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结构得到整体优化。2006-2009年,全省{dy}、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4.7%、17.4%和13.5%。三次产业增速的差异导致了产业结构的明显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16.7:39.6:43.7的“三二一”排序,调整为2009年15.2:43.9:40.9的“二三一”排序。其中,{dy}、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5个和2.8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4.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已经成为湖南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1、农业结构稳步调整。一是农产品生产优势继续巩固。2009年,全省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分别占全国的5.5%、3.3%和5.8%,分别居全国第8位、第7位和第6位。二是农业内部结构出现新变化。2009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中的占比分别为57.9%、7.3%、25.3%和6.4%;与2005年相比,农业、林业比重分别上升3.2个和0.8个百分点,牧业、渔业比重分别下降5.1个和0.4个百分点。三是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2009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4.8万家,实现销售收入2560亿元。其中,{gjj}、省级xxxx315家,比2005年增加49家;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为1500亿元和55.8亿元,是2005年的3.63倍和3.06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9275个,合作组织成员140万户。四是优质农产品比重不断提高。2009年,全省优质稻种植面积比2005年增长16.8%,占稻谷种植面积的比重为62.2%,比2005年提高5.7个百分点;优质油菜种植面积比2005年增长31.1%,占油菜种植面积的比重达89.4%。
2、工业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全省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682.19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4814.40亿元,占第二产业的比重达84.7%,比2005年提高0.4个百分点。随着科技创新研发力度加大,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2008年,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12.7亿元,比2005年增加68.2亿元。2009年,全省工矿企业获得专利授权3693项,比2005年增加2775项,2006-2009年年均增长41.6%。全省城镇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894.57亿元,是2005年的3.94倍;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7.5%,比2005年提高5.6个百分点。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427.10亿元,是2005年的3.02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0%,比2005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全省高加工度行业实现增加值1280.43亿元,比2005年增加950.72亿元,2006-2009年年均增长29%。高技术行业实现增加值188.69亿元,比2005年增加121.91亿元,2006-2009年年均增长24%。与此同时,六大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2009年,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5.5%,比2005年降低6.8个百分点。淘汰落后产能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一五”以来,全省已关停小火电机组138.5万千瓦,分别淘汰炼钢、炼铁、水泥落后产能255万吨、263万吨和1400万吨。节能降耗成效明显。2009年,全省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3.7%,单位GDP电耗比上年下降3.01%。2006-2009年,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3.33%、4.43%、6.72%和5.02%,累计下降18.2%,完成下降20%目标任务的89.9%。
3、第三产业得到提升。2009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9%、21.0%、6.1%、7.6%和7.3%,与2005年相比,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比重上升。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比重上升2.9个百分点。特别是全省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增强,2009年,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8.1%,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2%,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3%,比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三)产业集中度提高。一是重点企业迅速成长。2009年末,全省规模工业企业户数12390家,比2005年增加4368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10亿、1亿元的企业分别为9家、100家和2370家,分别比2005年增加3家、48家和1764家。全省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69.40亿元,是2005年的2.78倍;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571.90亿元,是2005年的3.02倍。湖南工业经济加快发展,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优势产业集群,培育了如华菱钢铁、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并在全国同行业处于{lx1}地位的xxxx。二是优势产业不断壮大。通过多年的培育,湖南优势产业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2009年,全省工程机械、风电产业、光伏产业、轨道交通等新兴和优势产业在金融危机蔓延、国际市场萎缩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保持50%以上较快增速,工程机械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利润规模居全国{dy};轨道交通累计生产各类电力机车占全国总拥有量的70%以上。全省规模工业中装备制造、钢铁有色等xx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3221.67亿元,是2005年的2.74倍。2009年,全省5个行业(机械、石化、食品、有色、轻工)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三是园区集聚效应增强。开发区在形成产业集群、推进新型工业化及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xxx”作用。2009年,全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77家,比2005年增加4家。其中,{gjj}开发区6家,比2005年增加3家。2009年,全省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470.83亿元,是2005年的3.38倍;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30.6%,比2005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全省开发区完成高新技术增加值920.0亿元,是2005年的3.29倍;占全省高新技术增加值的64.5%,比2005年提高5.4个百分点。
(四)开拓国际市场能力增强。对外投资成果丰硕。2009年,全省新批境外投资企业94家,合同投资额53.43亿美元,实际对外投资10.16亿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额11.93亿美元,超过历年全省对外投资中方合同投资额的总和;对外投资实际发生额10.16亿美元,居全国xx。其中,华菱集团收购澳大利亚FMG17.34%的股权项目,成为湖南{zd0}的境外投资项目;“走出去”战略的标志性成果。对外合作进一步增强。2009年,全省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15.62亿美元,实现营业额10.79亿美元,外派劳务3.42万人,分别是2005年的1.81倍、1.93倍和3.32倍。
