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无权让食品添加剂成为商业机密-免疫与健康-搜狐博客
姓名:王月丹职业:教师 年龄:38位置:中国,北京大学个性介绍:热心,有一些专业知识,有专业精神,愿意为大家提供专业的看法。免责声明:此博客为本人个人学习与交流所用,并非信息公开发表的平台,可以供网友参考,本人力求科学与客观,并尽量列出原始参考文献,但各位网友借鉴时,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或采信,本人对此后果不承担任何法律或者道义上的责任。同时,本人只希望这些观点可以与大家分享与交流,相信大家自会有判断能力,所以,我欢迎大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讨论与交流,但不欢迎和坚决反对任何人在任何场合以侮辱性的语言进行评论。同时,这里的观点是我个人的观点,与北京大学,以及其他任何个人与团体及单位无关,不代表他们的利益,他们也无需为此博客的言论承担任何责任与压力。

    据《新京报》报道,麦当劳旗下食品“麦乐鸡”被查出含有“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对此,卫生部有关方面称,这两种成分均为合法添加剂,但有严格的用量标准;麦当劳方面则一面称“不是食品危机”、“系现代食品工业正常现象”、“相信产品质量”,一面以“配方机密”为由, 拒绝透露这两种添加剂究竟有多少含量、多大浓度。

     麦乐鸡事件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件,它不体现了大跨国公司对我国人民健康的忽视,也体现了其对我国有关管理部门和法律的蔑视。“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虽然是我国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但其安全性受到了质疑,尤其可能引起肝细胞和血细胞的死亡与破坏,导致肝脏疾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所以欧洲和日本是禁止其使用的。同时,根据我国2010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修订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第十一条明文规定,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在配料清单食品添加剂项下标注具体名称;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可以标注具体名称、种类或者代码。

    麦当劳不仅不在麦乐鸡上注明含有食品添加剂“特丁基对苯二酚”和“聚二甲基硅氧烷”,而且以“配方机密”为由,拒绝透露这两种添加剂究竟有多少含量、多大浓度,以及还有多少产品含有上述两种添加剂。这是公然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应该对其进行处罚。否则,这个先例一开,其他的产品都可以以商业机密为由,不公布含有的添加剂量和种类,使人民的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

   麦当劳事件本身提示我们,我们的食品安全已经处于了极度危险状态,有关部门和法律已经受到了公然的挑衅,但决策者和专家却对此很麻木。因此,我主张对麦乐鸡事件要深入调查和反思,找到问题的关键语解决的办法,给人民一个健康的食品安全环境。

     首先,我认为,食品安全目前的根源在于,有关部门和决策者的熟视无睹,这主要是由于人民的食品安全与其利益无关,因为他们可以享受有些企业生产的xx产品,而不是与人民同甘共苦,所以,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就应该取消特权化的xx食品,让决策者和人民吃一样标准的食品,使维护食品安全成为决策者专家的切身利益;其次,应该真正启动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的运作,聘请相关的法律专家和健康专家,对案件进行专业化的调查与审理,例如,麦乐鸡事件显然是违反了《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而根本不必要浪费资源,让xxx去检测,耗费宝贵的社会资源;第三,就是应该加大对洋快餐等社会影响巨大的企业的处罚力度,因为就目前的规定,《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 违反本规定第六条至第八条、第十一条至第十三条,未按规定标注应当标注内容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这根本是无济于事的,应该改为“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1-3倍的罚款。”

     就本案来说,我呼吁有关部门先不要急于检测,应该首先让质检总局进行处罚,责令麦当劳整改。而消费者也可以向质检总局举报麦当劳的违法行为。而就目前状况,质检总局应该已经知道这个事件了,但至今仍然按兵不动,所以消费者也可以去起诉质检总局的行政不作为行为。

    相对于欧美,甚至日本等国家,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是很糟糕的,不仅允许添加了许多安全不确定性的物质,而且没有做好标识的管理,有关部门不作为,或者乱作为,造成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混乱,大大威胁了人们的食品健康与安全。

     当然,我也呼吁决策者和专家们能够主动放弃xx食品的特权,与人民同甘共苦。期待麦乐鸡事件能够为我们带来食品安全的转机。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

 

郑重声明:资讯 【麦当劳无权让食品添加剂成为商业机密-免疫与健康-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