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的药用价值-李秋蓉之股若金汤_ 李秋蓉_ 中金博客


  【形态】 藻体褐色,长带状,革质,一般长2-6米,宽20-30厘米。藻体明显地区分为固着器、柄部和叶片。固着器状,柄部粗短圆柱形,柄上部为宽大长带状的叶片。在叶片的中央有两条平行的浅沟,中间为中带部,厚2-5毫米,中带部两缘较薄有波状皱褶。也是,像根的部分只是起到固着作用的根状物,象叶的部分叫叶状体。   【产地、季节】我国省北部沿海均有,野生海带在低潮线下2-3米深度岩石上均有。由于从北到南温差、光照等诸因素差异的影响,使海带的生长成熟期有早有迟,在同一海区或同一苗绳上的海带,其成熟期也有先后,所以,收获期从5月中旬延续到7月上旬。   【营养价值】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每百克中含:粗蛋白8.2克,脂肪0.1克,糖57克,9.8克,12.9克,钙2.25克,铁0.15克,以及胡萝卜素 0.57毫克,硫胺素(维生素B1)0.69毫克,核黄素(维生素B2)0.36毫克,尼克酸 16毫克,能发出 262干卡热量。与、油菜相比,除维生素C外,其粗蛋白、糖、钙、铁的含量均高出几倍、几十倍。   海带是一种含碘量很高的。养殖海带一般含碘3~5‰,多可达7~10‰。从中提制得的碘和褐藻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碘是人体必须的元素之一,缺碘会患甲状腺肿大,多食海带能防治此病,还能预防动脉硬化,降低与脂的积聚。   
海带中盐有预防白血病和骨痛病的作用;对动脉出血亦有止血作用,口服可减少放射性元素锶-90在肠道内的吸收。褐藻酸钠具有降压作用。海带淀粉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近年来还发现海带的一种提取物具有xx作用。海带对xx急性肾功能衰退、脑水肿、乙性脑炎、急性青光眼都有效。者少食用。   【应用】除食用外,海带还可以制海带酱油、海带酱、味粉,海带还可以加工成脆片,成为新的海洋类休闲食品。目前在我国百强县前列的山东荣成市一家大型的海产品加工养殖企业,已经研发生产出这类新产品,这无疑将更加丰富海带产品的产品链,同时加大了我国海带产业的深精细加工的发展。   日本人用海带磨成粉,作为红肠等食物的添加剂,把作为表示喜庆的高贵食品。   工业上用海带提取钾盐、、甘露醇,用来代替面粉浆纱、浆布,制酒时用作澄清剂,还可作医疗用品。   海带为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seaweed,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

石莼 Ulva lactuca L. 属于,石莼目,石莼科,石莼属   亦称、海青菜、海莴苣、绿菜、青苔菜、纶布,常见。片状,近似卵形的叶片体由两层细胞构成,高10—40 厘米,鲜绿色,基部以固着器固着于岩石上,生活于海岸潮间带,可供食用。生长在海湾内中、低潮带的岩石上,东海、南海分布多、黄海、渤海稀少,冬春采收,鲜食或漂洗晒干。   石莼干品每百克含水分11.5 克,蛋白质3.6 克,粗纤维6.69 克,还含   有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麦角固醇等成分。   石莼性味甘咸寒,具有软坚散结、利水xx等功效。用于喉炎、颈淋巴   结肿、水肿、瘿瘤等病症。《本草纲目拾遗》载“下水,利小便。”孕妇及   脾胃虚寒和有湿滞者忌食用。
  石莼科植物石莼或等的叶状体。又称石被、纸菜、海莴苣、海白菜、大腹消、蛎皮菜。石莼分布于我国浙江至广东海南岛,以及黄海,渤海沿岸;孔石莼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沿海地区及长江以南的东海和南海沿岸。冬、春季采收。洗净,干燥备用。   [性能]味甘、微咸,性凉。能软坚散结,清热xx,利小便。   [参考]石莼含蛋白质、粗纤维、二氧化硅、钠、钙、镁和酸性多糖、糖醛酸等;孔石莼含蛋白质、脂肪、戊聚糖、氨基酸、脂肪酸、香荚兰醛、生物素、维生素B12等成分。   [用途]用于瘿瘤,瘰疬;暑热烦渴,咽喉干痛;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煎汤,或煮食。   [附方]   石莼汤:石莼30~60g,加水煎汤服。   源于《海药本草》。本方取石莼清热xx的作用。用于热结膀胱,小便不利。此外亦可作清凉剂用。
