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清肝明目-千里光

千里光-原态                    千里光-药材

  

     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全草。主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西等地。夏、秋二季采收,扎成小把或切段,晒干。生用。

        【药性】苦,寒。归肺、肝、大肠经。
        【功效】xxxx,清肝明目。
        【应用】
        1.痈肿疮毒。本品苦寒,具有较强xxxx作用。用于热毒壅聚之痈肿疮毒,可单用鲜品,水煎内服并外洗,再将其捣烂外敷xx,或与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若与白及配伍,水煎浓汁外搽,又常用治水火xx,此法也可用于褥疮及下肢溃疡。
        2.目赤肿痛。本品苦寒入肝,清肝明目之力甚佳,《江西民间草药》单用本品煎汤熏洗眼部,xx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或与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等配伍使用。
        3.湿热泻痢。本品味苦性寒,又入大肠经,具有清利大肠湿热之功。用于大肠湿热,xx泄泻,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可单用本品制成片剂服用。
        此外,本品尚能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用治湿热虫毒所致之xx湿疮、阴囊湿痒、鹅掌风等,可煎汁浓缩成膏,涂搽xx。
        【用法用量】煎服,9~15g,鲜品3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古籍摘要】
        1.《本草拾遗》:“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虫蛇犬等咬伤处。”
        2.《本草图经》:“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
        3.《本草纲目拾遗》:“明目,去星障。煎汤浴疮疡。狗咬以千里膏掺粉霜贴之。治蛇伤。”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千里光全草含毛茛黄素,菊黄质,β-胡萝卜素。亦含生物碱,挥发油,黄酮苷,对羟基苯乙酸,水杨酸,香荚兰酸,焦粘酸,氢醌以及鞣质等。
        2.药理作用:本品具有较强的广谱xx活性,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xx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福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及卡他奈氏球菌尤为敏感;其各种提取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钩端螺旋体作用;其煎剂对人的xx滴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有一定镇咳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大剂量灌服千里光水煎剂,可致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并可引起部分动物死亡,小剂量实验者,在病检时可见肝脏有轻度脂肪性变。据国外报道,千里光属植物含有多种肝毒性生物碱,对肝脏有明显毒性,可致动物和人肝损害,甚至死亡。
        3.临床研究:据报道,千里光对于多种急性传染或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菌痢、急性肠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大叶性肺炎、急性阑尾炎、丹毒、蜂窝组织炎以及xx、下肢溃疡等,均有较好的疗效(中药药理与应用 2000:120)。本品还可用于其他疾病,如:千里光与金银花同用,xx钩端螺旋体病109例,xx105例,且经4000例预防服药,效果显著(流行病防治研究1975,2:114);另用千里光合剂(千里光、重楼、艾叶、苦参等),洗浴阴部及xx用药,xxxx炎82例,总xx率87%,效果良好(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总42:27);用鲜千里光(全草)或干品,水煎取汁口服,并用余汁坐浴泡洗,xx包皮炎25例,总有效率为{bfb}(湖南中医杂志2001,6:43)。此外,千里光还可用于急性结膜炎、老年慢性气管炎、稻田皮炎及宫颈炎等。
        4.不良反应:本品口服时,个别患者可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等现象,也有出现过敏性药疹者。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虫蛇犬等咬伤处。
  2.《本草图经》: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花、叶:治眼有效。
  3.《滇南本草》:洗疥癞癣疮,去皮肤风热。
  4.《纲目》:同小青煎服,治赤痢xx。
  5.《生草药性备要》:治疳疔,消热毒,治小儿胎毒,黄脓白泡,敷毒疮,捣汁和猪胆熬膏,擦腐烂患疮,xx去腐。
  6.《百草镜》:治目不清,去红丝白障,迎风流泪。
  7.王安卿《采药志》:治时疫,赤鼻,聤耳,火眼,诸疮疖肿毒破烂及鹅掌风。合千里光膏,点赤眼,贴杨梅疮。
  8.《纲目拾遗》:明目去星障。煎汤浴疮疡。狗咬以千里膏掺粉霜贴之。治蛇伤。
  9.《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李时珍以千里光、千里急并为一种,极确。惟黄花演花与此草同,而叶异。南安人以其花洗目,呼为黄花母,云有毒,不可入口,非此草也。
  10.《滇南本草图谱》:《滇本草》出自九里光治症略同于《本草拾遗》之千里及,而《图考》千里及条云,滇医以洗疮毒,正与《滇本草》合。与今湘、赣之九里明,滇之九里光,形状治症均同,《图考》所图尤肖。据此,诸名之为一物,而此物必是本种可无疑义。'光'、'明'义同,'千'、'九'音近,而'及'、'急'、'芨',并从一声转讹,以'及'为正,喻其恢复目力可及千里也。
  11.《四川中药志》:杀虫止痒。治瘰疬及一切皮肤痒疹(外洗)。
  12.广州xx《常用xxx手册》:治咽喉肿痛。
  13.《贵州草药》:xxxx,xxxx。治风热感冒,急性风湿xxx,无名肿毒,痔疮,肾囊风,湿疹。



郑重声明:资讯 【xxxx\清肝明目-千里光】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