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作为土木工程的一大分支,涉及大土木的各行各业,了解一下都有哪些行业,有多少院士,可以增长我们的见闻,开拓思路和眼界。现按入选年份编排如下: 黄文熙 黄文熙,岩土工程与水工建筑专家,原籍江苏吴江,1909年生,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35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硕士学位,1937年获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教授。 善于抓住生产实践中的关键性学术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基本研究,十分注意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例如创导用栅法分析拱坝应力;阐明影响砂土液化的许多因素,并创议用振动三轴仪研究液化问题等。建议用砂井和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用反滤层和排水井防止闸坝地基渗透破坏;用补偿基础原理建造水闸;用就地浇注混凝土防渗墙阻塞砂粒地基的渗漏等。参加了治淮和治黄工程中一些水闸和佛子岭、梅山、板桥、岳城、新丰江、毛家村等水坝的科研与加固工作,以及武汉长江大桥、上海宝山钢厂及其它一些工程的有关河道冲刷防护与地基加固处理的咨询工作,并对这些工程提出了积极建议。 潘家铮 潘家铮,土木工程学家,浙江绍兴人,1927年生,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国家电力公司技术顾问、教授、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一直从事水力发电建设工作,先后参加和主持过黄坛口、流溪河、东方、新安江、七里泷、乌溪江、锦屏、磨房沟等大中型水电站的设计工作,参加乌江渡、葛洲坝、凤滩、陈村等工程的审查研究工作,指导龙羊峡、东江、二滩、小湾、龙滩、三峡等大型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研究进一步加快开发我国水电资源的措施。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创造性地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设计问题,对许多复杂的结构如地下结构、地基梁与框架、土石坝的心墙斜墙、调压井衬砌、岔管和法兰等,应用结构理论、弹性理论或板壳理论以及运用特殊函数,提出了新的计算理论和方法。在设计中注意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推动技术的发展。研究和推导出不稳定扬压力和封闭式排水设计理论等。 张宗祜 张宗祜,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家,河北满城人,1926年生,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1-1955年在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读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自1948年大学毕业后,曾参加过石油地质、非金属矿地质调查、以及铁道工程地质调查工作。1955年回国后早期参加我国西北地区工业建设布局选址的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国内一些大江大河水利工程建设选址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以后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质的科研工作至今。对我国黄土高原的区域地质、地层、地貌及黄土工程地质性质、土壤侵蚀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在黄土的微结构与其力学性和黄土湿陷性变形、黄土的渗透性规律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的认识。 曾著有《中国黄土》、《中国第四纪地质》、《中国地下水》等专著;主编了《中国黄土高原黄土工程地质图(1:100万)》、《中国及毗邻海域第四纪地质图及说明书(1:250万)》、《亚洲水文地质图》、《黄土高原地貌图(1:50万)》等著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特别荣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 汪闻韶 汪闻韶,土力学及土坝、地基抗震学家,江苏苏州人,1919年生,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水利工程学系,留美后获衣阿华大学力学和水力学硕士和伊利诺斯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博士学位。现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防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重点研究饱和沙土的液化机理及其在振动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产生、扩散和消散的基本规律,建立了计算机模式的雏形。主要成就有探索和澄清了国外对土液化概念和机理中的一些较模糊的问题,以及土液化与极限平衡状态和破坏间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了土坝和地基地震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震变形分析比地震稳定分析更为重要和抗震工程措施比计算分析更为有效的见解。著有《饱和沙土振动孔隙水压力扩散和消散问题》等论文,参加编写《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一九六六年邢台地震》、《***大地震震害》等著作,主编了《中国水利工程震害资料汇编1961—1985》,保存了我国1961—1985年间15次地震中水利工程震害情况历史性{dy}手调查资料。1997年专著《土的动力强度和液化特性》出版。其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四等奖。 孙钧 孙钧,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家,原籍浙江绍兴,1926年生, 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大土木系。现任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教授、名誉系主任、校务委员,还担任中国岩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等职。 开拓并发展了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地下机构工程力学,并对地下结构粘弹塑性理论以及脆弹弹粘性节理岩体的蠕变损伤断裂效应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承担并完成了北京、上海地铁;江阴跨江悬索桥大锚碇工程的研究等20多项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大工程研究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1993年参与了长江三峡工程{yj}船闸。设计施工。在同济大学创建了国内高校{dy}所“隧道与地下建筑工程”专业并使发展成为中国{zh0}的同类专业之一。主要论著有《地下机构》(上下册)、《地下结构有限元法解析》、《岩土学反演问题的随机理论与方法》等以及论文约175篇(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人民防空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光华基金科技一等奖。 