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自行车低碳交通是一种觉醒- 低碳网的日志- 网易博客

振兴自行车低碳交通是一种觉醒

2010-07-07 11:26:16 阅读6 评论0 字号:

  专稿 报载,新年伊始,广州市市长收了一份礼物,然而这个礼可不是白收的,送他礼物的这些人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要求:“我送市长一辆自行车,请市长给我一个停车场,希望市长能亲自体验一下在广州骑单车的窘迫,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单车出行环境”。


  送自行车的是广州市一群自称为“拜客·广州”的年轻人,拜客是英文Bike的音译,而拜客·广州则是一个旨在为广州市民自行车出行创造更好条件的组织,由一些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年轻人组成。


  但是对于今天的广州来说,要想实现这些建议并不容易。和所有的大中城市一样,机动车迅速增加,自行车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自行车停放点也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城市交通正变得越来越拥堵,越来越严重,这就是广州的现状。


  其实,类似“拜客·广州”的人群在中国有许许多多,他们迫望自己的城市拥有良好的生存,最终他们还是寄希望于中国人最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


  应该说,老百姓的选择是明智的,甚至比政府当局更有眼光,因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事情是保证人类有最起码的生存环境,因此需要减少排放,这就是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要解决的问题。可见,老百姓还是站得挺高,看得挺远。


  实际上,重拾自行车交通早就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荷兰15年前就将自行车交通提升为城市交通的核心,其它交通要为自行车交通服务,所以荷兰成为世界上以以{dy}个自行车数量超过人口数量的国家,{dy}个建成自行车高速公路的国家。政府自行车总体规划明确提出,5公里以下的出行尽可能放弃机动车而改用自行车,从家到轨道交通车站,自行车是最合适的交通工具。荷兰目前拥有总长3万多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路,占荷兰全国道路总长度的30.6%,居世界{dy}位。


  既然是国策,荷兰领导人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今天,荷兰政府部长、市长等政府官员都骑自行车上下班,荷兰公务员外出办事,70%的工作量是利用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工具完成的。


  在努力贯彻“”的思想指导下,去年4月德国通过了新的道路交通法规,规定今后自行车道将更多地和汽车道结合在一起。今后,德国城市专用自行车道上的骑车标志将会减少,更多的自行车道将设在汽车道上,当然这些道路的路面会画有允许骑车的标志。在这些路面也允许开车,不过车速被限制在30公里以下。丹麦自2001年以来就对骑车人减税,首都哥本哈根有三分之一市民主要依赖自行车为出行工具。


  自行车交通被视为实现的有效手段,这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欧洲是重拾自行车交通的先锋,欧洲有40多个国家重新制定了自行车交通政策,并且首先倡导“无车日”,接着许多国家推出免费提供自行车出行服务。被称为“汽车王国”的美国,已有20多个城市重新规划自行车交通,拨专款建自行车专用车道。


  在韩国首都首尔,3年前将一条6公里长的高架公路改建成自行车车道、人行道和公园,2010年的目标是使自行车所承担的运送量由1998年1.8%提高到10%以上,每年可节约汽油费2万亿韩元。


  在南美的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市在原市长恩里克·佩尼亚洛萨领导下进行了以下改革,在这个 700万人口的大城市,交通高峰期限制小汽车上路。过去5年,该市骑自行车的人数比例从以前的0.1%上升到5%。最终这个城市焕然一新,汽车尾气大大减少,空气质量显著提高。


  应该说,振兴自行车交通是一种觉醒,是对以往执行错误的交通政策的反思。根据测算,道路上每增加1万辆自行车,{yt}至少可替代公共交通1万人次,直接节省燃油4万升,减少100多万吨。


  在抉择城市交通模式上,先知先觉者首先想到的是,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而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毫无疑问交通工具中的汽车是交响大合唱中的主要一员。因此,欧美一些国家不惜动用立法手段阻止这个“毒瘤”的生长,坚决支持“零碳排放”的自行车交通。


  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优美的居住环境、现代化的办公楼宇以及xx的硬件设施,也在于宜人的交通空间,即人们在出行过程中,能够充分享受到。因此可以说,振兴自行车交通意味着人类是以实际行动“亡羊补牢”,在向阻止地球变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低碳网{dj2}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自: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振兴自行车低碳交通是一种觉醒- 低碳网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