  紫菜为红毛菜科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 T.J.chang et B.F.Zheng.)、条斑紫菜(P. yezoensis Ueda.)、同紫菜(P. suborbiculata Kjellm. )、甘紫菜(P. tenera Kjellm.) 等多种野生紫菜的藻体。藻体紫色,一般高12—30 厘米,养殖的坛紫菜最长达4 米以上。分布辽宁至广东沿海。   紫菜每百克可食部含水分10.3 克,蛋白质28.2 克,脂肪0.2 克,碳水化合物48.3 克,钙343 毫克,磷457 毫克,铁33.2 毫克,胡萝卜素1.23 毫克,10.44 毫克,维生素B22.07 毫克,5.1 毫克,维生素Cl 毫克,碘1.8 毫克。   紫菜性味甘咸寒,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xx养心的功效。用于甲状腺肿、水肿、慢性xxxx、咳嗽、、高血压等。
营养分析
  1.营养丰富,含碘量很高,可用于xx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紫菜有软坚散结功能,对其他郁结积块也有用途;   2. 富含胆碱和钙、铁、能增强记忆、xx妇幼贫血、促进骨骼、牙齿的生长和保健;含有一定量的甘露醇,可作为xx水肿的辅助食品;   3. 紫菜所含的多糖具有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机体的xxx;可显著降低进血清胆固醇的总含量;   4. 紫菜的有效成分对艾氏癌的抑制率53.2%,有助于脑肿瘤、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肿瘤的防治。
食疗价值
  红毛菜科植物甘紫菜及圆紫菜等的叶状体。又称紫英、索菜。我国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均有分布。亦有进行人工栽培者。秋、冬季采取,干燥备用(不宜多晒、暴晒)。   [性能]味甘、咸,性凉。能软坚散结,清热化痰,xx。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B12、C,烟酸、胆碱、(丙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碘、钙、磷、铁等成分。   [用途]用于瘿瘤,瘰疬;咳嗽痰稠;饮酒过多,烦热不安;xx,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煎汤,煮食,研末等。   [注意]《本草拾遗》说:“多食令人xx,发气,吐白沫,饮热醋少许即消。”故本品非久服之物。   [附方]   1,:紫菜15g,加水煎服;或用猪肉与紫菜煮汤,略加油、盐调味食。   本方独取紫菜软坚散结的功效。用于瘿瘤、瘰疬和痰核肿块。   2,紫菜散:紫菜15g,研成细末。每次5g,蜂蜜兑开水送服。   本方取紫菜清热化痰,蜂蜜润肺止咳。现代用于、支气管扩张,咳嗽痰稠或腥臭。
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宜食用   1. 尤其适合甲状腺肿大、水肿、慢性xxxx、咳嗽、瘿瘤、淋病、xx、高血压、肺病初期、心血管病和各类肿块、增生的患者更宜食用;   2. 不宜多食,消化功能不好、素体脾虚者少食,可致腹泻;xx便溏者禁食;乳腺小叶增生以及各类肿瘤患者食用;脾胃虚寒者切勿食用。
烹饪指导
  一般内地宾馆和家庭多用水发泡洗后的紫菜沏汤,其实紫菜的吃法还有很多,如凉拌,炒食,制馅,炸丸子,脆爆,作为配菜或主菜与鸡蛋、肉类、冬菇,豌豆尖和胡萝卜等搭配做菜等等。   食用前用清水泡发,并换1~2次水以xx污染、毒素。
食疗作用
  紫菜性味甘咸、寒,入肺经;   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xx养心的功效;   用于甲状腺肿、水肿、慢性xxxx、咳嗽、瘿瘤、淋病、xx、高血压等。   1. 应用于肺热痰多:紫菜30克,萝卜1个,煮汤服。用紫菜xx各种脓痰和咳嗽的方法是:将紫菜研成粉末,炼蜜为丸,每次在饭后服6克,日服2次,或干嚼紫菜也可。   2. 用紫菜xx缺碘性甲状腺肿大的方法是:每日用紫菜30克,陈皮3克,白萝卜1个,做汤服用。或将紫菜与鹅掌菜、夏枯草、黄芩各适量,水煎服。   3. xx高血压及两眼昏花:可用紫菜与一同加清水煎服。   4. xx慢性气管炎:可用紫菜、牡蛎、远志各适量,水煎服。