卢肇钧 卢肇钧,工程地质专家,祖籍福建福州,1917年生,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48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学位,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力学研究室任助理研究员,朝鲜战争时辞职回国。回国后在铁道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员并创建土工研究室。在1979至1990年的11年间连续兼任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和理事长。1999年被美利坚科学名人传记学会(AA***)评选为千禧年(2000)世界科学名人。 长期从事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技术的研究并对我国特殊土地区的筑路技术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五十至六十年代研究解决了西北地区盐渍土和东南沿海软粘土的工程性质和筑路技术并制定有关的设计原则。在挡土结构方面发展了新型锚定板结构的设计理论。七十年代以后对我国中南和西南各省膨胀土地区的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1997年和1999年发表了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的新概念。主持召开了中国第三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出版了各届会议的论文选集,并组织中国的学术论文和代表团出席了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大会。在国内外主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数十篇,并主持编写了我国《土木工程指南》和《地基处理手册》中的地基基础部分。为我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科的发展与提高作出了贡献。 宋振骐 宋振骐,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学家,湖北汉阳人,1935年生,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7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采煤系。山东矿业学院教授、矿山压力研究所所长。现任山东科技大学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中国组成员,国际岩石力学局(IBSM)成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40多年来坚持教学、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深入煤矿生产{dy}线,建立并完善了以岩层运动为中心的矿山压力理论和研究方法体系,该理论体系把中国采场矿山压力研究从定性推向定量,把煤矿现场矿山压力和岩层控制从过去主要依靠统计经验决策,推进到针对具体煤层条件定量的发展阶段。组建了中国高校{dy}个矿山压力研究所,主持并完成了包括“六五”、“七五”xxxx攻关项目等20多个项目的研究任务。创造的“井下岩层动态观测研究方法”及成功研制的顶板动态仪等监测手段,以及顶板预测预报和顶板控制设计等计算机系统和软件,实现了理论和方法的统一。80年代以来主持了包括"顶板预测预报和控制"等 10多个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先后获煤炭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10多项奖励。由于他在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及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的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科学技术拔尖人才、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全国高校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诸多荣誉称号。 陈梦熊 陈梦熊,水文地质学家,原籍浙江上虞,1917年生,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生于江苏南京,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毕业。国土资源部科技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高级工程师。长期在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担任副总工程师职务,主管水文地质科技业务,领导完成全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80年代以来,开始致力于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完成国际水文计划(IHP)两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除对水文地质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外,对环境地质,以及地貌、第四纪地质等方面,也造诣较深。 钱七虎 钱七虎,防护工程专家,江苏昆山人,1937年生,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1961年赴前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研究生部防护工程专业学习,获副博士学位。1965年7月回国,在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1年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1983年起任院长,1988年授少将军衔,1990年获“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gjj}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四届成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爆炸与冲击》等杂志编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在防护工程、系统工程及岩土工程等领域里,他出版了《民防学》等专著4部,论文50多篇。7项成果获国家或xx科技进步奖和工程兵优秀科技成果奖,1项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周镜 周镜,岩土工程专家,原籍江苏宜兴,1925年生,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大学获硕士学位。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长期从事铁路路基建设和科研工作,为路基土工的理论和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作出了较系统和突出的贡献:提出了按黄土结构力学性质确定边坡的成果;提出了第二破裂面计算衡重式挡土墙土压力的原理和判别墙后滑动面出现范围的公式;最早采用桩排架支挡、短密砂井和生石灰桩处理软土路基取得成功,为贵昆铁路、塘沽新港铁路大面积软土路基的修筑作出了贡献;提出了静力触探确定桩承载力的综合修正系数法,并较系统地组织解决了静力触探应用中的技术问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昆铁路新技术”项目的主要参加者之一。结合工程,指导研究生研究软土连续加荷固结试验技术,土工织物加固软土的破坏机理,实用的软土沉降计算方法等。 黄熙龄 黄熙龄,岩土工程专家,湖北钟祥人,1927年生,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顾问总工程师。 1962年提出软土地基设计施工的“控制长高比组合单元法”,解决了沿海软土地区房屋大量开裂的问题,该方法编入国家规范沿用至今。1987年主编的“膨胀土地区建筑规范”,其系统性、技术性均达到国际标准,并解决了国内外膨胀土地区建筑物大量破坏的事故,社会经济效益显著。