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xx话梅”连环骗- 芯蕊时尚购物网- andrew136 - 和讯博客
【购物】“xx话梅”连环骗 [转贴 2010-07-10 01:46:48]   

文章来源: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DISPLAY: inline" src="http://img02.taobaocdn.com/sns_album/i2/T1dqVCXdNGXXaH.X6X.JPEG">

遭遇电话连环诈骗,收到一堆“xx产品”,小戴投诉无门。

  吃话梅也能xx?今年2月,急欲xx的戴小姐被一则广告吸引,花560元购买了一个疗程的“纤梅水果瘦”产品。没曾想,随后几个月,不仅体重没减轻,她还就此陷入一波电话攻势。

  4月初,自称负责该产品售后服务的“客服代表”打来电话,推荐戴小姐购买“中科院广州分院专家”为其量身定做的“xx配方”。之后,“中科院主任”、“中科院研究院助理”“药剂师”、“财务总监”等人轮番登场,在电话中合力劝说她办理“内部使用美容卡”,并承诺办卡后退还此前花的xx产品费用。接着,对方又一再以“金卡xx费”、“钻石卡补交费”等理由,在电话中让戴小姐汇款。

  花掉2万多元后,戴小姐这才惊觉,上当了。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连环骗局。

  而类似的通过电话连环诈骗正在我们身边频频上演。南都记者采访了解到,还有消费者被骗额高达20多万元。

  入套

  “又好又便宜,没有理由不试一下。”

  ———消费者小戴

“xx圣品”诱惑难挡

  “18岁的女人,我们无法给您40岁的智慧!40岁的女人,我们可以给您18岁的腰身!”、“每天一颗,18天拥有‘水蛇腰’,是2009年亚洲女性热捧的xx圣品……”今年2月,30岁的湖南妹子小戴看到一则用词极为诱惑的广告。来自湖南永新的她,现在佛山大沥一家工厂做会计,2003年结婚后生有两女。因感觉产后体重增加,她烦心不已。

  广告令小戴怦然心动。这种名为“纤梅水果瘦”的产品,以黄金梅为主料,辅以普洱茶、荷叶、藤黄果等配料后,被宣传为集xx、xx、美肤为一体,“既能当零食也能当水果吃。吃一颗,就等于长跑10000米”。广告上还有一个个“xx成功人士”的事例,而一盒3包售价28元,1个疗程560元,且无疗效退款的声明,更是让月薪仅两三千元的小戴动心,“当时感觉,又好又便宜,没有理由不试一下。”当月,小戴就汇款560元到一个指定的私人账户,税后收到了20盒“纤梅水果瘦”。

  {yt}、两天、三天……在吃xx话梅期间,小戴时不时称下体重,但宣传中“立竿见影”的效果始终没出现。由于花费并不多,她没有太在意。

“中科院专家”开配方

  今年3月8日,一名自称“纤梅水果瘦”售后人员的丁小姐,打电话给小戴询问xx效果。得知xx无效后,丁小姐表示,将把小戴的“失败案例”转给研制该产品的中科院广州分院专家,再为其量身定做一套xx配方。当月底,自称“中科院广州分院研究员张主任”、以及“中科院广州分院研究员助理蓝某”分别致电小戴,告诉她由“中科院专家”制定的两个配方是:速瘦型28xxx,需支付1600元;普通型需2个月才见效,1个疗程1000元。

  经不住对方的极力游说,小戴选择了“普通型”。4月中旬,小戴先后两次接到对方以“到付代收”形式邮寄的新xx药,总共支付了3500多元给快递公司。

  然而,吃了3天xx药后,她开始有头晕、伴有腹泻等症状。停吃该药后,症状消失。体重仍不见下降。

疯狂地“被办卡”

  在向“蓝助理”咨询后,小戴与一名自称姓古的药剂师(其自称是“中科院广州分院”工作人员)联系上。详细询问小戴的身体状况、工作、收入后,“古药剂师”推荐她以“表妹”的身份办理一张该单位的金卡。

