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4 09:55:34 阅读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引用
的
引用
的
引用
{dy}节 王氏整脊手法的理论内涵
一 强调脊柱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和“大梁”,它内连五脏六腑,外接四肢百骸。脊髓及其相应的神经更是连接大脑的信息枢纽和指挥全身的“第二生命中枢”。因此脊柱及其周围软组织健康与否对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极大。
二 脊柱病变乃多病之源
脊柱解剖结构的改变与力学平衡的破坏,是引发颈肩腰腿痛(运动系统疾病)及其它各个系统数十种内脏病变(所谓“脊柱相关疾病”或称“脊柱源性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脊柱病变乃多病之源。
三 脊柱病内外平衡失调理论
脊柱的力平衡系统由内外两个平衡系统组成
内平衡系统(骨性平衡系统,刚性平衡系统,静力性平衡系统)
由椎体-椎间盘-小关节-前后纵韧带+胸廓与骨盆组成
外平衡系统(肌性平衡系统,柔性平衡系统,动力性平衡系统)
由脊柱周围的肌群及其它软组织构成
内外两个平衡系统刚柔相济、相辅相成、协调作用,共同承担人体自身的中量及运动产生的各种应力,维持其力学平衡,并保证相应的神经血管畅通,功能正常,使脊柱成为一个既稳定又灵活的整体。
一旦上述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出现颈肩腰腿痛或多种脊柱相关内脏疾病。
关系:脊柱-软组织:电线杆-铁丝
脊柱-骨盆: 高 楼-基座
桅 杆-船体
xx原则:内外兼顾、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筋骨并重。
王氏整脊手法的目地:矫正关节错位,xx肌肉痉挛,恢复和/或重建脊柱力学平衡,解除神经血管压迫,改善代谢,xx症状。
王氏手法的特点是:
1、理论上符合解剖学及生物力学要求;
2、手法精炼准确,高效轻巧,立竿见影,没有痛苦;(评审专家语)
3、一般情况下,只需1人操作,亦不需特殊设备
原则:
(一)精神放松,情绪平稳;
(二)肌肉松驰,没有抵抗;
(三)定位准确,复位xx;
(四)施术轻巧,安全无痛。
要求:
(一)体位科学合理;
(二)力学角度准确;
(三)手法精炼轻巧;
(四)1人独立操作(力求做到)
第二节.颈椎复位手法
一.卧位成角定点复位法
(一)人员:1人即可,不需助手
(二)优点:
1.患者平卧,心理平静,有安全感;
2.颈部伸肌及屈肌均xx放松。(坐位时总有部分肌肉不能xx放松)
3.由于床面限制,旋转角度{zd0}不会超过45’,不易失手,不易导致医源性损伤。
(三)程序:手力牵引一成角调节--旋转复位
1.手力牵引
方法:双手颌一枕牵引,持续数分钟。 (利用患者体重作反牵引力)
目的:
(1) 颈肌属横纹肌(随意肌),特点是可随意支配而自由收缩,但易于疲劳。手力持续牵引之目的是使颈肌产生疲劳,以xx病理性痉挛,使其失去抵抗,以利颈椎复位。
(2) 持续牵引,使颈部两侧肌肉均保持在均衡的被动拉伸状态,整个颈椎各椎体犹如被“肌性小夹板”保护固定,小关节处于闭锁稳定状态,不致因复位手法而任意移位。
2.成角调节:
成角:
上段 (C1-2): 略低头(0-15‘)
中段(C3-5):轻度屈颈(15-35‘)
(3)下段(C6_7):中度屈颈(35-50‘)
3.复位手法:
令患者轻轻自动侧向转头至{zd0}限度。术者一手手掌托住枕部,拇指轻轻定位于患椎横突部(勿须用力按压或推顶!)另一手扶持下颌,双手协调调整屈颈度数,使成角落于患椎(指下会感到受力支点),再将下颌继续向一侧轻巧用力,顿挫旋转,并向后上方轻轻提拉-下,即可闻及“咔嚓”声响(拇指下可同时有关节滑动到位之感觉),复位即告成功。其余患椎可按同法逐--复位矫正。
(四)机理:
1.由于低头或屈颈,使相应颈椎节段曲折成角,该部颈肌松驰,失去拉伸力,相应椎体暂时失去保护而处于失稳状态,给该部手法复位创造了条件。(而其他不需复位之椎体仍在牵引保护之下,仍处于稳定状态)。
2.根据患椎所处位置高低,由低头及屈颈之度数来决定成角落点部位, (椎体高位一低位,屈颈度数小一大),医者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选择。
(五)体会:
1.患者仰卧,平静放松,有安全感,能较好配合。
2.颈肌放松,术者不需用过大暴力去克服因某些部位肌肉紧张而产生的抵抗,因而患者无痛苦。
3.屈颈成角于患椎,目的是使该椎体各关节处于失稳状态,因而只需轻轻旋转/提拉,即可复位,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且能事半而功倍。
4.其他体位下(如坐位),某些节段(如中段)复位较易成功,而某些节段
(如枕一C1-2,C6-7 —T1)则复位往往较难。若欲达xx复位,则常常需用较大力量,并需辅以拇指/食指等用力顶推患椎,患者既感疼痛不适,术者也易因用力过猛而失手,若旋转过度,则可造成损伤,安全系数相对较小。
5.某些坐位复位手法,有时需使头颈部处于后仰状态,但若遇有颈椎间盘突出尤其是有脊髓一硬膜囊受压的患者,此种体位下再旋转颈椎,因椎体后缘剪力过大,常可造成重大意外,危险性较大。故应视为禁忌体位、禁忌手法。
6.本法自始至终均使颈椎处于牵引状态下,有利于减轻神经根之压迫,操作中不会加重症状,比较安全。
7.卧位成角定点复位法可根据需要自上而下,对任何--个(或--组)患椎进行准确定位,复位成功率高,患者-般无痛苦,也不易造成意外伤害。
8.一般情况下,患侧在下,先行复位,然后健侧同法调整,以求两侧平衡。
9.在进行手法复位时,应把颈椎当作一个整体来调整,而不应仅局限于某一两个椎体单纯进行复位。另外,整个脊柱也应该看成是一个整体,而不应把眼光仅仅局限于颈椎、胸椎或腰椎某一局部节段来看待。
(附:顺便介绍几种比较流行的手法供参考)
二.拇指推压旋转复位法:(以棘突左偏为例)
(一)体位:患者坐位,医者站立于患者身后,胸部抵住并固定患者背部,勿使其倾斜移动。
(二)手法:医者左手拇指抵住左偏之棘突部位。其余四指向上扶住患者枕后头部,右手掌托住患者下颌部,令患者低头45‘,再将头向左侧倾斜45‘,此时右手顺势将患者下颌部转向右侧,待头部转动至{zd0}限度时,医者两手协调用力,右手向右上方以轻巧之力顿挫旋转提拉,左手拇指同时稍用力将左偏之棘突向对侧推压,此时即可闻及复位声响,术毕。
三.肘抱下颌旋转复位法:(以棘突左偏为例)
(一)体位:患者坐位,医者站立于患者身后,胸部抵住患者背部,勿使倾斜。
(二)手法:医者拇指抵住左偏之患椎棘突,然后令患者低头30’,医者右手肘部自患者前方托住其下颌,手掌伸向左耳后部抱住患者枕后部,并徐徐将患者下颌转向右侧,当达到{zd0}限度时,再以一轻巧之力继续向右上方顿挫提旋,左手拇指同时将左偏之棘突向对侧推压,此时即可闻复位声响,术毕。
四.推头拉颈侧扳法
体位: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一侧。
手法:医者一手掌抱扶于患者对侧颈椎,另一手掌压住患者近侧耳颞部,
两手协调用力,反向顿挫推-拉(提),闻及响声,复位成功。
注意:此法对老幼体弱及骨质疏松者不宜采用。
五.卧位摇正法:
(一)体位:分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三种,根据患椎偏移方向,决定取何种卧姿。