主编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基基础设计与计算》等书。解决了数十项重大工程复杂地基处理的问题。 沈珠江 沈珠江,岩土工程学家,浙江省慈溪人,1933年生,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3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1956年赴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留学,获副博士学位。现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工作,教授级高工,岩土学报主编。 60年代初把苏联学者的静力分析理论和美国学者的运动分析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土体极限分析理论,证明了两个极限分析原理;提出了软土地基稳定分析的有效固结应力法;在国内最早开发Biot固结理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和计算程序,并建立了新的计算模型。被用于大量软土工程的计算;把国外的一维有效应力法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推广到二维问题,建立了相应的等价粘弹性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主持并参与了高土石坝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工作,参加了长江三峡围堰、黄河小浪底大坝及20余座高土石坝的设计计算。提出了多重屈服面、等价应力硬化理论和三剪切角破坏准则等新概念。在非饱和土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折减吸力和广义吸力等新概念,并建立了非饱和土统一变形理论。获国家和水利部科技进步奖5项,撰写《计算土力学》专著一本,发表论文100余篇。 王梦恕 王梦恕,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河南温县人,1938年生,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4年***铁道学院毕业,获硕士学位。铁道部隧道工程局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开拓了铁路隧道复合衬砌新型结构领域的理论研究,摸清了结构受力特点、机理,确定了施工要点及工艺;主持并参加大瑶山隧道深孔光面爆破、喷锚支护、监控量测、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周边钻孔预注浆等关键技术成果的开发、研究和应用,使长大隧道修建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主持双线铁路隧道不稳定地层新奥法施工,首次系统地完成了超前支护稳定工作面支护体系的理论分析和应用,创造了新型网构钢拱架支护形式并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主持创造了“浅埋暗挖法”修建城市地铁和车站的施工配套技术,为城市地铁及地下工程修建开辟了一条新路。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陈厚群 陈厚群,水工结构专家,江苏无锡人,1932年生,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0年至195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58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 在混凝土坝的抗震加固理论研究和解决重大工程的抗震关键问题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解决了新丰江、二滩、小浪底等重大工程的抗震问题;主持编制和修编了我国《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等多项规范;负责建置我国{dy}座大型3向6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并为大坝现场振动试验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科学测试监测手段。20次获得{gjj}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发表论文百余篇。 王思敬 王思敬,岩土工程、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学家,上海人,1934年生,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9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1963年获苏联地质矿物科学副博士学位。1963年从苏联回国后,一直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78评聘为研究员,1982年聘为博士生导师,1984年任副所长,1987~1995年任所长。2000年任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2001年受聘任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名誉院长。担任《工程地质学报》、《岩土工程界》主编,《Engineering Geology(国际工程学报)》、《中国科学》、《科学通报》、《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岩土工程测试学报)》等杂志编委。撰有《坝基稳定性工程地质力学分析》、《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Geo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 in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Regional Development(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地质环境研究)》等专著和100多篇学术论文。王思敬院士在国内xx的积极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在国际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曾获东南亚岩土工程学会{zy1}贡献奖。现任全国工程地质专委会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发展地球科学家协会(AGID)理事长、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学会(IAEG)理事长。 长期致力于地质与力学、地质与工程相结合和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依存关系、相互作用等方面理论研究,在创建工程地质力学、发展岩体结构理论和工程岩体变形破坏机制、开拓环境工程地质领域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坚持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参加并指导了长江三峡、雅砻江二滩、黄河小浪底、红水河龙滩、金沙江向家坝和虎跳峡、广州抽水蓄能电站、金川镍矿开采、地下核爆炸与工程防护等重大工程的研究与咨询。在国内最早进行了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其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奖励,1987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葛修润 葛修润,岩土力学专家,上海人,1934年生,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54年被选派到原苏联敖德萨建筑工学院留学,1959年回国。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岩体力学研究室主任。