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单元
一、填空:1.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3 .昆虫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4.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5.在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色彩点组成的。
6.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像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
7.在17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镜组合起来,这是最早期的显微镜。
8.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300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0.光线从空气进入透镜时会折射。
12.倍数大的放大镜,其视野小。
14.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5.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反。。
16.下列仪器中,显微镜适合观察xx。
18.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二、判断:1.圆柱形和球形的透明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3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4.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5.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6.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7.人的{zg}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毫米的微小物体。(×)
8.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9.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10.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三、1.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反光镜没有调整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而且标本片对着通光孔的中央,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错误: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2.在制作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时,镊子用来夹取实验材料;滴管用来吸取少量液体;载玻片用来放置切片标本;培养皿用来盛放液体;烧杯用来盛放多余的洋葱片;碘酒用来染色;裁纸刀用来切割洋葱;吸水纸用来吸取多余的水分。
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结构的文字描述:一格一格,像房间那样,有些中间还有小黑点。并用图把它画下来。
第二单元
一、1.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的。
2.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它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新物质。3.观察加热白糖的变化过程中发现,白糖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5.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6.化学变化伴随的主要现象有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
7.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形态发生了改变。
8.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物理变化。
9.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放入盐水中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
10.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蓝色.
12.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水的接触,以防生锈。
13.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熄灭。
14.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15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二、判断:1.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
2.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可以使火焰熄灭。(√)
3我们在吃米饭时,一开始就尝到了甜味(×)4铁生锈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
5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动物和人不是由物质构成的(×)房屋和马路是不变的物质。(×)
7.物质的形状、状态、体积和位置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8.物理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是不会产生新的物质。(× )
9.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10.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 )
三、实验:(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2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铁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3.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4.实验方法:①用3个同样大小的盘子,两个分别装水和菜油;
②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xx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在水里;③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5.现象分析:{dy}天空盘子无变化,水盘子变色,菜油盘无变化;第二天空盘子无变化,水盘子生锈,菜油盘无变化;第三天空盘子无变化,水盘子生锈多了,菜油盘无变化;第四天空盘子有点生锈,水盘子锈更多了,菜油盘无变化;
6.实验结果:铁生锈需要水和空气。
四、1.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至少4种)并说明其中的道理?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涂抹油脂、涂油漆、电镀和放在于燥的地方。其科学道理是这样能把铁与空气和水隔绝,防止生锈。
2.米饭在嘴里开始不甜,咀嚼一会儿就会有甜味,这是什么道理?
米饭在嘴里开始不甜,咀嚼一会儿就会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我们的咀嚼过程 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儿了,所以原来并不甜的米饭,渐渐地出现了甜味儿。
第三单元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旋转。
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3.月球的圆缺变化叫做月相,它是在月球的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4.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5800万千米。它公转一周要88日。
5.人们把看起来不变的星星分成群,划分不同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它物体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6.月球地形的{zd0}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7.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xx的北极星。
9.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它的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银河系大约有1000亿到2000亿颗恒星组成。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了100亿个河外星系。
10.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种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走一年所走的距离。
11.现在人们已经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
12.人类{dy}个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 13. 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由圆变缺。
14.月球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
16.撞击说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的撞击月球留下的痕迹。
17.中国xx飞上太空的人是杨利伟
19.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可能看到日食。
20.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深浅都一样是不正确的。
二、判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
天空中看到的大小差不多的星星其实距离我们的远近是一样的。
日食和月食永远不会在同{yt}出现。(√)
航天员翟志刚进行了中国人的{dy}次太空行走。(√)每个农历初一都会出现日食。(×)
2009年7月22日,在中国大陆长江流域发生了一次日全食。(√)
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的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的恒星消亡。(√)
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星期。(×)
三、实验:在模拟日食成因的实验中,电灯当作太阳,皮球当作月球,同学的头当作地球,发生以上自然现象时,太阳在左边,月球在中间,地球在右边,并能画图表示。
四、问答题:1.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得撞击更为猛烈和频繁。人们已经观察到一些行星和许多卫星及小行星的表面都有这种陨石坑,证实了这种猜想。
2.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当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处在地球背面的人,就看不到月球,于是发生了月食。
第四单元
1.
2.
3.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填埋、焚烧还是会影响环境。
减少固体垃圾的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4.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三类。5。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6.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7.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8。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的是碎菜叶、蛋壳。
9.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减少数量。
11.处理玻璃、金属、纸和塑料垃圾最科学的手段是回收。
12.目前全世界对固体垃圾采取的最科学的方法有减少数量、再次使用、回收利用。
13.废纸、牛奶袋属于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废旧电池属于有毒的垃圾。
二、判断:1.海边建填埋场可以不危害环境,可以让垃圾的污水直接排到海洋里。(×)
2.较为完整的解决垃圾问题的系统方案,应该包括减少垃圾的数量、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方面。(√)
4.饮料瓶可以回收,医院里的一次性针筒也可以回收,再制作其它塑料制品。(×)
5.废电池是没有毒的垃圾我们可以随便在垃圾堆里。(×)
6.自来水厂的水出除了沉淀和过滤,不需要进行xx处理。(×)
7.我们应该自学养成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的习惯。(√)
8.垃圾填埋场有可能会影响十几年以后的土壤和地下水。(√)
9.温家宝于2009年12月7日到18日出席在丹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
10.垃圾被填埋了对人类的危害也就不存在了。
三、实验:在填埋垃圾模拟实验中细石子模拟土层,清水模拟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往上面喷水模拟下雨。观察到经过喷水后原来瓶底的清水形成墨水色了,这说明垃圾被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的东西仍会浸出来污染地下水。
四问答:1。写出一些日常生活中能利于环境保护或者能节省能源的做法(三条以上)
2.说说塑料袋的几种重新使用的方法?
3.家乡水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已投稿到: |
|
---|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