  “当时他对我说,这是他们单位内部福利,一般人还不给办。而办了金卡,不仅可以免费做xx、美容,此前买xx药花的4000多元钱也会退给我”,如今向南都记者讲述时,小戴不禁哑然失笑。此后几天,“古药剂师”多次劝说其办卡,“客服代表”丁小姐也允诺“做不出效果,我帮你讨回损失”,深信不疑的小戴遂再次汇出4000元。

  但是,办卡后所谓的“返还费用”一直未xx。在此期间,“古药剂师”及其“财务总监”以“卡未xx”为由,要求小戴“按照程序”再寄5000元“xx费”,并劝她“钱都花了这么多了,现在如果不办卡,也退不了钱。xx后,可以一并退还9000元”。自感骑虎难下的小戴只得就范。然而,钱汇出后,对方竟又以“办错了卡、给你开了张钻石卡”为由,要求其补交8800元。在对方再三保证“办好卡后全部退还”之下,小戴咬牙再一次汇了款。

  此后至今,“返还款”仍未到账。而每次接到小戴的电话,“丁某”、“蓝助理”、“古药剂师”、“财务总监”等人互相推脱。更有甚者,直到5月19日,仍有自称“xx部门”的人数次联系小戴,试图劝说其再汇款17000元“走完程序”。当小戴提出要面见“专家”协商退款时,对方支吾半天只告诉“在中科院广州分院2号楼办公”,并一再催促她赶紧寄钱以便办卡退款。

  5月初,小戴夫妻专程来到广州先烈中路的中科院广州分院,但对方始终拒绝见面,此前用于联络的电话号码也无法拨通。而两人在偌大的院内,始终没找到“专家”办公的2号楼。

拆套

“你也被骗了吧?”

———中科院广州分院保安

世上早无2号楼

  “中科院广州分院2号楼”在哪?5月25日上午11时,广州先烈中路100号中科院广州分院,当小戴拿着“古药剂师”等人提供的办公地址再次向门口保安询问时,对方笑了,“你也被骗了吧?”

  根据保安此前的值班经验,凡是中年女子来这里找2号楼,一定是被骗过———因为,中科院广州分院里根本没有2号楼。“中科院的专家开了xx药,之后要你们办卡,是吧?”因碰到多次类似反映,保安们对受骗者来寻者的经历也相当清楚。

  中科院广州分院保安主管赵光波,在该院上班已有3年,这期间时来该院找2号楼“专家”的人每年至少有20多次,“这个星期就有四五次了”。赵光波证实,该院并没有所谓的“张清华主任”“蓝助理”等人,也没有经营xx产品的机构和公司;而2号楼,多年前就因建设需要拆掉了。

  赵光波回忆,5月初,有两个年近40岁的广州本地妇女也来这里找“2号楼办公的专家”,她们反映在购买xx药办卡中向对方帐户上汇了20多万元,“找到这里后,对方电话就打不通了”;就在5月23日,也有一对夫妻来找“2号楼的专家”,“他们说是帮朋友问,买xx药后被骗了。”通常这个时候,保安们都会指引他们去附近的黄花岗派出所报警,“xx也来过好几次了”。

  黄花岗派出所的一名警员向南都记者证实,确有受害者反映购买“中科院专家”xx产品而被骗。按照办案程序,受害者应在汇款发生地所在派出所立案,“我们这里登记受骗者反映后,会移交给当地派出所处理”。

  2万多元钱打水漂,等于一年都白干了,小戴叹了口气,无奈地接受残酷的事实。

“专家配方”全是假药

  由“中科院专家”研制出来的xx产品、开出的配方,又是怎样的“灵丹妙药”?在向南都记者反映受骗经历时,小戴带来了那些xx产品。尚未吃完的一盒“纤梅水果瘦”,包装盒为玫红色,上面用中文、韩文两个版本标注,乍一看使人以为是韩国进口产品。但包装盒上显示的厂址,却在福建漳州市。此外,该包装盒上仅有“闽卫食证字[2007]第350203-000738号”的卫生许可证号,但在功效一栏却宣称“具有降脂,xx,,通便xx,美容养颜,抗衰老等功效”。

