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城市才能让生活不糟糕- 陈永东-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中国{lx1}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上知晓度很高的口号,但是韩寒同学也曾经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糟糕”。说实话,现代城市的发展已经让生活的空间显得越来越狭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或者至少是“不糟糕”)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最近想到的是,也许依靠高科技让城市变得更“智慧”,可以让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感到更美好。

  我曾经在《世博会电信运营商新业务大比拼》一文中记录了三大运营商在世博会中的新业务,既有中国移动的五大新业务,中国联通的六大新业务,更有中国电信的“世博八大科技亮点”。其中,中国电信的“智慧城市”及“物联网”应该就是让城市变得更“智慧”的具体理念及应用实践。

  一、智慧医疗:一张病历走遍全国

  每个人都免不了生病看医生,将来的“智慧医疗”也许是很贴近我们生活的一个应用。比如,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可以跟随个人流动在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医疗和医护机构,省得到了外地就医产生一连串麻烦,医生可以方便地调阅患者的全程健康档案信息,获得患者的xx过敏史、xx警示等信息。

  据了解,“智慧医疗”需要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医疗感知终端设备、电信传输网络、后台服务系统。其中,电信传输网络则需中国电信CDMA等高速无线3G网络或宽带网络的支持。

  有了这套系统,我看我们以后再不用担心自己的户口不在某个地方,而无法在所谓的“外地”方便地看病,以及无法让当地的医生了解你过去的病情了。现在只要有这个电子病历,就可以走遍全国都不怕了。

  二、客流统计:哪里人多随时知道

  世博会上的“客流信息统计”是我比较感兴趣的另一个应用。据了解,这个应用使用了中国电信的全球眼智能技术,能即时地将世博会的客流情况统计并传递到各主要信息窗口。

  这个应用对许多人而言非常有用,因为可以让大家随时了解世博会入园人数,并详细了解各场馆排队情况,以方面对行程进行合理的调整。

  据说,相关的信息还可以配合手机等终端上的应用,直接在手机上查询到这些信息。在人流如织的“世博会”参观并不轻松,及时掌握场馆参观人流信息的确能减少不少不必要的排队等候时间。

  三、智慧监控:井盖被盗立即知晓

  有一个“智慧城市”的应用我觉得将来可能会越来越普及,即电子围栏及运动检测定位。据了解,该功能利用了中国电信的天翼眼无线位置管理系统,可应用在集装箱监控、运钞箱及贵重物品跟踪、宠物跟踪、高危货品跟踪、儿童及老人关爱、司法监视居住等方面。

  我觉得这个系统的一个很有用也很有趣的应用就是监控马路上的井盖。过去这的确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难题,一个井盖的丢失往往会给路人与车辆带来许多不便与隐患。

  现在好了,电信的井盖防盗防偷放技术就是专门对付这一问题的。上海电信于世博会期间在世博场馆周边投入了100个安装监测器的人井盖。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防盗防偷放、控制和管理,当有异常事件发生,在1分钟内就可知晓。

  四、全面智慧:生活交通处处便利

  其实,随着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普及,“智慧城市”还可以其他方方面面大显身手,大展神通,例如在日常家居生活、城市交通等方面。

  在日常家居生活中,“智能家居”可以派上大用场,电信的“家庭全球眼”可以让人们出门在外也能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了解家中发生的状况,甚至可以在回家之前就打开空调,或者让电饭煲提前烧饭。

  在城市交通方面,有“智能交通”显示威力。信号灯会通过地面感应装置,监测路口车流量变化,然后自动调整信号灯时间。

  坐公交车也可以变得更加安全。公交公司可以通过智能公交客户端软件实时查看车辆的运行位置、车内视频、运行状况;车辆内还安装了烟感、侧翻、超速、碰撞探测器和手动报警装置,当异常情况发生时,可以主动向监控中心报告。

  我想,以前就听说过公交车、出租车可以进行GPS调度,如果再有上面这两样东西的配合,那么在城市生活中不仅可以在减少拥堵,还能更好地保证交通的安全。

  另外,我觉得“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基础之一,电信运营商们都非常重视这一块。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为此花了很大的力气。据悉,上海电信还建立了中国电信集团{dy}个物联网统一接入平台,对物联网的信息、终端、应用等进行统一管理。

  看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智慧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新玩意正源源不断的亮相在我们眼前。“智慧城市”中有许多应用和我想象中的差不多,也有不少超出了我的想象。我相信,未来的城市一定会显得更加“智慧”,也一定会有更多新花样不断方便我们的生活,而“智慧”的城市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而不是更糟糕(呵呵,算是与韩寒同学探讨)。(作者:陈永东,电子邮件:)

郑重声明:资讯 【智慧的城市才能让生活不糟糕- 陈永东-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中国{lx1}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