(五)工业化中期阶段特征明显。根据有关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演变的规律,结合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运用多国模型对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研究结果,人均GDP在2400—48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1998年标准)。按现行汇率计算,2009年,湖南省人均GDP为20226元,已接近3000美元,据此可以判断湖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2009年,湖南三次产业结构为15.2:43.9:40.9,根据赛尔奎因与钱纳里等的研究成果,当{dy}产业比重降至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且在GDP中占{zd0}份额时,工业化进入中期第二阶段。另外,2009年,湖南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394.52亿元和2855.54亿元,轻重工业之比为32.8:67.2,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大于轻工业和服务业。根据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理论揭示的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内部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当前湖南工业化水平大致处于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逐步推进的时期,即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2005年以来湖南产业结构的演进轨迹,也切合了湖南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的判断。
(一)产业结构仍欠合理。现阶段,湖南虽然已进入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但第二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与全国比较,2009年,湖南第二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突出地反映了湖南工业化水平较低的问题。{dy}产业增加值比重比全国高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相当薄弱,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与中部其他省份比较,2009年,湖南{dy}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比山西、湖北、河南、江西和安徽高8.7个、1.2个、0.9个、0.8个和0.4个百分点,居中部xx。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比河南、山西、江西、安徽和湖北低12.7个、10.6个、7.3个、4.8个和2.1个百分点,居中部末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比湖北、山西、安徽、江西和河南高1.9个、2.0个、4.6个、6.6个和11.8个百分点,虽居中部xx,但这主要因为工业比重低造成的,湖南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比河南、山西、江西、安徽和湖北低13.7个、11.0个、4.6个、3.2个和2.2个百分点,居中部末位。
(二)现代农业发展缓慢。全省依靠科技进步以及综合开发利用不够,优质高效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发展还有待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业还不发达,出售的粮食、生猪、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相对滞后。2009年,湖南{dy}产业实现增加值1969.7亿元,比湖北多53.8亿元,居中部第2位,但作为湖南支柱产业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仅为湖北的78.8%。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据地方抽样调查显示,在抽样的29246个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6.1%,初中文化占49.8%,高中以上文化占15.7%。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接受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使得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应用率较低,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
(三)工业结构有待改善。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全省工业重型化趋势仍很突出,高耗能行业占比仍然较大。2009年,全省轻工业比重为32.8%,比2005年下降2.4个百分点;重工业比重为67.2%,比2005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35.5%,分别比湖北、安徽高2.7个和8.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医药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规模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仅为2.2%和1.2%。从工业生产与国家“三下乡”产品对接来看,耐用消费品生产仍是“短腿”,我省生产的汽车只占全国产量的1.6%,彩色电视机只占0.2%,家用电冰箱只占0.3%,电子计算机整机只占0.01%,在国家汽车、摩托车和家电“三下乡”中标企业和产品目录中,我省入围的企业和产品较少,对工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乏力。
(四)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9年,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9%,比2005年下降2.8个百分点。这与劳动力比重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变化情况极不相称。2008年,全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2005年的1136.48万人增加到1313.78万人,比重由29.9%上升到33.6%,提高3.7个百分点,但比重仍显偏低。2009年,北京、广东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达75.9%和45.6%,发达国家在70%左右,部分发展中国家在50%左右,这说明湖南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然不足。2009年,全省限额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单位3947个,共完成收入3588.83亿元,平均收入不足1亿元,规模偏小;工业增加值与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例仅为1:0.49( 2005年1:0.36),远低于国际上1:1的比例(每1元现代制造业增加值相应需要1元以上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其提供配套服务)。此外,湖南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发达地区都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的需要。
(五)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一是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较少。2008年,湖南共有大型企业56家,比湖北少35家。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和100亿元的企业分别比湖北少25户、7户和7户。全省每个规模工业企业平均现价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0.71亿元和0.91亿元,分别比湖北少0.41亿元和0.17亿元。二是行业集中度较低。2009年,全省规模工业居前5位的烟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66.76亿元、360.75亿元、312.15亿元、311.78亿元和280.98亿元,其增加值之和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38.4%。而湖北规模工业居前5位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93.72亿元、520.73亿元、346.49亿元、340.41亿元和282.53亿元,其增加值之和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8.2%,比湖南高9.8百分点。2009年,全省仅有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企业入围“2009年度中国企业500强”,分别比河南、湖北、安徽、山西、江西少10家、4家、4家、4家和2家。三是高附加值产品少。湖南大企业、支柱产业仍显不足,产业链短,深加工程度低,高附加值产品少,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如有色金属是湖南的支柱产业,2008年十种有色金属的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7.3%,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产值(现价)、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仅占全国的4.9%、4.7%和3.0%。200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0%,远低于广东、江苏等发达省份。