(二)手法:医者坐于床头,两手协调进行侧方或前、后方向摆动头颈部,完成复位。
第三节 胸椎复位手法
由于胸廓结构特殊,胸椎后方除了有一对后小关节外,还有肋—椎关节,肋—横突关节等,加上肋骨的支撑作用及胸骨的固定作用,使胸椎的稳定性大大增强,但各关节的活动度则较颈、腰椎明显减小(属微动关节),因此由于外伤劳损、风寒湿邪致软组织炎症、粘连及体位不良等,一旦导致胸椎椎体偏歪错位,其复位矫正的难度亦较颈、腰椎要大得多。
另一方面,胸段脊神经及脊柱前方之交感神经链(丛)分布范围广泛,不但包括躯干,而且大部分胸腹腔脏器均受其支配,因此,胸椎不同节段病变还可造成呼吸、消化、循环等多系统、多脏器的复杂病变,形成所谓“脊柱相关疾病”,容易给临床诊断工作带来复杂性和增加xx上的难度。
由此,我们认为,胸椎(及其他节段椎体)的整脊复位手法乃成为xx许多脊柱相关内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胸椎属微动关节,复位难度较大,因此,临床上,我们常常联合采用两种以上手法,以达到xx复位之目的。在许多情况下,还首先要对明显xx、粘连的组织进行必要的针刀松解,在此基础上再施以手法复位,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则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下面介绍作者常用的—些手法:
一.俯卧叠掌推按法:
(一)体位:采用头端挖有窗洞之xx床(洞径150mm),患者俯卧位,口鼻置于洞中,以利呼吸。胸下可垫薄枕,两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医者站于患者头端(顺式),或尾端一侧(逆式)。
(二)手法:医者双掌重叠,掌根置于胸椎棘突上,与皮肤成60‘角,先令患者吸气,然后屏住‘气,医者趁机短促用力,顿挫地向前下方推按,并沿脊柱有节奏地自上而下(顺式),或自下而上(逆式)地边推按边移动手掌。对偏歪错位之椎体则应作重点按压。
说明:
1、一些流行手法多令患者吸气后再呼气,或吸气后突然咳嗽呼气,当呼气尽时医者突然用力向下按压。作者经研究后对此加以改进。即令患者吸气后憋住气,再按压。理由是:我们认为,肺吸足气后憋住,犹如轮胎打足了气,才能经受得住外力按压,且内外反向作用力恰好交汇于背部胸壁(犹轮胎壁),才能达到使胸椎复位之目的。如果呼气尽再用力按压,则此时肺被相对压缩变实,医者按压之外力将很容易沿背部胸壁传导到胸膜及被压缩变实之肺脏,反易造成胸膜肺心等内脏损伤,安全系数较小。
2、掌根与皮肤成60°角时推按较90°垂直下压复位效果要好,因胸椎后关节之关节面呈冠状面,前后重叠排列,且棘突向尾端倾斜互呈叠瓦状覆盖,若垂直下压,反使错位之胸椎小关节面互相紧贴,不利于复位成功。
3、如有牵引床或助手协助,使椎体关节处于拉伸展开状态,则复位效果更好。
二.俯卧反向推按法:
(一)体位:俯卧,双臂置于体侧,医者站于床旁一侧。
(二)手法:
1.医者双掌根分别置于错位胸椎两侧相当于小关节之部位,指尖分别指向头端与尾端。令患者深吸气后憋住,医者双掌根与皮肤成60‘角,瞬间用力向(头侧)上方及(尾侧)下方反向顿挫按压,此时可闻后小关节(也包括胸—肋关节与肋—椎关节)复位响声,术毕。
2.按照上述手法,自胸椎上端依次有节奏地向下端按压,或自下向上逆向按压。
三.仰卧对冲法
(一)体位:患者仰卧,双手交叉用力抱住双肩或上臂(起固定肩关节及保护胸廓的作用)。
(二)手法:医者立于患者一侧,近患者头端之手手握空拳,掌心向上,垫于患者背后需复位之椎体棘突之下;前胸顶住患者肘部,另一手抱握住患者对侧肩部,上身前倾,将体重通过前胸及上肢压于患者肘臂之上。令患者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气,医者通过患者肘臂用力向下弹压,并与垫于患者背部之手,形成双手瞬间对冲复位力量,此时即可闻及复位响声,手下亦有椎体复位之滑动感,手法即告成功。也可按上法沿整个胸椎自上而下有节奏地边对冲弹压复位,边移动背后之空拳,使整个胸椎得到整体调蹩。