鉴别方法
  以色泽紫红、无泥沙杂质、干燥为佳;反之,质量就差。
保存方法
  存放于干燥处即可。[1]
其他相关
  中国古代已开始食用紫菜。始见载于晋代左思《吴都赋》的“纶组”,据吕延济注其中之“紫”乃“北海中草”。唐代《集异记》有采紫菜的记载。元代时, “南澳紫菜”已开始出口外销。明代《五杂俎》指出人们将荔枝、蛎房、子鱼、紫菜作为福建的“四美”,《随息居饮食谱》载“和血养心”。   约三百多年前中国福建已用洒石灰水或放竹帘等方法繁育紫菜,食用也普及至内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研究出紫菜孢子的来源问题,为人工养殖创造了条件。
备注
  1. 若凉水浸泡后的紫菜呈蓝紫色,说明该菜的干燥、包装前已被有毒物所污染,这种紫菜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   2. 紫菜是海产食品,容易返潮变质,应将其装入袋置于低温干燥处,或放入冰箱中,可保持其味道和营养   3.紫菜分布于世界各地,生长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生长期为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5月。紫菜的种类很多,现已发现的就有70多种,主要品种有“坛紫菜”、“条斑紫菜”、“圆紫菜”等。江苏省海安县老坝港镇是条斑紫菜的原产地和加工基地。老坝港的条斑紫菜经过近30年的发展,拥有15万亩海上养殖基地和亚洲{zd0}的现代化紫菜育苗基地,江苏省省级紫菜良种场,是农业部、财政部首批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紫菜产业链项目实施单位。全镇拥有全自动一次加工生产线42条,紫菜二次加工生产线6条,年产干紫菜超过15万箱,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出口创汇达2000万美元,占国内条斑紫菜出口量的60%,并涌现出兰波实业、清馨食品等省级紫菜生产加工xxxx。2003年建成了集紫菜仓储、交易于一体的南黄海交易市场,保证了紫菜交易的规范运作。全镇形成了育苗、养殖、加工、交易为一体的紫菜产业链,成为老坝港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项目。
蔬菜-紫菜       
  zǐcài   英文名:laver ,seaweed   (Rhodophyta)原红藻纲(Protoflorideophy-ceae)红毛菜目(Bangiales)(Bangiaceae)紫菜属(Porphyra)的统称。紫菜含有高达29~35%的蛋白质以及碘、多种维生素和类,味鲜美,除食用外还可用以xx甲状腺肿大和降低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以温带为主。现已发现约70余种。自然生长的紫菜数量有限,产量主要来自人工养殖。(Porphyra haitanensis)、(P.yezoensis) 和(P.tenera)是主要的养殖种类。   日语称(nori)。紫菜属(Porphyra)海产红藻。叶状体由包埋于薄层胶质中的一层细胞组成,深褐、红色或紫色。有性生殖结构在叶状体边缘。南北半球均有分布,生长于潮间带的高潮线,在富氮的水中(如污水排水管的出口附近)生长{zh0}。收获干燥后可作食品,消费量超过其他海藻。东方国家人工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可作汤的主料、其他食物及肉类的佐料。在不列颠群岛,紫菜置于面包上烤食,味如牡蛎。
中药-紫菜
  紫菜为红毛菜科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 T.J.chang et B.F.Zheng.)、条斑紫菜(P. yezoensis Ueda.)、同紫菜(P. suborbiculata Kjellm. )、甘紫菜(P. tenera Kjellm.) 等多种野生紫菜的藻体。藻体紫色,一般高12—30 厘米,养殖的坛紫菜最长达4 米以上。分布辽宁至广东沿海。   紫菜每百克可食部含水分10.3 克,蛋白质28.2 克,脂肪0.2 克,碳水化合物48.3 克,钙343 毫克,磷457 毫克,铁33.2 毫克,胡萝卜素1.23 毫克,10.44 毫克,维生素B22.07 毫克,5.1 毫克,维生素Cl 毫克,碘1.8 毫克。   紫菜性味甘咸寒,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xx养心的功效。用于甲状腺肿、水肿、慢性xxxx、咳嗽、、高血压等。
