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工商监管动态2010年003期

    

                           各地工商监管动态

         2010年003期        spaq12315编辑

  ——————————————————————————————————————————————————

 1、浙江在全国率先建立汽车4S店监管和自律制度

  今后浙江省的汽车4S店要对消费纠纷处理作出公开承诺,要按“一车一档”要求如实建档,浙江省工商局日前在全国率先出台汽车销售服务行业“四项监管制度”、“四项自律制度”,规范汽车4S店的销售服务行为。

  浙江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汽车消费近几年持续增长,今年前四个月全省汽车销量达38.7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3.6%。与此同时,汽车消费申诉也呈上升态势,每年3.15发布的消费投诉热点,汽车消费投诉都榜上有名。

  在今年3月启动的为期两个月的“浙江省汽车销售服务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中,执法人员发现汽车4S店主要存在强制搭售、价外加价、商业贿赂、虚假宣传和配件配料不合格等五类违法行为。截止目前,工商部门共检查汽车经营户1965家,立案107件,其中涉嫌商业贿赂43起、强制搭售汽车装潢或附加不合理条件21起、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18起、汽车配件无合格证明12起,虚假宣传9起,假冒商标配件3起,商业诋毁1起,查获不合格汽车配件200多批次。

  为进一步规范汽车销售服务行为,建立汽车销售服务领域消费维权长效监管机制,浙江省工商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汽车销售服务行为的实施意见》,全国率先建立起汽车销售服务行业“四项监管制度”、“四项自律制度”。

  “四项监管制度”包括主体资格检查制度、格式合同备案制度、信用评价制度、日常巡查制度。工商部门将结合责任区监管制度,定期对汽车流通服务企业进行主体资格检查。各地将加强对汽车销售合同格式条款有关内容的监督检查。根据消费者申(投)诉量、处理消费纠纷情况、守法经营情况、内部自律制度建设等方面内容,开展对4S店的信用评价和信用分类监管,对违法、失信企业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实施信用提示、信用预警和信用降级。

  “四项自律制度”是指汽车销售服务企业应当建立汽车及配件经销台帐制度、汽配和服务信息公示制度、汽车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和汽车消费纠纷处理承诺制度。工商部门要求汽车4S店建立汽车配件进、销货台帐和汽车整车销售台帐,按“一车一档”的要求如实建档;同时公开汽车配件价格和维修项目及收费标准等信息;建立维修登记制度、全过程检测检验制度、履行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并公开承诺消费争议的处理时限、途径等。

  浙江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四项监管制度”和“四项自律制度”目的是逐步确立经营者是消费维权的{dy}责任人理念,使汽车销售行业的消费维权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路。

  2、钟祥市工商局莫愁湖分局强化汽配市场监管

  针对汽配市场问题较多,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钟祥市工商局莫愁湖分局积极探索监管方式方法,拓宽办案领域,大办汽配市场经营户不建立进货台帐和索证索票案件,为系统查办此类案件提供了有效参考。目前该局已对辖区内29家从事汽车配件销售的修理厂、经销商进行了立案查处。

  一是选好切入点。该局丢掉工商部门习惯于依据“抽检报告”或“厂家鉴定”查办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案件这根“拐杖”,直接从销售者是否履行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入手,检查经营者是否建立有汽车配件进货台帐,是否有汽配商品检验报告,未建和未有的,一律立案查处。

  二是找准依据。以往该局主要查办了食品、农资经营户未建进货台帐案,对汽车配件等九类重点商品从未涉足,该局认真研究后,认为能依照《特别规定》(国务院第503号令)第五条规定予以处罚,但不知503号令中界定的产品范围是否包括汽车配件等九类重点商品。经逐级请示,得到上级肯定答复。

  三是集中宣传。为了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该局采取了集中宣传、集体预警的方式,召集29家规模较大的汽车修理厂和汽配销售商开会,会上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了预警在先,处罚在后。

  四是包案到人。该局将29家经营者分解到队组,分解到办案人员,制作了统一的询问笔录内容和证据材料目录。

  五是触类延伸。汽车配件只是九类重点商品中的一类,该局目前正对化妆品、建筑装饰材料、低压电器等其它类重点商品进行监管,督促经营户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否则,一律按《特别规定》从严处理,确保消费者安全、放心使用九类重点商品。

  3、沈阳市工商局大东分局强化汽配行业监管力度   

    积极探索汽配市场监管工作,运用多种方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清理汽配行业无照经营21户,办理各类有关汽配方面的案件9件,对辖区内汽车配件销售行业进行了有效整治和规范,不断净化了汽配市场环境。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 深入调研,摸清底数,选好汽配市场监管的切入点

