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虽然你现在成功了。但是回过头来看你走过的路,你当时造汽车确实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为也有些民营企业曾经想造或者已经开始造汽车了,但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民营汽车的出路在哪?
李书福:因为彼此符合对方的需要。马来西亚能辐射整个东盟,优惠政策、土地价格、配套环境等都比较适合我们。对方觉得中国汽车的大时代来临了,愿意与中国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能力的公司合作,我们符合他们的条件。马来西亚的关税要逐步降低,这说明他们的整体环境是欢迎外资企业的。
关于这个项目的合作,我们已经和IGC集团谈了3年了,之所以选择现在签约,是因为自由舰上市了,我们认为这款车各方面的水平都很高。靠以前那样的水平很难打开海外市场,而自由舰的上市说明我们具备了海外竞争的条件。
记者:吉利当时进军马来西亚意味着什么?
李书福:这是吉利全球战略的关键一步。通过马来西亚项目,我们将培养大量国际化人才,以适应全球战略的需要。我与马来西亚人力资源部部长谈了人才培养问题,我们的吉利大学要和那边的学校合作招生。全球战略不是{yt}两天能完成的,有个尝试探索的过程。通过在马来西亚建厂,我们可以对马来西亚及东盟的情况有所了解,从而对世界有所了解。
记者:这个项目您的{zd0}感触是什么?
李书福:中国汽车要想走出去必须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能力。如果没有过硬的自主研发能力,就算走出去了,也不可能长久。
记者:现在中国的舆论环境对自主研发企业比较有利,您怎么看待目前大家对“自主研发”的理解?
李书福:现在无论政府、媒体还是民众,都非常重视自主研发,整个外部大环境很好,但还有些认识需要更清晰。
{dy},要搞清楚自主研发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为了利润,而不单纯是民族情结,更不能为了追求政绩。只有获得了经济效益才能支持进一步的自主开发,才能真正提高中国汽车的竞争力。企业不能为了自主而自主,一定要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要赚钱。
第二,必须脚踏实地,不要急于求成。吉利的成长过程比较艰难,我一直说我们要像小学生学写字那样一笔一划地搞汽车,所以我们办吉利大学,从培养人才抓起,这次在马来西亚也要培养人才。同样,我们要一点点地做好研发工作,自动变速箱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有了ESP系统的技术。有了这些基本功,才能发展,也才能走出去。
记者:国外汽车它可能就是一个交通工具、一个生产工具,而在国内、汽车它可能是一个身份地位的象征,有多种因素含在里面的一个身份?
李书福:这种概念是传统的,是应该淘汰的。中国要现代化,现代化首先是交通的现代化。什么叫现代化,难道穿衣服吃饱饭就是现代化了吗?不对,交通的现代化怎么来解决,你靠十几万、三十万、一百万、两百万的车子,我不知道这里面有几个人能买的起,这是空话,是废话。要现代化,就要切合实际。我们提出来三万、五万这样的汽车,质量品质要达到日本、韩国同档次汽车的水平,我们才能够现代化。普通老百姓买得起汽车,我们的汽车工业才能崛起,这样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如果一开始就规定了我们汽车价格就是比人家高,脑子里装的就是这个东西,价格能降下来吗?
很多的同行老大哥们对我很有意见,觉得我这个人不讲道理,不按照国情来办事,汽车还没生产就说人家的公司要倒闭。事实上这是汽车发展的规律,中国汽车工业要崛起,价格必须降下来,质量提上来。
记者:你的身份是一个企业家,是一个商人。我们通常说的商人,可能有利益在驱动他,他才会去做这件事。但我觉得你一再跟我强调的好像是一种气节,一种情绪,可以上升为爱国的一种感情?
李书福:只有中华民族崛起了,中国经济腾飞了,中国社会进步了,我们企业才能发展。这是有关系的,如果说全中国人都很贫穷,你说我们这个企业能发展吗?
记者:你的同行可能对你很有意见,他们觉得你没有按照商业的一个惯例,或者说国际汽车市场的操作惯例来办事,是不是这样?
李书福:他们觉得他们现在钱赚得好好的,这个价钱卖得很高,如果没有我们吉利的话,它甚至可以卖更高的价钱,我们一出来说三万、五万,他们的价格就要降下来,他降下来利润不就少了吗。要想价格很高、质量很差那当然容易,所以我这样做,他们有意
记者:“获取现成技术”一直被外界认为是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收购的直接原因,吉利海外收购背后还有什么其他目的,或者说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李书福:有,获得一个更大和更平衡的市场份额和业务结构。前年全球性经济危机以后,不知道经济危机什么时候还会在什么地方发生,中国也不敢保证未来某个时期不被卷入经济危机,企业要保持长期的持续发展,必须进入更多中国以外的市场。今年许多欧美汽车市场下跌了20%,但是大众这样的企业仍然能保持全球10%左右增长,尤其是中国、俄罗斯和巴西三个市场救了大众。从周期性来看,欧美市场早晚是要走出低谷的,我们要是能有不断增长的海外业务,一旦中国市场出现波动,到时候也能东方不亮西方亮。
记者:吉利为什么一出手,就收购沃尔沃,这在人们心中,两个品牌的悬殊还是挺大的?
李书福:对我个人来说,我一直在提升自己,境界不断在提高。我们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不断的总结,我们面临的挑战还是很严峻的,我们要不断一点一滴的去完善,这个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努力,认准一个方向,坚定一个信念。去实现我们的商业目的。在过程中训练人,熏陶人,不断地提升自己。
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和xx的情感,因为改革开放造就了我们这批企业和企业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吉利有这个条件,参与这场跨国并购,虽然风险很大,但我们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记者:吉利收购沃尔沃,算得上是世界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都遇到了那些波折?
李书福:在吉利找到沃尔沃的“娘家”福特提出收购意愿时,提出强烈反对的并非福特,而是沃尔沃。吉利要收购沃尔沃的消息传出后,瑞典政府官员、沃尔沃工会和公司管理层普遍持反对态度。瑞典工商部国务秘书公开在报纸上撰文,公开反对中国企业收购沃尔沃。他称由于在文化和企业管理理念上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人并不是{zj0}选择。?的确,无论怎么看,吉利想要“迎娶”沃尔沃,都有点门不当户不对。作为与奔驰、宝马、奥迪齐名的国际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远远超过吉利。尽管沃尔沃近年陷入经营困境,销量一路下滑,但仍是一家净资产超过15亿美元、具备造血和持续发展能力的跨国汽车公司。尽管如此,但是“穷小子”背后的巨大市场也起了很大作用。?2009年,在欧美日等主要豪华车市场大幅萎缩的背景下,中国豪华车市场却以超过40%的增速高速增长,其中,沃尔沃轿车去年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了80%以上。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政策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几年也有望进入黄金发展期。这些都给吉利收购沃尔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记者:现在,媒体对你这个曾经的“汽车狂人”是如何的评价的?
李书福:英国《每日电讯》刚刚评选出“五位重量级人物”,正是他们掌控着世界汽车工业未来的走势。名单中,除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福特CEO 兼总裁艾伦·穆拉利、菲亚特老板塞尔吉奥·马尔基翁、丰田公司总裁丰田章男以外,就是吉利的李书福。
已投稿到: |
|
---|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