(三)说明:
1。此法主要借助于医者上身体重及在上之手用巧力弹压,通过患者上肢的杠杆作用,将下压力量对称地由患者双肘部→上臂→肩胛骨→背部胸壁→错位椎体,进行链式传导。而垫于患者背部之手作为支点,并形成反作用力,两手之作用力瞬间交汇于错位之椎体,即可达到复位之目的。
2、令患者双手用力抱肩,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固定肩关节,不让其滑动,使自由上肢与上肢带形成一个杠杆整体,便于力之有效传导,以达到椎体;二是依靠患者双手用力自我保护,防止医者用力下压时损伤肩关节而引起疼痛。
3、此法医者劳动强度大,比较辛苦,但复位效果确实可靠(较其他方法成功率更高)。无论对于何种类型、何种方向的移位均有效。(以不变应万变也)
四.坐位扳肩法
体位:患者坐于凳子前缘(或骑跨于窄条凳上),医者站于患者前面,两腿夹住患者双膝,以固定患者骨盆。
(二)手法:医者两手掌分别置于患者两肩之前方及后方,所需复位之患椎,由低头/弯腰的角度来定点,患者采取自然呼吸,然后,医者双手协调一致地顺时针方向转动患者肩部,待身体旋转达{zd0}限度时,再用力瞬间顿挫扳旋一下,即可听到错位关节复位声响,同样手法再反方向扳推一下,手法即告成功。
说明:
1.病变胸椎复位时的定点可由低头及弯腰度数来决定。一般规律是:位置越高,弯腰/低头度数越小;位置越低,弯腰度数越大,并可以肉眼观察躯体旋转螺纹与正中线交叉处来定点,同时以拇指触摸棘上韧带张力变化来判断定点。
2、此法方便易行,只需1人操作,不需助手,且不受场地条件限制。
3、若患者体胖,或医者力量较小,可将患者一肩顶于医者胸前作为支点,两手合抱于另一肩腋下作为力点,进行反向扳旋复位。
改良膝顶法
体位:患者取坐位。背向医者。
手法:医者立于患者身后,双手分别穿过患者两腋下,手掌钩抱于两肩前,患者双
臂自然下垂,或两手轻轻对握于胸前,上身后仰60‘,医者右膝顶住患椎棘突,令患者深吸气后屏住气,医者两手将患者双肩及胸廓向后上方呈60‘提拉,同时右膝稍用力向前方顶压,常可闻及响声,复位成功。
(三)说明:
“膝顶法”早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实践中尚存在某些不足,因此作者对其进行了一定改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行手法多采患者双手十指交叉于颈后,医者将患者双肘部垂直后拉之方法。本人将其改为患者双上肢下垂或两手交叉于胸前,术者穿过腋下抱住肩前部再向后上方呈60°角提拉。前者的弊端是,当双手置颈后时,上肢处于后伸状态,两肩胛骨处于内收内旋位而互相靠拢,脊柱中央将形成一条“背沟”,加上背肌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此时胸椎被掩盖和保护于沟中,膝盖难以直接接触移位椎体,复位不易成功;而且向后拉伸上肢,易损伤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患者往往易感到疼痛。经改良后,患者背肌放松,胸椎暴露充分,直接与医者膝部接触。复位易于成功,且患者不会感到肩部疼痛。
2.患者上身后仰60’靠于医者膝部,医者再向后上方呈60‘角提拉双肩和胸廓,这样使患部胸椎小关节处于拉伸展开和一定程度失稳状态,符合力学方向,复位易于成功。
3.令患者吸气及憋气,目的为不伤及胸膜及肺部,理由已如前述。
六.槌击法
对于有明显侧方移位之个别胸椎,而应用上述几种手法仍未能复位时,可用槌击法进一步补充矫正。 .
