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下有人家
南明区茶事活动的成功举行,有效地将贵州绿茶的产地、销地链接起来,实现了贵州绿茶、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优势互利,也使南明区与省内各产茶县的联系、沟通不断加强,省内许多各产茶县都希望借南明茶事活动提升当地茶叶品牌,助推黔茶流通,印江、凤冈、石阡、湄潭、金沙等产茶地参与南明茶事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团龙村在梵净山脚下,有200多户人,全村基本上以茶叶的生产、加工为主。团龙村和西江的风格很像,一条河流贯穿整个村子。村民龙昌叶从事茶叶生产已经有十个年头。他说,团龙村的翠峰非常的出名,一到清明前,外地的客商就会蜂拥而至。团龙村每家的翠峰茶基本上都会卖断货。
客商蜂拥的结果让团龙村的农家乐格外的火爆。村口的农家乐在村里是{zj1}规模的一家,老板是一位中年女性,她说,自从这几年印江的翠峰茶参加了南明区的“黔茶飘香·品茗健康”系列活动,来团龙村买茶的省内外客商越来越多,他们不仅来购茶,而且还带着家人、朋友一起来旅游。
从团龙村上行,来到了梵净山风景区入口。入口旁是一家寺庙,干净,整洁。印江自治县茶叶局副局长谭飞介绍,印江在南明“黔茶飘香·品茗健康”系列活动印江主题日当天短短几个小时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0多万元,现在,在梵净山翠峰茶产业的带动下,旅游产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带动,这家寺庙和山脚下的团龙村都是可以让游客居住的地方,价格也比较合适,一间房的价格也就在80元左右,点上几道梵净山家常菜也就是30元/人的价格。
谭副局长还说,今年旅发大会在这里也设置了一个分会场,印江希望借势打造一个“十里龙潭”景区,届时,在团龙村将会有一个比较成熟的“茶叶生产、加工-农家乐游-梵净山游”三位一体的产业链条。
梵净山上有行者
上梵净山的路上,我和两位今年刚高考完的小伙子成为了朋友。他们的家都在铜仁市,两位小哥今年高考成绩都不错,一位考上了浙江大学特长生班。他们说,这已经是第二次来爬梵净山了,爬山就像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修性。当听到其中一位小哥这样说时,我有一种和行者同行的感悟。
一路行,沿山都可以看见绿幽幽的梵净山翠峰茶。听说规模化种植翠峰,在这里很难完成,但是这里的原生态可是相当的规模化。而我从一开始就决定背着我20斤重的摄影器材,步行上金顶,用镜像记录梵净山的美。金顶是梵净山{zg}峰,来回路程近20公里。同行的小哥说我疯了。我说,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上行,见到很多滑竿师傅。来梵净山之前我特意问过一些爬过梵净山的朋友,他们都说在梵净山坐滑竿前要称体重,然后再按照体重收费。但是实际情况却不一样,基本上都是一口价300元。
一路上走走停停,相机从没有离开过我的手。走到舍身崖,眼前的风景突然美不胜收。把相机准备好后再一抬头,刚才的蔚蓝天空突然又变成了乌云密布。这时我才真正领悟到梵净山的天气——翻脸比翻书还快。在梵净山拍照,一分钟内,可以在同一点拍到不同季节的天气照片。
下山,从金顶到出发地,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由于走的太过迅速,以至于错过了小路上拦路的小青蛇、树梢上玩耍的小松鼠、还有就是没有时间咬我的蚊子们。
苔茶之乡多温泉
在印江品过了翠峰,休整一晚,驱车来到“温泉之都”“苔茶之乡”——石阡。继续进行我们的“黔茶飘香·品茗健康”回访活动。
到石阡的人一定会做两件事:{dy}是泡温泉,第二是品苔茶。在石阡给我们当向导是来自深圳的西部支教的自愿者赵春莉,她已经在石阡的万鑫希望小学支教4年。“活在石阡”是赵春莉给自己的一个定位,因为石阡让她体验到了和大城市不一样的活法。
赵春莉带我们去了尧上民族文化村。这个民族文化村座落在黔东名山之一的佛顶山东麓,佛顶山和梵净山是姐妹山。佛顶山的生态和物种几乎与梵净山一样,所以,这一带的茶叶也同样有着非常有利的生长条件了。
以茶为媒,连通省内各产茶地,用南明区“黔茶飘香·品茗健康”活动的优势带动贵州茶业的发展,再用茶产业地的茶叶为核心点辐射开其他拉动经济的活动,石阡的温泉就是很好的辐射点。
石阡县是一个四季不太分明的地方,老百姓见面问候的不是“你吃不得?”而是“今天你洗不得?”石阡泡温泉的地点很多,有免费和3元/人的大众消费;有20元/人,30元/人、50元/人的中端消费;还有300多元/人的xx消费。在这里泡温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春节泡温泉祈福是每一个石阡人一定会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