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焕春:飞云江畔发明人

袁焕春:飞云江畔发明人

2010-06-22 20:07:44 阅读3 评论0 字号:

飞云江畔发明人——记浙江华联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焕春

 

  从好学的少年到青年发明家,从青年发明家到富有成就的企业家,他不断追求,不断嬗变,先后被评为温州市第三轮、第四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浙江省xx发明企业家;以他为主设计开发的多个制药机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列入xxxx新产品的有4项、国家星火计划的有1项;获全国金奖5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已申请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

  浩浩飞云江,潮起潮落;巍巍万松山,草枯草荣。在这片被誉为浙南小邹鲁的古老土地上,一位少年满怀憧憬执着走来,踏出风尘,也踏出梦想;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罗阳大地上,一个汉子豪情激荡执着走来,立志创造,不断超越,用奋斗奏响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他就是浙江华联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袁焕春。

  袁焕春出身机械世家,其父是浙南机械鼻祖李毓蒙的{dy}代传人、古城瑞安的{dy}个八级工,两个哥哥都是高级工程师,家族中仅车工就有20多人。在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小袁从小便酷爱科学,喜欢机械,富于幻想,具有远大的理想。少年时代,小袁就喜读各类科学书籍,什么《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小布头奇遇记》、《华罗庚0618优选法》、《哥德巴赫猜想》等等,这些在别人看来极为枯燥的书籍,在他眼中却极富魅力、令其着迷。当时,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宇宙、太空、猜想、几何……班会课上,老师问:“长大了干什么?”他总是{dy}个站起身来毫不犹豫地喊道:“科学家、工程师!”

  一场浩劫浇灭了小袁成才的梦想。这个中学时代的优秀生,和其他众多同学一样,被历史无情地剥夺了继续学习的权利。不久,许多同学响应号召前往黑龙江梧桐湖支边去了,这位参加过1966年国庆典礼的少年,也怀着一颗火热的红心,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了飞云江畔的乡村。在一段时间的乡村生活中,他以自己稚嫩的文化学识与广泛的爱好,带头为村里出墙报、办义务教育、搞文体活动。小袁的热情、上进得到了当时公社文书、团书记郑元的赏识,袁焕春的名字出现在入团名单上。正当这位少年为自己描绘新的未来时,谁知经政审,小袁的生父是云南昆明{zd0}的“反动学术xx”,他的入团资格被无情地取消了,前途又一片茫然。但生性执着的袁焕春的意志并没因此而消沉,他认为,作为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进取心是对生命的浪费,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71年,当他正苦苦地为自己寻找出路时,他在云南省通用机械厂任总工程师的父亲,被作为疏散对象、反动学术xx回到了原籍。看到小儿子前途渺茫,他便以自己的技术专长,为其指点迷津。因为有了坚强的后盾,袁焕春走上了钻研机械技术的艰难之路。经过几年的刻苦学艺,袁焕春进步飞速,车、钳、刨、铣、风割、电焊样样精通,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机械里手。不甘人后的袁焕春牢记xxx的教导:“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山路上不畏劳苦不断攀登的人们,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他挤时间啃起了深奥的高等数理化、机械制图、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等各种机械书籍。同时,在实践中进行计算、设计,常有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苦心人,天不负。在顽强的努力下,袁焕春的机械技术突飞猛进,成为远近赫然有名的闯荡技术大潮的xx式人物。生活在这个好学的年轻人面前终于铺展开崭新的一页……

                                            不息创造发明家

  改革开放的浪潮向飞云江畔奔涌而来,袁焕春置身的“温州xx小商品生产基地”之一的仙降地区,亦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拔高,百业俱兴风起云涌,塑料编织、纺织、制鞋业十分发达。这让身怀高超机械技术的袁焕春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为了解决众多的乡镇企业的设备技术问题,迅速提高生产效率,袁焕春毅然筹资购置了全套加工设备,在家办厂担起了技术更新的重担。细心的袁焕春发现从外地引进的塑料拉丝机机型庞大,结构复杂,价格高达20万元。于是,他就废寝忘食地对其进行剖析。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袁焕春发现,以每条塑料扁丝拉力2公斤计算而设定该设备所需的机械强度,是一大谬误。因为塑料扁丝在加工过程中,是经过恒温加热箱进行拉伸的,加温时的拉力仅仅只有冷却时的1%。于是,他大胆地将6个模数齿轮传动机构改为廉价的自行车链条牵动,大幅度减轻机械强度,缩小了机型,使成本降低至原来的1/ 6以下。该新设计机型一问世,引起了轰动,当地纷纷仿造,有效地推动了瑞安塑料编织业的飞速发展。

  是金子总会发光,不久袁焕春声名远扬,众多工厂纷纷前来请其出马,为工厂技术改革出计出力。1981年,袁焕春为瑞安市线毯厂设计了全齿轮宽幅经条机、电动打包机、自动移位经条机,制造了全套漂染等设备,使企业一跃成为瑞安市纺织系统的排头兵。1986年,袁焕春为仙降区日用制品厂设计制造了全齿轮、带调速的尼龙筒杆机、绕线机、拼线机等一系列尼龙线设备,得到仙降区工办领导的高度好评。高明的设计、优良的设备、低廉的价格,使袁焕春声名大振,许多远地的客户也纷纷慕名前来定制设备。他先后为仙降胶鞋二厂、永嘉乌牛鞋厂、乐清胶鞋总厂,甚至武汉的一家鞋厂制造设备。虽然这些定制设备费时费力、获利甚微,但注重人生价值的袁焕春乐在其中。

