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打造全国兔业强县_刘氏兔业合作社的空间_百度空间

苍溪县加快推进兔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思路

苍溪县毛兔产业办常务副主任   刘宸荣

  苍溪县兔产办根据县委、县政府加快“1+3”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全县兔业园区建设步伐,有效实施资源转化,切实把“小兔子”做成“大产业”,进一步完善思路,真抓实干,奋力推进创建全国兔业经济{dy}县的进程。

  发展现状

  目前,兔产业是苍溪县的特色优势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县养兔农户已达12万户,年产兔毛2500吨,已建成“四川省毛兔特产之乡”。

  一、建成全国{zd0}种源供应基地:县毛兔良种场被省畜牧食品局授予“四川长毛兔良种场”的称号,目前正在与川农大合作,利用5年时间选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毛兔新品种。陵江兔业公司和鸿宇肉食品公司,欲建两个万只规模的肉兔良繁场,并在基地乡镇欲建10个扩繁场,引进浙江东茂农业公司,建成2万只彩色獭兔良种场,在基地乡镇欲建两个扩繁场。3—5年内将建成兔品种齐全、设施完善的良繁体系,可满足全县乃至西部兔品种供应。

  二、建成全国{zd0}的养殖规模:目前已建成毛兔存栏达450万只、肉兔出栏100万只的基地。

  三、建成全国{zd0}的兔产品加工贸易基地:现已建成的东溪兔毛市场,随着加工技术的成熟,引进企业发展深加工,成为了全国兔毛价格信息采集点。鸿宇公司建成年加工肉兔300-500万只的规模,东茂农业公司将建成年加工300万张兔皮加工企业,蜀川兔饲料年加工能力达5万吨。初步建成永宁镇荞子坝、白桥镇白桥坝、元坝镇井坝和陵江镇金垭4个兔业核心示范园。建成一个兔产品交易市场,对突破性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兔业发展规划、主要措施及经验

  一、发展规划。围绕全县“1+3”特色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三兔并举,巩固提升毛兔产业,突破性发展肉兔产业,稳步推进獭兔产业,把我县建成全国兔业经济{dy}县。

  通过努力,建成了拥有笼位20000个以上的苍溪县兔业科研繁育中心、10个存栏1000只以上的良种扩繁场、1000个科技示范户。完成毛兔新品种的选育申报、认证认可和商标注册。全县年兔存栏实现1000万只,其中:毛兔500万只、肉兔300万只、獭兔200万只;年出栏商品肉兔500万只、獭兔300万只;年外销种兔50万只。年加工兔毛3500吨、兔肉10000吨、兔皮1000万张;兔业年产值实现75亿元,税收2亿元。把苍溪建成西部地区的兔业加工基地,种兔、兔毛、兔肉、兔皮设施设备贸易中心。

  二、主要措施及经验。加快现代兔业发展,首先是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推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使兔业沿着正确的轨道稳步前进;第二是加强兔产品的优越性的宣传,引起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养兔产业的更加xx,对兔产品更加青睐,对投资兔业感兴趣;第三是完善行业协会的xxx服务,使企业和养兔场业主和兔农有所依托,同时不断规范经营行为,进行行业自律,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第四是要以科技为动力,组织专家对现代兔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地超前研究,使兔业的整个链条运转起来轻松自如;第五是培植xxxx,发挥强大的龙头带动功能,使广大群众受益,为民造福;第六是积极开发新产品、拓展大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物资空前丰富,人们的消费理念也不断改变,消费水平在逐渐提高。

  目前,兔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食品,一类是服饰。如何适应现代人的吃穿需求,把优质的兔产品变为人们喜爱的食品和服饰,这是业界同仁要研究的核心问题,兔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兔产品能否被消费者认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企业多做市场调研,组织精湛的科研队伍,不断开发出xx市场的新产品,做到产品开发与时俱进,永远不为市场所淘汰,只有我们的产品能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兔业才能兴旺发达。

  兔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栏任务重。受当前毛皮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兔圈空圈较多,急需大量填圈存栏。

  二、发展层次不高。科学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单产较低,产量不高;优质兔所占的比重不大,经济效益不高;业主大户较少,散养户较多,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不紧密、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效益不高。

  三、重建任务重。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造成全县1.2万多兔农受损,共损毁兔舍13.5万多孔,损失兔9万多只,兔产业经济损失达1584万多元,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极重。

  四、投入不足。业主、兔农、政府及金融部门对兔产业在资金、物资等方面投入有限,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影响兔业整体推进。

