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式家用电器不断涌入寻常百姓家,家电维修服务市场日渐活跃起来,街头家电维修的招牌比比皆是。一些家电维修摊点,配件没有明码标价,维修费更是没谱。
日前,记者对省城家电维修市场进行采访调查,请业内人士为您揭开家电维修潜规则。
高额检测费成挡箭牌
案例:消费者张先生反映,自己购买的空调常常出现问题,制冷制热效果不好,可是,请售后服务人员检查却又查不出什么问题。当他提出要求更换时,却被告知要自己去检测,如果检测报告表示有问题才可以换,可检测费几乎都能再买一台新空调了。
点评:市消协工作人员介绍,产品一般都有质量保证书。如果消费者认为产品不合格,并且要将产品拿去检测的话,费用需由消费者先行垫付,待检测完成后,拿到检测报告明确质量问题,消费者则可让商家付清垫付的检测费并索要赔偿。
被动手脚以次充好
案例:资深家电维修工程师张师傅说,他曾修理过一台进口冰箱,“打开后发现许多原装件都被更换了,即便维修过,也不至于换那么多零件,更何况有些零件是根本不容易坏的。显然,这台冰箱在维修时被人动了手脚。”
点评:山西省家电维修协会会长孔建华称,家电维修时被更换部件的情况时有发生,用次零件冒充好零件,随意搭配零部件,粗修滥修,可以减少维修成本,而费用却不少,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利润。
没有凭据漫天要价
案例:高女士将—台不能正常播放声音的移动DVD拿到一家个体家电维修部维修。当时,她与店主约定维修费用为50元钱。店主为高女士开了取货凭证。当高女士拿着取货凭证来维修部取货时,发现DVD能正常播放了,但画面显示不清晰,店主称可以再修一下。当高女士再次来取货时,店主竟索要120元维修费。
点评:孔建华称,一些家电维修经营者在受理维修时,并不跟消费者仔细谈价钱,只是说检查检查,然后,向消费者罗列出诸多故障及所需的零件或配件,{zh1}开出一个较高的价格,消费者一般很难知悉具体故障原因和所需零件,被人痛宰一刀还蒙在鼓里。
街边游击队“打一枪”就跑
案例:贾先生家的冰箱突然冷冻冷藏全部失灵。为图方便,贾先生来到自家小区门口,请了经常在这里揽活的维修人员上门修。更换了大大小小各种部件十几个,支付了650元费用后,冰箱能正常工作了。谁知,当天晚上冰箱就罢工了。贾先生电话联系维修人员,对方以“活多走不开”为由推脱,再后来,电话干脆停机了。
点评:孔建华指出,这是典型的游击队行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消费者在选择家电维修店时,尽量选择正规店,有固定办公场所、人员有从业资格证、价格能公示,这样可以{zd0}限度避免遭遇家电维修潜规则。
需要社会共同努力
孔建华表示,维修行业是个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行业,绝大多数消费者都是“门外汉”。“维修知识欠缺所导致的维修信息不对称,是维修领域猫腻多的根本原因。”家电维修商家也应该加强自律,行业主管部门更要加强管理。
孔建华表示,协会曾在2008年向全社会发布过空调安装价格信息,帮助消费者了解当时市场上有关空调安装、维修等售后环节的正常收费范围,“我们有意继续发布类似信息,比如冰箱、洗衣机、彩电等家电的售后服务价格信息。但是目前,仍未申请到有关部门允许发布信息的批准。”
全国许多城市的家电维修协会,如北京、天津,已将发布此类信息作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希望通过协会的工作,呼吁有关部门一起净化山西家电维修市场,为消费者争取应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