方法:以左手拇指指腹抵住侧凸方之棘突侧板,右手以橡皮叩诊缒轻轻敲击拇指指甲,指下可感到棘突滑动,或以特别圆头小棒代替拇指,置于棘突侧方,再以小缒敲击木棒另一端,使椎体偏歪得以纠正。
第四节.腰椎复位手法
腰椎复位手法有数十种,各具特色,且均有效。但作者认为手法应力求精炼准确、高效轻巧,务求实用,而不宜过于繁杂,更不必摆花架子。尽可能不依赖助手或牵引器械等特殊设备。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本人经长期实践摸索改进,提出以下几种实用方法供参考。
一.侧卧斜扳法:(最常用)
(一)体位:
患侧在上,上半身侧卧,双下肢伸直,臀部以下前倾呈俯卧状,腹部贴于床面,医者立于床边。面向患者。
手法:医者左手从患者腋下穿过,前臂抵于胸大肌肌腱部,手掌抵于
背部作为支点以固定上身。(为防止患者肩关节疼痛,还可令患者双手抱住医者上臂)。医者右手前臂平放置于患者臀部,上身前倾,将体重通过上肢压于其上;左手引患者上半身略后仰,右手将臀部向下按压,使患者整个身体呈“麻花状”纵向旋拧,当达到{zd0}限度时,医者双臂借助于杠杆作用同时反向用力,顿挫按压,此时即可闻腰椎复位响声,手法成功。
说明:
1.此法可借助腰部屈曲程度来决定需要复位腰推节段之高低,高位者腰部基本仰直,向下逐步加大屈曲弧度,即可定位。
2.有明显隐性脊柱裂及严重腰椎滑脱者,禁用扭腰斜扳手法。
3.手法熟练后则不必拘泥于节段定位,无论上下段均可一次成功。
4.健侧需同法调整,以达到双侧力学平衡。
5.针刀松解后再手法复位,效果会更好。
二.抱腋转腰法
(一)体位:患者坐位,助手在前扶住患者两侧髂前上棘或大腿外侧根部以固定骨盆。
(二)手法:医者从后方穿过腋下抱住·双肩,令患者上身后仰,医者在拉伸牵引状态下,以腰椎为枢钮,将患者上半身向患侧旋转,至{zd0}限度时,再用力顿挫旋扭一下,可闻及复拉声响;同法再向对侧旋扭一下,术毕。
(三)说明:以上两法适用于急性腰扭伤,小关节交锁,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等所致之疼痛及腰椎偏歪错位,腰椎侧弯等症。前一种方法更常用,也更方便。
三.仰卧屈膝压腹法
(一)体位:患者仰卧,臀部(骶部)垫枕,枕头上缘与病变腰椎之下一椎体上缘平齐,患者屈髋屈膝,两踝关节交叉,双手重叠,置于腹部。
(二)手法:医者站立床旁,一手扶住患者双膝,一手扶住踝部,令患者深吸气后憋住,医者用力将患者双膝向腹部弹压3次,术毕。
四.俯卧压骶法
(一)体位:患者俯卧,双臂置于体侧,腹部垫枕,使枕头下缘与病椎下缘平齐。
(二)手法:患者深吸气后憋住,医者双前臂置于骶骨部,先震动颤压数次,然后借助上身体重,向下用力弹压3次,术毕。
(三)说明:
以上四、五两法,适用于I°一Ⅱ°腰椎向前滑脱(滑移)而无椎弓根崩裂者
(X线斜位片,“狗颈”无断裂)。
2、患者深吸气后屏气,腹压增大(犹如“皮球”充足气,可以耐受高
压),当医者瞬间用力下压时,此压力可通过患者双手传导至肤壁,再通过腹腔内高压而传递至所需复位之患椎,但不会伤及腹腔及盆腔脏器,原理同前述胸椎复位手法。
3,无论仰卧位或俯卧位,手法复位后应即予以腰围固定2周以上。
4、腰椎I°一Ⅱ°滑脱者,椎体一般多无骨折,只是前后纵韧带、关节
囊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松驰,致使椎体由于前凸剪力而向前滑移(如肥胖者重心前移,腰凸加大,剪力随之增大),因此手法复位之后,应{jd1}卧床休息3—4周(后期可在床上功能锻炼),使损伤的韧带及软组织得以修复,以巩固腰骶椎的复位状态。
5、若腰椎滑脱超过Ⅲ°以上,则多有椎弓根崩裂,宜行手术矫正,复位往往是徒劳的,且易造成骨折部位新的损伤,当属禁忌。
6、复位后的卧姿:
①如患者习惯仰卧位,则应取双下肢屈曲位,双足可平放于床面。臀骶部垫一薄枕或棉垫。切忌下肢伸直仰卧,以防加大腰部前凸的剪力。