  同仁堂佛山药店医生欧阳巩林教授介绍,从外包装上的信息看,“纤梅水果瘦”只是一种食品,连保健食品都谈不上。保健食品需取得国家食xxx颁发的保健食品批文,包装上都有一个“小蓝帽”标志,“这个‘小蓝帽’来得可不容易,保健食品需对人体有保健功效,对各种疾病有辅助xx作用,经过严格审批后才拿得到批号”。

  根据外包装上的订购热线,南都记者数次拨打,但一直无人接听。在百度上输入“纤梅水果瘦”字样,则跳出342000篇相关网页。网络上,出售这种产品的网店数量众多,宣传文字、图片千篇一律,但每个销售网页价格各异,20盒装的一个疗程产品{zd1}的135元,{zg}的卖408元不等。除了大量的销售网店外,也有不少网友发帖咨询使用效果如何、怎样买到xx等等。

  南都记者还对小戴收到的“专家配方xx产品”,一一进行调查。其中,多个产品均为冒牌货:所谓的“苦瓜清脂胶囊”,其外包装盒上的批文在国家食品xxx网站检索时,被发现系冒用“美媛春口服液”批号;外包装上有“小蓝帽”保健食品标签的“肚腩消清赘xx胶囊”,却仅打出了“食字头证号”,明显存在漏洞;而外包装为“N oli chitosanSlim m ing”的两盒产品,则全部为英文标注,在国家食药监网站上并未查到该产品的相关信息。

“水果瘦”虚假宣传曾被通报

  国家工商总局网站上显示,去年9月,工商总局曾点名通报17个典型的电视直销广告涉嫌违规,其中xx产品“水果瘦”名列xx。据通报,“水果瘦”广告中存在以下问题:以普通食品宣传xx、通便、xx功能;夸大效果;虚假宣传。国家工商总局表示,将依照法律法规,对有关责任主体进行严厉查处,以切实净化广告市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南都记者查询了解到,“纤梅水果瘦”实为厦门新广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记者曾以普通消费者名义咨询该公司一名客服代表,其表示,因在浙江、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发现几种冒用该公司厂名厂址、商标、生产批号、产品批号的假冒“纤梅水果瘦”产品,该公司已在去年9月停止生产该产品。

  行医多年的欧阳巩林对目前保健品市场上的一些乱象颇有了解,“一些商家为了牟利,将一些普通食品大肆宣传为具有保健功能,这些食品的包装标签与保健食品标签相似,但没有保健食品的‘小蓝帽’标志。这就是打了擦边球,到底有没有效很难说。此外,更有一些无良厂家假冒正规厂家的批文、证号、Q S标志来销售‘三无’产品,在广告宣传上则故意混淆食品、保健食品与药品的概念,虚假宣传夸大疗效,诱使消费者上当”。在他看来,目前打着xx保健旗号的多数产品,临床效果很难达到宣传功效。

解套

“上了两次当后,第三次就应该醒水,怎么可能两次吃了无效,第三次还会有效,而且退回钱给你呢?”

———广州消委会商品投诉部主任何建安

骗术大观分工诱哄逐步套牢

  据南都记者调查,此类邮购xx药连环被骗的事件时有发生,消费者上当的过程惊人相似:邮购某产品→接到售后电话→专家开药→以“返还前款”为由继续要钱。在此过程中,团伙成员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假扮成“售后客服”、“专家”、“级别更高的教授”、“财务总监”等角色,极可能“一人分饰多角色”;此外,该团伙深谙消费者急于拿回此前受骗损失的心态,有步骤一步步加价套牢他们,直至消费者多次上当后醒悟才罢手。

