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年,喜欢收藏的企业家并不多。叶茂中的公司服务的客户都是企业家,他经常建议他们买几件近现代中国画大师齐白石、徐悲鸿等人的作品,得到的答复是:“看不懂,没时间。”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对收藏入迷。2004 年,徐悲鸿所画的一幅马的价位只有 50 万到 100 万元,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徐悲鸿的“一匹马”(真迹),存世量很有限,还没有工业化生产的一辆宝马轿车值钱,叶茂中问一位企业家:这种现象合理吗?此番感想打动了那位企业家。于是,他一下子买了好几幅。到了 2007 年,这些画每幅都增值到了 200 多万元,甚至更多。这位企业家买回藏品并把它们挂在办公室,结果所有到过办公室的客人都觉得,这间办公室很有品位。也正因为挂在办公室,他没事喜欢端详一番,结果越看越喜欢,{zh1}他跟叶茂中说,好像听到了马蹄的声音。叶茂中觉得,这位企业家的收藏水平到了一定的境界,于是跟他开玩笑:“这些藏品都升值了,我帮你卖掉一些吧?”但得到的回答是:“它们都成了我的宝贝,一件都舍不得卖。”
与许多在商海沉浮、心无旁骛的企业家不同,康富-英格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平的收藏经历已有 10 多年。他从收藏名人信札开始,逐步涉及古籍善本、家具、油画等几类。赵平的公司成立于 1999 年,旗下有四家独资、合资子公司。他喜欢收藏,跟他一向对历史感兴趣有关。最早收藏名人信札,既是希望据此掌握历史知识,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比如,他通过看国学大师陈寅恪、王国维的信札,了解他们和同时代一些学人的心路历程,洞悉当时社会的现状,从而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叶茂中和赵平迷恋收藏,是出于喜欢,而有些企业家收藏,则是为了投资升值。这无可厚非。就像那位收藏徐悲鸿作品的企业家一样,因为收藏,心态发生变化,最终入迷。更重要的是,在收藏过程中,企业家的思想和认识水平得到提高,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收藏是人类生活最温暖的港湾。”叶茂中觉得,艺术品对心情的调节作用很明显。企业家工作压力过大,情绪会不稳定,更需要减压之道。叶茂中从事的策划是一种服务业,他觉得很辛苦,很累人。每手一个新项目,都要从头开始,有时候情绪很糟糕,但一旦回到挂有作品的屋子里,看一看自己心爱的藏品,算一算这些艺术品有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历史,就会觉得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心情马上平静下来,压力也得到减缓。他还体会到,拥有艺术品,会让人产生很强的幸福感。他的床前挂了一件齐白石的《雨后烟云》,已经挂了两年。每次欣赏,都觉得如临仙境,很幸福。从浅层次看,这些艺术品是视觉享受;从深层次看,它们是对心灵的净化。
任何一件艺术品,都会体现出多样性和无限的可能性,使藏家产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人处在这种比较积极的心态下,事业会更有激情,更睿智。这种情绪对企业家的影响更大。企业经营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管理工作会成为一种艺术,充满了美好和和谐。这种美跟艺术品的美其实是相通的,虽然美的形式不一样,但内涵相同。