②如患者喜欢侧卧,则应屈髋屈膝,避免伸腿挺腹。
7.复位后之床上功能锻炼法:“不倒翁”翻滚操(自取名)
手法复位后卧床体息2周后,可在床上进行滚动式功能锻炼,具体方法是:仰卧低头,下肢屈曲,双手抱于月国窝上方之大腿下端,使整个身体呈蜷曲状或半球状,并以臀部为支点,当屈膝一仰头时,身体向头端滚动;反之,当低头收腹起坐时,利用双足跟下蹬之力带动整个身体向足端滚动。如此,每天锻炼2次,每次翻滚20—30次。
切记:
①无论向上或向下滚动时,双手均应始终抱住膝关节后方,只是抱膝之力度、松紧应随身躯滚动而有所变化。
②若双手抱住膝盖前下方之胫骨上端,则患者无法实现“自我滚动”,达不到锻炼目的。
第五节 骶髂关节半脱位复位手法
骶髂关节半脱位其实十分常见,分急性与慢性两种,可单独发病,也可因其他伤病而并发或就是该病的一个组成部分。但诊断和xx中常常被忽略,或误诊、漏诊。若脱位关节未被矫正可长期遗留腰骶部疼痛或坐骨神xx麻等症状。有的则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如月经不调,尿频、尿急、遗尿、xx等)且久治不愈。实际上根源多为骶髂关节半脱位致骨盆扭转/倾斜,使盆内脏器及所支配的神经血管受到压迫或牵拉,一旦骶髂关节错位纠正,骨盆位置恢复正常,许多内脏病变亦随之得到缓解。由于很多医务人员对这一问题缺乏足够重视或至今仍不太熟悉这一病症,我们在此不防多做一些介绍(当然也只能是择其要领)。
(一)诊断要点:
病史:
①外伤、劳损、产后、风寒湿侵袭、先天因素。
②继发于其他疾病及损伤,如: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盆内脏炎症……(需排除关节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肿瘤侵犯等)
症状:
腰骶部痛,或可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痛(或麻)。鞍区症状,腹股沟部及内收肌
群痉挛性疼痛,其他内脏表现(如痛经、xx等)。
体征:压痛(关节部、梨状肌、坐骨神经行程、内收肌群……)。髂后上
棘不等高、腰骶三角不等腰、髂嵴不等高、下肢不等长、腰椎侧弯……
4、x线片:关节间隙不等宽,密度不均,骨盆倾斜。(或可见)耻骨联合分离。
(二)复位手法:
由于骶髂关节内外有坚强的韧带固定,关节面耳状面相互嵌扦咬合紧密,
(对维持骨盆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有人认为是“不可动关节”,但实际上仍属于“微动关节”。一般情况下不易轻易半脱位,但一旦形成半脱位,则自行归位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常常遗留顽固性疼痛等症状,且给腰腿痛诊断和鉴别诊断带来混淆和困难。正因为如此,其手法复位尤其显得重要。
2,由于骶髂关节属于微动关节,其复位难度也相对大一些。人们对腰椎复位的方法都比较熟悉,研究也很多,手法多达数十种。而对骶髂关节移位(错动或半脱位),人们对其重视、认识,了解的普遍性以及掌握有效复位手法的种类和熟练程度就差得多,因而有必要多加一些介绍。
3、以下介绍几种经作者精选、改进和创编的有效手法供参考。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手法复位前,首先必须弄清楚患者属于前脱位还是后脱位。这样施术才能有的放矢,事半而功倍,否则将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南其辕而北其辙了。(注:复位手法名称为本人自行命名的,不一定科学准确,而只是为了形象化和便于记忆)。
骶髂关节半脱位若干复位手法
诊断
手法 前脱位 后脱位
侧卧位 1 侧压法(患侧在上)
2 双手抓—推法
俯卧位 1 屈膝跟—臀法
仰卧位 1 “之”字法 “四”字法