  去年3月,深圳市一名黄小姐也曾遭遇连环骗局。起初,她在某商场花了200多元购买一种名叫“美体”的xx药,服用后并没有见效。半年后,自称该xx药生产公司售后客服,给她打来电话。客服代表声称“没有效果会影响该公司声誉,一定要帮你达到效果”,之后粉墨登场的“医生”给她开出了1666元的“配方药”。“配方”并未见效后,级别更高的“刘教授”又给她开出“量身xx”,并声称“如果无效,之前的钱都可以返还”。由于想拿回被骗的1000多元钱,黄小姐前后四次汇出9000多元。最终,她的体重不仅没减下来,脸上还长出了很多xx。去年9月底她来广州寻人时,对方电话已停止使用,而所谓的“专家”也查无此人。由于找不到被投诉人,消委会无法进行调解。广州市消委会表示,遇到这种情况,事主可以报警,警方将以诈骗案进行处理。

如何防守消委会:核实身份保存证据

  广州市消委会商品投诉部主任何建安提醒,邮购此类商品时要清醒分析,不要因小失大,“上了两次当后,第三次就应该醒水,怎么可能两次吃了无效,第三次还会有效,而且退回钱给你呢?”

  佛山市消委会投诉部主任欧艳萍介绍,目前该会暂未接到消费者反映此类连环诈骗案件。该会办公室主任杨丽萍为消费者支招称,在邮购商品或是接到电话推销前,{zh0}多留个心眼,在互联网上将对方推销的商品详细搜索,看看网友如何评价。如发现异常,应谨慎消费。在遇到电话推销时,不要一味相信对方的承诺,也不要贪图小便宜,切记核对对方身份。在交易过程中,也应有证据保存意识,以免上当受骗后投诉无绪。

电子投诉网站:广东是电话诈骗高发区

  据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统计,近年来电话推销投诉呈上升趋势,2009年上半年就受理电话推销投诉2821宗,其中连环诈骗是投诉重点,广东、江苏等地是此类投诉的高发区。

  该网站受理专员罗先生分析,购买者在购买前只是听了推销方在电话里单方面的介绍就付钱。推销方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往往会把推销的物品吹嘘得天花乱坠,且承诺无条件退款。当购买者收到物品后,往往{dy}感觉就是货不对板;或是汇款后无法得到对方承诺的“退款”。再去找推销方交涉时,这才发现自己连对方的真正身份都不清楚,更不了解其确切的办公地址,如果销售方人为停机、拒绝接听电话或将购买者电话设为黑名单,也就无法进一步交涉了。

  鉴于推销方的身份隐蔽性,再加上时常变换名称,比如今天自称是张三公司,明天又改称李四公司,这类电话推销欺诈分子大都不是特别在乎是否被曝光。315消费电子投诉网以经验来判断,购买者基本上无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诈骗套路

  发布虚假xx广告消费者邮购产品获取消费者信息假称售后人员电话套近乎推荐“中科院”专家开xx药以“返还前款”为由要求办卡或是继续购药以各种理由要求继续汇款直至骗局被识破关机“蒸发”

小戴遭遇

●广告:每天吃一颗话梅就能迅速xx

{dy}次汇款560元

●“客服代表”:询问xx效果,推荐“专家”

●“中科院广州分院研究员主任”、“助理”:开出xx配方

分两次汇款3500多元

●“中科院广州分院药剂师”:办张内部金卡做xx美容,并返还费用

汇款4000多元

●“药剂师”、“财务总监”:需交费xx卡

汇款5000元

●“药剂师”、“财务总监”:错办成钻石卡,要补交钱

汇款8800元

(结果:所谓的“专家办公楼子虚乌有,”xx药“或为普通食品,或为仿冒保健证号的”伪保健品“,或是根本就没有批号、证号、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

郑重声明:资讯 【【购物】“xx话梅”连环骗- 芯蕊时尚购物网- andrew136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