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医生讲座:佝偻病防治(缺钙)_紫雨_新浪博客

主 讲 人:林医生   
主办:广州宝宝网()

本内容根据QQ群讲义进行整理,供爸爸妈妈们参考。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佝偻病的防治”。
有关这个题目的讨论和争议很多的。所以,我想,只有拿出xx的东西才能令大家信服。
所有,我今天的内容就是以“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讨论通过的《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为依据的,这是目前佝偻病相关的最xx的方案了。
下面
讲座主办方:广州宝宝网()   主讲人:林医生(三甲医院儿科医生)  
我的讲课正式开始了。
佝偻病就是我们常说的“缺钙”了。
很严谨的概念我就不讲了。
即使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
但是
现在佝偻病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
据报道,在南方,1岁一下婴幼儿,发生的佝偻病的比率为20~30%,
在北方就更高了。
但是,有一点值得高兴,绝大多数都是轻中度的缺钙,重度缺钙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只是偶尔从一些乡下来的孩子可以看到类似鸡胸、O型腿等
  
  
下面我讲一下哪些婴幼儿容易发生佝偻病。
1. 早产儿和出生体重较低(低于3公斤)的宝宝
2. 孕期缺钙的妈妈所生的宝宝
3. 哺乳期缺钙的妈妈所哺育的宝宝
4. 少晒太阳的宝宝
5. 生长发育太快的宝宝
6. 吃奶少的宝宝
这六类宝宝很容易缺钙,是预防的重点对象。
大家对照自己的宝宝,看看有没有属于以上6种情况的
现在讨论一下,可以发言了
早产儿是指孕周不足37周就出生的宝宝
妇女在孕期和哺乳期缺钙表现为小腿抽筋、多汗、腰酸、手脚发麻。其实,大多数的孕妇和乳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钙。孕妇和乳母除了喝牛奶和补钙,也同样需要多晒太阳。

宝宝奶量的标准:
4个月以内:全部吃奶
4~6个月:每天1~2次辅食,其他吃奶
6~8个月:600~800毫升
9~12个月:800毫升以上
1岁以上:600毫升左右
2岁以上:500毫升左右
冬天的宝宝,最容易缺钙了,因为太阳晒得不够,或者晒太阳的方法不正确。

现在我接着讲下去
宝宝缺钙主要表现为多汗、夜惊、烦躁、枕突和各种骨骼的改变
  
以下我详细解释各种表现
  
先说多汗
缺钙引起的多汗是有特指的,不是所有的多汗都是缺钙,夜间睡觉是的多汗,特别是睡熟以后多汗,就是典型的缺钙。缺钙的多汗也叫“盗汗”、“夜汗”。白天吃奶时或活动时出汗多是正常的,不是缺钙。
夜惊,就是晚上睡觉是突然惊醒、哭闹、甚至尖叫。如果白天或清醒状态下出现的烦躁,就不是缺钙引起的。轻微缺钙或缺钙早期,可能不表现惊醒,只是出现半夜睡不熟,哼哼唧唧、翻来覆去的。这段时间有很多家长向我反映了这种情况。主要是真正有效接触阳光的时间太短,接触的皮肤面积太小了。
讲到这里,肯定要留一点时间给大家发问和讨论一下
可以开始发言了。
枕突,就是宝宝的后脑勺,有一圈光突突的不毛之地。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的。特别是这段时间。
肋骨外翻,就是宝宝的肋骨下缘翘起来。这个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很多宝宝也存在不同程度肋骨外翻的。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引起注意的,就是有些家长习惯把宝宝的裤子提得很高,裤头的橡皮筋刚好压到肋骨,这样也会造成肋骨外翻的。所以穿裤子的时候,要注意,一是橡皮筋不要太紧,二是要摸着肋骨,橡皮筋不要高于肋骨。
  
可以开始发言了
其他的骨骼变形有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肋串珠、手镯和脚镯,这些是比较严重的佝偻病才会出现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所以这些我就不讲了。大家也不要瞎猜,这些骨骼变形一定要找有经验和有医德的医生,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介于佝偻病所形成的骨骼变形,一旦形成就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所以,佝偻病重在预防,一定要有先知先觉,避免发生骨骼变形。
所以,如何预防佝偻病是今天讲课的重点
预防佝偻病要从胎儿期就开始,1岁以内的婴儿是预防的重点对象。这是《方案》的{dy}句话。

本讲座主办方:广州宝宝网()   主讲人:林医生(三甲医院儿科医生)
  
具体的预防如下:
胎儿期:
1. 孕妇要多晒太阳和多户外活动
2. 孕妇要多喝牛奶
3. 孕妇在孕期的5个月以后,开始每天补充适量的钙(500毫克左右,相当于某某牌××钙片6粒左右)
4. 于妊娠中、晚期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800IU(相当于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但是很多妇产科医生认为维生素D对胎儿的安全性还不是很确定,所以很xxxx开维生素D。
虽然这些内容对各位妈妈已经没有价值了,但是,你可以向你身边的朋友宣传。
婴儿期(一岁以内)
这个时期是重点
1. 宝宝要多晒太阳和户外活动,这一点作为{dy}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也最经济、xxx。
2. 从满月开始,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方案》的建议每天400~800IU(相当于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鱼肝油要每天吃,一直坚持到1岁半左右。
3. 提倡母乳喂养,哺乳期间妈妈要补充适量的钙剂、鱼肝油和多晒太阳,每天喝奶粉。
4. 6个月以后要每天补充适量的钙剂。
5. 多喝奶。
  
