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风田等:博议“两会”(二):向部长提问(商务部) - 952908的博客 ...

/  2009-03-02 08:20:25
系统分类:默认 个人分类:默认

一键转贴:

 TAG:

 

郑风田 郎晓娟 中国人民大学

 

博议“两会”(一):我向商务部部长提问:

缘起

近日读赵树凯先生写的《万里与农村改革》,对万里老先生的几句话印象深刻:“广开言路,破除言禁”,“政治是管理众人之事,要管理好众人之事,就不能封堵众人之口,就必须倾听众人之言”,看后深受启发。多年来我们一直xx民生问题的研究,与多个部委所管之事打过不少交道,看不懂或者弄不明白的问题还真不少。一位记者朋友有机会进“两会”会场,希望我能够对部长们提些问题,当然要提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于是乎,我们也启发了一次,干脆把我们近些年xx的民生问题整理一下,也当一次编外记者,在博客上向部长们“隔网”问话,希望部长们能够对我们这些网民们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一些解答,就如228温家宝总理在新华网那样。 梦能不能成就不讲了,先把问题列出来,争取提些有意思的问题。这是一个系列博文,准备向人保部、商务部、教育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科技部、中组部等二十多个部委首脑提问。欢迎有兴趣的朋友继续xx,也欢迎留言补充新问题。

 

1、“家电下乡工程”是否满足的农民的真需求?是倾销积压库存还是真正地惠民?

在大量外出就业农民工失业、收入减少,农村家庭现金收入降低的现实状况下,通过家电下乡政策那200元左右的补贴,试图让农民们拿出上千元购买并不急需的家电产品,这种“家电下乡”政策到底有没有可行性?

究竟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是否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大?是否大多数农民手中有钱只是“惜购”?是否农民只需少量补贴就愿意购买企业的积压家电产品?这是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简单使用农村家电普及率这样的平均值来估算“家电下乡”可能的效果,显然并不符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现实。

 

2、为什么“家电下乡工程”不能直接补贴农民?让农民用脚xx,选择自己最需要的消费产品?

按照现有的“家电下乡工程”补贴模式,只有购买了指定家电产品的农民才能获得相应的补贴,这就导致一个悖论:越有钱的农民越能够得到补贴,而他们恰恰是最不需要补贴的那一部分人;真正贫困,需要财政资金扶持的农民,反而缺乏购买力,被阻隔在了“家电下乡”的门槛之外。

此外,更严重的后果是,在这种招标和补贴影响下,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政府“有形的手”扭曲了资源配置,真正面向农村消费市场的企业反而得不到补贴,甚至不得不退出家电市场,而在政府扶持下的所谓“大品牌”则进一步加强垄断地位,结果是削弱了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zh1}不仅不能实现调整企业经营策略、缓解家电行业困境的目标,反而使企业更加依赖政府,市场及消费需求恶性循环加剧。

那么,为什么不把这笔钱直接给农民自己?采用“消费券”的形式也好,给农民直接发钱也好,让农民自己拿着补贴购买自己需要的家电产品,甚至可以打破只购买家电产品的界限,让农民可以购买自己需要的各种消费品,让市场说话,让农民的需求说话,让农民以“用脚xx”的方式选择最让他们信任的企业和产品,从而鼓励企业生产农民真正需要的家电产品。与此同时,“消费卷”可以有效地避免“一刀切”现象,广大农民群众可以公平地享受政府补贴,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理性决策,从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3、“家电下乡”的招标管理模式合理吗?企业到底该为消费者服务还是为农民服务?

现在的“家电下乡”工程采用政府招标、政府主管的模式,尽管一再强调公平,但长期以来的经验可以证明,由政府主导的招标模式存在较多的寻租空间,这使参与招标的企业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如何满足农民需求上,而是以迎合政府主管部门的喜好为目标。寻租现象的存在和企业为此花费的成本需要弥补,其结果就是“家电下乡工程”的中标产品普遍价格偏高,实际质量和售后服务却和农民需求相脱离。

目前这种模式下的“家电下乡”工程,与其说是为农民提供实惠,不如说是以消化企业的积压产品为目的,并非专门针对农民需求生产,更没有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收入层次农民的需要,也使得送下乡的家电和农民的消费习惯格格不入,甚至乏人问津。同时,在一些实施“家电下乡”工程的地区,农民若要获得补贴,必须通过繁琐的手续和长达两个月的时间等待,消耗大量时间成本,也使得许多农民消费者失去耐心。

 

4、为什么农产品的产地价和销售价差别如此大?存在不存在流通暴利?把本应由农民享有的农产品价格提高之好处被谁所吞噬?

