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多媒体电话的分析与探讨
 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手机、PC、宽带的出现,电信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宽带上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手机的世界更是异彩纷呈,据统计,市场上现有近千种手机在销售,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移动电话不断增长而固定电话则持续呈现下降趋势,截至2009年11月,全球固定电话仅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1/4。固定电话的流失主要是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替代结果,深层原因则是固定电话单一的话音功能,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容易被移动电话所替代。

  移动业务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缘于手机的成功。手机已经发展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一件随身物品,集成了通话、文字短信、媒体播放、游戏等功能,现在的手机越来越像一台微型的PC机。在固网领域,宽带的普及率和带宽也快速发展,全球家庭宽带用户2008年已经超过4亿,而且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为 2013年的6.83亿用户。拥有庞大用户群的固定电话,会保持PSTN电话单一的通话功能而逐步萎缩,还是会在宽带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类支持更多丰富业务的终端类型?

  用户需求分析探讨

  家庭客户是电信运营商的重要市场。家庭客户和个人客户、商企/集团客户并列为电信运营商的3个主要市场。而家庭是由个人构成的集体,对家庭用户的细分要比个人用户复杂得多,各个运营商都尝试对家庭用户进行细分。法电(FT)在其发布的用户需求研究报告HGDR中将家庭用户群分为七大类,包括单身青年、IT精英、丁克家庭、单亲家庭、双亲家庭、中年家庭、时尚老人。在这些用户群中,按照家庭经济实力的划分,{zj1}购买力的包括IT精英、双亲家庭、中年家庭、丁克家庭,这四类用户应当作为运营商重点考虑的用户群。这四类用户的xx点各不相同,范围很广,包括通信、娱乐、购物、消费电子、社交、、教育、理财等。运营商在这些家庭需求领域中,高度xx的共性需求是通信、娱乐和其他需求的相关信息应用。

  通信服务是电信运营商的基础服务。固定电话在很多家庭仍然是必需的,但很多具体的需求无法满足制约了用户使用固定电话。首先,人们拨打电话已经习惯了采用名字而非号码的方式,更何况现在很多人有多个联系号码,如果没有一个易用的电话号码本,很难期望人们能够养成使用电话的习惯。只能xx输入电话号码也是不好的主意,用户已经具备了上千条联系人记录,通过电脑或手机SIM导入到电话中编辑使用将更符合人们的习惯。其次,运营商的资费优惠是另一种吸引用户的业务,如中国电信的IP电话特服号17909。拨打电话或地址本中,如果能够在长途号码前自动加入17909的拨打方式,将是一个非常体贴的功能。

  家庭是人们日常生活最放松的地方,娱乐是家庭{zj1}潜力的需求。在家庭用户中,视频和音乐是家庭成员的共同喜爱的日常娱乐方式。有人已经习惯坐在沙发上一遍一遍无聊地翻看电视,{zh1}什么也没看到,只是消磨一下时间;但多数人已经厌烦了这种方式,电子节目指南(EPG)可以明显改善这种宅生活的质量。另外,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不习惯守在电视机旁做被动的受众了,点播视频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娱乐选择。上的视频模式非常流行,因为人们可以在自己喜欢的分类中,选择{zlx}的内容进行观看,也可以主动查询自己关心的主题相关内容。类似BT的视频虽然也很吸引最终用户,但运营商在找到较好的业务模式和规避版权风险前还不适合接入该领域。

  家庭中对信息的需求实际上该是有选择的。互联网已经培养了用户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info on demand),但互联网上内容过多过杂,用户更多的时间适用于筛选和甄别信息。对于家庭来说,一定是需要运营商筛选和甄别过的有效信息。日常信息尤其是每天多次访问的信息,如天气、新闻、交通、黄页等信息等是家庭生活的常用信息,其他实用的信息在家庭中也都有一定人群的使用者。电脑在功能上已经可以满足人们的复杂及个性化的需求,只是在日常应用信息的使用体验上很不方便。所以家庭除了需要实用信息,更需要简答易用、快捷方便的获取方式。

  除了业务上的需求,家庭用户普遍非常在意xxx。多数家庭在电视、宽带和电话(包括手机)上的消费开支是必不可少的,但多数家庭对提供优惠套餐的业务更xx,尤其是综合家庭各方面消费有综合xxx优势的套餐服务。一项市场调查显示,中国家庭用户当中79%对在固话与手机之间设置亲情号码有需求,57%对统一套餐(如固话、宽带和手机的捆绑)有需求,48%对统一账单、统一付费有需求。可见家庭固话对个人移动电话是由明显影响的,家庭固话与移动电话的业务融合和套餐捆绑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郑重声明:资讯 【家庭多媒体电话的分析与探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