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铁现状试看电动车之未来- 钟师-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中国{lx1}的 ...

 

     抽象看电动车,确实是个好东西,安静地从你后旁驶过能吓你一跳,临街的窗户不装双层隔音玻璃也无妨,冬天清早启动没了以往起动机的怪叫和暖车的轰鸣,在车水马龙里穿行你可不用戴口罩,在车旁人行道上你尽管大口吸气练晨跑。但是一旦电动车被雨水浸泡?

     偶然看到经观网上的调查纪实报道《被高铁:沪宁线的贵与慢》,曾被颂扬的高铁投入实际运营后的尴尬现状似乎也在预示着现今炙手可热的电动车的未来图景。

以中国国土之辽阔和现实的国民平均收入水准,不可能象美国那样密织一张覆盖全国航空网和极高私车保有率,所以中国的铁路网是一个极其适合国情的高效交通工具,中国铁路建设成就有目共睹,年运输量早就占据世界{dy},中国新车销量现在也占据了世界{dy}。中国目前高铁建设掀起新的浪潮,各地都在积极大干快上,一时惹得全球瞩目,不但“赶日超欧”指日可待,不久也许还能进入美国造高铁呢。中国电动车也在热火朝天的大干,弄好了就能“弯道超车”,有可能一步就把汽车鼻祖、汽车王国和百年车企都甩在身后,中国电动车不但能充盈本国市场,挤掉外资渗入的空间,还能大步走入欧美市场,这幅美妙的图景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

     国内多条高铁已经在上马,但观察一下率先投入使用的全国黄金线—沪宁高铁的收益状况和乘客反馈,情况并不美妙,票价超贵的前提下,居然一直在亏损经营,作为消费者的乘客大多不买账,体验下来,乘G字头花费的两头时间并没有比D字头省多少,故宁可选乘xxx更合适的D字头班次,反而使得高铁的闲置率过高。解决的办法无非几招,良招是主动降低票价,吸引乘客,但“铁老大”不会把票价随行就市地市场化,恶招就是人为取消许多班次的D字头,走G字头路让D字头无路可走,通过铁路专营手段逼无从选择的乘客就范。有人测算过,自驾车走沪宁高速,一车一人的成本和时间大致能与G字头持平,一车几人的人均成本就几倍低于G字头了,所以不坐G字头,还是有路可走的,只是不走在铁路一股道上。

     反观电动车,将来政府也不可能强制消费者只能购买使用电动车当座驾,消费者自己会算清买电动车和传统车的里外经济账,就象消费者可选择坐G字头或走公路的汽车。幸亏现在电动车应用还在萌芽之中,否则象今年广州几场大暴雨后成泽国,电动车的电池组浸泡在水里几日会是怎样的情景?轻者电池武功全废,彻底报废,重者电池遇水爆炸,成了泽国漂浮的移动水雷;每年夏季,全国许多地方出现涝灾,淹村淹城,除非将来电动车主要弄到大西北寸草难长的干旱之地使用? 或者电动车要制成潜水艇般的摸样,或者至少电池组要做成象防水表那种功能的密封外壳?至于电动车一旦在公路上遭遇严重碰撞车祸,电池组能否比破裂泄漏的汽油箱更难爆燃?汽柴油车被淹,只消被晾干,还能继续使用,电动车被浸泡后出水能否还成芙蓉?电动车本身能否扛得住碰撞,消费者只需参考有几颗星即可,在衡量整车的被动安全性方面,电动车与传统汽车没什么区别,车还是象李书福说的那样一个沙发配四个轮子的摸样,除非那时电动车还有带鸥翼的滑翔改装版。对于电动车主动或被动安全性, 消费者主要关心电池组被猛烈冲撞后或者被水浸泡后会不会成被触发的地雷或水雷?至今看到过哪家电动车厂和电池厂指天发誓过电池包能保证{jd1}安全?