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岩石力学数值方法、测试设备和实验技术以及重大岩土工程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他是我国在岩土工程方面最早引入有限元法的学者之一,1973年完成的511工程地下洞室群的有限元非线性分析工作,是我国将有限元方法用于大型地下洞室群分析的首例。领导科研人员开展了离散元法、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流形元法、无网格迦疗金法和静态FLAC方法等新型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并开发了功能完备的计算软件。主持的几个xx露天矿(如海南铁矿、大冶铁矿、铜绿山铜矿、永平铜矿等)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监测和治理工作,在国内同类型工作中处于{lx1}水平。主持研制的RMT伺服控制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系统 “在总体性能上达国际{lx1}”(1993年中科院院级鉴定意见)。主持研制的钻孔全景数字摄像系统在国内居{lx1}地位。主持了用于探索岩石细观损伤扩展规律的CT试验专用加载器的设计工作和CT实时试验工作,试验成果已在《中国科学》发表,在国外尚未见同类成果报导。他曾于(1981 -1983)年获德意志xx共和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与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创始人、岩石力学xx学者米勒教授从事合作研究,并多次赴德国、奥地利、美国、瑞士、法国、加拿大等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考察访问和学术交流。1985年以来共获国家和省、部级奖18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0多篇。1978年被全国科学大会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8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朱伯芳 朱伯芳,水工结构和固体力学专家,江西余江人,1928年生,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51年~1956年,参加治淮工程,先后参加了安徽佛子岭、梅山、响洪甸三水库的设计,任技术员、工程师、坝工组长。1957年~1969年,在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任工程师、组长,从事混凝土高坝研究,在我国开辟了混凝土温度应力、混凝土徐变理论等新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1969年12月~1978年,在水利电力部第十一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大队任工程师、组长,研究了三门峡大坝改建的温度应力问题,从70年代初开始,积极推广有限单元法。1978年12月~目前,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研究室主任、兼任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84年被授与首批{gjj}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是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从1976年开始,在我国开辟了拱坝优化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建立了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著书6本,以{dy}作者发表论文130余篇。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土木与结构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曾任中国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曾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现任土木工程学报、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及应用、水力发电、基建优化等杂志编委。先后十余次应邀到国外讲学和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刘广志 刘广志,探矿工程专家,1923年生,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新中国地质部门探矿工程奠基人,从事探矿工程58年,是我国涉足石油、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钻探、掘进工程专家,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解放初期,他奔波于白云鄂博、铜官山、攀枝花等大型矿山,组织多工种综合勘探,做出重要贡献。鉴于当时我国探矿工程落后局面,领导人造金刚石小口径钻探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1985年获{gjj}一等奖;领导研究推广定向钻探、绳索取心钻探、空气钻探、反循环钻探、孔底动力机钻探五大技术,使我国钻探工程不仅居世界先进行列,还为一批老矿山探明了深部备用储量。创造性的为上海治理地面沉降、用小型钻探设备治理广西田东煤田严重喷气失火事故、钻成松辽盆地{dy}口油井等做出突出贡献。为促使我国地质学向地球深部发展的世界总趋势,倡议开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科钻1井已于2005年6月胜利完工,井深5118米全用金刚石取心钻探,居亚洲xx,获地球深部众多{zx1}信息。主编中英文版《金刚石钻探手册》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编《科学钻探》信息资料三卷8集计250万字。论文200余篇,一生专著32册。 刘建航 刘建航,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河北深泽人,1929年生,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建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研究和设计含水软弱地层中盾构法隧道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拼装式衬砌,率先攻克衬砌结构防水关键,用以建成{dy}条黄浦江越江隧道及地铁试验段,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开拓盾构、沉管、连续沉井法,以建成困难地层的20条市政隧道。在江底高压沼气砂层建隧,解决喷发沼气流沙等世界罕见难题。首次在建筑密集区用自制11.3米盾构、地下墙深基坑法和环境保护技术建成第二条浦江隧道,该工程获国家金奖。在地铁工程中采用车站地下墙深基坑明挖法、逆筑法及盾构穿越建筑群等新技术有效控制了流变性地层移动,保护了市政建筑设施。理论结合实践地写出了“盾构法隧道”、“基坑工程手册”、“地下墙深基坑周围地层移动的预测和治理”等著作。 钱鸣高 钱鸣高,采矿工程专家,江苏无锡人,1932年生,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4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为我国矿山压力及其控制学科作了大量的开拓与奠基工作。