当下,可供企业家选择收藏的艺术品种类较多。如何选择?除考虑升值因素外,最主要的还在于自己的喜欢。喜欢,是企业家进入收藏大门的敲门砖。赵平比较喜欢家具,有时候盯一件家具就是大半天。叶茂中也曾经连续 9 个小时关注一幅画。在参观埃及的博物馆时,赵平发现,里面保存有公元前 13 世纪埃及 18 王朝时的床和座椅,工艺非常复杂,制作十分精致。他看完后很震惊,再看现代欧式家具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基本继承了古埃及的风格,并有所发展。由此,赵平开始关注中国的明清家具。他认为,中国每个朝代的家具都打上了当时的烙印,包括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明式家具非常简约,清式家具则比较繁复。1996 年,他通过拍卖会收藏了一件清代的紫檀大画案。当时,人们对宫廷家具没有太多的研究,因为人们认为,凡是宫廷的家具都在故宫和颐和园里保存,民间几乎没有。但经考证,这件大画案属于当时圆明园的陈设。因为,圆明园的家具设计风格跟中式家具有很大不同,吸收了欧洲的设计思想,主要原因是,参与其样式设计的人当中,还有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三位西洋传教士,他们把当时欧洲的巴洛克风格带入了圆明园建筑和陈设的设计。
现在,一些藏家更喜欢收藏瓷器。2005 年 7 月,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在伦敦拍卖时曾以 2.6 亿元人民币成交,为中国艺术品拍卖的{dy}高价;还有一件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在 2006 年北京嘉德拍得 5,280 万元人民币。这种情况跟清末民初的收藏热有些不同,当时的古籍善本图书、经卷、书法、字画等也是热点,对浓艳瓷器的收藏没有今天的热度。其实,如果关注文化知识的传承,历史价值比较大的还是古籍善本图书、经卷、字画。
至于什么样的艺术品价值大,既与藏家的眼力有关,也跟“喜欢”相关,只不过这种“喜欢”的对象不是收藏家,而是创作者。一般来说,一件藏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高度统一时,其价值较高。藏家要做出正确判断,关键是了解创作者及当时社会的情况。人们公认,北魏时期的佛像艺术价值极高,近现代没有比得上的,这并不是后代工匠的工艺水平变差了,关键是北魏时期的工匠普遍信佛,在创造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心血,而后代工匠生产作品是为了赢利,当然作品的效果就差别很大。瓷器也一样,为什么官窑比民窑的价值大很多,也跟工匠的艺术造诣和心态有关。有一次,叶茂中跟xx画家赵准旺吃饭,后者谈到,吴冠中大师最厉害的是,每一张画都不一样,每张画都投入了感情,与那些像熟练工那样在制造却不投入感情的画作不在一个层次。当然,收藏吴冠中的画价值就更高。
艺术家的作品,差别也很大。名家启功的字画深受一些收藏者的喜爱。启功一开始学画时,先让同族长辈溥心畲(也是书画名家)看他的画作。但溥心畲并不看画,而是告诉启功,要先学好诗词。他认为,诗和画的意境是相通的,“诗作好了,画自然就好了。”后来,启功认真学习诗词,打好了字画的基础“意境”,这是启功跟一般画家的不同之处,也是启功作品艺术价值高的原因。
赵平如今也收藏现代家具,但只收藏田家青一个人的作品。他认为,一件现代家具的价值在于设计师要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虽然家具设计师很少自己上手,必须通过工匠来完成,但工匠必须充分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并且通过作品表达出来。为使家具成为艺术品,田家青并不要求自己的木工们多快好省出产品,一年出个十几件就可以,但他规定木工每天练两小时的小楷毛笔字,以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性情,创造工匠自身的“意境”。可想而知,这种方法创造的作品,跟只为了赢利而赶工制造的产品当然有天渊之别。赵平说,“收藏现代家具,{dy}看设计,第二看做工。至于选料,倒成了其次。现在,许多人收藏家具,首先问的是什么木料,非紫檀、黄花梨不收,这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对于一件艺术品来说,材料只是传达设计思想的载体。”
“收藏”两字:收,看眼力;藏,是时间的阴谋。眼力的高低,要看收藏家研究艺术、文化、历史的造诣,以及研究作者的创造背景、心态的心得,实为一种综合功力。在这个过程中,收藏家不仅获得藏品大幅升值带来的成就感,还能减轻压力,感悟升华。叶茂中说,除了会“收”外,“藏”就看你的耐心了,不能急急忙忙地买,更不能急急忙忙地卖。不如相伴一生,传给子孙或者捐给国家,这样来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