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移动直播的技术平台【DIY小型导播车系列】_redstorm_新浪博客

新闻移动直播的技术平台【DIY小型导播车系列】_redstorm_新浪博客

2010-07-08 18:41:01 阅读4 评论0 字号:

新闻移动直播的技术平台【DIY小型导播车系列】_redstorm_新浪博客 - 青铜 - 青铜时代
电视现场直播通常被认为是电视新闻报道的{zj0}形式,它的{zd0}优势是新闻事件、新闻报道与观众收视同步。人们已不满足于报道已经发生的新闻,而渴望通过电视有形有声高度同步的现场直播,xx和感受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气氛和发展进程。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利用移动传输技术的电视新闻直播车正是能够完成这样工作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西安电视台在数字化改造中,为提高报道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现场制作能力,结合实际使用的各种情况,设计建造了一辆四讯道新闻移动直播车。

新闻移动直播的技术平台【DIY小型导播车系列】_redstorm_新浪博客 - 青铜 - 青铜时代


  出于对新闻事件快速反应和灵活机动等特性的需求,要求转播车车体的机动性好、体积不大、方便灵活、安全可靠。经与改装厂技术人员的多次探讨、论证,在比较了多种车型后,我们选择了南京车厂生产的依维柯欧霸,基本满足我们对转播车车体方面的性能要求,如图1。   


  为满足转播车的需求,改装厂要对车体进行改造,采取加固、防寒、保暖及防潮等措施。在车厢外顶结构的骨架外表面焊接一层铝板,安装各类天线和部分连线。车厢的内装饰采用新型防火阻燃材料,地板铺以进口阻燃地板革,车内中部安装三联19英寸设备机架。车后设有场地照明灯和雨蓬。车内顶部设有交流供电的日光照明灯和直流供电的射灯。在车体后部的技术检修区配有直流检修工作灯。由于设备主要集中安装在车体中后部,为保持车体的平衡稳定,在车体底盘后部安装了两个直流供电的电动支撑腿。转播车停靠在场地时,放下支撑腿,既减轻后轮胎的压力,又增强汽车的平衡稳定。

  在车内整体布局上,我们采用了前后分区的布局。工作区域设在车体中部,并且技术区、导播区、音频区合而为一,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省空间。车体后开门区域为设备检修区、电缆盘和安装车载发电机。两个区域以设备机架隔断。
  车内配备了5个电缆盘,1个超静音汽油发电机,1个三联19英寸设备机架,1个数字全向微波发射机及天线气动升降杆,1个车顶照明气动升降杆,1个三相电源隔离变压器,1个UPS电源,以及电视转播需要的视音频设备。考虑到车内的空间相对狭小,我们对设备的布局、安装进行了精心设计,充分利用车内的空间,满足了使用需求,又保证了布局美观。如图2所示。

新闻移动直播的技术平台【DIY小型导播车系列】_redstorm_新浪博客 - 青铜 - 青铜时代



  根据新闻直播的要求和特点,我们在转播车的讯道设置上,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虑和安排。
  首先,我们设置了车顶的遥控机位,这样在行进的过程中,我们能拍摄到全景的视频画面。
  其次,我们还专门配备了一台无线摄像机,也能应用于行进过程的拍摄,和车顶机位配合,在全景和特写之间能够进行切换。
  第三,除了上述两个讯道之外,我们还设有两个有线讯道,即这辆转播车的讯道总数为四讯道,不仅能满足新闻的拍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一般会议、社区活动和小型文艺演出等活动的拍摄,拓展了新闻直播车的使用环境。视频系统方案如图3所示。   

新闻移动直播的技术平台【DIY小型导播车系列】_redstorm_新浪博客 - 青铜 - 青铜时代

从使用需求来讲,切换台是整个视频系统构成的核心,操作必须简单、直观、好用,直切键的数量要足够,不常用的信源可以选择放在第二页上。根据西安台已有的设备状况,我们仍然选择了汤姆逊的数字切换台,以便于维护或替换使用。

  在这辆转播车上,我们还配有数字视频矩阵,不仅作为切换台的备份,同时还肩负着应急切换、录像信号的选择、技监信号的选择和整个转播车信号输入输出的管理重任。同时,我们在系统的各个关键点上设有跳线,能方便的进行故障判断和检修,特殊情况下还可绕过故障设备,打通信号通路。

  在摄像机的选择上,我们充分考虑了新闻的特点和摄像机技术的发展,在满足新闻需求的前提下,以低成本和高xxx为原则。这里我们选择的是池上公司生产的数字摄像机,使用三同轴传输,配以佳能17倍广播级镜头,xx能满足新闻和小型晚会的拍摄需要。

  对于无线摄像机系统,我们选择的是英国的摄像机微波传输系统,它的{zd0}优点是无线传输的距离比较远,最远时甚至可达1200M。它通过适配器与摄像机相连,经过数字变换和编码调制发射,编码方式有64QAM、16QAM、和QPSK可选;发射频率共有16个频率点可选。通过配套的OCP和专用控制器可对摄像机进行无线控制,控制内容虽然没有原摄像机的OCP功能全面,但能对光圈、总黑电平、RGB增益控制以及黑白平衡进行调整,并有TALLY指示。经过我们试用,在64QAM时的信号质量和有线讯道一样,在QPSK时图像质量没有特别明显的劣化。