创立了以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和支架-围岩系统控制为一体的实用工程理论体系,开发完成集“矿山压力预测、控制和监测”为一体的实用工程技术,解决了我国许多矿区工作面低产和安全(防止冒顶)的关键采矿工程难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中国煤矿生产地质条件,卓有成效地开展采矿工程科技研究与实践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及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 卢耀如 卢耀如,地质学家,福建福州人,1931年生,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岩溶地质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建立了岩溶发育与工程环境效应系统理论,参与实践及指导了一系列水利水电、铁道、矿山及城镇工程的勘测研究。卢耀如在岩溶(喀斯特)研究方面的成就显著,被国内外学者赞称为“喀斯特卢”。 重要学术观点与贡献:从事水文、工程与环境地质工作40多年来,建立了岩溶发育系统理论,参与实践指导水利水电、铁道、矿山及城镇许多大工程勘测研究;负责查明官厅水库渗漏塌陷,为大坝及京津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参加南津关坝区勘测研究;指导乌江渡水电站等大工程的勘测与基础处理;负责西南岩溶地质—生态环境研究,为国家民委向中央汇报石山脱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指导解决阿尔巴尼亚“费尔泽”和“xxx”两大水电站工程地质问题;应邀在英、加、美等国讲学,并在我港台地区讲学与指导研究大工程的地质问题。 刘宝琛 刘宝琛,采矿工程专家,辽宁开源人,1932年生,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1962年获波兰科拉克夫矿冶大学技术科学博士学位。刘宝琛教授1994年5月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冶金部长沙矿冶研究院副院长。现任国际岩层力学局委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小组组员、国际隧道会议组委会委员、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 刘宝琛教授长期致力于采矿工程及岩土工程研究。创建了时空统一随机介质理论;提出了裂隙岩石通用力学模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开采影响下地表移动及变形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系列微机软件。这些成果已为国内外同行所公认,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广泛应用价值。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多次获省部级奖励。 陈肇元 陈肇元,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浙江宁波人,1931年生,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爆炸、撞击作用下防护结构性能与设计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及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并取得系统成果,许多纳入国家设计规范或用于重要工程,在研究推广现代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和土钉支护技术,并编制相应结构设计施工规程的工作中也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主要从事建筑物工作性能评估、结构安全性以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研究,并有实用成果。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200余篇。曾任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常务副主任(2000-2002)、学部主任(2002-2006)。 林学钰 林学钰,女,水文地质和环境水文地质学家,原籍福建福州,1937年生,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于上海市。195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现任长春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应用水文地质研究所所长,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水环境模拟xxxx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1980-1982年在美国爱达荷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进修, 1990年在澳大利亚科学工业研究院(CSIRO)任高级访问学者。 早年从事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使我国地下水管理工作进入系统化、模型化、定量化的新阶段。在区域和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流模拟、预报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并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地下水水质模型。近年来在地下水污染机理和微生物治理地下水污染理论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环境水文地质和地下水资源管理研究的学者之一。 自1985年以来,完成国家、部(省) 级科研生产项目30多项,获国家、部(省) 级奖励11项,其中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 "石家庄市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国家技术标准---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水文地质部分)" 等均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和三等奖三项,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现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xxxx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G1999043606)以及省部级项目等多项。已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30多篇曾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并纳入会议论文集。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0多人。参加和主持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是第28和30届国际地质大会环境水文地质分会的召集人和1998年"未来地下水危机国际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多次参加美、欧、澳洲等有关国家的学术会议或进行互访。 在国内外学术组织担任各种职务。曾被评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获"吉林英才" 奖章和 "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周锡元 周锡元,地震工程专家,江苏无锡人,1938年生,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gjj}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北京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抗震减灾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多个学会理事或常务理事;《建筑结构学报》、《地震学报》、《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和《Journal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等多种杂志编委;发表论文百余篇,著作有《地震工程概论》、《场地•地基•设计地震》、《抗震工程学》等;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一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及北京市和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进步奖多项,指导培养硕士、博士生、博士后40余名。 