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经验-方解石

高考志愿填报经验 -方解石

2010-06-29 14:19:09 阅读11 评论0 字号:

有很多人在到处询问高考志愿填报的事情,因此想就个人4年来填报志愿的技巧给大家介绍下。我已经连续四年高考志愿填报,被亲戚征询意见。河南的招生目录看了n次,今年又大 致看了下湖北的,对各省的招考情况大体有个了解。前阵子在河里谈了几句报考方式,被那么多人收藏,所以发现这个交流还是很有意义的。我想从技术角度谈一下 如何能够合理的报考志愿。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个帖子的目标主要是探讨技术性的问题。您如果分数太高,全省前几名的成绩,无论文科理科,我的经验都帮不了你,因为我的亲戚都是分数比 较低的,高分层会遇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被抢啊,在香港大学和内地之间选择啊,这些我都没有经历过,所以俺只谈一般情况。大家来交流学习下。

首先,我们知道,各省的高考报考流程是差别很大的。有考试前报的,有考试后成绩出来前估计分数报的,有成绩出来后报的。我个人属于第二种。个人认为{dy}种 是风险性{zd0}的,容易造成普遍的低估,也容易给考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风险。第二种,属于风险适中的,但是会让某些机会主义者抓住空子(比如某些考场作 弊或者考试发挥超常的,可以借此钻入比自己实际水平平日成绩高的大学)。第三种也有第二种的弊端,但整体较稳当,这样的典型我知道山东,是分数出来后才报 考。

介绍下各个省基本共同的报考流程。在报考的时候,学生会发一个(其实是自己花钱买的)报考手册(这个是河南的方式),上面会有各个学校的报考目录和招生录 取的工作流程什么的。报考目录一般包括各个学校的招生计划(分专业)、学费、住宿费以及网址什么的。这个东东非常重要。如果你没有怎么办,信息化时代就是 好,你可以到各个省的招生办公室(河南)和教育考试院(很多省)上面去查询。但是这个一般是在报考前才挂出来。所以时效性不是特别的强,因为你拿到这个目 录还要考虑几天,所以{zh0}是有纸版的,拿着给家里人看也方便。

如果你早就想好了要报哪个学校的话,你还有个方法,就是到各个学校的网站上去查,一般学校在高考前就大体确定了下一年的招生计划,很多学校会直接挂出来。

高考各个批次理论上来说是1:1.2投档,到了投档线只能保证你有被提档的资格,不能保证你一定被那个学校提档。学校的提档也是按照1:1.2来控制的, 这里面的操作比较复杂,我没有接触到过,所以说不来,需要河里其他在招生办工作过的加以补充。我只能从考生的报考角度谈一下。也有些批次其实并不是 1:1.2投档的,这就有各个省的自我考虑,情况很混乱,也不好一一介绍了。

1:1.2投档,就意味着可能有20%左右的人会被落到下一个批次,但是实际上这类人未必达到20%,尤其对于头两批来说。目前各省招考机构都有保护措 施,保护高分考生和高批次的考生,如果因为填报志愿太高而落下一批,很多情况下,考试院会有工作人员给你电话问你愿意不愿意去另外一个学校(通常是本省 的),至少这个在河南是存在的,其他省我不太清楚。当然,自己积极点,跟这些机构保持联系,没有害处。

我个人提倡,在整个高考志愿填报阶段,多看招生办公室和考试院的网站。有时候,在报考前,还有一些学校会追加志愿。这样,这些机构就会把他们补充到网上报考的数据库里面,但是纸版的就未必获得更新。

有句话很典型,叫做“考前考学生,考后考家长”,因为学生课业繁重,很多情况下,对整个报考流程和政策,并不如家长研究透彻。我们那个时代,大家都是人手 一本目录,看着顺眼就填上去。现在有了电子媒介,这个方便多了。想知道好不好,上google一搜,学校的网站和各种信息出来了。

报考前的信息收集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信息主要包括:

