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翻译团]dpreview——Tokina AT-X Pro SD 12-24mm F4 (IF) DX评测_悔读 ...

原文链接:

链接中的测试样片还有镜头样张没有转过来,需要去链接里看


产品介绍

        AT-X Pro SD 12-24mm F4 (IF) DX镜头是副厂三巨头之一的图丽为APS-C画幅相机生产的广角变焦镜头,另两支为AT-X Pro SD 12-24mm F4 (IF) DX和Tamron SP AF 11-18mm F4.5-5.6 Di-II LD Aspherical (IF),为APS-C画幅相机生产专用镜头也逐渐成为了主流。这个焦段的镜头与2004年首次推出,之后的各代产品都以其稳定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图丽镜头的技术细节似乎总有点稀松平常,但这支镜头很不一样,光学构造达到了13片11组,其中包括2片非球面镜片和1片超低色散镜片用以对抗像差。还有一项特别的技术就是对焦模式的快速切换,只要一拉对焦环,镜头就会从自动对焦模式转换为手动对焦模式。

        图丽最近推出了这支镜头的改进版,新的“2”代镜头为尼康用户加入了自动对焦马达(在D40/D40X/D60上也可以自动对焦了),而且还改进了镜片涂料以减少眩光,镜头名称上也加上了红色的“II”字样。除此之外,光学构造和机械结构和1代相比没有改变,佳能用户在2代镜头上享受到改进也只有镜片涂料这一项,所以我们这次测评还是用原始的1代产品来进行测试。

        我们都知道图丽和宾得的合作关系十分密切(还有它的母公司豪雅),两个公司的镜头群乍看上去有很多共同的设计。宾得的smc DA 12-24mm F4 ED AL (IF)就用了很多图丽的数据,光学构造也基本相同,虽然这支宾得镜头更轻巧的镜身让人觉得它更像中焦的17-70mm F4,由此看来,图丽和宾得的这两支12-24mm镜头的表现应该非常相似。

        很明显图丽的这支镜头和竞争对手比{zd0}的劣势就是广角端的焦距,很多人会购买广角端更大的Sigma 10-20mm F4-5.6或Tamron 10-24mm F3.5-4.5,图丽最近宣布要推出新的11-16mm F2.8来扭转这一态势,但是价格也要比12-24mm高出不少。这支图丽镜头的F4恒定大光圈是它的主要卖点,适马一直想在这点上赶超图丽所以最近宣布要推出10-20mm F3.5 EX DC HSM,可迟迟没有上货。面对这么多方面的压力,这支10-24mm F4镜头靠什么来抓住挑剔的摄影师的心呢?

外观设计


    初次拿到12-24mm F4这支镜头就觉得它做工很扎实。图丽的镜头做工一直口碑不错,这支镜头也是如此,可以说是{dj0}做工了,工作起来也是非常的顺畅。镜头接口是金属制,镜筒为高级工程塑料,对焦和变焦组件全设计在了镜筒内。

        最特别的就是对焦切换系统了,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概念。只需拉出对焦环镜头就会自动切换到手动对焦模式,松开就切换回自动对焦,这个切换的过称很流畅。但是偶尔会出现对焦距离改变的问题,所以通过自动对焦合焦,然后用切换到手动模式来锁定对焦有时就不是那么xx了。


    这支图丽12-24mm F4镜头看起来矮矮胖胖的,在同级镜头里是最沉的一个。在机身比较大的相机例如D300上看起来非常的搭调,当然在尺寸较小的机身上看上去也非常不错。握持时变焦环正好在手的位置,对焦环在镜头前端。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这支镜头并不会影响机身闪光的使用。因为有些镜头在广角端使用机身闪光时,会造成画面中出现阴影。

自动对焦

        我们测试用的镜头是尼康卡口,自动对焦的驱动来自相机机身,所以这支镜头在尼康的入门级相机D40/D40X/D60上不会自动对焦,它的“II”带镜头加入了自动对焦马达。我们的测试机身用的是D300,对焦速度迅速,果断,准确,其实这和相机机身自身的性能是有很大关系的。

