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小议_始元_新浪博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是对盆景艺术极为贴切的诠释。盆景的艺术追求同诗画一样讲求意境深远。

    我们知道,盆景的历史虽然悠久,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由于缺少文人的参与,盆景艺术的理论凤毛麟角,极其匮乏。因此,我们今天的盆景艺术,无论是在创作实践上,还是在赏析评价上都缺少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这不能说不是一个不小的遗憾。有幸的是,我们还有一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大师巨匠热衷此道,不辞辛苦地传承着盆景制作的精湛技艺。显然,这对于盆景艺术的普及与传承是远远不够的。

    为此,一些明智的盆景人勇于探索,他们除了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外,在创作实践中,还倾心地学习借鉴绘画的艺术理论和造型方法。这不仅弥补了盆景理论的匮乏之憾,使盆景创作活动有了理论上的支持,同时也提高了盆景造型的品位,增强了作品本身的艺术感染力。

    众所周知,我国的绘画艺术不仅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在世界艺苑中享有极高的地位;不仅涌现出大量的作品,而且还有丰富的、具有相当水平的艺术理论。取法的高低关乎作品的艺术水平,所以说,盆景艺术借鉴绘画艺术不仅仅是简单的“可行”,而可以说是“非常明智”。

    在山水画作品中,无论是仪态万千的造型特征,还是风格各异的笔墨情境,常常能够给我们很多启迪,使我们在山石、水旱和树桩等类盆景的制作中找到灵感。如:马夏(马远、夏圭)山水的峭拔;倪云林(倪瓒)笔墨的简净;戴进的松、板桥的竹等等。

    在花鸟画的绘画技巧中,花木的根干讲求苍古虬劲盘根错节;枝条讲求清朗明透遒劲健拔;穿插讲求错落掩映有疏有密;取势讲求抑扬俯仰顾盼呼应,如:任伯年、吴昌硕、潘天寿、王雪涛等大师的作品。这些艺术规律和法则对盆景造型无疑是有着指导意义的。

    瘦、透、陋、皱四个字,本来是画石头所必须遵循的要领,今天也已经成为奇石的鉴藏要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盆景和绘画同属造型艺术,它们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不胜枚举。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在盆景艺术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应善于借鉴姊妹艺术,拓宽视野,丰富见识,不断总结和完善盆景创作技艺和理论,创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美的作品可以给人以幽远的诗意和无尽的遐思,使人们的身心在欣赏活动中得到陶冶和愉悦,同时也使作者自身的身心得到愉悦。

                                                                                      始元

                                                                                   2010年7月5日


释文:雅圃闲情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盆景小议_始元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