  
开始讨论一下把
晒太阳和户外活动是有一定区别的。户外活动不一定等于晒太阳。
晒太阳是指人皮肤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而且,每天照射的时间0.5~1小时。
冬天可以接受阳光照射的部位为脸、小手和小脚、屁股等。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自行把握照射的时间和方式。
鱼肝油务必保证每天一粒,如果今天忘了,第二天就要吃两粒了,这样才能确保每天一粒。
鱼肝油和晒太阳要互相结合和互补。例如如果很长时间阴天,晒不到太阳,那么,每周可以吃9粒鱼肝油。
大家一点要相信一点,按照以上这个剂量来补充维生素D,是{jd1}不会出现中毒的,这一点大家xx不用担心。
注意,我强调的是{jd1}不会。
  
补钙的量
6~12个月:每天100毫克(相当于乳酸钙1包)
12~24个月:每天150~200毫克(相当于每天1.5~2包)
2岁以后:每天250毫克(相当于乳酸钙儿童钙片3粒)
  
建议的奶量
4个月以内:全部吃奶
4~6个月:每天1~2次辅食,其他吃奶
6~8个月:600~800毫升
9~12个月:800毫升以上
1岁以上:600毫升左右
2岁以上:500毫升左右
  
幼儿期(1~3岁)
1. 宝宝要多晒太阳和户外活动,这一点作为{dy}点,也是最最重要的,也最经济、xxx。
2. 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1岁~1岁半,每天一粒鱼肝油,《方案》的建议每天400~800IU(相当于贝特令或伊可新一粒)。1岁半以后,如果经常晒不到太阳,也要经常补充鱼肝油,可以每周3~5粒鱼肝油。
3. 要每天补充适量的钙剂。
4. 多喝奶。(每天500~600毫升)
  
如何诊断你的宝宝是否患有佝偻病。
这一点也是很对家长感兴趣的东西。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诊断佝偻病不能单凭某一方面,一定要综合分析
这就包括是否有缺钙的易感因素、是否有缺钙表现、是否有骨骼的变形、还要结合生化检查的结果。
现在很多医院已经开展了血清骨碱性磷酸酶的检测。我想重点谈谈这个问题
血清骨碱性磷酸酶
  
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是目前检查和诊断佝偻病的常用指标,具有灵敏特异简便快速的优点,目前已经代替了传统的“佝偻病三项”(血钙,血磷和血碱性磷酸酶),成为早期诊断佝偻病主要辅助检查。虽然,骨碱性磷酸酶没有血清25-(OH)D3和1,25-(OH)2 D3灵敏和特异,但基本可以满足临床诊断佝偻病的要求,目前很多医院都开展了该项检查(省妇幼保健院就有开展这项检查),价格不是很昂贵,30~40元左右。
  
检查方法:非常简便,扎手指xx,一般半小时就有结果。
正常值范围:小于或等于200U/L。
分度:骨碱性磷酸酶越高,说明“缺钙”越严重。
分度 骨碱性磷酸酶(U/L) 预防或xx的方法
正常 小于或等于200 每天一粒鱼肝油预防
轻度 200~250(不包括250) 每天一粒鱼肝油xx
中度 250~300(不包括300) 用大剂量的维生素D3xx
重度 大于或等于300 用大剂量的维生素D3xx
  
如何xx佝偻病
如果宝宝被诊断为佝偻病,那么应该如何xx?
首先,要明白,xx佝偻病的关键是补充维生素D,而不是补钙(当然了,补钙也是必须的,不可少的)
其次,要明白佝偻病也是分程度的,要按照不同的程度,采用不同的xx方案。正常和轻度佝偻病只是用伊可新就可以了,中度以上,才会考虑用大剂量的维生素D3xx。
目前,xx中度以上佝偻病的大剂量维生素D3{sx}英康利。
英康利就是维生素D3口服液:商品名为“英康利”,含维生素D3 30万IU,含量与传统的维生素D3针剂一样。
英康利口服后经过胃肠道的破坏,吸收率有所下降,xx效果比针剂稍差些,xx效果也还算明显,而且非常安全,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医嘱服用,一般不会出现中毒。英康利用于临床xx佝偻病已经有5年了,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英康利是xx佝偻病安全而且有效的xx,目前是xx佝偻病的{sx}xx。
  
