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把关于“碳”的话题推向了高潮,无论是会前还是会后,对气候问题的热议和对哥本哈根会议的狂评,一直没有间断,可以说,全球唱遍“咏碳调”。尽管对控制“2℃”和“450ppm”这样的标准还有争议,尽管对这次会议成果的评价大相径庭,尽管《哥本哈根协议》这个政治文件尚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关于全球气候变暖严重性的主流声音和有必要采取积极的减排行动的共识,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明确支持哥本哈根协议,有70多个国家已经公布了自己的减排目标或行动方案。
其实,这样事关全球人类命运和各个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取得共识共同采取行动,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能是个长期协商切磋、不断调整磨合的过程。
诚然,我们已经走过了漫长的(近20年)艰苦曲折的气候问题谈判之路,1992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4年生效以来,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缔约方会议,其中留下了诸如“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以及“哥本哈根协议”等重要的足迹,应该讲是有共识也有分歧。但是,无论如何,气候问题的严峻形势,不能允许那种不区别责任的推托和搪塞,也不能让只作表态承诺而不落实行动履行义务的状况再继续下去了。我们寄希望于2010年的墨西哥会议,应该在责任目标、资金技术、核查透明度等问题取得积极的进展。
后根本哈根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和希望,也充满着矛盾、问题和挑战。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zh1}一年,随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刚刚闭幕的“两会”,都传递出重要的政策信息,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其中很重要一个方面是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仍然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我们看到,自“十一五”实施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以来,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至2009年,4年来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4.3%,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了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了13.14%(该项已提前完成了“十一五”的减排目标)。这中间,建筑节能减排也在努力推进并取得积极的进展。
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建筑节能,将其列为三大重点节能领域之一,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预见建筑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
其一,建筑能耗大,很可能从目前的耗能大户之一变成{dy}大户。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住房商品化快速推进的时期,也是建筑物业量急剧增长的时期,我国房屋建筑面积已超过400亿㎡,目前建筑的使用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8%,预计今后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为16~20亿㎡,到2020年累计新增约160~200亿㎡,届时,建筑能耗的比例将会增加,很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建筑使用能耗水平,达到40%左右,有关部门推测,到2030年左右,建筑将成为{dy}耗能大户或可成真。
其二,建筑节能减排压力持续加大。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2009.11.25)就宣布并在会上(2009.12.18)再次明确: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2005年下降46%的基础上,到2020年比2005年再下降40~45%,而且仍将同“十一五”规划一样,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接受法律和舆论的监督,保证承诺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实现,大体上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通过节流,降低能耗,降低26~30%;通过开源,发展非化石类能源,降低8~10%;通过优化,主要是煤的洁净化,降低6~7%。这其中都与建筑节能相关,建筑节能的紧迫性自不待言。
其三,国家对重点耗能领域的关注将会更多地转向建筑与交通。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在加快,在加快实施振兴调整重点产业规划的同时,将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低碳新兴产业,而且在连续对现有高耗能项目采取抑制性措施的基础上,今后还将继续淘汰落后的耗能企业,今年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500万吨、炼钢600万吨、水泥5000万吨,这些措施将使工业系统的节能减排会有较快的明显进展,从而更加突显出建筑(包括交通)节能减排的迫切性。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国家的经验,城市建筑和交通耗能占终端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二,我国建筑和交通的能耗比重,已由2000年的35.9%上升到41.9%(《中国环境报》2009.12.0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住和出行水平必将有更大的提高,建筑(交通)领域的耗能和碳排放也必将成为关注的重点和挖潜的所在。有鉴于此,我们对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必须格外关注、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迈出更大的步伐。