2 屈髋屈膝压腹法
3 屈髋分膝法
4 推揉摇正法
5 顶—拉下肢法
一.仰卧单膝压腹法
(一)体位:仰卧,健侧下肢平伸,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双手置于腹部(以保护季肋部不被压伤)。
(二)手法:医者一手扶住膝盖,另一手握持踝部,令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医者趁势将膝部压向对侧季肋部方向,连续弹压3次。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声响,术毕。
(三)适应征:骶髋关节半脱位之前脱位。
二.俯卧足跟压臀法(屈膝跟—臀法)
(一)体位:患者俯卧,患侧屈膝,足跟接近臀部。
(二)手法:医者一手抵住患侧骶髂关节,一手握持踝部,将足跟压向臀部。在操作过程中,可握住踝部将髋关节同时内旋、下压或外旋、下压,此时常可闻及骶髂关节复位声或手下有滑动感。
(三)适应症:骶髂关节半脱位之后脱位。
三.仰卧屈髋压膝法(分膝法)
(一)体位;仰卧,两膝分开,双足跟并齐,使鼻—脐一足跟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双手置于腹部,全身放松。
(二) 手法:令患者双目微闭,“意守丹田”,然后深吸气后再缓慢呼出,至呼气将尽
时,医者双手将分开的双膝用有弹性的巧力下压,此时常可闻及腰骶部复位之弹响声,术毕。
(三)适应症:此手法适用范围很广,主要包括:
1.骶髂关节半脱位,无论是前脱位还是后脱位,亦无论是单侧或双侧,均可复位。
2.腰骶关节错位。
3.髋关节半脱位。
4.假性下肢不等长。
(四)说明:
1.此法对腰—骶—盆—髋各部位关节错缝,偏移不正,骨盆扭转,倾斜及
由此而引起的“假性下肢不等长” (非下肢本身器质性缺陷造成的不等长)等病变均有确实可靠的复位效果,且多能一次成功。而且手法简练,只需1人操作。
2、人体犹如一座结构复杂的高层大厦,站立时“大厦”的基座便是骨盆。由于承受体重及运动负荷的需要,腰—髂—髋—节结构复杂,肌肉韧带坚强,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联动系统。尤其是骶髂关节处于这个系统的枢钮部位,其关节面吻合牢固,周围肌肉、韧带、关节囊坚韧,因此关节活动度很小(微动关节),一般情况下,若非较大外力是不能轻易造成移动、错位的;另一方面,一旦发生错位(半脱位多见),则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向上则可影响脊柱,向下影响下肢,引起常见的腰一臀—腿—足疼痛。更有甚者还可引发一系列腹腔及盆腔内脏病变,如妇女分娩常因骨盆扩张,发生骶髂关节半脱位或耻骨联合分离症,除腰骶、耻骨部疼痛外,常可诱发月经不调、痛经、xx、泌尿系感染等多种疾病。因此骶髂关节半脱位在腰腿痛及若干内脏病变的病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其进行正确的矫正复位,对xx上述疾病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此点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未被人们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有时即使意识到了这点,也多缺乏确实有效的复位手段。本人总结倡用的这一方法实用、简便、高效,屡试屡验,兹不揣鄙陋,特向同仁“毛遂自荐”。
3、这一复位手法是建立在生物力学及经典力学杠杆原理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其原理简述如下: ·
(1)基准线:首先使患者躺正体位,使鼻尖一脐部一双足跟三点处于—直线上。
