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曾经踢过球---季孝良_中文79_新浪博客

(本届世界杯即将揭晓,就在这关键时刻,我们中文79的一位昔日足球大腕终于迸不住了,他发来了猛料。这是季孝良同学首次在本博上发文,非常鲜活生动。往日的回忆多么温馨,读之那叫一个亲切,实在太珍贵了,现在发上来供各位欣赏。)

    应坚来上海,正逢上世界杯,吃饭时候聊到足球,聊到我们读书那时候的踢球,几个人讲的很是热闹。谁料这位士兵委员会主任,突然朝我瞪大眼睛:那你把这写出来!他这是在行使主任的权力!我含含糊糊的应了。这个应坚,火车刚到宁波,短信来了三个,吃牢我了,一定要我写出来。

    虽然好似有点坐蜡的感觉,但是坐定下来,倒确实有一些记忆的碎片,隔着近30年的时间,隐隐约约想了起来。

    我记不得球是谁管的,放在哪个寝室。有印象的是,多半是王翔,3点来钟时候,边拍打着那个球,有时还一脚接一脚踢,弄得过道里一片价的响,加上他那和身板一样硕壮的嗓门嘹亮的吆喝。于是大家就换鞋,然后欢欢喜喜跑出去。应坚也叫,他是手托着球,推开寝室门,瞪大眼睛邀请,蛮斯文的。

    也记不得穿的什么鞋了。不光是自己穿什么想不起来,踢球的这些个同学穿的什么,也都没有印象,大概统属于“跑鞋“一类的吧!德平好像穿了双解放鞋,xx的。我曾经去体育用品商店看过,正规的足球鞋要人民币6块多,近7块,{zh1}还是舍不得花这钱,留着抽烟了。那时没有“拉赞助”,否则,应该叫陈大鼎赞助,他一个月有36块大洋。每人一双太耗费,给几个前锋买上一双,想来球事会更精彩。

    说到前锋,我们班公认的主要是三个:戴耘、王翔、应坚。三人中王翔最矮,但最壮实,戴副眼镜,眼镜的腿用橡皮膏粘过,那是踢球踢坏后的修理结果还是防备被踢坏的措施,我不清楚。应坚{zg},细高挑的身材,脸相俊逸。戴耘么,这么说,如果王翔和应坚是两块面团,揉一道去,再匀分为二,就差不多是戴耘。这是指身段而言。球技上,大家公论,是戴骑{zh0}。在带球、盘球上、过人上,临门一脚上,技术xx且蛮过硬的。在一球没有踢好时,这三个人的表现是:应坚起劲地和人理论,要弄清谁对谁错;王翔是那句名言“这球没法踢了”,加上高音部的“操”;戴耘是同你分析,说明应该怎么做。不过,从总的个人进球数看,未来的美国教授没有那两个多,原因他下场的次数远少于他们。技术上比较突出的,应该还有老盖,盖方鸣的盘球,别具一格,身段之灵活,叫人赞叹。但后来他下场少了。

    除了以上三个名角,班里参与踢球的,现在想想有不老少。但要说到中坚力量,主要的是我们寝室,我们307室!应坚来招呼的时候,{dy}个敲的,总是我们307的门。这扇门里,有我,文质和德平,是一听招呼就急着换鞋的人。如果戴耘在,再加上王翔、应坚,一支6个人的小型球队已经有了。而戴耘也是我们307室的,呵呵!还有,我们室的老杨,也下过场几次,我还记得老杨跑起来时那凶霸霸的脸相。就是平心好像不踢球,不知道他玩别的什么。那时震明还没有来我们室。但可以这么说,我们307室,为班队贡献了从前锋一直到后卫的基本阵容,而且是有球必到,比较之下,是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

    那时的踢球,当然没有裁判。主裁没有,更别说边线裁判了!文史楼前的草场也没有象样的球门,弄两件不管谁的外衣一团,朝地上一堆,就是门。至于边线呀、底线呀、中场线的,反正什么线也没有,连禁区也是估摸着大概,不起什么作用。说到底,就是那个球,算是正规的足球。大家就是冲着它,奔呀、跑呀,抢呀,捞到机会就狠命踢它,弄出一身大汗,心里觉得很是快活!如果踢进球门了——就那两堆衣裳中间,于是欢呼腾起,一片出自丹田的嘶吼。

    河东的两个大系是中文和历史,我们最经常的对手就是历史系,虽然是出于喜爱而玩,但依旧想赢,谁都要赢,“愿赌服输”这话,没人要听的。什么是规则,大家又都是一知半解,比如什么是合理冲撞,怎样算犯规,是出界球还是好球,最要紧的,怎样才算进球,经常会发生争议。没有裁判,没有红黄牌,业余的大家就肆无忌惮地踢,有争议就靠双方理论。可犯规严重,当事人又火气特大,就会发生冲突。

    有一次,球已经踢了好一会了,我身边的文质突地大叫道:打起来了!打起来了!抬头一看,中场那边,三四个人真的在扭打。在后场的我们,赶紧跑了过去。文质短跑的速度很快——虽然不知道体育课上他的成绩怎样。我至今记得的是,我的这个身高不满五尺的下铺,这个未来的素质教育学者,他打架的悍勇和动作。奔到那里,他一言不发就勇猛开打,好似一直在等这时候。动作又很奇特,一跑近对方,他身子跃起,凌空用腿猛蹬了人家一下,这需要身体具备很强的平衡能力,我就做不到。脚一落地,两个拳头便风车叶片一般旋着,击打对方那人,出拳的速度奇快,频率特高。那人吃了好几拳,只得挡住自己的脸。那个画面,印象深刻!文质如果去练空手道,一定也能有所成就,弄个轻量级{gj}什么的!他的悍勇也确实震慑住了对方,几个人都住了手,我们上前后拉开了,没有引起群架。后来才知道,是德平和对方发生的纠纷。事后文质愤愤地说“他们两个人打德平一个!”

    这样的冲突在学校里时常发生,河东河西有过好多次。好在知道都是同学,大多数的纠纷最多几下拳脚而已,不会引起恶斗;更好的是,打过算完,不会有后遗的寻衅找茬。甚至下次草场上见到,问一声“踢球吗?”人家虽然迟疑,还会点头“来呀!”

    那时候,我们就是这么踢球的。大概是自己踢过,以后的岁月里,很爱看足球比赛,看球成了生活的一大乐事。而且,渐渐地弄懂了足球比赛的规则,自认是个懂球的球迷,不是上海人说的“半吊子”的瞎起哄。有时,还可以很有豪气的对人说上一句“我大学里踢过足球!”

    可惜的是,中国的足球,现在让人无球可看,有球不看。

    现在回想,我们那时的踢球,是真正的欢乐。甚至踢球之后,一个个拿着换洗衣服,去{dy}宿舍后面的淋浴室冲澡,都是充满欢快的。只有凉水,没有莲蓬头的水管,注出粗粗的水流,击打在水泥地上的“xx”直响,在水的声响里,你一言我一语的评说此起彼伏,而滚烫的身躯让凉水冲刷着,慢慢觉得饿了。

    世界杯赛事,已经只剩一场决赛了。这些天闲在家,津津有味地看了一场又一场球,一面抽着烟,喝着冰的可口可乐,一面看着球赛,真是惬意!

    惬意之余,想到了:我们也曾经踢过球!呵呵

 

 

已投稿到: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我们也曾经踢过球---季孝良_中文79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