  为了尽快摸清汽配市场情况,首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逐户企业进行排查。通过3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份,了解了企业经营方式、财务制度、产品标识、合格证件等情况,掌握了规范汽配市场的一手资料,对汽配市场基本做到了“三清”:

  (一)企业数量清。全区共有汽车配件企业、个体工商户有41户,其中:私营企业7户,占总数的17%、个体工商户33户,占总数的83%;

  (二)企业经营状况清。摸清了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从注册资本来看,注册资金在50万以上的有7户,50万以下的有34户。

  (三)企业经营存在问题清。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违法行为,9种违法现象:

  一是无照经营行为:表现的三种现象是:①地点偏远的无照经营。他们认为地处偏避,不xx也发现不了,心存铙幸心理。②规模较小搭边无照经营。这种情况是经营面积小、品种单一,利润微薄,与别人合租一个门市房搭边经营,能不xx就不办,抓着了再办,反正是小本经营。③发行铺货无照经营。他们基本上是南方人,在沈阳租个住所和库房,印个名片,以批发汽车配件为主,没有店铺和营业执照,靠电话和上门联系业务,为了避开执法人员检查,大多数时间是早晚或xx送货上门,没有经营场所,行综很难发现。

  二是商标侵权行为:表现的三种现象是:①换标侵权。他们多数是购进一些裸包装商品,市场上什么品牌好卖就帖上什么商标。②冒标侵权。主要是一些南方小厂仿冒知名厂家汽车配件进行生产,以低廉的价格销售给商家,商家再以正厂价格进行销售。③混标侵权。经营者把xx货和附厂货混杂在一起销售或者把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冒充进口配件销售,非专业人员很难辩别出来。

  三是冒用厂家、公司名义经营行为。表现的三种现象是:①冒用办事处经营。个别企业以厂家办事处名义经营,事实上与厂家没有一点联系,就是让人误解为厂家的商品,实际上是擅自从事无照经营活动。②冒用总代理经营。以总经销形式存在,夸大自己的实力,实际与厂家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厂家授权。③冒用公司经营。他们往往注册的是个体工商户,对外以公司名义联系业务,逃避税费,不公平竞争,扰乱市场经营秩序。

  在摸清企业底数的基础上,所对汽配市场监管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感到汽配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他们把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作为汽配市场监管的切入点,对问题比较突出的商家进行查处。如今年4月,他们到某汽车配件销售商行进行调研,发现该商行所销售的配件与其他商店的卖价有明显的差别,随后找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核实,发现其所卖的产品外表都是一样的,但认真核对进货票据和货单后发现货物与单据数量明显不符,经过宣传教育该商行负责人交待了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行业内幕”即行业潜规则。他们的做法是:一开始买进一些正规厂家配件,其xx和合格证都是真的,但由于利润空间太小,就再进一些副厂和其它小厂的货,然后换上包装和标识按原厂的卖,这样就能卖上好价钱,获得高额利润。鉴于经营者的上述行为,对其存在问题的产品实施了先行登记保存,并依法对其罚款3万元。

  二、深化学习,提高能力,练好汽配市场监管的基本功

  打铁还得自身硬,执法办案人员没有过硬的本领就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为了适应监管汽配市场的需要,他们坚持“三学”,提高执法人员的“三个能力”。

  一是学习法律法规,提高汽配市场的监管能力。原有的相关知识很难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及时组织干部每周利用两个半天时间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从《公司法》、《道路交通法》、《产品质量法》入手,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通过学习,对上述行业的管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也对日后的监管工作有了明显的指导作用。

  二是学专业知识,提高汽配商品的鉴别能力。要想深层次监管汽配行业,就得了解和熟悉这个行业的相关知识,变外行为内行。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采取了几个方法。首先是向企业学习,熟悉汽车配件名称、种类、适用车型、产地等基础知识。如有两位同志通过向企业学习,整理出了进口工程机械配件有关常识和市场状况调研材料和图片(工程机械俗称特种车辆)。材料整理的非常详实,其中包括特种车辆的七大种类、主要厂商及品牌、进口品牌英文及机型(有图片示例),特种车配件市场标识使用情况,四个部分的内容。看过材料的同志照此内容就可以发现特种车辆配件商店存在的问题。例如发动机“四配套”(缸套、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少量销售的原厂配件是仿进口,大部分名义上叫“副厂件”,实际上就是三无产品。经过简单的鉴别这类案件一逮一个准。其次是向网上学习,搜索一些大型汽车生产企业自已的专门网站,学习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及相关配件的防伪鉴别方法。再次是向当事人学习。在检查过程中注意向当事人了解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而掌握汽配行业高额利润的隐情。

