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画图的心得体会: 电路板测试网-电路板测试/电路板维修/电路板焊接 ...

2009年09月20日

   本着负责的态度,对学习渲染表现的朋友提个醒:

  本文仅仅面向建筑专业从业人员。

  图,是我们每天必须要打交道的东西,CAD,SU,效果图,都叫图。从学生时代到现在,也有几年的画图历史了,真正面向工程项目,面对甲方老总画图也要一年了,现在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咱为啥要画图?始终是为了让看图的人能清楚明白咱的意思。这又将”图”细分到很多类别了:

  手勾草图,面对自己,同事,甲方,效果图制作员

  CAD图,包含方案图,施工图

  三维的:现在我也就会SU

  漂亮的:效果图渲染,后期

  等等。

  ————————————————– –

  先谈谈行业的现状(也许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听起来会有点残酷):

  对于在设计院,设计公司上班的朋友来说,制作效果图不是建筑专业的主要工作。甚至可说,在目前国内的大中型公司中,制作效果图不在建筑设计者的设计环节之内,更别说什么渲染,动画之类的,指导别人制作效果图才是建筑设计前期主要任务。效果图是由专业从业者绘制的,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画出怎样的图来指导其完成效果图,而{zh0}不要考虑自己来完成复杂细致的成果图,除非你决定转行。自己完成复杂模型,甚至效果图,往往是既累,又机械,又学不到东西,又挣不到几个钱,制作效果图最辛苦在于修改,时间紧迫等。遇到黑心老板,让你做效果图,建模甚至就是免费的。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把握好自己手里软件使用到的程度,有些情况下不要随便说自己会什么软件。

  再来谈谈自己制作效果图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一向比较反感国内这种俗套的PSD穿衣式的效果图,制作这种效果图是虚假的,机械,乏味的,对自己没有任何的提高,为了画图而画图。如果不是用来增加收入的,还是不做为好。我比较崇尚业余时间,自己做一下设计,建模,渲染的练习,提高审美情趣,对效果图多一些了解没有坏处,但是不能沉迷于此,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种练习,不提倡使用别人的模型,熟悉软件操作可以,长期就不行,更难有任何的专业提高。{zh0}自己照着一些场景进行模拟,甚至自己设计场景。有精力的同学可以进行此类练习,但是这都是非必要的,多看书看图并加以记忆分析才是主要的提高途径。

  ————————————————– –

  建筑设计的主要工作就是沟通,反应,思考,组织,并把图画明白。图首先是要清晰的,漂亮花哨并不重要。重在让人家看清楚,看懂。

  CAD的绘制必要性肯定是排在{dy}的,因为它的确定性,准确性,规范性,可以直接出成图纸,指导施工,现在慢慢明白,画图才是做建筑设计的主力工作。甚至给效果图公司提资料,CAD也是{zh0}的成果,因为效果图公司是拿CAD导入MAX建模最快的,能加上SU当然更容易理解,但是并不是必须的。再说如果你建的很细,效果图公司的又要重新建立,这就纯粹是浪费你的时间,你也得不到额外的效益。

  SU的必要性已经越来越重了,但是并不是必须的。实际设计工作中,并没有多少时间让你建立非常细致准确的模型,但有些问题不建模又想不明白,SU在这里起到的就是一种辅助设计的角色,做的粗点,给自己和同事看,稍微细点准确点,给甲方当阶段成果,给效果图公司提资料看,非常细的,就当作最终成果来看(有时候重大项目提资料也会做的很细),但是这个度一般很难把握。以下是我的度:

  {dy}级:体块,分色为主,细致程度不超过梁柱

  第二级:分色,加上玻璃材质,单线分窗,单线栏杆,大关系,重要细节

  第三级(工作之后再没时间精力做过):最终成果级别的,栏杆,窗户都是三维准确绘制,分割,地形细节,贴图等等。

  如果你打乱了这个级别,比如前两级的你画的很细,其实就糊到一起了,并不利于交流,别人尤其是甲方是很难看明白的,这叫该粗则粗。

  渲染,后期表现的必要性可说几乎没有,对于做方案的朋友,也许你会想要渲上一渲看看大体的光感,材质,角度,这就足够了,但这都是非必要性的,对于做施工的朋友xx没有任何工作上的必要性。

  现在软件越来越多了,建模的渲染的,大家伙好像一窝蜂都要去学,但是我们要记住,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怎么做,xx没必要去追赶潮流,甚至不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去做。我看现在很多人盲目的去学MAX,MAYA,犀牛,还有层出不穷的渲染器,我要告诉你,除非你要做一个自由设计师,自己包干效果图,或者你们公司要求你做有偿的效果图,否则碰也别碰那些东西,多在设计理论实践上下工夫,想明白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至于怎么做,公司已经花钱让别人来做了,你何必去参合呢?甚至到了确实迫切需要的时候再去现学,都是来得及的。去干xxx更高,更适合你发展的工作吧。知道效果图的流程,自己会做,就行了,没必要每天都去钻,浪费大量实践和看书的日子。

  通常我们做了方案,建模建到一定的程度就应该控制住,提资料了,这个程度就是需要我们的经验,我们可以CAD,建模,手绘一起提,也可以只提CAD资料。所以奉劝各位在论坛里学习软件的朋友,先给自己的工作一个定位,才好把握自己手里软件的使用程度。国外的设计软件诸如AC,REVIT就是将CAD的准确性,SU的三维特性结合到一次工作中来,但是并不利于前期的方案推敲,况且在施工图阶段目前是xx没法和别专业相互配合的。但是在将来也许会培养出一批能使用这些软件所提资料的的结构设备专业人才,这样就为一次建模的建筑师提供了机会。当然,不做施工xx可以使用上述软件,将建模和绘图的工序并列进行。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画图的心得体会: 电路板测试网-电路板测试/电路板维修/电路板焊接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