营养分析
  1.营养丰富,含碘量很高,可用于xx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紫菜有软坚散结功能,对其他郁结积块也有用途;   2. 富含胆碱和钙、铁、能增强记忆、xx妇幼贫血、促进骨骼、牙齿的生长和保健;含有一定量的甘露醇,可作为xx水肿的辅助食品;   3. 紫菜所含的多糖具有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机体的xxx;可显著降低进血清胆固醇的总含量;   4. 紫菜的有效成分对艾氏癌的抑制率53.2%,有助于脑肿瘤、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肿瘤的防治。   红毛菜科植物甘紫菜及圆紫菜等的叶状体。又称紫英、索菜。我国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均有分布。亦有进行人工栽培者。秋、冬季采取,干燥备用(不宜多晒、暴晒)。   [性能]味甘、咸,性凉。能软坚散结,清热化痰,xx。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B12、C,烟酸、胆碱、(丙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碘、钙、磷、铁等成分。   [用途]用于瘿瘤,瘰疬;咳嗽痰稠;饮酒过多,烦热不安;xx,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煎汤,煮食,研末等。   [注意]《本草拾遗》说:“多食令人xx,发气,吐白沫,饮热醋少许即消。”故本品非久服之物。   [附方]   1,:紫菜15g,加水煎服;或用猪肉与紫菜煮汤,略加油、盐调味食。   本方独取紫菜软坚散结的功效。用于瘿瘤、瘰疬和痰核肿块。   2,紫菜散:紫菜15g,研成细末。每次5g,蜂蜜兑开水送服。   本方取紫菜清热化痰,蜂蜜润肺止咳。现代用于、支气管扩张,咳嗽痰稠或腥臭。
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宜食用   1. 尤其适合甲状腺肿大、水肿、慢性xxxx、咳嗽、瘿瘤、淋病、xx、高血压、肺病初期、心血管病和各类肿块、增生的患者更宜食用;   2. 不宜多食,消化功能不好、素体脾虚者少食,可致腹泻;xx便溏者禁食;乳腺小叶增生以及各类肿瘤患者食用;脾胃虚寒者切勿食用。
烹饪指导
  一般内地宾馆和家庭多用水发泡洗后的紫菜沏汤,其实紫菜的吃法还有很多,如凉拌,炒食,制馅,炸丸子,脆爆,作为配菜或主菜与鸡蛋、肉类、冬菇,豌豆尖和胡萝卜等搭配做菜等等。   食用前用清水泡发,并换1~2次水以xx污染、毒素。
食疗作用
  紫菜性味甘咸、寒,入肺经;   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xx养心的功效;   用于甲状腺肿、水肿、慢性xxxx、咳嗽、瘿瘤、淋病、xx、高血压等。   1. 应用于肺热痰多:紫菜30克,萝卜1个,煮汤服。用紫菜xx各种脓痰和咳嗽的方法是:将紫菜研成粉末,炼蜜为丸,每次在饭后服6克,日服2次,或干嚼紫菜也可。   2. 用紫菜xx缺碘性甲状腺肿大的方法是:每日用紫菜30克,陈皮3克,白萝卜1个,做汤服用。或将紫菜与鹅掌菜、夏枯草、黄芩各适量,水煎服。   3. xx高血压及两眼昏花:可用紫菜与一同加清水煎服。   4. xx慢性气管炎:可用紫菜、牡蛎、远志各适量,水煎服。
鉴别方法
  以色泽紫红、无泥沙杂质、干燥为佳;反之,质量就差。
保存方法
  存放于干燥处即可。[1]
其他相关
  中国古代已开始食用紫菜。始见载于晋代左思《吴都赋》的“纶组”,据吕延济注其中之“紫”乃“北海中草”。唐代《集异记》有采紫菜的记载。元代时, “南澳紫菜”已开始出口外销。明代《五杂俎》指出人们将荔枝、蛎房、子鱼、紫菜作为福建的“四美”,《随息居饮食谱》载“和血养心”。   约三百多年前中国福建已用洒石灰水或放竹帘等方法繁育紫菜,食用也普及至内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研究出紫菜孢子的来源问题,为人工养殖创造了条件。
