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以前,市场延续着去年下半年的涨势,令生产与经销企业对今年市场信心倍增。但是过了2月中旬,随着春节热闹气氛的消退,化肥市场开始出现逆转。
西南地区干旱的不断发展、东北、华北、华东地区的长期低温多雨雪,使得全国大部分地区本该来临的春季用肥高峰一拖再拖;而且天灾使得夏收作物受害严重,减产与绝产自然使得春季用肥量减少。与市场需求相悖的是由于新增产能的施放以及对春季市场的预期,化肥产量持续增加,上半年国内化肥市场始终保持供大于求的局面,国内化肥价格处于低迷的态势。到年中,氮肥出厂价格一直处于成本价附近,甚至跌破成本价。磷铵今年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始终不旺,国内企业只得将希望寄托国际市场,纷纷将产品集港,以待6月淡季时集中出口,虽然国际硫磺价格有每吨近百美元的波动,但是企业的出厂价基本保持在 2700~2800元左右。而市场也没能摆脱低迷的恶运,企业的开工率屡创新低、出厂价低得不能再低了。复合肥生产的不景气直接影响了市场。进口钾肥早已没有了去年的“牛气”,350美元/吨的价格早已不再吸引各级贸易商的眼球,而不多的原料采购量也多瞄向了国产钾肥。
上半年过去了,人们开始关注下半年的化肥市场走势。记者认为,决定下半年化肥市场的主要因素仍然是供求关系。国家加快化肥市场的市场化步伐,目的是力图通过加快市场化进程推进化肥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国家对天然气调价,各地对化肥生产用电的限制和提价,煤炭企业的不断涨价都将直接拉动生产成本的上涨。按常规的思路,一些能耗高、规模小的企业会因难以消化成本的增加而减产、停产,必将会直接影响到市场的供应量。但是实际状况如何,却难以过早地下结论。从目前的报道来看,一些能源地区新上氮肥项目不时见诸报端,、复合肥的投资力度仍高于石化行业的平均水平。因此情绪悲观者认为,供大于求的顽疾目前仍无根本扭转,后期走势仍然堪忧。更何况如果市场形势稍有起色,一些停产的企业仍会“死灰复燃”。
从需求来看,虽然国家连续提高粮食的收入购价,会提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是经济作物和小杂粮价格的大幅波动却没有使广大农民的钱袋子真的“鼓起来”,反而会使农民的收入受到了更大的威胁。下半年“老天爷”的不帮忙目前还没有太多改观的迹象。“六月立秋,五谷不收”虽无科学道理,但是入夏以来,西南地区由大旱转成大雨、泥石流,华南、华东地区的大涝,华北、东北地区的高温天气,预计这都将影响到化肥的市场需求。国内市场需求的萎缩,使得不少化肥企业仍把目光多集中在国际市场,抓紧7月到年底的淡季关税期出口,以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局面。我们先不考虑国际市场整体也表现为供大于求的态势以及国内化肥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如果国内出口化肥的量过大,一定会再次考验着主管部门的忍耐力,一旦触及到中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政策底线,很可能会遭受更为严厉的出口管制政策的打压。综观下半年,还有两次用肥高峰:一次是即将开始的水稻和夏玉米追肥以及冬小麦的底肥,但这都比春季用肥量要少许多。本年度的冬储也是业内专注的热点。从目前已提前开始的政府有关部门与国内大型生产及流通企业签订了淡季储备协议,数量与去年相同,仍为100万吨,但这并未引起市场太大的反应,这是否预示着市场并没有预期的那么乐观。在去年化肥大好形势下,许多经销商或多或少进行了冬储。但是今年形势突变,他们基本都没有收益,保本已属不易。因此估计今年会少有经销商进行冬储。
综上所述,今年下半年化肥市场或将不会有太大的起色,恢复市场信心的根本还得靠化肥行业自身的结构调整,转变产业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