(六)科技成果转化仍显不足。2009年,全省专利申请量15948件,授权量8309件,分别是2005年的1.82倍和2.27倍,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却相对较低。据有关研究表明,湖南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左右。大部分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从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相关指数来看, 200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为36.8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5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0位;在中部六省中,低于湖北(第8位,49.90%)和江西(第18位,37.50%)。全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44.2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7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5位;在中部六省中,低于湖北(第9位,51.49%)。全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为56.1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5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9位;在中部六省中,低于山西(第10位,64.57%)和湖北(第15位,61.16%)。
目前,湖南产业发展模式尚未根本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仍居主导地位,物耗高、能耗高、污染高的“三高”问题依然突出,有些地区环境透支比较严重,调整产业结构已成当务之急。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抓改革、强基础、惠民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对湖南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危机都会促进产业结构重新调整和加快发展。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为我们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科学地调整产业结构,必须着眼“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趋势,根据目前湖南经济发展阶段、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等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目标、主要原则和努力方向,才能突出战略重点,加强规划引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当前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一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代主导产业正在形成,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决定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二是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三是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竞争从产品竞争前移到研究开发能力乃至研究开发方向选择的竞争,特别是发达国家加大了对研究开发的投入。根据世界产业结构发展趋势,xxx总书记在今年 2月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对于湖南来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企业重组和产业重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基础,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度,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要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和“3+5”城市群建设,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城镇化作为扩大消费和投资的结合点。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积极承接国际及沿海产业转移。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着力改善民生,推动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
2.遵循国家政策原则。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是在统筹考虑国内外经济发展各种因素,着眼全局,经过慎重广泛的研究而出台的,是各省市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南。只有落实国家政策,才能得到中央更多的支持。中部崛起、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给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支持中部省份发展交通通讯及大江大河治理,支持中部省份建设能源基地、机械制造基地、工程机械基地,加大对中部地区的国债投入,上核电项目缓解电力难题,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进入国家专项,等等。因此,湖南应遵循国家产业政策,争取国家更多支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加快发展养殖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国外经验表明,当人们的收入足以满足温饱需求后,食物消费结构将要发生两次重大转变:一次是由谷物类食品为主导转向以动物类食品为主导;二次是由动物类食品为主导转向更加有利于健康、安全和享受等高层次需求的食品。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都在50%以上,目前湖南还不到30%,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非常大。因此,我们必须与消费结构的这种转换趋势相适应,大力发展包括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在内的养殖业及其后延关联产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结构体系,不断增加高层次需求农产品的生产。
二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优化。据省农办估算,目前,全省农产品综合优质率不到50%,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不高,在出口市场所占份额更小,农产品年出口额分别只有山东、广东的4%和10%。湖南农产品质量不高,已成为影响农产品销售、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品种改良和良种推广,下决心淘汰劣质品种,大力开发优质品种,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三是因地制宜适当集中,推进农业区域布局结构优化。应根据资源比较优势,在占有耕地资源优势的地区主要致力于发展粮食生产,形成粮食主产区;在具有沿湖、山地资源优势的地区则可致力于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和林业,生产比粮食价值更高、生态效益更好的畜产品、水产品和林果产品及经济作物,形成不同的特种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具有信息、技术、资金、地理位置等优势的大中城市郊区,致力于发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更好的经济作物、水产养殖、畜牧养殖,建设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区。另外,在大中城市郊区,还可通过优美的农业自然环境及其相应的农、林、牧、渔的生产过程和农业劳作的新型模式发展休闲农业,吸引人们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
