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2009年山东烟台中考化学xx(2)

xx:2009年山东烟台中考化学xx(2)

2010-06-21 15:38:45 阅读43 评论0 字号:

 

引用


Ⅱ  (非选择题,共70分)

三、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34分)

21.(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        (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葡萄表皮上因喷洒“波尔多液”而呈现的蓝色魔点,可以用厨房调料      洗净。

    (3)刘大爷种的小麦出现倒伏现象,你会建议他使用化肥中的      肥。

    (4)长期使用的暖水瓶内胆常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以用稀盐酸除去。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      (填物质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22.(5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是小东同学关于实验方面的某些归纳总结,请你帮助完成:

    (1)实验室中有些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A.药品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B.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①该同学的归纳不完整,你还能补充的一种情况是            

    ②写出一个符合情况A的药品名称      

    ③写出一个符合情况B的化学方程式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催化剂、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请举例论证下列两种因素的影响。

    ①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如:                  

②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如:                

    23.(4分)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1)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是                 。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目前,我市长岛、栖霞、莱州、招远、开发区等地的风力发电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海阳的核电项目也已经启动。这些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除了促进经济发展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好处(写出两条)?                             

    24.(7分)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舟七号”。27日17时翟志刚成功完成太空漫步,太空{dy}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信步太空的国家。让我们一起解读“神七”:

    (1)为航天员提供的“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某同学对“人造空气”的分析如下:①氮气含量比空气低;②氮气没有任何作用,可不添加;③改成纯氧气更有益于航天员呼吸;④没有污染物。其中正确的是     

    (2)“神七”载人飞船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  2NH4ClO4高温N2↑+2O2↑+Cl2↑+4X↑

    ①X的化学式为      

    ②混合燃料中高氯酸铵的作用是                  

    ③铝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为防止载人飞船在高温烘烤下表面被氧化,在载人飞船表面涂了一层纳米硅酸盐涂料。这种涂料应具有哪些性质?                     (至少答两点)。

    (4)“神七”航天服中有废气处理系统。先让废气进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盒子除去臭气,这一过程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再用氢氧化锂(LiOH)作吸收剂除去二氧化碳(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4分)目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我国已发现多例输入性病例。

    (1)xx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某机场要用4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xx,则需要用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来配制。过氧乙酸能杀灭病毒的主要原理是                        

    (2)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直径为0.08~0.12微米,带有病毒的飞沫直径一般为1~10微米。常用的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上述口罩在防控甲型H1N1流感中更有效的是      (填序号)。口罩的作用是过滤,由此你对过滤有何新的认识?                 

    26.(9分)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常用的操作方法是      

    (2)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    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O42-、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NaOH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填一种合理组合)。

(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4)海水“制碱”。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步骤Ⅲ、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4分)

    27.(7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

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E

图1                                        图2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若实验室对你开放,请从图1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一种你熟悉的气体。你想制取的气体是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选择此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3)装置B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2中选取    (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28.(8分)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0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29.(9分)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

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xx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dy}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

    30.(6分)2008年下半年发生的毒奶粉事件,是不法分子在牛奶或奶粉中添加了有毒的三聚氰胺造成的。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传统方法是:通过检测食品中氮元素的含量,推算其蛋白质含量。例如,若检测到牛奶中的氮元素质量分数≥0.46%,即为蛋白质含量检测合格。某种不合格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6%,若向1000g该牛奶中加入2g三聚氰胺,请计算此时牛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根据计算结果说明不法分子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

31.(6分)小青在实验室发现一瓶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盐酸,为方便以后使用,他对其浓度进行了测定。取10g此盐酸于烧杯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一种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得到的数据如下:

(1)请你绘制出烧杯中溶液的pH与加人氢氧化钠溶液体积(V)之间的变化关系图。

 

 

    (2)请根据上图找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xx反应时,所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数,并据此计算此瓶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按1.0g/mL计算)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xx:2009年山东烟台中考化学xx(2)】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