农民辛辛苦苦一年种出的农产品,在自家田头只能以极低的价格销售给粮贩和收购商,可等到这些农产品进了农贸市场或者超市,价格就大不相同,国家采用“托市”等政策带来的农产品价格提高,很多好处其实并没进到农民的腰包,反而被各种流通中间环节所占有。农业部一个课题组发现,农民卖一斤小麦获利不过9分钱,但是市场上卖一斤馒头可以赚0.18元。农民种植尖椒上年成本利润率为-31.0%,但是经销过程利润稳定在28.7%-34.1%,超市成本利润率稳定在89.8%-96.8%。农民1.1元卖出500大豆,要花5.8元才能买回500大豆油。

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增长较快,而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民并没有从出售农产品这个渠道中获得切实的利益。提起粮食涨价的事,农民们说“现在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没有以前深,基本是吃饭靠种地,花钱靠打工”。

在国外,种植者作为产业链的主要环节是主要的利益分享者。如美国的食物链环节中农场种植部门要分享29%的利润率,高于零售业26%的利润率。而我们国家则恰好相反,农产品产销链条中,农民投入多、耗时长、风险大,但获得的利润相对较少,前一阶段的农产品涨价主要来自成本推动和产后各环节加价。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农民徘徊于盈亏之间,加工经销各环节的利润却相对稳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农产品产业链太分散,因而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重流通环节,而每个环节都要截留一部分利润,自然增加了整个流通环节在整体利润中的分成。二是整体流通费用较高。我国生鲜产品的流通费用占总成本的70%,比国际上高出二十个百分点以上。面对这一问题,商务部是否该做些什么?

 

5、万村千乡工程的实施效果究竟怎么样?是否该有个公开公正的评估结果?

商务部从2005年启动的“万村千乡”工程,一开始目标提得很好,说是要建立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但是项目实施这四年来,似乎没有看到什么显著的成果,许多农村地区不过是在原有的杂货店上挂上块牌子,就算是“万村千乡”工程到位了,其经营内容、商品质量什么的,一点改变也没有。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花费巨资的大项目,运行期结束了,可有一个能让公众看看的评估结果?总不能大量资金投进去,商务部自己写个报告说一声“农民很满意”就轻轻揭过去,然后继续上新项目,如现在正如火如荼的“家电下乡”工程,而以前的项目就不管不问了?

当前经济形式严峻,从上到下都在努力恢复经济、共克时艰。在这种情况下,贸然推行大型项目,事前不公开论证,事后不认真评估总结,把大量财政资金白白浪费掉,是否很不合适?商务部是否该给大家一个说法,拿出一个由第三方机构独立出具的,具有专业水准的“万村千乡”工程评估报告,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布一下,国家的钱投下去,到底起到了什么效果?如果工程失败了,没作用,问题出在哪里?怎么来改进?目前同样由商务部实施的“家电下乡”工程,又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6、如何防范外资进入我国产业链,如何保障产业安全问题,让大豆的悲剧不再重演?

我国大豆产业遭遇的外资侵占危机,已经是一个被提了很多次的教训。国内大豆加工企业被国际跨国粮商所垄断,大量采购国外转基因大豆,产能严重过剩;而国产大豆价格持续下降,豆农收入严重受到影响,国产大豆种植日益萎缩。原产于中国的大豆,{zh1}竟在外资进攻下节节败退,{zh1}一片溃败,轰然沦陷。

为什么会这样?大豆产业的沦陷不是传统的产品先行,而是现代的资本先行;不是产品的直接冲击,而是资本的迂回包抄;不是大张旗鼓的吞并,而是“温水青蛙”的蚕食。1999年,外商投资企业看上了大豆加工这块“大蛋糕”,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在沿海布局投资压榨行业。2004年我国大豆加工企业组团前往美国采购大豆。由于错误信息引导和芝加哥期货市场的炒家操作,我国企业在罕有的大豆价格高位与国际垄断粮商签订期货订单,大豆压榨企业亏损严重,国内许多民营油厂由此一蹶不振,而外资却借机在20042005年大规模进入中国压榨行业,控制了70%以上的压榨能力。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外资接纳了大批流动资金无法周转的中小企业。至20064月底,仍在开工的97家企业中,外商独资或外资参股的企业有64家,而这64家企业控制了我国大豆进口能力的85%

这种触目惊心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局面?大豆之后,下一个受害的行业又是谁?尽管目前国家已经制定政策严防外资进入控制我国关键产业,但很多时候,不是中央政府一道命令,就能防住那些无孔不入的外资的,尤其是在目前经济形势不景气,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地方政府想方设法招商引资,就更为虎视眈眈的外资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要应对这种情况,还需要我们自己“练好内功”加以防范,例如,没有集体行动,碎片化的小农生产经营方式、缺乏产业协会的有效约束,企业之间相互以低价战略开展恶性竞争、相互积压利润空间的手段、农业专业协会力量的缺乏和农民声音的“失语”等等问题,都需要加以解决,才能真正应对外资的狙击。

那么,商务部准备好了吗?

 (作者郑风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郎晓娟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版权归作者和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发表评论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匿名提交

郑重声明:资讯 【郑风田等:博议“两会”(二):向部长提问(商务部) - 952908的博客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