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水泥熟料热耗的原理及途经

降低水泥熟料热耗的原理及途经

本文将从一个新的新角度探讨降低热耗方法,目的在于帮助各水泥厂分析熟料热耗的高低,并能提出有效、可行的降热措施,使热耗降至720kcal/kg熟料以下。

一、降低热耗——空间大、效益高

通常情况下悬浮预热窑外分解窑煤炭消耗约占熟料生产成本33%。但近年来由于煤矿重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国家对小煤窑采取彻底关闭政策,煤炭供应紧张,加之2007年物价通胀,煤价2006年的400元/吨上涨到2008年的680元/吨,{zg}时高达900元/吨;另一方面,由于新的水泥生产线相继投产,水泥总产能急剧提高,水泥产量总体供大于求导致水泥价格低迷。二者综合,目前煤耗成本占到悬浮预热窑外分解窑整个熟料生产成本50%以上,热耗已经成了决定水泥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根据有关报道以及本人所在的某公司统计数据,熟料热耗分别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前两家是两年前的发布的,而我公司的数据是2008年的实际数据。通过上表你会发现,即便同是新型干法窑热耗差别很大,按此计算同是2500t/d的窑型热耗差距接近400kcal/kg熟料,煤按5500kcal/kg的发热量,600元一吨,其熟料成本提高43元/t熟料以上,潜力何其大。

据本人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不少厂家统计热耗的方式有多种,有的厂家甚至不统计(根本谈不上煤耗管理),在此分析一下统计方式。

多年来我认为判断一个水泥企业管理经营好与坏,关键要看企业以下指标:

熟料热耗,体现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熟料煤耗,体现采购水平和成本管理水平;

设备运转率,体现机械设备管理的水平;

熟料电耗,体现生产管理;

熟料热耗的月统计主要有以下方法:

喂煤秤的量/生料量计算的生料量;

喂煤秤下煤量/月底盘点的熟料量;

(进厂煤的月进厂量-本月库存+上月库存)/(销售数量-上月库存+本月库存)

(进厂煤的月进厂量-本月库存+上月库存-化验水分+允许水分)/(销售数量-上月库存+本月库存)

以上1-2条我认为是不可取的,由于对计量的管理不一定做到标准,所以可信程度非常小。而对于3-4条是比较准确的,尤其是第四条,是反映了比较真实的熟料热耗。

二、热耗现象——令人困惑

2006年我厂的实际煤耗以上边第三条统计如下:

2006年煤耗、热耗、产量统计

月份

产量

发热量

实物煤耗

热耗

1

155419

5599

0.1446

809.6

2

153025

5313

0.1505

799.3

3

136521

5579

0.1410

786.6

4

135792

5560

0.1446

804.0

5

151244

5000

0.1653

826.5

6

151615

5540

0.1445

800.5

7

280886

5230

0.1535

802.8

9

311356

4546

0.1909

867.8

10

324652

4450

0.1801

801.4

11

292737

4455

0.1870

833.1

2007年春天,我想想通过各项生产数据,发现热耗高低的规律,以其达到控制熟料烧成热耗降低生产成本:的,事实上,我通过了多种方式仍然没有找出影响熟料热耗的规律,这其中包括如下:

产量和熟料热耗的关系(其中包括台时和熟料热耗的关系);

煤发热量和熟料热耗的关系;

发电量和熟料热耗的关系;

三率值和熟料热耗的关系;

煤粉细度和熟料热好的关系。

事实上理论上的关系我们搞工艺的人应该非常清楚,但是要知道,理论终归是理论,我更想从现实中得到证实:理论等于实践,可是最终没有找到理论等于实践的证据。

但是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后我认为,出现上述现象是正常现象。因为,影响热耗的因素错综复杂,息息相关,热耗的形成不是单一的因素,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如:理论上台时越高,单位面积的散热不变,热耗越低,但是它又受操作的因素影响,同时受设备运转率、燃烧程度,等等的影响。

三、经验分析法——迷失在热耗迷宫中

降低热耗的方法可以分为传统的经验分析法和我们提出的诊断分析法。

经验分析法是指水泥工作者运用多年积累的经验判断原因并提出降低热耗的具体方法。

这是一种目前广为应用的方法。实际上,研究热耗的资料丰富,但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就影响热耗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而没有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研究;热耗影响因素太多,现象相同,原因各不相同。水泥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对影响热耗的各种因素虽有自己的认识,但由于经验、知识的局限,习惯性地会把所遇到的问题从自己熟悉的专业知识方面来找原因、找解决办法,分不清哪些因素制约了一个特定厂的热耗水平。比如,一个擅长配料的化验室主任总是想从改进配方方面来降低热耗,而一个懂设备的副厂长更可能会从设备改造方面来着手。

显然,经验分析法的有效运用需要技术人员知识全面、经验丰富,否则难以跳出某一个或几个因素的孤立研究,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出现盲目改造、劳命伤财的结果。

显然,经验分析法的有效运用需要技术人员知识全面、经验丰富,否则难以跳出某一个或几个因素的孤立研究,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出现盲目改造、劳命伤财的结果。

四、诊断分析法

普遍存在的80/20效率法则

在商业世界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呈现80/20法则:

——20%的产品产生80%的销售额

——20%的驾驶员制造了80%的交通事故

——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

——家中地毯80%的磨损在20%的区域

——一个单位20%的人创造了80%的价值

80/20效率法则告诉我们,80%的投入可能只能产生20%的效果,不抓住问题关键,盲目改造劳民伤财,而抓住最重要的20%,就能产生80%的效果,事半功倍。

五、影响熟料烧成热耗的因素

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影响熟料热耗的因素很多,我们把影响的因素划分为系统因素、操作因素、配料因素采购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分别如下:

以上列举的仅仅是一部分,细想会有很多相关的因素。

六、降低烧成热耗的措施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有四部分人直接影响到熟料热耗。一、烧成系统岗位工,主要是保证系统漏风方面;二、设备巡检工,保证设备运转率;三窑操作员,保证窑运行中各种参数的均衡稳定;四、煤磨操作员,保证煤粉细度;五、采购员,外购原煤的水分、质量和数量。

1、              针对烧成系统的岗位工制定出考核方案,关键点降低系统的漏风系数。考核方法,以漏风点。

2、              设备巡检工,关键点保证设备运转率,加强设备巡检次数,确保设备有计划的停机检修,以设备故障停机为考核项。

3、              窑操作员,制定关键部位的操作参数,统计公式以变异系数统计数据为考核依据。

4、              煤磨操作员以煤粉细度为考核参数。

5、              采购员,以进厂煤发热量、进厂水分、以及进厂实际数量为考核依据。

只要加强以上人员的管理我想烧成热耗就会下降,至于其他的因素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郑重声明:资讯 【降低水泥熟料热耗的原理及途经】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