实施跨区域联合重组、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做大做强;加快组建和发展地方法人保险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积极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

  在此基础上,成都市还将积极推动成都经济区金融一体化,建立成都经济区城市间金融合作推进机制,真正实现金融的“同城化”。

重庆五大举措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

          近年来,重庆的金融业不仅为工商业提供血液,自身也发展壮大,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5年前,重庆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去年上升到6%,预计今年在7%左右,到2012年,预计会上升到9%左右。这充分说明金融业在重庆不仅仅是简单的服务业,而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分为五个层次

          {dy},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业务,要将其规模做大,机构也要增多。目前我市GDP与xx余额的比例是1∶1.4,在重庆GDP达到1万亿左右时,争取xx余额达到1.6万亿,比例达到1∶1.6。黄奇帆表示,当一个地区GDP与xx余额的比例为1∶2的时候,该地区作为金融中心的作用就凸显出来,重庆未来将争取实现1∶2的发展目标。

           第二,我市将加快发展小额担保公司、租赁公司等8类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第三,加快各类要素市场建设,我市的OTC、农畜产品等五个交易所,对重庆经济发展、要素辐射都有重要作用。例如农畜产品交易所成立时,{dy}批以6.5元每公斤价格签订的生猪交易协议,目前已经到了交割期,而此时生猪价格已经下跌到了4元多一公斤,但签订协议的重庆养猪农户的收益得到了保障。

           第四,推动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建设。目前我市已经争取到一家国际大企业的结算中心落户重庆并且运行良好,未来还将与美国一家公司合作,探索在重庆设立国际电子商务结算中心。

           第五,加强金融中心的制度建设,保障金融安全,吸收全国各地的金融人才。

未来重庆资本市场发展将侧重五个方面,争取3-5年时间使重庆上市公司市值占GDP的比例达到1∶1

就重庆的资本市场发展而言,黄奇帆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和期望。

          首先,我市将提高经济证券化率,利用3-5年的时间使重庆上市公司市值占GDP的比例达到1:1。

          第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快绩差上市公司的重组,优化上市公司结构,使重庆上市公司的总体质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建设国内{yl}的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要争取更多的新基金注册在重庆。

          第四,积极参与场外交易市场建设,为全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第五,目前重庆正逐渐成为资金融通的基地,未来要使重庆成为全国股票发行和债券发行的上市路演中心城市。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成渝金融中心大PK_陽光不銹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