  车顶的遥控机位,我们使用的是松下公司生产的全天候室外遥控摄像机,具有防尘、防水、防雾、除霜等功能,虽然体积大了点,但2/3英寸的CCD和SDI的信号输出,充分保障了图像质量,接入系统中和池上的摄像机对比看不出区别。控制单元不仅能进行变焦、聚焦、黑白平衡、手动光圈等控制,还能遥控摄像机作 300度的水平旋转,有将近90度的俯仰范围。

  转播车上的录像系统我们选择了二台松下DVCPRO50格式的磁带录像机,通过矩阵选择信号源,直播时也可以一台作放像机一台作录像机或全作放像机。考虑车内的空间,讯道监视器和录像机监视器采用了三联6英寸的模拟输入液晶监视器,主监、预监监视器采用了双联10英寸的数字输入液晶监视器。在车上还装有一台TEK的1741波形监视器,实时监测各讯道信号和PGM信号。技监采用CRT数字监视器,用于观测信号的色彩还原、焦点和清晰度等技术指标。

  系统内的接口采用的是加拿大米兰达公司的产品,其结构紧凑,高度只有2U,具有双电源备份。模块有视频A/D、D/A、同步信号分配、数字和模拟视频分配器。信号发生器和同步信号选用TEK公司的SPG300,TEST信号通过跳线接入切换台,利于检修;同步信号经过视分分别接到各设备的同步端口上。


  音频系统,我们采用的仍然是模拟调音台,之所以选择模拟台子,一方面因为体积小巧、轻便;另一方面因为和数字调音台相比它的操作更加简单、直观。为适应新闻采访的需要,MIC的输入不仅可通过音频缆接入,为配合主持人的采访,还可通过摄像机来接入。作为二级调音,一条四路100M的音频缆也能满足小型文艺节目的需要。

  对拾音的话筒,考虑到新闻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我们为转播车配置了二种话筒,一种是有线话筒,另外一种是无线手持和领夹话筒,以方便主持人或记者的出镜采访。

  通话系统采用美国Clearcom公司的设备,另配有摩托罗拉公司的对讲机和无线基站,通过对讲机实现转播车和无线摄像机及现场的联络。


  车内安装了一台全向数字微波系统,使用的是我国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的ADTB-T方案。其特点是在基于单载波技术体制下,具有频谱效率高、接收灵敏度高等优点,并且有简洁、高效的数据结构,先进的信道编码,可靠的信息传输以及优秀的接收处理技术。它突破了原有单载波技术无法支持移动接收的技术瓶颈,改善了接收性能,提高了接收的可靠性。我们把发射机安装在车里,而把接收机安装在电视发射塔上,把固定发射变为移动发射,移动接收变为固定接收,从而能够实现移动直播。这里我们为发射机配置了两种天线:一种是吸盘天线,长度较短,可以方便的吸附在车顶,用于在移动直播时使用;另一种是杆状天线,长度接近二米,我们把它安装在车后的气动升降杆上,{zg}时可以升到十米,用于固定场合时使用。车内还安装有开路电视天线和电视解调器,可以接收电视台的播出信号,作为现场的参考。


  转播车的配电十分重要,无论是交流供电、直流供电、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都必须保证稳定、可靠,具备必要的电流、电压等监测手段。为了满足移动直播和新闻拍摄的各种需求,我们为此车的电源系统设计了三种供电方式:

  {dy},使用三相四线的电缆引入380V的外电电源,供转播车停靠在某个工作场地时使用。特殊设计的隔离变压器,还允许将三相电缆并接,接到220V的市电上,也能给转播车供电;

  第二,使用车载的超静音汽油发电机供电,加满一箱油可以为转播车供电近8个小时,xx能够满足转播车的拍摄和移动直播的需求。

  第三,UPS供电,可以保障在特殊情况下的应急供电,后备电池组可以保障转播车设备一小时的供电。
  车内的设备用电与空调用电分开,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由于功率的原因,使用发电机或UPS供电时,不能使用空调。车上各工作区和设备柜都各自单独控制,安装有空气开关,起到短路保护的作用。直流供电系统安装有多种保险管,断路片,各自控制保护功能。在配电盘上我们安装有倒换开关,来选择使用是哪一种方式供电;电压表、电流表、频率表等能够密切监测供电的情况。


  向观众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只有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才能做到。电视直播不再仅局限于固定一地,移动直播技术为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报道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技术平台。西安电视台新闻移动直播车在“2007年特奥会执法人员火炬跑”的直播过程中,担负了火炬手途中跑的直播任务,在将近三公里的行进路途中,所拍摄和直播的信号,画面流畅,图像清晰,色彩还原正确,是此次直播活动的{zd0}亮点,为此次直播活动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文来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新闻移动直播的技术平台【DIY小型导播车系列】_redstorm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