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期待更多企业成为追求法治市场经济的中坚[南都社论]__鲜橙互动 ...

    继湖南郴州数家医院用工业氧冒充医用氧引起各界震动之后,医院用氧风波再起。5月10日,河南省17家医用氧生产企业的代表和代理律师,向北京市{dy}中级人民法院起诉国家xxx并获得受理。另外,湖南和东北的几十家企业也将参与此次诉讼。河南一位企业代表对媒体表示:“多年来,医用氧市场混乱,让企业根本做不下去,但不做又放不下,安于现状又不甘心。”

    郴州事件已让目前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的用氧问题露出冰山一角。其实不仅是工业氧,据资深人士披露,现在许多医院通过分子筛制氧机自产的“氧气”因为缺乏质量标准,监管又处于“真空”地带,其质量有时比工业氧还差。众所周知,工业氧质量要求较低,并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炔等对人体有害的杂质,一旦病人吸入过量,就会发生呛咳、结痂等现象,引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的病症,严重的还会造成病人吸氧量不足,危及生命。而比工业氧质量更差的氧气,运用到人身上,其后果岂非更不堪设想?

    医院是治病的地方,氧气是用来救命的,医用氧市场的混乱无序,给医疗机构带来了暴利,却直接威胁到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使按照规则合法生产医用氧的企业面临灭顶之灾。“国家xxx一方面要求我们按标准生产医用氧,另一方面又允许医院分子筛制氧存在,导致不公平竞争,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企业代表的这句陈述,朴实而又沉痛。

    就案件本身而言也许无须多加论说,值得注意的是几十家企业集体维权行动透露的丰富信息。企业的诉求是清楚的:主管部门应该切实履行责任,纠正医用氧管理力度不一、监管标准不公的问题,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这一带有明显自利倾向的诉求,具备一种也许为当事人所未察的客观效果:企业正在成为追求法治市场经济的中坚。

    在经济活动中,政府的责任就是营造一个公正、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当然这样一个环境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建成,需要包括企业和公民在内的所有经济人的监督与推动。近年以来,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公民个体的维权活动呈云蒸霞蔚之势,在与一个又一个强力部门的抗争中,公民社会在铢积寸累地发育。而相形之下,企业却低调多了,这其实是不正常的。在纷繁的经济活动中,企业所遭受的非市场之手的伤害,绝不比公民个人少,而且就拥有的维权资源和手段而言,一个稍具规模的企业远比公民个体丰富得多。为什么他们愿意息事宁人?说来并不奇怪。企业是要赚钱的,只有和气才能生财,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得罪操生杀予夺之权的主管部门?显然,如果不是势非得已,未经反复权衡,企业家们是不会走到这一步的。企业家们走到这一步很不容易,从拒绝受理到现在受理,司法部门也迈出了艰难的一步。接下来法院究竟如何判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公众从中看到了超越单纯经济利益的价值,这就像格力公司因投标失败而打官司,其是非曲直不妨自说自话,但留下的思考却注定会积淀下来,成为社会共同的财富一样。

    xx经济学家吴敬琏曾经在一个论坛上对企业家发出呼吁,要致力于把市场经济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法治的市场经济才是“好的市场经济”。现在,企业家们已经行动起来,参与到了“捍卫规则、追求法治”的时代潮流中。几乎与几十家企业进京告状的同时,湘潭大学法学院的10名师生联名向国务院法制办紧急寄送了一份申请书,请求国务院法制办对xxx允许医院通过分子筛制氧机自产氧气的“红头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可以相信,在这样一个时代潮流中,企业和公民的联合将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几十家起诉的企业及背后的企业家们值得敬重,他们是在为自己维权,也是在推动社会进步,我们期待更多企业成为追求法治市场经济的中坚。

    ●欢迎回应:shelun@ 188.com 南都网:w w w.nddaily.com

(南方都市报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南方都市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梁香禄(020-87366226)、肖曼丽(020-87366691)、袁铮(020-87366099)
郑重声明:资讯 【[社论]期待更多企业成为追求法治市场经济的中坚[南都社论]__鲜橙互动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