四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是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产业体系。目前,湖南农业发展还没有摆脱单一的农产品生产的观念,农业生产与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脱节,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少,规模效益水平低,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湖南规模食品工业企业(大型企业仅1家)总数及从业人员均居中部第4位,代表精深加工的饮料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仅占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4.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分别比湖北和河南低3.6个和0.7个百分点。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
目前,湖南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加速阶段,工业仍需继续扩张,工业结构也须加快调整,但加快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因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已发生了新的变化,金融危机迫使美国等发达国家提高储蓄率,加强贸易保护,召回部分工业产能,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我们获得高附加值的国际产业分工更为艰难,外需对产业调整特别是产业升级的拉动作用明显降低。同时,各省力图通过发展生物科技、网络科技、通讯科技等新科技和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抢占新的产业制高点,竞争更为激烈。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已经有18个省提出建设新能源基地,甚至有的把新能源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湖南必须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在做大工业规模的基础上加快结构调整。
一是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湖南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发达的教育和科研等资源,加快发展信息产业、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目前湖南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2009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52.02亿元,仅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2%。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促进高耗能行业的转换应用不够。既要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化,又要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嫁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体来说,要综合考虑湖南现有产业发展实际,针对不同的产业,选择不同的方向。对于生猪养殖、烟花爆竹、茶叶加工等传统产业、劳动密集产业,应着眼于提升技术含量,形成特色工艺和xxxx,提高附加值;对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生物医药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则要通过政策引导,支持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不仅要加强政策引导,甚至直接投入,形成自己的新优势。
二是继续发挥重工业优势。{dy},发展重工业,仍然有较大空间。根据国际经验,随着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居民消费结构随之升级,逐步从解决温饱问题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模式转变,相应地对汽车、住宅、建材、通信等行业的产品需求大幅增加,从而带动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重化工业和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另外,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快增长,从而带动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第二,发展重工业,湖南有优势。湖南是xx的“有色金属之乡”,已发现矿产14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01种,具备发展相关行业的比较优势。同时,湖南有色金属工业由过去仅仅依靠传统钨、铋、锑、铅、锌优势资源,向既重视传统优势资源又重视发展铝、钛等有色金属的精深加工转变。目前,全省铝已形成年产33万吨能力,钛产业有望成为全国第三个钛产业基地。湖南有色金属工业从科研到勘探、开采、深加工,体系完备,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精细化工、机械制造工业基地。近年来,全省扎实推进“一化三基”,已基本形成10大优势产业集群和77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拥有华菱钢铁、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处于{lx1}地位的优势企业,机械、石化、有色和钢铁(2008年过千亿,2009年接近千亿)等4个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千亿元,在全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竞争力。第三,发展重工业,必须加快实现高加工度化。按照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加工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能源、原材料减少,对环境污染大为减轻,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因此,湖南要加快实现重工业的高加工度化,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工业竞争力。
经济发展史和工业化理论表明,产业结构长期以重工业为主容易产生很多弊端,例如居民消费率偏低、长期经济增长乏力、内外经济失衡、就业矛盾突出等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发达国家即使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比例迅速提高,但其服务业也高度发达、比重不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的。并且,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社会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断扩大。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对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湖南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须大力发展服务业。除坚持发展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外,要立足湖南文化产业优势,加快发展广电、出版、报业和动漫产业等文化产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设计研发、新型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使湖南的经济格局逐步从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
(一)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紧迫感,建立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淘汰落后产能,短期内将减少地方财政收入,带来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多方面的问题,难度较大、阻力不小。因此,要建立健全落后产能淘汰退出机制,确保实现目标任务。一是完善考核机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是制约淘汰落后产能和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思想根源。要充分发挥政府绩效评估考核机制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加大对结构调整、产业优化、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考核力度,引导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增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建立政策激励机制。要认真落实国家财政政策和土地政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发挥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在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方面的调节作用。同时,要推进环境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构建生产要素投入约束机制,逐步建立生态修复保证金制度和安全投入制度。
