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行业的可靠性管理_柳笛是迷子_新浪博客
    我国国标GB-6583将质量广义为“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产品的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性  能:指产品为满足使用目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可靠性: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能力。
    安全性:指产品在运输、存放、使用中保证安全,不致发生危及人身安全事故、有效信息丢失和被窃取的能力。
    经济性:指产品从设计制造到废弃的整个产品生存期的费用大小,具体表示为设计成本、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

    由此可见,安全和可靠,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差别。

    青岛市地方标准城市供热服务质量要求(修订稿)DB3702/T 029—2005引用CJJ/T88-2000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3.6运行事故率:供热设施在供热运行中的安全可靠程度(凡供热设施在供热运行中发生故障,造成停运8h以内不能恢复的,即视为运行事故)。运行事故率=(∑事故延续h×由事故造成中断供热的面积/供热h×总供热面积)×{bfb};
    5.5.2.1运行事故率应低于2‰。

    据此,供热系统运行可靠度=∑正常运行延续h×正常运行的供热面积/供热h×总供热面积)×{bfb},不得低于99.8%。

    可靠度99.8%,对于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来说是一个相当高的管理标准。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网、换热站、用户系统等环节,其中总热源系统庞大、热力网环境恶劣、换热站工艺复杂,如何确保高可靠度,必须按照重要性原则,分层次、有计划地管理。比如总热源,140天采暖期,如果停运8小时,就是2.357‰,也就是任何情况下,系统崩溃性的热源故障必须在八小时内恢复正常运行,这就是供热工作的基本标准。至于较大分支管路的可靠性要求,也要比较小分支管路可靠性管理要求高。

    对于集中供热来说,可靠度是一个共时累计、历时积累的统计值,必须有详细的事故管理专项统计台帐。就行业管理来说,牵涉到严格的报告制度。就企业管理来说,牵涉到的东西就深入的多了。

    供热企业的运行可靠性管理,是一项重大的管理系统工程。它是供热生产的一个子目标,是与供热安全管理平行的一个管理目标。可靠性主要是系统维护技术,安全性是生产行为管理。区分两种的不同,很有必要。安全管理和可靠性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强调人身、财产、信息,后者强调过程、环节、目标。要把系统可靠性和生产安全分别当做一个专门的项目来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既不存在意外损失,也能够确保预期目标。

    可靠性管理应当建立专门的技术、设施、管理体系,从阀门、配件、管道、锅炉、仪表到采购、安装、检验、巡查都要xx可靠性。目前热力干管通过连通管连接、环网、联网的方式也是扩大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建立可靠性管理制度体系,有益于实质性提高当前供热工作管理水平。
 
注:城镇供热系统运行技术规程明确,大型供热系统可靠度不得低于85%~90%。这个比例是任何瞬时的,而8小时可修复的系统可靠度不得低于99.8%。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供热行业的可靠性管理_柳笛是迷子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