我国建筑节能从1986年颁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算起,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应该讲是有成绩有效果的,但和目前应对气候变暖的形势、中央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及国家节能减排的具体要求相比,则存在明显的差距,现存的大量老旧建筑仍然处于高耗能、高排放的状态,新建建筑也未能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节能要求,而这些要求仅仅是阶段性标准。面对上述严峻的建筑节能形势,在后哥本哈根时期,尤其是在关键性的“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对我国建筑节能减排和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推进,应从长远的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的高度上,多一些战略性思考,并结合我国国情和行业实际,科学地选择技术路线和制定产业政策,使之有效地落实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而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和产品换代,更好地服务于低碳住房消费。
对于住宅产业和住房消费来说,要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其实质就是在住宅生产和住房消费过程中“去高碳化”,这样,首先就必须有针对性地找到其高碳所在:
一是户型偏大,总量扩张。住宅商品化造就了住房消费的多元化,但住房消费存在着追求奢华的不良倾向,求大、贪多、摆阔—————追求大户型,一步到位,甚至拥有并空置多套住宅,过度装饰装修,互相攀比,结果造成建设规模超越基本需求而急剧扩张;
二是品质欠佳,耗量过高。住宅产品品质和性能总体不高,围护体系保温隔热性能差,造成单位面积的能源资源耗量过大;
三是寿命“打折”,资源浪费。大量处于正常安全使用期的建筑被拆除,一方面是存量资产的资源潜力未能全部有效发挥造成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又要提前重新投入资源用于新建,使高碳呈翻番式地攀升;
四是生产粗放,转型滞后。住宅产业的工业化、工厂化程度低,仍未摆脱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以现场、人工、湿作为主,难以有效地提升品质、均好质量和降低成本,另外,最终产品的完成度没有到位,不少住宅仍是毛坯房上市,二次装修的弊端日趋明显,这些都是造成耗量高、排放多、寿命短的直接原因;
五是高碳建材,先天不足。建筑材料和部品自身的碳足迹明显,以水泥为代表的低标号高碳材料和制品大量使用,其产业集群和最终产品必将呈现高碳特征;
六是碳基能源,高碳排放。受国家煤碳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的制约,建筑用能对煤碳等化石类能源的依赖性很高,直接造成了高浓度的碳排放;
七是设计陈旧,标准缺失。设计因循守旧,设计创意和技术创新没有突破性进展,标准规范更新缓慢,先进的技术成果没能得到及时反映,某些涉及低碳的指标和标准未能及时出台;
八是存量建筑,高耗高排。现存大量老旧建筑多为高耗能、高排放,存量建筑更新改造速度慢,在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中,具有明显的高碳权重;
九是拆而变废,少有回用。大量被拆除的建筑,多按建筑垃圾同其它固体废弃物一起加以填埋,本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未得以循环利用。我国600多个城市,有三分之二是被垃圾包围着的,堆放的垃圾已达60亿吨,占地300多万亩。
十是政策缺位,激励不足。对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住宅产业体系和住房消费模式,缺乏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的引导,致使节能低碳产品叫好不叫座。
凡此种种,不仅发生在住宅产品的建造和使用环节,而且延伸到上游和下游,可以讲涉及到整个住宅产业链,因此,要构建低碳的住宅产业体系,以其低碳的住宅产品服务于低碳的消费,必须纵观整个住宅产业链,抓住重点环节,全面实施“去高碳化”。
1. 选用低碳建材,减少用量、缩短运距。建筑用材分为金属与非金属两大类,金属类以钢材为主,也包括铝、铜等,非金属材料以水泥为主,也包括玻璃、树脂类及xx的木材、石材等。材料及其部品的碳排放主要源自材料的开采、生产和运输的能耗,某些材料在生产制造工艺过程中也有碳生成和溢出,如每生产1吨水泥熟料因碳酸盐矿物分解和有机碳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占熟料生产所产生碳排放的52%。不言而喻,水泥当属于高碳排放的建材,据不xx统计,在建材工业消耗的标煤中,水泥占到70%左右,2008年全国CO2排放总量为51亿吨,建材占9亿吨,其中有7亿吨是水泥排放的。当然,钢材等金属材料、树脂类材料生产过程也都有碳排放,但要低于水泥,而xx的石材、木材则属于低碳材料。因此,大力发展钢结构,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可以就地取材的农村)采用木结构、石结构以及生土结构,应该是具有低碳优势的选择。但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水泥是一种性能优良用途极广的建筑材料,水泥还不可能退出建筑市场,减排的途径在于减量化,可以通过提高标号,生产专用特种水泥及发展水泥制品、商品混凝土等方式,尽量减少应用中的水泥耗量。总之在材料和部品供应的上游端,要尽量选用低碳材料,同时要减少用量、缩短运距。
2. 提升住宅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住宅的工厂化生产程度。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加大,为提高住宅生产的效率、降低消耗和提高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以人工为主现场湿作方式的建造方法,要提倡并逐步实施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工厂化生产方式,在工厂制造组合成平面构件体系或立体空间单元,在工地现场进行组装,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制造设备和施工机械的利用效率,节省原材料并能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性能的均好性,为住宅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减排创造重要的基本条件。住宅产业化要以提供高质量的最终产品为目标,坚持精装修住宅上市,取消毛坯房,减少二次装修的浪费和污染。