     现在几乎所有的搞电动车的车企精力放在怎样捕获各种资源上,比如怎样获得两级政府的支持,怎样得到大小不一的财政补贴,跑马圈地,宣传造势,唯独对做通百姓“思想工作”不屑一顾。丑媳妇总要见公婆,最终电动车是要靠通过市场竞争卖给消费者用的。

     站在消费者的利己立场来看,电动车能否真正进入竞争市场,关键在于以下几点要素:一是看电动车的车价与同类尺寸和功能配置的传统车基本持平,包括政府启动特殊补贴扶持和各种消费激励措施。二是看电动车内部有多少组件寿命与整车相一致,如果电池和有关组件在整车全寿命中要被更换,造成整车初购不贵,累计车价太贵,那么消费者在没得到厂家公开、充分承诺保证前是不会轻易充当“试用者”的。三是看充电站、充电桩的便利程度能否与加油站大致相当,只要充电条件不方便,电动车价即使便宜也难“惑众”,往年双燃料车和纯加气车龙头蛇尾的经验教训发人深省。四是看电动车的耗电量成本是否与同类汽柴油车相当或更低。现在所宣传的电动车能源耗费成本只有汽柴油车的1/3云云只能当作一个美好的传说,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上海房子不好卖,政府靠减免购房税等来吸引买房者,转眼上海房价冲天没商量。真的等到电动车普及,扼住电价的“电老虎”就不怕你跑掉,就象汽柴油价格不停地向上打滚,逃离虎穴又进狼窝了,煤电油等能源都是垄断行业,所有能源只能逐年增贵,想换电动车节省燃料开支是异想天开。五是要看将来民用电力能否供应充足,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拖累到中国的制造业,大量工厂开工不足,暂时性的电力富余现象出现,等到全球经济全面复苏,中国还是沦为世界大工厂,电力耗用就会越来越紧张;气候变暖,每逢夏季,从南到北酷暑难当,家用空调台台开足马力,晚间是否还剩谷电成为一个问号。正当今年各地开始持续高温,7月5日国家电网称发电量创历史新高,北京电网的降温负荷占到了{zd0}负荷的35%。指不定将来夏季酷暑时电动车还得与空调争夺用电权呢。

     部分高铁已经投入实际运营,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因为觉得不划算而冷遇高铁,电动车还远未大规模投放市场,百姓更是在旁观望。要想电动车普及到百姓层面,先要让政府带头采购使用,政府机构和公用事业单位先行“试药”,百姓看得踏实了才能逐步尝试和普及开来。先让百姓“吃药”,哪怕哄着给金额不小的政府补贴,效果也不容乐观,,消费者又不要政绩,只要实惠便利。

     现在是政府与车企热烈互动拥抱电动车,何时车企来与潜在电动车的消费者开始亲热?反正别指望电动车会象房子那样被消费者追着买、加价买,毕竟不买电动车还是有传统车可买,除非政府叫停传统汽车使用,看来不太可能,就象不能硬赶着让乘客上G字头车厢那样。只有电动车被证明各方面都能与传统汽车相媲美了,电动车美好的时代才能开始。

     {zh1}还得澄清电动车将告别化石燃料时代的美好传说,也许传播者搞错了国家位置,地广人稀的加拿大可以依赖水力发电为主,个别北欧国家电网可以组合进各种再生清洁能源发电,而中国现在与未来电动车的用电还是得依赖以煤发电为主的国内电网,石油与煤炭都属于化石燃料,无非多烧自家的煤炭可以少用别家的石油而已,烧煤的大气污染{jd1}不会比烧油好多少。

原载7月7日《中国汽车要闻》 www.cbuauto.com.cn

 

  • 个人名片 苏守国
  • 个人名片 沈凌莉
  • 个人名片 郭冉
郑重声明:资讯 【从高铁现状试看电动车之未来- 钟师-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中国{lx1}的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