40余年来,周锡元院士致力于结构抗震、工程地震学以及城市与区域的综合减灾研究,发展了考虑房屋空间工作特性的结构计算理论;开拓了随机地震力理论与结构地震反应的研究;深化了场地条件对震害和地震动影响的研究;推动了城市地震小区划;发展了地震动参数和震害潜势的概率分析方法;推进了城市和区域的综合抗震防灾;促进了建筑结构隔震减震的研究与工程应用;长期参与地震区建设规范的制订与修编。现有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隔震、减震与振动控制;城市与工程抗震减灾;地震危险性分析与设计地震;城市和区域综合减灾规划等。 曹楚生 曹楚生,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工结构专家,江苏无锡人,1926年生,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8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结构组。现任天津大学教授和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专家委员会主任。 他长期从事工程设计,负责设计的工程有:佛子岭连拱坝、磨子潭大头坝、响洪甸重力拱坝、黄河干流上{dy}座发电的盐锅峡水电站、碧口碾压式土石坝、潘家口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和石漫滩碾压混凝土坝等。他撰写有关水工结构、抗震、基础处理、水利水电可持续发展等论文40余篇,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中水工建筑物分支和他编写的有《中国水利》中“中国坝工”一章。他在设计构思上大胆创新,对具体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则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为我国在各种坝的具体设计及结构型式创建和发展上做出显著成绩。他设计的大坝迄今均运行良好,很多已成为我国xx工程,其中潘家口和石漫滩工程获全国优秀设计金奖。他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4项,获1956年全国农业水利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生产者和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等奖励。 鲜学福 鲜学福,矿山安全技术专家,四川阆中人,1929年生,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4年毕业于莫斯科矿业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重庆大学教授。完成的“用力学方法研究南桐矿煤与瓦斯突出潜在危险区预测”,从力学角度创立了突出潜在危险区预测理论及方法,其应用避免了重大瓦斯灾害事故发生;完成的“煤矿开采深部瓦斯涌出预测的方法及区域治理”,将地应力场、地温场、煤质及煤对甲烷的吸附与煤层瓦斯渗流特性等相结合,提出了有效的煤矿深部开采瓦斯涌出预测新方法和区域治理措施;合作完成的“水射流辅助PDC刀具切割破碎硬岩的研究”,提出了新型刀具结构及参数优化方法,使刀具受力减少30%-50%,寿命提高3.1倍;完成的“水力压裂理论与工程应用”和“岩盐水溶开采工艺参数的监测与控制的研究”,提出了合理布井和选择{zj0}压裂参数的新方法,实现了盐矿水溶开采工艺与技术革新。已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2项,发表论文200多篇,专译著8部,培养博士生40名。 谢和平 谢和平,力学专家,湖南双峰人,1956年生,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8至1987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专业读本科、研究生,获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党委副书记。现任四川大学校长。 谢和平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xxxx学科"矿山工程力学"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是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任《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10余种科学刊物的主编或编委。 谢和平长期致力于矿山岩体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实践,于80年代初在我国最早建立了矿山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力学模型,研究其自然性状及导致灾害性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开拓了矿山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新领域,成功预测了采动围岩的损伤大变形和蠕变稳定过程,并应用于深部巷道大变形预测、蠕变分析及其相关的巷道支护设计等重要工程领域。1985年起,他创造性地引入分形方法对裂隙岩体进行非连续变形、强度和断裂破坏的研究,形成了矿山裂隙岩体非连续行为分形研究的新方向,并与损伤力学相结合在岩爆、地表沉陷、顶煤破碎块度控制等重要矿山工程应用中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谢和平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岩石混凝土损伤力学》、《FRACTAL IN ROCK MECHANICS》等6本中英文专著、190篇论文及有关工程实践中,成果被SCI收录34篇、引用299次,EI收录47篇,CSCD和CSTPC引用346次。其科研成果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煤炭部、教育部等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6项(均为{dy}获奖人)。他先后培养出了博士、博士后16名。并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与合作研究,1991年被美国犹他大学聘为客座教授,为该校正式开设两门课程。1992.10-1993.8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客座研究员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和1996年应邀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诺威大学讲学。1993、1997和1999年三次应邀为客座教授赴波兰西里西亚工业大学讲学与合作研究。 谢和平教授先后获得多项学术奖励和荣誉称号,1990年被授予"煤炭系统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1991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特殊津贴。1992年被评为"{gjj}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技术科学)",为全国6名获奖者之一;并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994年成为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资助"的专家。