备注
  1. 若凉水浸泡后的紫菜呈蓝紫色,说明该菜的干燥、包装前已被有毒物所污染,这种紫菜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   2. 紫菜是海产食品,容易返潮变质,应将其装入袋置于低温干燥处,或放入冰箱中,可保持其味道和营养   3.紫菜分布于世界各地,生长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生长期为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5月。紫菜的种类很多,现已发现的就有70多种,主要品种有“坛紫菜”、“条斑紫菜”、“圆紫菜”等。江苏省海安县老坝港镇是条斑紫菜的原产地和加工基地。老坝港的条斑紫菜经过近30年的发展,拥有15万亩海上养殖基地和亚洲{zd0}的现代化紫菜育苗基地,江苏省省级紫菜良种场,是农业部、财政部首批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紫菜产业链项目实施单位。全镇拥有全自动一次加工生产线42条,紫菜二次加工生产线6条,年产干紫菜超过15万箱,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出口创汇达2000万美元,占国内条斑紫菜出口量的60%,并涌现出兰波实业、清馨食品等省级紫菜生产加工xxxx。2003年建成了集紫菜仓储、交易于一体的南黄海交易市场,保证了紫菜交易的规范运作。全镇形成了育苗、养殖、加工、交易为一体的紫菜产业链,成为老坝港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项目。
众所周知,海藻作为一种高能量食品,一直在日本人的日常饮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资料表明,日本人每天的饮食中有10%是藻类食品。在法国、挪威和爱尔兰等欧洲国家,海藻也经常出现在饭馆的菜谱上。
    迄今为止,人类已发现6000多种不同的海藻。而如此繁多的种类,自然也令海藻具备了各不相同的功用。微型藻类,例如以螺旋藻为代表的蓝绿藻,在经过烘干、研磨等工序后可制成一种粉状的食品添加剂。而棕藻则是一种典型的大型藻类,它们大多生长在浅海的礁石上,其长度甚至达到50多米。琼脂正是从棕藻中提取而来,常被作为一种配料加入到孩子们{za}吃的冰激凌或糖果中,以维持其晶体状态。红藻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的含量甚至远远高于柑橘。由于在烘干后保留了大量盐分,许多海藻成了滋味鲜美的调味品。寿司爱好者们对藻类食品绝不会陌生,那些夹着生鱼片的糯米团上包裹的正是红藻的一种———紫菜。在日本任何一家餐馆的沙拉或是豆面酱汤中,紫菜是必不可少的佐料。如今,在德国许多家庭的厨房里,紫菜也开始成为主妇们煲出各种靓汤的秘密武器之一。  
     虎耳菜和虾做成的意大利面条。虎耳菜其实是一种看似马尾的藻类植物,将其切碎后与虾和蒜茸调成卤汁浇在热气腾腾的面条上,确实诱人xx。
    小球藻、螺旋藻等微型海藻较适合加入面食,而且它们都很易于养殖。一个大水槽或是玻璃缸,加上充足的空气或是二氧化碳,就足以构成一套海藻养殖设备。当然,足够的光照也是极为重要的,光照越多,这些有机体生长得也越快。在经过捞取、烘干和研磨之后,人们将这些海藻变成粉末,从而便于面包师将它们揉进面团中。
     藻类食品富含植物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健康且味道鲜美,不愧为21世纪的一种新型保健食品。”
海洋藻类植物紫菜、龙须菜、裙带菜、羊栖菜、马尼藻、海带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磷、镁、钠、钾、钙、碘、铁、硅、锰、锌等矿物质,其中有些成分是陆生蔬菜所没有的。近几年,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海藻的食用研究,发现经常吃海藻食物可使体液保持弱碱性,于健康有利,并对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有辅助xx作用。