(2)支点:患者上半身的体重为上部固定点,并拢的双足跟为下端的固定点(支点)。
(3)力点:双膝。
(4)杠杆:(连杆力臂)双膝→股骨→髋关节→骶髂关节→腰骶关节→腰脊柱,构成一个双侧对称的力学传导链(杠杆传动链)。
(5)作用机制:当医者将患者双膝同时下压时,作用力将沿上述杠杆系统均匀地向两侧向心性地逐段逐节传导,使沿途各个偏歪、错位之关节(包括易动关节及微动关节)依次获得复位矫正。这一过程犹如火车开动前常需先向后作瞬间“倒退撞击”一样,使联接各个车箱之间的、原来处于松动状态的“天佑钩” (詹天佑发明),立即相互紧密咬合复位。此法是经典杠杆力学与现代骨科生物力学相结合,传统正骨手法与现代整脊手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方法简便,用力轻巧,具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4、部分患者因肌肉韧带痉挛或挛缩等原因,某些关节紧张度较大,活动度较小,在施行这一手法时,常可因髋部、大腿两侧或腹股沟部的肌肉韧带受到牵拉而感到一过性疼痛。此时医者应立即将患者双腿迅速屈髋屈膝悬抱于腹部片刻,疼痛即可缓解。必要时术毕再以放松手法适当xx髋部、两大腿外侧及腹股沟部肌肉,缓解其痉挛。
5、此法应在患者闭目,注意力集中于腹部双手及深呼气时,瞬间完成,如此,患者虽有可能有一过性疼痛,但却很安全。反之如果患者精神紧张,注意力集中于医者双手上,则全身及肌肉处于紧张防卫收缩状态,此时用力压膝强行复位,极有可能造成损伤,故不可取。
6、此法对老年人,骨质疏松者宜慎重使用(确有必要时,可施以轻缓手法,多次进行,而不必强求一次一步到位),或改用他法。施术时尤其忌用暴力。
7、凡感染、结核、肿瘤、骨折、股骨头坏死、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禁忌用此法复位。
8、必要时可先在腰骶部、臀部或腹股沟部相应病变处先行针刀松解,然后再施以复位手法,效果会更好,痛苦也会明显减轻,
第六节 耻骨联合分离及尾骨脱位复位手法
一.耻骨联合分离复位手法
(一)体位:侧卧位,屈髋屈膝。
(二)手法:医者双肘部置于患侧臀部,用力下压3次,术毕。
说明:
1、耻骨联合分离症在骨盆外伤及产妇分娩中常可出现,根据局部疼痛、
压痛、触诊检查及X线片确诊不难。但耻骨联合分离常常是三维立体分离,不仅仅是左右分离,且常可伴有上下、前后方向的错位,多同时伴有骨盆的扭转倾斜。因此单纯用侧卧下压法只能使左右方向复位,此时尚应配合腰骶椎侧卧斜扳及骶髂关节复位两种手法,由此推动耻骨联合分离的三维复位。
2、若病程较长,局部疼痛持续较久者,可在局部先以针刀松解xx粘连,并注射少量强的松龙之类xx,以助无菌性炎症吸收,再施以手法复位,效果更好。
3、复位后必要时可以宽布带(或弹性内裤)束裹骨盆,固定1—2周,以巩固疗效,
二.尾骨半脱位肛内复位法
(一)体位:患者侧卧位,面向里,医者站于患者身后。
(二)手法:医者食指套xx指套(或手套),肛门部沾涂少许医用石蜡油或肥皂水先行润滑之,然后令患者慢慢呼气,食指自舡门缘徐徐滑入肛门并深入里面,当隔着直肠后壁触及脱位之尾骨尖时,即用指尖将其钩住,再以轻缓之力慢慢向后方(背侧方向)钩带复位,同时注意调整左右方向,直至正确对位为止。
(三)说明:
1、尾骨脱位在臀骶尾部外伤中十分常见,可单独发生,也可伴有尾骨骨折。如果急性脱位不予纠正,造成慢性,骶尾部可长期遗留疼痛不适(有的可持续数年),因此急性期及时复位十分重要。
2、复位时手法必须轻柔,切忌粗暴,以免伤及直肠后壁或引起医源性肛裂。
3、骶尾部常同时伴有软组织挫伤,急性挫伤可行局麻封闭;陈旧性损伤有压痛点者可配合针刀松解术后,再行肛内手法复位。
4.若慢性脱位日久,手法复位已难以纠正,若骶尾部行针刀松解及xx注射后,疼痛已经解除,则尾骨脱位可不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