1995年又成为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专家。1996年进入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dy}、二层次。1997年成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工程"{dy}层次培养对象,并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2001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2002年获科技部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2003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 顾金才 顾金才,岩土工程与防护工程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专家,河北卢龙人,1939年生,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5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现任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和主持防护工程岩体加固技术理论研究工作并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成就和贡献是:对喷锚支护抗爆性能主持进行了大规模的抗动载性能试验,为国内首次提出喷错支护坑道抗动载设计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与项目组同志一起为我军创建了先进的地质办学模型试验室,并在国内率先提出坑道模型平面应变试验条件和“先加载、后开洞”的试验方法,为我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喷锚支护道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为喷锚支护技术在国防和民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在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与设计计算方法项目研究中,对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提出了先进的弹性支撑点理论,对锚固工程设计提出了先进的设计计算方法,提高了我国预锚加固技术的理论水平和设计水平;为我军地下机库、地下厂房以及国家多个大型水电工程(如白山、二滩、小浪底、大朝山、李家峡)进行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为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军事效益;与地方大学联合培养了一批硕士研究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二等奖1项(排名{dy}),三等奖3项(排名分别为一、二、三)。1992年被批准为{gjj}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享受***特殊津贴。1998年获总参“人梯奖”。 郑颖人 郑颖人,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专家,浙江镇海县人,1933年生,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曾任教授和常务理事。现任后勤工程学院教授。 1978年提出了地下工程弹塑性、粘弹塑性位移解及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完善了地下工程围岩压力理论。发展了应变空间塑性理论与多重屈服面理论,尤其在建立广义塑性理论上取得重大进展。在岩土工程的边界元、应变空间弹塑性有限元、弹塑料性半解析元、反分析等方面也做出了一定成绩。在xx地下工程、城市岩石工程与区域性土领域,包括飞机洞库、掘开式机库、洞式仓库、油库等设计、锚喷支护计算、浅埋洞室上修建高层建筑、两洞间最小岩石间壁、软粘土地基强夯、膨胀土地基勘察与计算及压实黄土地基沉降等方面,为xx与地方解决了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军事与经济效益。编制过国家《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及多部国军标与地方标准。先后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专著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三等奖各一项,xx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五项,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一项,水利部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一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名,三次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1978年被评为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1991年享受***特殊津贴,1996年被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2000年获茅以升奖提名奖。 张在明 张在明,岩土工程与工程勘察专家,原籍河南济源,1942年生,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后在美国和加拿大做访问学者多年,曾任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现任顾问总工程师,北京工业大学双聘教授。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 从事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专业生产和研究工作,负责重大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项目的策划、实施与审定。主持的重大项目在百项以上,解决了很多难度很大的工程问题。研究工作有:工程评价与数值分析、计算机应用、土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反应分析、地下水非饱和渗流、主持全国行业技术发展要点制定等。 国家勘察大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获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获{gjj}优秀工程4项,优秀软件奖1项,部市级优秀工程奖13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11项;出版专著2本和译著2本,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约70余篇。 陈祖煜 陈祖煜,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专家,重庆人,1943年生,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1年在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边坡稳定理论和数值分析的研究工作。发展完善了以极限平衡为基础的边坡稳定分析理论;得出了边坡稳定分析上限解的微分方程以及相应的解析解;将有关理论和方法推广到三维问题的求解,使边坡三维稳定分析成为现实可行;先后提出并解决了小湾、天生桥、漫湾、二滩、天荒坪等大型工程滑坡险情的工程措施并成功实施;编制的边坡稳定xxxxSTAB已形成一个具有141个应用单位的用户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