裸藻、甲藻、金藻、黄藻、硅藻、绿藻、红藻、蓝藻和褐藻
我们生物书上介绍的是:红藻、蓝藻和褐藻
红藻:藻体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d、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以及大量的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常因各类色素的含量不同,使藻体出现不同的颜色,鲜红或粉红,紫,紫红或暗紫红色等。约有760属,4410种,绝大多数海产,少数生于淡水;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极地。中国已知有127属,300种,分布于南北各海区。淡水种类极少。

植物体外形多样,除少数是单细胞或群体外,绝大多数为多细胞体,其中有简单的单列细胞或多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或由许多藻丝组成的圆柱状、亚圆柱状、叶状、囊状或壳状,分枝或不分枝的宏观藻体,其中有少数钙化。藻体直立或匍匐,基部由假根状分枝丝体或多细胞盘状固着器固着于基质上。红藻的细胞壁外层由琼胶和卡拉胶等胶质组成,因种类而异,内层为纤维素。红藻内均含有色素体,形状常随种类而异。光合作用产物为红藻淀粉,小颗粒状,附着在色素体表面或存在于细胞质中。

红藻的生殖分为无性和有性两种。无性生殖大多是由藻体产生单孢子或四分孢子,它是单倍体,直接萌发为新个体。有性生殖均为卵式生殖。雄性生殖器官是精子囊,雌性生殖器官称为果胞,是一个烧瓶状的单细胞,内有一个卵,其上端延伸为丝状突出体,称为受精丝;精子释放后,被动地随水流动,到达受精丝上,精子附着处的壁融化,精子核进入受精丝,到达果胞内与卵核结合为合子。高等红藻受精后的合子直接分裂或间接通过辅助细胞形成产孢丝,由产孢丝再形成果孢子囊,许多果孢子囊集生成为果孢子体,一般称囊果。红藻的绝大多数种类,都有3个世代的藻体进行世代交替,即孢子体世代,配子体世代和果孢子体世代(见表)。

红藻在海水中生长的深度可达200米,在潮间带则多生于岩石的背阴处,石缝或石沼中,也有少数喜生于暴露的风浪大的岩石上。大多数种类固着于岩石上或其他生长基质上,也有附生或寄生在其他藻体上的。红藻中,有一些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用种类如紫菜、麒麟菜、海萝等;还有一些重要的经济种类,用来提取琼胶和卡拉胶,如石花菜、江蓠、麒麟菜等属植物。

蓝藻:藻类植物的一门,旧称蓝绿藻门;能进行光合作用放氧的原核生物。也有人把蓝藻划为生物的一界——蓝菌界。单细胞个体或群体,或为细胞成串排列组成藻丝(细胞列)的丝状体,不分枝、假分枝或真分枝。具核质,无核膜;色质区主要由类囊体及其有关结构,藻胆体和糖原颗粒等所组成,具叶绿素a、藻胆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但无叶绿体膜,不形成叶绿体;具细胞壁。蓝藻在地球上已存在约30亿年,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

蓝藻有极大的适应性,分布很广。淡水和海水中,潮湿和干旱的土壤或岩石上、树干和树叶上,温泉中、冰雪上,甚至在盐卤池、岩石缝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有些还可穿入钙质岩石或介壳中(如穿钙藻类)或土壤深层中(如土壤蓝藻)。在热带、亚热带的中性或微碱性生境中生长旺盛。有许多种类是普生性的,如陆生的地耳,不仅在热带、亚热带、温带有,在寒带甚至南极洲也有。

褐藻:藻类植物的一门。细胞内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c、胡萝卜素、墨角藻黄素和大量的叶黄素等。藻体的颜色因所含各种色素的比例不同而变化较大,有黄褐色、深褐色。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海带多糖(又名褐藻淀粉)和甘露醇。绝大多数海产,现存约250属,1500种,淡水产仅8种。中国海产的约80属,250种,淡水产2种,即层状石皮藻和河生黑顶藻,都是在四川北碚嘉陵江发现的。
郑重声明:资讯 【藻类的药用价值-李秋蓉之股若金汤_ 李秋蓉_ 中金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