你对本省(市、区)的流程情况的了解(一会会说到了解这些的潜在好处);

你对你的成绩的整体排名的了解(很多省份的考试院和招生办公室会有一个文档下载);

各个地方的分数线,各个地方的报考癖好(可以看各省各批次历年分数线获知,比如,某个批次的学校的波动性,是喜欢报外省还是本省,征集志愿一般多少学校,时间多少天,一会要细讲),有些地方倾向于报本省,有些地方倾向于报外 省,比如河南在2002年之前一直是大家倾向于报外省的,自从2003年前后开始,省内的学校才开始能招满,而像广东、上海、北京、山东等省,普遍的趋势 是不愿意出省,这个偏好必须考虑;

你所心仪的学校的情况以及至少三年内的分数线;

某个学校的报考规律(这个,其他省份跟河南省相比较为劣势。河南省给出了历年的报考该学校的人的分数段分布,以十分左右为界限,将各个分数段的人数都统计 出来,可以下载。这个表有的时候也是相当有用的,因为有的是集中在高分段,如清华北大中科大,有的是集中在中低分段,如某些211居中的大学,这些有时候 会影响到你的判断),这还包括了解某个学校的分数线的年际波动情况,有些学校会一年高一年低地很规律的波动着;

历年你所在批次征集志愿的学校以及其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

{zh1}介绍下征集志愿和补录的意思。征集志愿是每个批次{dy}次录取后,没有收够(是二三批都算上还不能收够)的学校,由省招办组织,再进行一次志愿填报。一 般是会发通知到县、区招办,在网上也会有通知。具体的情况,请查阅本省的招考机构的网站。

过去这个机会,特别对农村学生不公平,因为农村学生跑到县城去看通知不方便,而给的报考时间也只有{yt}两天,而现在有了网络好的多。我妹妹去年就走的征集志愿,{dy}天填报了第二天就被录取了,很方便。这个途径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查缺补漏,有时候你可以捡到很好的学校上。比如某年,北大清华没有人报了,吼 吼,你就赚了。当然,这种概率非常小。

补录是什么呢,是每个学校(除非非常好否则都有)都有被录取后弃档不去上学的学生名额,一般是开学后两个星期统计xx,然后报到生源省份的招生办(有些也 不愿意再报了,嫌麻烦),由招生办统一发布信息,让学生再填写一次志愿,进行录取。一般大专容易出现这种问题。本科很少。但是这个途径,对于一些阴差阳错 的考生,和一些低分考生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有时候总能有个学上。当然,不同的省份,有没有补录这个也是不一定的。河南省每年都有大量的补录名额。

学校和专业是报考中选择的重中之重。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的诀窍。

建议一、充分调查,如果分数不高的话,建议填报他人不太熟悉的学校,打分数差。

一般来说,很多省份的学生都倾向于选择本省的学校,情况了解,招生多,一般不会落空。大家也倾向于看电视报道,填报那些比较熟悉的曝光率高的专业。但是, 其实很多外省的学校,甚至是一些不出名的学校,一些特色专业很不错,却因为知名度低很少有人报,如果你能够充分做好研究填报的话,那就事半功倍了。

有些大家挤破了头往本省的某些学校报,其实属于一种盲从。目前河南省的一专和二专就是这个情况。

建议二、不要忽视冷门专业。要尽量选择学校的优势专业。

戒定慧老兄提到了热能与动力工程,这个专业一般是去发电厂的。在2002年以前,全国的矿业和地质专业也是没有人报的,在湖北省,自2003年以来,中国 地质大的分数,以平均每年接近十分的速度递增,不能不说与中石油中石化的高薪诱惑,以及金属矿产类价格飞涨关系密切。冷门专业,或许几年后就会变成热门, 因此,不能小看冷门专业,一定要充分做好调查。