  三是学办案技能,提高违法案件的查处能力。为了尽快提高全所人员的办案技能,他们坚持每周典型案例分析会制度。根据上级工作重点,每周都从以往成功的典型案例或者近期有代表性的案例中选出一、二个案例进行集体研究、分析,从案源的发现渠道、调查取证的方法、办案程序、适用法规、与当事人谈话技巧等方面逐项进行分析,引导大家发表个人见解,提出不同观点,使大家从中得到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由一个人会办案变成大家都懂得办案,每周的案例分析制度使全所干部的执法办案技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克服了以往枯燥学法条死记硬背不会用的弊端,也改变了个别同志执法办案技能和执法领域单一的现象。此做法即灵活又实用,全所执法办案的水平和效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专项整治,依法规范,开创汽配市场监管的新局面

  汽配商品规格、品种较多,专业性很强,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坚持专项整治和依法规范相结合,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对汽配市场进行整治和规范:

  (一)从个案入手,举一反三扩大查处成果。查处违法经营案件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过程。因此,他们执法办案不是就案论案,而是从突破个案入手全面出击查串案。在初期查处中,他们提出了边干边学的口号,注意在调查案情的过程中了解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而掌握汽车配件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密秘”,发现更多的线索。李春雨、王永胜在查处某某公司卡特修理包商标侵权案中,在对当事人罚款2万元的同时,边干边学,通过“话聊”了解到了不单是“卡特修理包”存在仿冒商标侵权问题,而且了解到市场上其他品牌修理包大部分也都是在广东上货冒充日立、小松、现代等品牌,提供不出进口手续及完税证明,第二天就按照此思路查到了另外一家公司,对其罚款3万元。

  (二)从细节入手,追根索源查处上游商家。在日常监管中经常有一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小问题,或者表面看问题不大,但是如果认真地探究就会从蛛丝马迹中发现更多、更大的问题。比如今年初,有群众举报辖区内有一个销售冒牌汽车滤清器的商行,他们介入调查后发现,该业户卖的滤清器确实在包装上无明显产地标识、自印商标等问题。由于是个体工商户,库存货较少,又没有正规的帐目可查,可能没有多大处理价值。但是他们办案人员并没有就此放弃,从进货渠道入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深入调查、顺藤摸瓜找出了一家更大的销售商,在检查中发现该户库存商品中的“KAT”卡特牌滤清器“LUK”牌汽车刹车片都是假冒日本产品,当事人拿不出该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正规进货xx,后来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当事人是从南方某市汽车配件销售公司订的货,进价一个115元,卖出价是160元,他们经过有关部门鉴定确认有2个品种的商品是商标侵权,随后按照法律规定实施了先行登记保存措施,依法对其处以罚款。

  (三)从联合入手,精诚协作构建办案链条。汽配市场情况复杂,依法查处违法经营案件,不能孤身奋战,必需主动争取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他们从本区的实际出发,采取了三个联合即:内外联合、横向联合、纵向联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1.内外联合。主要是与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密切合作。今年以来他们先后与北京领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上海汤普逊商标代理有限公司密切合作。上述两家公司都有国内外xxxx商品的代理业务,旗下有众多的专业打假人员从事商业信息调查工作。由于他们是以营利为目的,工作人员按照分工深入市场、经营场所、仓库进行调查取证,往往发现的违法信息比较准确。但是他们没有执法权,需要有一个执法部门来配合,所以我们与这两家一拍即合,成为合作伙伴。与此同时他们与质监部门合作,他们虽然在检查时从进货单中能从外表看出产品有问题,但是不能作为处罚依据,必须经过质监部门的认定才有法律效力。因此他们分别与沈阳市技术监督局质量检验所和抚顺市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检验所长期合作,达成了抽样送检产品检验不合格付给检测费,检验合格不付给检测费的协作议定,此方法给办案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既节省了办案经费,又提高了办案效率。

  2.纵向联合。主要是与上级执法部门联合增强打击力度。他们是分局下属的运输管理所,在执法中受某些外界因素的干扰较多,难度也较大。比如办一个案件,往往办案人员还未回到局里说情的电话或者说情的人就已经到了现场,甚至有的人已经到了工商局的办公室了。再比如有些案件是知识产权保护公司提供的线索,因受地域的限制他们不能跨区执法办案,只能眼看着案源流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局运输分局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并与运输分局联合成功的查办了沈阳市某某汽配有限公司销售换标汽车配件案,这次案件查处是以市局运输分局的名义,由运输分局专业办案人员带队,经过检查,发现该公司经销的部分大众汽车配件系非正规厂家生产,又提供不出合法手续,对上述60余件商品进行异地扣押,经过查阅帐目和进货手续,依法对其罚款4万元。