  五、国际国内市场发展不旺。受世界金融海啸影响,兔产品出口受阻,内需不旺,毛皮市场持续低迷,对兔产业冲击极大。

  六、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兔产业内部结构不平衡,总的来说毛兔产业发展较好,肉兔和獭兔产业发展滞后;另一方面,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对此,我们务必正确分析形势,切实解决好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好后期工作,努力推进兔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兔业快速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兔业是我县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优势项目,加快兔业园区建设,创建全国兔业经济{dy}县,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良繁体系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以四川省毛兔良种场为基地,和大专院校紧密合作,选育出“苍溪县毛兔”良种品牌;以苍溪陵江肉兔良种场为依托,积极开展良种扩繁和普及;以苍溪彩色獭兔产业科技园为核心,力争创建“苍溪獭兔”新品牌,形成兔业良种场、二级扩繁场、扩繁户的良繁体系。

  二、切实转变生产方式,加强基地建设。一是重点建设23个兔业基地乡镇。二是继续抓好4个兔业高效养殖示范园区建设。三是各兔业基地乡镇在巩固过去已建专业村基础上,每年必须新建1—2个专业村或兔业养殖小区,小区内毛兔户均100只以上的毛兔养殖标准户要达到50户以上;户均建圈300孔、户均年出栏商品肉、獭兔2000只以上标准养殖户要达到50户以上。四是每个基地乡镇每年必须培育、引进业主大户2户以上,形成兔业科技园区加养殖小区加业主大户的兔业基地建设新模式。

  三、抓好市场建设,多元化增强兔业影响力。积极筹建兔产品饲料经营、设施设备、种兔、仔兔、兔皮、兔肉等兔产品交易市场。积极参加和筹办一年一度的“肉兔节”、兔文化节及兔产品交易会,不断扩大苍溪兔业的影响力和兔产品的竞争力。

  四、加强科技攻关,培养技术服务人才。从畜牧局、兔产办或大专院校毕业生中安排人员组建“苍溪县兔产业研究所”,开展毛肉獭兔品种选育、养殖技术、疫病防治、优质牧草种植等工作。建立兔业科技人员定点联系良种场、扩繁场、大型养殖场制度。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示范户和示范基地,培养和命名一批兔业科技能手,广泛开展良种引进、选育、推广。采取引进、选拔、村社干部培训等办法,为兔业企业、养殖园区、业主培养兔业技术人才,广泛开展兔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兔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县畜牧食品局、县兔产业办等部门每年要对全县种兔扩繁场业主集中培训2次以上,教育部门要在农村中学开设养兔专业技术课程;县党校要结合干部培训,开设养兔专业技术课程;乡镇每年要对养兔大户培训1—2次,并在村、组建立科技播发点,进行技术培训宣传。

  五、着力机制创新,推进产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以兔产业xxxx为重点,以标准化养殖基地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生产无公害兔产品为方向,以发展养殖小区为突破口,大力推行“公司+协会(合作社)+农户”的兔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兔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坚持“四集中”(即土地向业主大户集中、资金向农业园区集中、产品向xxxx集中、农民向农业产业化工人集中)和“三种模式”(即依托土地整理项目建园区、xxxx投资建园区、业主大户股份建园区),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兔业示范园区和养殖小区。

  六、加大资金投入,扩充兔产业规模。一是整合国家、省、市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兔产业发展。二是浙江省对口帮扶苍溪的产业化资金主要用于兔产业发展。三是畜牧、财政、扶贫和金融等部门在安排xx和贴息资金时,向兔产业倾斜。四是县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建立兔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实行毛兔良种引进补助政策。100只以上的毛兔养殖户引进招标比选的良种兔,每只补助50元。建立肉兔獭兔规模养殖激励机制和建立原料交售激励机制。五是每年在科技三项费中,安排30万元的资金用于毛兔品种改良、选育和研发工作。

  七、抓好防疫,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实行每年春秋两季普防制度,养殖业主、农户与乡镇动检站签订防疫合同,明确双方责任、义务,确保防疫落实到位;积极为业主和企业在兔业养殖基地、兔产品精深加工、兔业市场培育等方面,在水、电地等“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林业、水利等部门要对兔业发展在木材、沙石等方面给予优惠。

  八、推进生态循环兔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布局,建设兔业生态养殖示范小区,沼气项目要向养殖园区、小区、业主大户倾斜,实行种养加配套,大力推行“兔、沼、草”、“兔、沼、菜”、“兔、沼、药”等模式,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促进兔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



郑重声明:资讯 【坚持科学发展观打造全国兔业强县_刘氏兔业合作社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