(二)加强科技创新,xx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动力在于科技创新。近年来,湖南科技创新投入仍显不足,2008年,湖南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只占全国的2.4%,R&D经费投入强度为1.0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3个百分点,投入总量和强度均居中部第3位。湖南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支撑,千方百计增加投入,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一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学研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自主创新体系,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并且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要密切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重点在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与现代服务、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现代交通运输、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努力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特别是要把长株潭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重点扶持长沙、株洲等{gjj}高新区加快发展,充分发挥长株潭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极作用,实现优势地区优先发展。三是要加强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弘扬创新文化,营造推动创新的社会氛围,尽快让全省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产业集群,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湖南工业结构调整进展相对较慢,虽然有体制、技术以及历史遗留等方面的原因,但缺乏具有较强实力的产业集群是一个重要问题。产业集群能够更有效促进创新、合作与技术外溢,更容易发挥专业化分工和配套产业链等优势,能够对各种生产要素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促进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如湖北以77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为整体,为东风汽车公司配套,加快技术创新步伐,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汽车空调等8类关键总成及零部件产品,形成了一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达2396.65亿元、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因此,湖南必须着力培育产业集群。一是用好产业集群发展引导资金,要依托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株洲南车、华菱等xxxx,重点发展壮大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钢铁有色等先进制造业,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在全国形成优势和特色。二是继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发展承载能力。按照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对产业发展合理布局,促进产业链相关企业向园区集聚,提高产业集中度,努力将工业园区建成新型工业化的集聚区。
(四)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一是要大胆谨慎地“走出去”。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xxxx,国际资本流动、跨国投资与并购活动萎缩,许多国家资金匮乏,对外国资本的需求较大,对外来资金的限制也有所放松,给湖南企业走出去带来了机遇。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转移,按照国际惯例到境外投资,扩大市场空间,提高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保障程度。二是要有选择地“请进来”。要把引进产业上下游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重大项目作为重点,引进省外、国外xxxx,共同开发湖南的旅游、优质农产品、矿产、水能等资源,发展与湖南优势资源互相支撑、产业链延长、附加值提高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提高湖南工业的盈利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加快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扩大服务业外包规模。依托长沙高新区作为中部地区{wy}的{gjj}软件产业化基地和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的有利条件,发挥软件信息、动漫游戏企业聚集的优势,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服务外包企业,培育具有湖南特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品牌。
(五)增强资本形成能力,助推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湖南资本形成能力依然较低。从获得金融机构xx来看,2009年,湖南金融机构新增xx(本外币)2527.6亿元,仅占全国的2.4%,居中部第3位;存贷比为6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看,2009年湖南为45.98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1%,仅及江苏的18.2%、广东的23.5%。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来看,2009年末,湖南境内上市公司仅54家,比湖北少13家;境内直接融资99.2亿元,比湖北少10亿元。因此,湖南除了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还要加强银企合作,积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有效启动民间投资,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一是要继续加强银企合作。要充分发挥银行信贷对调整产业结构的双重作用,既为湖南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又进一步发挥信贷对全省资源配置的引导功能,优化资金投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二是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择优功能,发挥资本市场对调整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推动关联交易大、同业竞争严重的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整体上市,促其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同时,要引导优质上市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加快实现产业升级。要整合省内优势资源,运用控制权转让,引进战略投资者,置换不良资产,注入优质资产,尽快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xxxx,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要有效xx民间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落实国家鼓励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xx行业准入障碍,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提高民间投资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将民间资本转化为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在资金投向上,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投资建设节能减排、节水降耗、生物医药、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