3. 以住宅的高品质换取使用过程的低排放。和建造物化环节相比,建筑使用过程的能耗和碳排放强度要低得多,但这是一个长期进行的过程,因此,总量仍然很大,说明使用过程中节能减排的潜力很大。使用中的碳排放,与住宅的性能和品质有直接的关系,涉及到供暖、空调、通风、采光等方案的优劣,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围护系统的保温隔热性能,是它们决定了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排放强度及总量,这是我们和发达国家相比,之所以能耗是其3倍之高的主要原因。住宅品质的差异造成能耗和排放的不同,虽然发生在消费使用过程,但根源却前置于产业链上游的项目策划、性能选择和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案,核心是对住宅性能标准的确定,从长远计议,为获得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较好效益,应根据条件,尽量选择高等级的性能标准。性能评定可以使消费者能“明白消费”,也可以使商品住宅能“验明证身”,因此,全面推行住宅性能的强制认定似有必要。
4. 科学维护和更新,延长建筑寿命,发挥资源潜力。我国住宅寿命“打折”,被拆除的建筑大量的是没有走完50年的结构安全使用期,究其原因,除人为因素外,住宅本身并非受力结构安全性有问题(少数除外),主要是依附于结构上的装饰装修、管线(道)及设备其品质和性能降低,不敷有效利用所致;其次是开间小、承重墙多,室内空间难以转换,出现功能障碍而多有不便。出现这种情况,只要创造条件对附载于结构体的填充部分进行更换,并利用轻质隔断进行空间转换,结构体将与新的填充体继续共同工作,可以避免将整座建筑拆除重建,这里的关键是要做到结构支撑与填充体的分离。SI建筑体系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应结合国情,积极地消化吸收这一先进的建筑体系,使之能规模化地应用于工程建设,这样,不仅有助于解决装饰装修和各类设备老化快与结构寿命不匹配的问题,而且还可以适应家庭结构变化,提高全寿命周期内住宅功能的可持续性,同时会带来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
5. 拆而不废,回收利用。城市垃圾处理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建筑垃圾占了大头。一方面我们要遏制大拆、大迁,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另一方面,对难以避免的建筑垃圾要转变单一填埋的处置思路,尽可能加以回收利用。例如,建筑垃圾经过分选、破碎,筛分成粗细骨料,可以用于制配混凝土、再生砖和充作道路基层材料。这样既减轻了末端的废弃物处置压力,又可以替代置换上游生产环节的资源投入,并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可谓一举多得。
6. 减少对碳基能源的消耗,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新型清洁能源。住宅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要从根本上解决减排问题,就要少用({zh0}是不用)碳基类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又不排碳的能源,如太阳能(光伏、光热)、地源(水源)热泵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风能、海水能和生物质能等多类能源。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与区域开发和建筑单体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做到与建筑的一体化。
7. 采用被动式技术路线,{zd0}限度地降低能耗。利用规划设计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天赋资源和自动力理念,减少或不用主动性的外供能源,以期{zd0}限度地降低能耗,可望实现低碳、超低碳、微碳及至零碳排放。欧洲许多国家正在进行这方面探索和示范,并在工程中有成功的运用,我们应该及早动手,借鉴国外的做法和经验,研制出适合我国的被动式或准被动式住房,从而开发出低碳或碳平衡住区。
8. 标准先行,设计统领。住宅生命周期长,住宅产业链环节多,降低住宅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安排、协调联动,前提是要制定先进的符合实际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以此来规范和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工程设计要抓住重点环节并兼顾整个产业链条而统领全局,科学研究、规划设计、开发建设、材料设备供应、施工安装、物业管理等多部门要密切合作,加快技术创新和试点,并在示范的基础上大面积规模化地推广应用。
此外,在实施建筑节能、推进住宅产业低碳化的过程中,应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激励机制的推动,引导开发商积极开发建设、消费者乐于购买使用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同时,国家要加强和调整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在住房消费领域大力提倡并通过政策引导,尽快在全社会树立并形成科学文明、合理适度、梯次渐进的住房消费观念,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明确阶段性的保障性住房面积标准、可享受一定优惠政策的满足住房基本需求的主导户型,并对超过标准的大户型及小容积率,实行税费等调控,抑制过度地占用资源,从而有效地控制总量,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这样,建筑节能减排就会快速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就会上一个新台阶,尽快构建起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