  3.横向联合。他们与公安质监等部门合作加大执法力度。2008年5月5日,他们接到群众举报,说在大东区工农路一小区内有人无照销售汽车配件,接到举报后管理所领导十分重视,立即组织人力前往调查处理。当日上午9时许,执法人员郭凤先、于志毅、孙铁出同志驱车来到该人租用的仓库,执法人员说明身份、出示了执法证件后,要求其配合工商执法检查工作,而该年青男子拒不配合,出言不逊大声喊叫说我们没有权利检查他的仓库。执法人员对其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后仍不起作用,此时该男青年又公开叫号“我什么也不怕,大不了一命顶一命”、“有种咱们出去单挑”。面对恐吓执法人员没有畏缩,在继续耐心地宣传法律法规的同时,迅速与管理所取得联系,15分钟后由曲耀成所长带队,六名执法人员和两名公安民警迅速到达案发现场,面对强大的阵势该男青年只好接受了执法人员的检查。随后该仓库经营者也来到现场。经了解该经营者郭某某,是浙江省人,今年36岁,夫妻俩从2007年9月份来到沈阳,租用了两间平房作仓库从事汽车配件铺货销售活动,因没赚多少钱就没办营业执照,执法人员从现场检查到出库单、进货单、销售收据等材料10余本,郭某某对上述证据全都承认是他经手所为。执法人员根据国务院370号令《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依法对其仓库内末销售的滤清器、机油枪、活塞杆等汽车配件137箱实施了异地扣押。根据其经营的时间、销售的数量、销售金额对其作出了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并指导其办理了营业执照。

  (四)从规范入手,建章立制完善监管体系。为切实加强辖区内汽配行业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引导和监督汽车配件经营者建立完善管理制度,我们根据上级要求探索从三个方面加强管理和规范。

  一是分级管理。他们把辖区内汽配行业分为三个管理级别。一级规模较大的总经销、厂家直销企业,他们经营的品牌单一、有厂家代表参与管理,有跟踪售后服务,信誉度比较高。二级是经营规模较大,经营时间较长,有一定的可信度,经营也比较正规,商品进货渠道比较可靠。三级是规模较小,经营品种杂,进货渠道多,经营者的素质较低。他们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一、二级别的企业重点是指导其文明经营、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合法经营一般情况半年巡查一次;对三级企业实行每季度巡查一次,如有消费者有投诉或举报的问题我们及时对其进行检查,对可疑的配件进行检测鉴定,有问题的及时查处解决,决不姑息迁就,没问题的逐步指导帮助其建立完善的内管理制度,使其守法诚信经营。

  二是完善索证索票和进货台帐制度。按照市局运输分局下发的《关于加强运输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不断规范汽配行业经营行为,保障汽配市场消费安全。坚持做到加强教育,营造氛围。定期下发市局有关专项治理方面的文件,同时执法人员主动上门对汽配经营户进行宣传,让每一位汽配经营户能真正了解不同时期政府专项整治的相关内容,并自觉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帐制度。加强检查,注重引导。他们按照上级要求印制并下发了60余本《汽修汽配行业台帐》,对台帐中有关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提出了登记台帐要求,同时加强了对汽修、汽配经营户的日常检查督导工作,由专人负责指导汽配经营户正确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制度和进货台帐制度,目前辖区内汽配销售的经营者均建立了进货台帐制度。

  三是健全协管网络,发挥协会作用。在行业归口管理后辖区内的户数明显增多,由2006年7月1日以前的62户,增加为1080户,干部增加了3人,工作量增加了数倍,面临着辖区面积大、干部少、管户增多的情况,他们不等不靠,积极想办法把各项工作扎实抓好。(1)增设协管联络员,他们在汽配商家比较集中的地域挑选了6名素质高,有责任心的企业负责人做为管理所协管联络员,每月至少联系一次,及时传达上级要求,把业户中存在的问题反映上来,使其成为管理所的桥梁纽带。(2)设立投诉站。在辖区内经营比较集中的地段设立了三个设诉站。每周派专人进行情况收集,开通了工商所与群众之间的信息绿色通道,投诉站设立以来,收到群众反映的信息有30余件,对他们反映的问题,我们都及时派管理干部前往处理。(3)层层签定责任状。按照上级要求,与所里4名管理干部都签定了《汽车配件安全销售责任状》,管理干部也与经营汽配的50余名业主签定的《汽车配件安全销售责任状》。管理所每季度对管理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一次考核,管理员每月对业主执行责任状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形成了由上至下落实的良好势态,上级的各项要求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郑重声明:资讯 【各地工商监管动态2010年003期】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