小学校也会有不少好专业。比如,南京气象学院、北京印刷学院的某些拳头专业在业内那肯定是大名鼎鼎。某些纺织院校改成综合院校之后,他们的纺织服装等也是 拳头产品,就业肯定不成问题。因此不能一味求牌子响,要考虑到这个专业在业内的实力。

我的妹妹就是个大专,但是他们那个专业的实力在全国大专中排{dy},本科又没有这个专业,因此,就业率依然很高。不能小看大专,大专的毕业后工资和增长速 度,在2009年已经全面超过本科了。

建议三、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合理选择。

有个反面的例子,是我的一个朋友。她考的是理科,但是文科相对较为特长,她的数学高考是90多分,物理是60多分却被老爸给报了西部一所普通本科的信息与 计算机科学(因为那个年代的计算机是好专业叫的响),从入学就一直不快乐,学了四门数学,掉了一层皮,几度要挂科。也没有考研或者做程序员,毕业后考了一 个造价师的证,现在在南方某工地上,不知道做什么,一个月两三千。

正面的例子就是我妹妹,成绩不好,高考失常,只考了290多分,上了南方一所大专的优势专业,而且发现自己相对比较喜欢这种偏文科的专业,现在上的比较 happy。也开始慢慢找到自信。

个人建议,报考前可以到网上去做一下心理测试。有个MBTI人格测试相对比较准确。根据它来分析下相对的优势。它的推荐职业可以不看,因为那些大部分偏文 科。外向型的适合报社会交往强的专业,内向型的相对适合报工科理科技术性强的专业。也有一些其他的心理测试可以选择。昨天前天我刚刚给我的表弟测出来,这 个小子是个典型的工科男,但是分数巨差,也就是个专科的坯子。

有些大城市的筒子可能是多才多艺型,或者有些特殊的爱好。我有个师弟就很杯具,他小时候最喜欢的是天文,高考的时候本来想考某大学天文学,结果被骗到了生物来。现在是做的虽然不错,过去的那些兴趣爱好完蛋了。

个人认为还是{zh0}尊重兴趣爱好特长和性格,不要一味求学校的高,名气的大。如果你上了一个不太好的大学,还可以通过考研、出国来翻盘;如果你上了一个不喜 欢的专业,进而导致对以后的生活失去某种奋斗的信念,那就完蛋了。须知,在大学里面转专业,从重点到大专都是很困难的事情。而即使是工作以后,在我们这个 社会中转方向,也是相对较难的。有些人很可能一辈子就只能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了,比如内向的人被迫要经常进行社交活动,外向的人要天天憋在一个地方,这个 很痛苦。

当然,如果你的分数足够高的话,可以争取那些{zh0}的学校,{zh0}的专业。

在确定自己要报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前,首先,需要考虑好自己的分数是在这个学校的哪个档次上,是在上线人数排名会比较靠前的呢,还是靠后的呢,然后,可以 到学校的网站上或者根据招生办提供的{zd1}分数,来推测下这个专业的报考情况。一般大部分学生都会填报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如果一个学校那些专业有你想上的 也有不想上的,而你的分数又比较低,那上那些学校的“热门”专业的希望就很渺茫了。

=========================================================================.
孩子报志愿时父母要注意的:
1. 结合自己家庭情况。为4年后就业做准备
2. 如果自己的孩子有主见,要在充分沟通后尊重孩子的主张
3. 有条件带孩子去孩子报考的学习看看。


以下是我帮助过的实例。
1. 02年,小舅子高考608分。他个人想报武大,后来和他分析了在工科上还是华工有优势, 但他的分数线比较尴尬。{zh1}选了冷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当时想4年后就业的行业比较广泛。4年后没想到能签到核电。

2. 04年侄子高考,分数也是牛X的不行,小家伙比较有主见;问了一些高校的情况后自己报了华工。

3. 07年表弟高考,表弟一直不想在省内,想自己独立。可被小姨强迫报了武大。 现在在武大过的相当不舒服,昨天小姨后悔不已。 准备下学期办休学了。

==============================================================================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高考志愿填报经验-方解石】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