  为了报答社会的信任和关爱,袁焕春下定决心,要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此时,袁焕春获悉国家医药管理局1984年下达了xx要实行铝塑包装(与国际接轨)的文件。而当时国内只有滚筒式铝塑包装机产品,产量低,质量不稳定,国内药厂大多依赖进口的十几万美元的滚筒式机。他还得知国际上早已在试制{zxj}的平板式铝塑包装机,国内曾有厂家试制多年,但都终因同步问题不能彻底解决而未获成功。这一切激发了袁焕春的创造欲和攻克科学难关的决心。于是,他与同事们开始搜集资料,了解该类机型整体传动工作原理,考察进口机,着手全面构思。经过半年多的努力,袁焕春胜利克服了国内外长期以来一直无法攻克的“铝塑包装机同步问题”技术难关。随后,袁焕春又马不停蹄地进行计算、制图、加工,与学生们一起装配、调试。在夜以继日的奋战下,一台国际xx的GB—250型辊板式多功能全自动铝塑包装机终于在1989年6月成功问世,并一举获得国家专利。该机外表精美,机型灵巧,操作方便,价廉物美,在同年的武汉秋季全国药机订货会上一鸣惊人,轰动制药界,众多用户争相订购。因该机有同类设备无法企及的优越性,自1991年起连续荣获“全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银奖”、“全国新技术、新产品金奖”、“中国专利十年成就金奖”等众多荣誉,声誉鹊起,效益显著。

  创造的激情一旦打开,就犹如浩荡的江水一样奔流不息,一泻千里。此后,不知疲倦的袁焕春又主持设计了DPB—250型平板式自动泡罩包装机、DPP—140型平板式自动泡罩包装机、SLB—150型双铝自动包装机、DPB—80型xx泡罩包装机、DPH—250(130)型高速泡罩包装机、DPP—420型软塑包装机、EPJ型易拉瓶自动冲洗吹干灌封机、ZHJ全自动装盒机及泡罩装盒生产联动线等十多种药机产品。由于上述产品设计新颖,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受到了专家的好评。先后通过省级科技新产品鉴定15项,其中有5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先后列入xxxx新产品的有4项,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的有1项,获全国金奖5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总后勤部科技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温州市(包括瑞安)科技进步奖10多项,已申请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正昭示了这位飞云江畔发明人的跋涉足迹!

                                           追求{zy1}企业家

  袁焕春深深地明白,再好的技术、再好的发明,若束之高阁不投入市场,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他毅然决定投身市场经济的大潮,用自己的技术、发明,踏出一条阳光大道来。

  但是,创业的道路却充满坎坷。1989年,生性纯朴的袁焕春付出巨大心血与人合办的一家包装机械厂,却因社会经验不足而被他人据为己有,作为主要投资人的他,被人赶出了由自己垒就的“窝”。袁焕春不愿就此放弃自己的理想,他虽然欲哭无泪,但依然在苦苦地寻找着自己的梦想。1991年,瑞安市药机厂邀请他到该厂开发新产品,于是,袁焕春带领着一班人员,进入该厂挂户经营,成立了以他为主的独立核算的股份制车间。技术进步是产品的生产力。进入该厂后,袁焕春将自己设计的包装机产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在该年的首届全国药机博览会上大获全胜,一举卖出了28台。但是,挂户经营的劣势逐渐显现,严重制约了车间的进一步发展。1994年,袁焕春在台湾的舅舅的支持下,出资120万元,成立了“瑞安华联制药机械实业公司”,又一条崭新的道路在其面前铺展开来。虽然公司初创,各方面难度极大,但袁焕春坚信不管在怎样困难的局面下,只要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对设备不断进行创新设计,一定会赢得市场。袁焕春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竭力推动“华联”的腾飞。由于产品质量好、为人讲诚信,1994年销出去的产品,用户评价极高,“华联”的牌子打响了。随后,袁焕春重组领导班子,大胆起用人才,狠抓管理,不断创新,“华联”很快在全国制药行业市场中站稳脚跟。

  从成功走向成功,从{zy1}走向{zy1},精益求精的华联药机引来了八方客,全国药厂纷纷来瑞安订货,产品甚至远销印度尼西亚、伊朗、约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美国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民营科技创新先进单位、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利xxxx、浙江省专利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星火示范企业等,先后两次获得国家财政部、科技部授予的科技开发奖励经费60万元。2002年,企业改制晋升为“浙江华联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经浙江省科技厅考察审核,拨专款由华联药机公司组建国内{wy}的“省级制药机械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多年以来,袁焕春开发成功的药机产品,被瑞安不少药机企业仿效生产,客观上带动了区域药机行业的发展,对我国制药行业与国际GMP规范生产接轨而需要的技术改造及时提供了优良装备。据不xx统计,由其设计发明的产品畅销全国并进入国际市场,销售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50%以上,自1989年以来已累计销售近5000台套,创工业总产值十几亿元、创税近亿元,替代数千台进口设备,为国家节、创汇近10亿美元。袁焕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科学技术是{dy}生产力”的伟大论述。

  在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袁焕春担任了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市科协常委、瑞安市政协委员、民建瑞安市总支委员、瑞安市民营科技联合会会长等十多个社会职务。

  今天,在袁焕春办公室的墙上,依然端端正正地悬挂着4幅时日已久的书法条幅,绢布早已发黄变黑,但上面的八个大字却越发显得遒劲有力:开拓、创新、求实、奋进。这八个大字不仅是他毕生追寻的人生格言,也是他奋斗人生的最真实、最传神的写照。


来源:作者: 倪 亮 编辑: 浙江民建




引文来源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袁焕春:飞云江畔发明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