镜头细节



          这支镜头提供尼康和佳能卡口,我们拿到的是尼康的F卡口版本。尼康的的入门机型用户(D40/D40X/D60)可以购买“II”代镜头来获得自动对焦。

         镜头口径为77mm,自动对焦时不会旋转,为使用滤镜提供了方便。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8mm厚的滤镜不适合安在这支镜头上,他们太厚了,你需要选择更薄的滤镜来使用。

        花瓣形的遮光罩是镜头的标配,安装后和镜头搭配的很好。遮光罩由薄塑料制成,内侧涂成黑色以减少杂光进入镜头。安装是要对准遮光罩外侧的一个白点。

        这个广口的遮光罩将会占用你摄影包中很大一部分空间。遮光罩反向收在镜头上,此时整个镜头将近10.4cm高,4.1寸的直径。

14mm宽的变焦环稍微有点窄,但是用起来却很顺滑和准确,从12-24mm可顺时针旋转60度(尼康卡口,佳能卡口的方向为逆时针)。镜头为内变焦设计,所以在变焦过程中镜头的长度不会改变。

        18mm宽的对焦环从无限远到0.3m可逆时针旋转90度(佳能卡口的方向相反),对焦环后方有用米和英尺表示的景深标尺。对焦环的手感也相当出色,丝绸般的顺滑而且非常xx,可以随时进行xx的手动对焦。

        镜头切换为手动对焦模式只需将对焦环向后一拉,而自动对焦时对焦环不会旋转。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在切换的时候对焦距离会有轻微的变化,这就意味着,用自动对焦方式合焦后,想切换到手动模式来锁定对焦,有时就会出现偏差了。

测试结果


地址里看测试图


        镜头的锐度非常好,尤其是在广角端。光圈全开时锐度也不错,缩小光圈后锐度进一步提升,{zj0}光圈在F5.6-F8之间。{wy}的缺点就是在24mm端,当光圈为F4或F5.6时,锐度大打折扣。画面的最边缘在广角端时略微有些偏软,但在日常使用中不算问题。作为一支APS-C画幅的镜头,小于F16的光圈尽量避免使用。

       色差有点严重,尤其是在物体轮廓的边缘处。画面中心会出现蓝/黄色的色差,到边角逐渐变为绿/洋红色差。适当缩小光圈后中心的蓝/黄色差会逐渐减弱,但是同时会增加一些红/青色的色差。在广角端时色差的宽度最宽,焦距逐渐增加后宽度会变窄。这支镜头的色差比较复杂,即使用软件后期处理也不能xx处理好。

       我们认为从画面中心到边角的衰减程度大于1级才会有所感知。这支12-24mm在12mm端光圈F4事只有很小的衰减,光圈缩小到F5.6时就几乎消失了。

        畸变在12mm时略微严重(1.7%,桶形畸变),但是畸变的程度并不复杂,用PS软件的“镜头校正”滤镜或者其他类色的软件就可以轻松修正。焦距增长后畸变逐渐消失,在18mm时画面就非常自然了,到24mm时会有轻微的枕形畸变(-0.3%)。在测试中,畸变在15mm到24mm的焦段不会被察觉。

微距测试


地址里看测试图


        图丽的这支12-24mm镜头实在不适合特写镜头的拍摄。镜头{zd0}放大比率为0.13倍,最近对焦距离为30cm,此时镜头前端离被拍摄物位16cm。光圈全开时锐度比较烂,画面偏软是因为光晕(这种结果应该是内对焦带来的问题)。{zj0}效果在F8和F11时,但是画面边角依然偏软。失真比较低,但是蓝/黄色差相当严重。

图像质量


地址里看测试图


       通常,我们会在实验室测试之后去拍成百张相片加以研究,进而检测证实我们的测试数据。在日常使用中这是图丽12-24mm表现很好,{wy}的就是眩光对它的影响较大。

        对于一支广角镜头,强光源一定会经常出现在画面中,所以对镜头的抗眩光能力要求较高,但事实求是的说,这支图丽镜头在这点上并不十分出色,在明亮的阳光下画面中经常会出现眩光。这支镜头会在强光源的对角位置出现橘黄色的眩光带,在12mm端F4到F11之间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下面的样张都有体现,第二张照片里两个底角都出现了这种眩光。


        继续缩小光圈雾状的眩光会逐渐减弱,但是会变成光斑。焦距增加后眩光也会减弱,但是还是可见,即使是将太阳移出画面,在任何光圈或焦距下依然会有眩光。图丽发布的II代镜头用了新的超级涂层,我们希望这会解决眩光的问题。