使用英康利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如果有需要用到英康利xx,只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能私自用药。
2. 英康利不能与鱼肝油同时服用,吃一支英康利,要停服1个月的鱼肝油
3. 英康利也{zh0}不要与含有维生素D3的钙片同时服用。
如何补充钙。
虽然,钙剂是次要的因素,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选择钙片也要综合考虑,包括钙的成分、含量、吸收率、剂型、口味、是否含维生素D、安全和质量问题等。
成分:常见的钙有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磷酸钙、碳酸钙、鳌合钙、L-乳酸钙等
含量无需太多,要根据宝宝的需要量来选择,不是越多越好的。钙元素含量在100毫克左右的最合适
吸收率:溶解度高的钙,自然吸收率就高。还有两种特殊的钙,鳌合钙和L-乳酸钙吸收率特别高,可以突破普通钙30~40%的吸收率。
口味也相当重要。因为钙是每天都要吃的,如果每天像灌药一样给宝宝吃钙,那就太痛苦了。选择宝宝喜欢吃的钙,这一点很实际。
是否含维生素D:根据不同的需要,含或不含维生素D钙各有好处,要看具体情况。
安全和质量问题:所有食品和保健的安全、卫生和质量问题,是越来越受xx的。
  
提问几个相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我的文章和回答问题的帖子中反复出现,考考大家。
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吃钙时间
{zh0}是在吃奶后30分钟左右。不要选择吃完植物性的食物后补钙,这样会降低钙的吸收率的
如何解释微量元素中的血钙正常,但是医生仍然说宝宝缺钙。
血钙不能代表身体的钙储备。血钙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这是生命的基本要素之一,一旦血钙低于正常值,会产生抽搐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危害的。所以无论如何机体会动员所有的钙储备来保证血钙的正常值,这是就会动用到骨钙。所以,骨钙才能反映身体钙的实际情况。骨碱性磷酸酶就能反映钙。
如何看待钙锌同补
不主张,同时补充,会互相拮抗的,互相影响吸收率的。{zh0}分开补充,相隔4小时以上
为什么有些宝宝不用怎么补钙,却不缺钙,而有些宝宝补了很多钙,却还是缺钙?
  
三个原因:
{dy}.补钙方法正确与否。这一点没什么好补充的
第二.跟胎儿期从母亲那里获得的钙量有关。
如果孕妇的体质好,身体钙的储备很充足,那么,她所生的宝宝就不容易缺钙。如果孕妇体质差,身体钙的储备少,她所生的宝宝就容易缺钙。
就像出生在有钱人家的孩子,一出生父母亲就已经给他准备了一份丰富的财产,自己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保持很富有;而出生在穷苦家庭的孩子,要靠自己一辈子的努力,也不一定能变富。这个道理显而易见。
第三.跟人体所含的维生素D的受体的数量和活性有关。维生素D的受体的数量越多,活性越高,对维生素D的吸收越容易,就不易缺钙。相反,就也容易缺钙。这一点跟遗传有关的。
xx防治方法
  
一. 预防
胎儿期
孕妇和胎儿对维生素D、钙、磷的需要日益增加,孕妇应该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食用营养丰富的物质,患有低钙血症及骨软化症者应该积极xx。
对孕妇缺少日光照射者、食欲低下者、体弱多病者或妊娠后期在冬季者,应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预防先天性佝偻病。于妊娠中、晚期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800IU,或者每月5~10万IU,一次或分次口服;或者只投一次,15~20万IU,同时口服钙剂。
婴儿期
小儿出生后2周开始即可应用维生素D预防
1. 每日法:每日口服维生素D400~800IU,至周岁
2. 每月法:每月1次或分次口服维生素D5~10万IU,至周岁
3. 每季法:每季1次口服维生素D20~30万IU,至周岁
有条件者宜 采用每日法,每月法或每季法可依地区、季节、药源及小儿孕妇具体情况选用。不能口服时可肌注。在夏季接触日光充分时可暂时停服。
幼儿期:
小儿1岁后可采用“夏季晒太阳,冬季服维生素D”的预防方法。一般在冬季投给20~30万IU一次,其他时间应多晒太阳,增加营养。在高发地区可间隔2~3个月再投给维生素D20~30万IU一次。其他时间应多晒太阳,增加营养。
儿童期
5岁以后至青春期儿童可出项晚发性佝偻病,对于经常易疲劳、乏力、两腿酸软、腿痛、xxx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应进一步检查并给予防治。维生素D预防方法、剂量与幼儿期相同。
在应用维生素D预防时,母乳喂养小儿可不加钙剂,但对6个月后断母乳的婴儿、人工喂养、食欲低下、生长过快、青春期儿童或有急慢性疾病者可补充适当钙剂。
  
二. xx
活动期佝偻病应依据临床表现给予积极xx,目的在于控制病情活动和防止畸形。
活动期轻度: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1~2次,同时给钙剂,每次0.5~1克,每天2~3次,连服1~2个月
活动期中、重度:维生素D20~30万IU,1次口服或肌注,间隔1个月,可再给2~3次,同时给予钙剂,每次0.5~1克,每日2~3次,连续2~3个月。
恢复期:一般可不用维生素D,多晒太阳,改善营养即可。但在冬春季节为防止复发可投给维生素D20~30万IU,一次口服或肌注
给上述维生素Dxx量,可维持作用2~3个月,因此不必再给维持剂量口服,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多晒太阳即可。
  •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验证码:

郑重声明:资讯 【林医生讲座:佝偻病防治(缺钙)_紫雨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