        这支图丽12-24mm F4的另一个短处就是色差的控制。在12mm端时非常严重,画面边角会有明显的绿/洋红色差,而且光圈的改变也会使色差的颜色变化,相比通过改变焦距和光圈来控制这支镜头的色差,还不如直接用软件来校正。下面的样张中,在F4时画面边角的绿/洋红色差很明显,蓝/黄色差在画面中心出现,光圈缩小到F8是红颜色加深看起来似乎更加严重了。

       上面所说的这种色差并不能被xx的校正,下面的样张是用尼康D300拍摄的JPEG照片。这款相机在拍摄JPEG照片时可以自动的修正横向色差。样张中可以看到几乎xx将色差修正了,但是进一步放大照片后会发现,由于相机对红色通道和蓝色通道进行了控制,照片中出现了奇怪的橘黄/蓝色差。

        相比12mm端时严重的色差,在24mm端时色差就很低了。下面的样张可以看出,整个画面都没有明显的色差出现。只有在画面中特别边角的位置才有红/青色差。D300的色差自动修正在此时表现的非常xx。

        色差在使用中对画面的影响程度并不是{jd1}的,取决于使用者自己的标准。如果你是一位对色差非常在意的人,那么这支镜头就不是你的{zj0}选择了。

结论

优点:
各个焦段都有出色的画面锐度,即使是光圈全开时锐度也不错
失真控制良好(12mm时可以轻松校正,15-24mm时几乎没有失真)
高级的镜头做工
便捷的对焦模式切换系统
{zd0}光圈达到F4

缺点:
广角端焦距不够广(其他竞争对手广角端都是10mm)
有强光源时容易出现眩光或光斑
有复杂的色差
近距离拍摄性能相对较差
24mm端时画质稍软

        在挑选广角镜头是,这支图丽AT-X Pro SD 12-24mm F4 (IF) DX似乎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因为人们都会认为它的广角端焦距和竞争对手比不够广。但是经过我们的测试,作为一支APS-C格式专用镜头,它的表现要好过适马10-20mm F4-5.6 EX DC HSM和腾龙10-24mm F3.5-4.5 Di-II。图丽的这种镜头画质更锐,即使是光圈全开时画面依旧很锐,同时失真和衰减的程度都控制在了很低的水平。而且它还有F4的恒定大光圈,更加适合在室内或者低光照的场景下拍摄。镜头的做工也非常的扎实精致,变焦和对焦环的手感都非常顺滑,而对焦模式快速切换系统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当然这支镜头也并不xx(而且没有一支镜头是xx的),虽然这支镜头在24mm端,光圈大于F8时画质锐度非常出色,但是我们相信很多人买广角镜头12-18mm是他们频繁使用的焦段。色差是一个大问题,而且用软件也不是很容易就能校正,毕竟在我们测试过的其他镜头中色差没有这么严重的。抗眩光也是一个短板,所以我们期待使用了新的镜片涂层的“II”代镜头能有更好的表现(我们也推荐使用尼康入门机型如D60的用户去购买“II”代镜头,因为它增加了自动对焦马达)。{zh1}一点,在近距离拍摄时镜头的表现不是很好,当然作为一支广角镜头,我们是不会经常用它来拍非常近距离的物体的。

        那么在选择第三方厂商的广角镜头时,图丽的这支镜头凭借{zy1}的光学表现而取得先机,因为它的竞争对手虽然广角端更广但是画质因此有所损失(最起码我们的测试是这样的)。但是广角端的差距确实是不可回避的问题,12mm和10mm之间这2mm的焦段带来的是10度的视角差别(99度vs109度),所以在选择镜头时你要考虑究竟要不要牺牲那2mm的焦距,在我们看来,牺牲是值得的,因为这支图丽12-24mm F4的画质确实十分出色,如果你对画面锐度很在意,那么你不应该错过这支镜头。

做工                      8.5
手感                      8.5
外观                      8.0
图像质量               8.5
价格                      8.0

样张在此
   



郑重声明:资讯 【[伪翻译团]dpreview——Tokina AT-X Pro SD 12-24mm F4 (IF) DX评测_悔读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